上師教言 | 供品與供養

2021-02-20 如意心寶

● 如何選擇供品

華智前行中關於這方面講得比較廣,明言詐現威儀、贈微博厚等五種邪命養活之物不能用來作供品。對於上等財富者,像金、銀、珊瑚、天珠等皆可以用來供曼茶。中等則如青金石、珍珠——現在尤其珍珠比較易得,以前是非常稀少的,因為它生長在水族的肚子裡。所謂的珍珠、牛黃、麝香,現在許多是人工培育的。這些通過研究因果緣起之後皆能做到。青金石沒有人工的吧;此外水晶(作為供品也很殊勝)。

沒有上述財寶的話,藏青果(訶子)、橄欖子(庵摩羅)等藥材(也可以)。連這些都沒有,就把青稞、大米、小麥、豌豆等善加清洗,除去鳥糞、稗子等雜物,當如是而行供養。假如什麼都沒有,那麼供養土石也可以。

倘若自己具足資財,心裡卻捨不得(供養福田),怎麼可能有好的果報呢?既然行持善法,就不能採用低劣物品,以後皆當謹遵此理。行善之際,無論有什麼善妙之物,例如金、銀、珊瑚,都要心甘情願地拿來做善法。如果實在沒有這些東西,如云:「金糞等同聖者前,供四洲富有何用?受持彼心銘刻法,必定滿足其意願。」三寶本身毫無賢劣之分別,只是為了我們自己圓滿資糧(才示現接受供養)。

千萬不要自己斷儘自己的福報!說的是於三寶福田前,拿些不好的東西(做供養)。比如酥油已經發黴變質不能食用,便拿來做酥油燈;還有糌粑等已經陳舊了,則用來做會供,就會招致這種果報。

有些人顯闊時,天珠、珊瑚掛滿自己的脖子、耳朵,而對於尊貴的佛像卻捨不得拿出一點寶物來裝飾,隨便用點塑料品應付一下。福報就是這樣耗盡的,千萬別這樣做。 

● 觀內外密幻雲供 

二、供養:誠觀外有之器世間、內動搖有情世間、密自珍視之財物、身體與受用,外無主物、內有主物、密無上供物如普賢等聖者供雲之三者,

當如是供養。自己無論有何最珍視、最愛惜之物,都要真心實意地供奉上去。內心再怎麼珍愛不舍,也要斷然供養。「馬象成百倍,子妻為千倍,自身十萬倍。」

現在供養自己身語意的話,主要是千倍功德。雖然如此(殊勝),但花言巧語(騙人)是不行的。有人動輒說拿自己的身體、受用、三世善根來做供養,(其實是)造作廣大惡業。(聽見這些)我就想:不如自己到一個無人得見的地方去,清清靜靜地待著更好吧!(否則那人)一味做些(上師)不想讓他做的事,以後就會徹底違背上師心意。一旦違逆了,再怎麼觀修也只是瞎忙活,毫無益處,唯是自己徒勞而已。

念誦「意幻普賢之供雲」,觀想以供物充滿盡虛空一切剎土,一一供物亦變成等虛空之供物,由彼等供物之光明幻化降下充滿一切佛剎之資具雨而獻供。

供身亦能清淨違背上師教言、擾亂師心等重罪,故至關重要。供身的方式亦有供做僕人和化為甘露而供此二種。 

● 內天女明妃供 

外供五妙欲如色聲天女等妙欲天女,

色法天女向十方佛菩薩供養色法時,表情宛如金剛嬉女。金剛嬉女整理自己的儀容時,是用鏡子來表示她如何化妝與端詳。供養一面普通鏡子毫無意義,人們會說:這是什麼呀?供養漂亮物品的時候,應觀想如像金剛嬉女般手持明鏡,以備極優雅的姿態供奉於十方諸佛菩薩視覺前。如是供養妙色於十方佛菩薩和本尊聖眾,(色法天女)融入於彼等眼中,與其眼根無二無別。

聲金剛女亦與展露姿色情態一樣,將琵琶、笛子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妙音全都攝取過來,供奉於壇城中的上師聖眾聽覺前。接著融入彼等耳中,與其耳根無二無別。

香天女持著金、銀、松耳石三寶所成的香爐,內燃不可思議妙香,彼具定能滿足十方佛菩薩鼻根的自性。同樣以極其優雅的姿態,奉獻於十方佛菩薩的嗅覺前。最後天女化為光,與彼等鼻根無二無別。

味天女持著百味珍饈,與如今所做的食子一樣美味可口,品質上乘。她奉持著如許美食,供養於壇城中的十方佛菩薩舌根前,最後天女化光融入其中。

餘者以此類推。

內供媚女、鬘女、歌女、舞女,密供明妃之供亦即奉獻大樂智慧供。

晉美朗巴尊者《供養鬘》中的念誦內容,詞句非常優美。其中的那些手印我有點忘了,要是一邊念誦一邊做手印的話,經常顧此失彼出現差池。

——恭錄自龍多仁波切《持明根本修講記》

(小標題為編選者所加)

相關焦點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或者我在凌晨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已經睡了,就不知道我在祈禱了。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實際上,如果我們確信上師的加持可以無處不在,自己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這些加持又可以在我虔誠的心中原原本本顯現出來,那麼,上師的加持很快就會來到。
  • 上師只是領路人嗎?作為凡夫弟子應該怎樣理解?
    B佛友問:有的教言說上師只是領路人,能否修上去靠自己;有的教言說一切依靠上師就行了,解脫就有把握了,作為凡夫弟子應該怎樣理解?平時怎樣做得到上師加持?什麼是上師加持?在人間答:我們常常說,上師不是一個人,而是諸佛總集尊,相當於法身佛,視師為佛,是密乘行人最起碼的底線。
  • 曼茶羅,世間最清淨的供養
    觀修時,觀想將他所化世界中的一切微妙供品,全部供養給所修對境——五部佛或皈依境等。一般認為:外面的那個圈表示鐵圍山,是一個世界的界限。而九堆當中,中間一堆是須彌山,四方四隅八堆,是代表這個世界的八方。供養時,用九堆來代表所有世界中的一切微妙供品,並以此作供養。
  • 「普賢雲供」——供品變成無數的無上竅訣!
    法王在世時,四眾弟子都很重視供養的修行。每次開「普賢雲供法會」,大經堂的裡裡外外都布滿鮮花及各種供品。夏天的時候,鮮花、野花都很多,所以,僧人、居士們都會用花來供養諸佛菩薩。 我們作為法王如意寶的「小擦擦」,喜歡作供養也是正常的。經堂裡、自己的佛堂裡,常常陳設一些供品,念念供雲咒,這樣的修行習慣是很好的。
  • 讓自己和上師心靈相契
    或者我在凌晨祈禱上師的時候,上師已經睡了,就不知道我在祈禱了。我們會不會這樣想呢?實際上,如果我們確信上師的加持可以無處不在,自己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這些加持又可以在我虔誠的心中原原本本顯現出來,那麼,上師的加持很快就會來到。
  • 釋淨空:你把佛前供品吃了?有些事情,你必須知道!
    藏地人認為供品既然已經供養給佛菩薩,自己就不能再拿回來;而漢地人認為,供品是佛菩薩賜予自己的加持品,裡面有加持力。這兩個行為都是發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為,都是如理如法的。如果你供養佛菩薩了,還心存吝嗇,自己又拿來吃,這樣的發心就是不恭敬的 你吃供品的行為就有罪過。
  • 弟子令師父歡喜的三種供養方式
    有人雖然依止了上師,但是不依上師的教導而行,好比病人不遵醫囑,醫生無法利益病人。如果我們雖然聞思正法而未修行,猶如病人枕邊放了無數妙藥和藥方而沒有按藥方服藥,不能得到究竟利益。如《華嚴經》云:「善男子,汝應將自己作病人想,法作妙藥想,善知識作名醫想,精進修持作醫病想。」又云:「善男子,汝當想善知識無厭擔負一切如大地,不為一切所害如金剛,不違一切教言如弟子,惟命是從如奴僕,毫無傲慢如斷角牛(7)。」
  • 授灌頂的上師可以收費嗎?
    這些販賣佛法的人,有時會以古印度求西藏的祖師傳記片斷作為索取昂貴供養的依據。在古代,真正的金剛上師是有殊勝功德的,弟子也有恰當的資格。在準師徒雙方進行觀察後,有時上師會要求弟子籌辦極豐厚的供養以求灌頂,例如有一位大師命弟子供養與弟子等重的黃金。
  • 上師的事業就是我們成就之源!
    具體指每個剎那都能嚴淨諸剎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深入智慧海,清淨諸行海,圓滿諸願海,親近諸佛海,供養諸佛海,修行經劫海。什麼是事業?就是心的能力的外在發揮,比如太陽是本體,光、熱是功能,由光熱的發揮而長養萬物是事業。聖者菩薩以證悟心性的力量,能令本具的功德周遍地發揮作用。
  • 上師索達吉傳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布施供養,得無量福
    剛剛出生,小太子就問:「我的上師在哪裡?」身邊的人問他:「你的上師是誰呀?」他回答說:「我的上師是世親論師。」於是國王便向常去中部地區經商的人們詢問:「中部地區有這樣一位世親上師嗎?」這些商人都說:「有這位上師。」後來太子想去印度中部,國王便送他前往。小太子見到世親論師便喊:「上師。」世親論師說:「怎麼我想不起來,我是你的上師?」太子能回憶自己的前世,於是說明詳情。
  • 佛臺供品正確處置:怎樣才是最佳的累積功德法?
    猶如根據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觀點,供品在供養三寶之後,只要觀想三寶賜予我悉地,自己也可以享用供品。這兩個行為都是發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為,都是如理如法的,一切在於發心。反之,如果你供養佛菩薩了,但因心存吝嗇,自己又拿來吃,這樣的發心就是不恭敬的,你吃供品的行為有罪過。如果你把供品送到清淨的地方,自己不吃,但還是覺得很可惜,這樣的發心也是不恭敬的,你不吃供品的行為也有罪過。
  • 釋淨空:你把佛前供品吃了?有些事情,你必須知道!
    藏地人認為供品既然已經供養給佛菩薩,自己就不能再拿回來;而漢地人認為,供品是佛菩薩賜予自己的加持品,裡面有加持力。這兩個行為都是發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為,都是如理如法的。如果你供養佛菩薩了,還心存吝嗇,自己又拿來吃,這樣的發心就是不恭敬的 你吃供品的行為就有罪過。
  • 上師只是領路人嗎?作為凡夫弟子應該怎樣理解?
    B佛友問:有的教言說上師只是領路人,能否修上去靠自己;有的教言說一切依靠上師就行了,解脫就有把握了,作為凡夫弟子應該怎樣理解?平時怎樣做得到上師加持?什麼是上師加持?在人間答:我們常常說,上師不是一個人,而是諸佛總集尊,相當於法身佛,視師為佛,是密乘行人最起碼的底線。01實際上,上師對我們的恩德要高於佛。
  • 供養佛菩薩的供品有什麼規矩?
    淨空老法師:供養是表法,佛菩薩不會吃的,這一定要知道。佛法是教育、是教學。這個供養一定要懂得在中午,日中之前,每天日中的時間都不一樣,所以你要真正修也很麻煩,要找天文日曆,天文臺發行的天文日曆告訴你,今天太陽正中是幾點幾分幾秒,它會寫得很清楚,要在這個之前。
  • 如何依止上師——竅訣雲集 (下)
    如果我們作種種輕視毀謗上師,對上師起邪見,違背上師教言等罪業。以前不曾生起的教證功德都不會再生起,過去裡域地區有兩位沙彌,文殊菩薩曾經對他們授記說將即生獲得殊勝成就,但卻因為對法王松贊幹布生起邪見,而未能成就殊勝悉地。所以,如果我們對上師起邪見的話,生起證悟的時間將延遲,本來能得的大悉地也將變小。
  • 令蓮花生大士解脫的最後教言!祖師吉祥獅子究極開示
    蓮花水晶窟寶藏—蓮師與其上師的對話吉祥獅子(師利星哈)的直接教言   我,烏迪亞那的蓮花上師  我來到上師吉祥獅子面前,獻上供養並請求賜予法教。  我的上師說:「於三藏之中,修習你的心。」之後,我來到吉祥獅子的面前,獻上供養,並研讀完整的三藏。  我請求上師納受我。 上師答道:「兒啊,你必須先在密咒乘的教法中修習自心。」
  • 獲得幸福,從遇見上師開始
    他,就是慈悲攝受我們的上師。 慈誠羅珠堪布曾說:「上師和老師不一樣,學生一旦畢業,就與老師天各一方,幾乎再無交集;而上師即使離開了,也會時時陪伴著我們的成長,指引著我們的人生方向。」在修行的道路上,沒有一個比正確地依止上師更重要的事情。上師的鼓勵、批評與扶持,都會讓我們感到無限的幸福、安全和溫暖。
  • 佛緣專欄:藏傳自我教言(一)
    『自我教言』不只是入門的導引,更是久修行者的一面好鏡子,去反省及自我教言,為佛學 及修行態度的明確指引,去除很多謬誤及修道上的倒見。書內一再強調聞思的重要性,正是建立 『正見』的要素。一切加持的賜予者是自己的根本上師,所 有悉地的來源則是本尊,各種事業的根本就是 空行和護法神,一切一切的根本是守持密乘的 戒律。望大家時時刻刻祈禱自己的根本上師, 也應修持自己的本尊,念誦本尊的心咒。
  • 上師與弟子:關於前行修法的回信(二)
    2)供曼茶羅裡的咒,上師較《課誦集》多念了一個「拉」音 (嗡ra那曼扎(拉)),弟子可否按上師的念法念?3)一般來講,念咒念錯了,是應該重新念,還是可以在念錯處改過來接著念?4)供曼茶羅的觀想,弟子雖看了多遍《普賢上師言教》,也在扎西持林請教了一些師兄,但還是不太清楚如何觀才如法,問可否以皈依境作供養的對境,並將蓮師本體觀為上師?5)《普賢上師言教》裡提到所修及所供曼茶羅兩種,需先在所修曼茶羅的底盤上放置五堆供品,及其他;然後是修所供曼茶羅並計數。
  • 弟子令師父歡喜的三種供養方式
    有人雖然依止了上師,但是不依上師的教導而行,好比病人不遵醫囑,醫生無法利益病人。如果我們雖然聞思正法而未修行,猶如病人枕邊放了無數妙藥和藥方而沒有按藥方服藥,不能得到究竟利益。如《華嚴經》云:「善男子,汝應將自己作病人想,法作妙藥想,善知識作名醫想,精進修持作醫病想。」又云:「善男子,汝當想善知識無厭擔負一切如大地,不為一切所害如金剛,不違一切教言如弟子,惟命是從如奴僕,毫無傲慢如斷角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