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鬥南社區微改造:沿街農房變花房 打造「文創–旅遊–生活...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雲南鬥南社區微改造 沿街農房變花房(供圖)

雲南鬥南社區微改造 沿街農房變花房(供圖)

雲南鬥南社區微改造 沿街農房變花房(供圖)

近日,記者在昆明市鬥南社區看到,工作人員正對金桂街北側和村莊中軸線房屋外立面進行牆面彩繪工作,一幅幅色彩鮮豔、風格各異的手繪鮮花圖案正為沿街一棟棟原本普通的農房穿上一件件嶄新靚麗的新裝,「一棟一方案」的造型設計,無不體現著鬥南社區花影香隨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金桂街位於未來滇池南碼頭、環湖路與彩雲路之間,是未來鬥南花卉小鎮的重要門戶,目前正在進行的鬥南社區微改造項目是鬥南花卉小鎮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本次設計改造工作涉及沿街農房103棟。按照鬥南鮮花小鎮的總體發展規劃,鬥南社區將打造成為「文創–旅遊–生活」為一體的複合型社區。

此次對房屋外立面的改造以及村莊中軸線道路改造,採用「一棟一方案」方式,以「挖掘鬥南文化、整理建築元素、鋪陳靚麗底色、局部藝術烘託、整體店鋪設計」為理念,從鬥南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及其周邊的山水環境、鮮花品種中提取相關花卉特色元素,結合目前各農房的不同建築風格,整理建築元素,通過統一店面招牌顏色樣式、窗套樣式、柵欄遮擋、牆面水管顏色、屋簷樣式、牆面裝飾線;採用花卉彩繪、花卉陽臺、綠植物頂等凸顯花卉元素;局部搭配動態影像、藝術小品,在主要入口節點設置標註構築物,打造花卉特色主題街區等方式,破原本單調、沉悶、雜亂的城中村形象,彰顯鬥南七彩花田、國際花都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該項目預計今年九月正式結束,屆時花都鬥南又將新增一個獨具花卉文化特色的旅遊打卡地。(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雲南2017文博會:「花卉+」讓鬥南鮮花精彩綻放
    8月10日至14日,創意雲南2017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省級創意文化產業園區,鬥南·花花世界代表呈貢區參加本次文化產業博覽會,以「綻放中的鬥南」為主題,展現亞洲花都花卉、文創及旅遊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獨特魅力。本次文博會呈貢區展會由呈貢區文產辦、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承辦。
  • 鬥南摩登鮮花生活集市:鮮花生活文創產品的海洋
    栩栩如生的豆沙裱花紙杯蛋糕、永生花、花床等鮮花生活文創產品,匯集到第二十屆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鬥南分會場。「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通過30多年的發展,鬥南的鮮花交易從最初的村鎮集市,發展成為國際花卉貿易中心。
  • 網紅打卡地的蝶變之路 ——江蘇南京市江寧區觀音殿村激活閒置農房...
    村莊的命運也隨之改寫,有些村實施整體搬遷,有些村直接發包給大的集團統一打造,有些村以租賃方式獲得農房經營權,不論何種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鄉村規劃裡,村民處於什麼樣的位置?觀音殿村藉助農房盤活,注重保護農民的利益,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以租代拆,房屋以租賃形式出租給投資者,實現村民固定資產增值。村莊打造過程中,尊重原有村莊的發展脈絡,保留村民的成長記憶。鄉村改造是為了讓村民回來,不是讓村民離開。
  • 陝西留壩:農房變民宿 鄉村煥發新活力
    留壩把農房變民宿、村莊變景區,讓農民從「生態美」中收穫「腰包鼓」。近年來,留壩縣利用秦嶺生態稟賦、地域文化特色、當地閒置房源等資源,用特色民宿增色美麗鄉村,打造了旅遊「新名片」,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通過閒置房屋改造的『樓房溝』精品民宿,雅致舒適,現代化的設施與古樸的鄉村風情相融合,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自從村裡有了民宿,來我們這的遊客日漸增加。」
  • 王官、鬥南溼地部分區域因提升改造暫時封閉
    因實施提升改造工程即日起王官溼地、呈貢鬥南溼地部分區域進行封閉管理日前,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昆明滇投公司)發布了《關於官渡王官溼地、呈貢鬥南溼地部分區域進行封閉管理的公告》,因在滇池鬥南溼地建設工程園區實施提升改造工程,即日起至11月15日,將對王官溼地、鬥南溼地部分區域進行封閉管理。
  • 昆明鬥南花市交易量恢復至同期水平
    鬥南花卉交易市場經過3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鬥南花卉小鎮推進建設以來,鬥南花卉產業已形成了以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花卉交易市場和全國第一、亞洲第二的花卉拍賣中心兩家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2020年是呈貢鬥南花卉小鎮迎來大發展的一年,呈貢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正以看需求、補短板為思路,紮實落實園區產業功能,全力推進鬥南花卉小鎮產業配套、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項目建設。
  • 舊廠房變億元園區,金融城北側崛起社區微改造「前進樣本」
    2020年以來,在前進街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引下,該社區積極探索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模式,將容貌示範社區創建與社區人居環境微改造工作有機融合,以「盈科智谷+法院小區」整體提升為代表,打造了「一核三區五聯動」的前進模式,社區面貌大大改善,高端產業不斷集聚,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大大提升,金融城北側崛起了社區微改造的「前進樣本」。
  • 穿過老牆門,體驗新市井 寧波鎮海莊市社區「微改造」讓社區面貌大變
    鎮海區莊市街道莊市社區是個散居型的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的衛生死角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製約著社區整體環境的改善。如今,從衛生死角著手的「微改造」正在改變整個社區的面貌……當修車鋪遇到「修車鋪」,兩者相映成趣。
  • 微改造,大提升!松江這個社區變了……
    微改造,大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區內的各類設施設備也在逐步老化、變舊。為此,英劇別苑居委會開動腦筋想辦法、一點一滴做實事,用一個接一個的「微改造」重展宜居新貌。小區潔淨美,為居民開闢安全之路英郡別苑小區綠植覆蓋率較高,環境優美。但隨著雨水長年累月地沉積,小區花臺周邊和路面布滿青苔,不僅嚴重影響了小區美觀,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鬥南園區將成智慧景區示範點
    依託旅遊大數據中心建設,對接景區、旅行社、酒店、鄉村旅遊點、旅遊企業等數據監測系統及相關旅遊服務商數據平臺,整合旅遊攻略、語音導覽、信息推送、一鍵導航、自選導遊、客流監測、路況實測、商家評分、旅遊投訴、商品購買等功能,打造一款可服務遊客、可整合旅遊企業資源、可方便政府管理監測、精準數據分析的旅遊客戶端應用。布局建設鬥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等10個智慧景區示範點。
  • 鬥南的24小時是什麼樣?別急,讓我們用數據讀懂鬥南
    掌上春城訊近日,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了《2019年昆明鬥南花市旅遊大數據》,通過數據展示了花卉交易的壯麗場景、花都的浪漫風情和鬥南花卉發展的脈搏。鬥南花卉市場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 全國十枝鮮花,有七枝來自鬥南。大數據時代,用數據讀懂鬥南,數說鬥南24小時。
  • 農房大改造!邳州這些村的人有福了!
    農房大改造!邳州這些村的人有福了!其中,新型社區佔地93畝,總戶數78戶,採取統規自建模式,目前已經全面竣工。姚莊村住房改善工程共分為新建及整合改造提升兩大類20個項目。其中,新建村級服務中心、康居養老中心、商業街、農夫集市、文化黨建廣場、亮化綠化等11個項目;原商業街改造、道路整治、「九坊」巷道改造、「三線入地」等整治改造類9個項目。目前16個項目已完成,4個項目正在推進。
  • 62歲舊廠房「變身記」:妙手改造,成為網紅文創園
    如今,西坊大院被打造成集創意辦公、人文商業、藝術生活、社區休閒、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無界藝術生活演藝場,還入選廣州首批「百個網紅打卡地」,成為新晉網紅文創園。2019年以來,番禺區舊村改造取得新突破,52個舊村改造項目中有11個村實行全面改造,其餘41個村結合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有序實施微改造。此次,西坊大院所處的三堂社區,也被列入了城市更新的範圍。
  • 雲南首輛鮮花主題公交鬥南啟航
    雲南網訊(記者 張雁群)1月1日上午,「2020年呈貢區旅遊宣傳推介會暨旅遊公交首發儀式」在昆明市鬥南花卉市場舉辦。伴隨著豐富的講解,雲南首輛鮮花主題旅遊巴士緩緩從花市駛出,在歡聲笑語中開啟新的一年。首發儀式現場 記者 張雁群 攝  當天,用鮮花、多肉、氣球、車貼裝點的,粉紅色12米雙層敞篷呈貢旅遊公交專線正式投入運營。
  • 成都玉林四巷「愛轉角」文創街區開街 打造沉浸式社區消費新場景
    在這裡,社區的老年人、青年人、小孩子都能找到各自適合的活動區域,一個「小而美」、「小而精」的沉浸式社區商業消費新場景正在講述著又一段新玉林故事。12月28日,「愛轉角」文創街區舉行了開街派對。老成都味道與新文化創意完美融合,開啟一場關於生活記憶、視聽盛宴和城市微更新的對話。
  • 上城區彩霞嶺社區微更新綜合改造項目
    上城區位於杭州市中部偏南,東臨錢塘江,西貼西湖,南枕玉皇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是杭州中心城區之一,也是南宋王朝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貿旅遊中心、文創中心。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看一個建設地點位於杭州市上城區,總投資約1億元社區微更新綜合改造項目
  • 鬥南花卉小鎮未來可期
    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助力鬥南花卉發展在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方面,鬥南花卉小鎮將重點實施國際花卉技術創新中心綠色高效種植基地項目和積極建設鬥南國際花卉研發中心項目。鬥南國際花卉研發中心項目將於今年完成相關規劃地塊的土地出讓並啟動建設,2022年12月底前建成並投入使用。打造主題旅遊度假區「流量經濟」變「留量經濟」打造小鎮生態溼地與花卉主題旅遊度假區,重點實施藍光花間香緹中心項目。
  • 小微空間改造激發社區活力 藝術全面賦彩生活
    廢棄的老物件栽上花,變身胡同立體微花園;閒置空地裝上腦洞大開的遊樂設施,傳來孩子們嬉戲的笑聲;街角荒地有了健身減壓的活動器材,成為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的北京市民發現,家門口不起眼的小角落變了樣。隨著城市空間增量的日益飽和,如何利用好現有空間資源,深挖小微空間開發潛力,用藝術設計賦能城市空間微改造變得愈發重要。
  • 從「鬥南小村」到「鬥南花市」!兩大央媒共同聚焦雲南鮮花產業發展路
    來到雲南,不論春夏秋冬,只要隨處買上一束嬌嫩的鮮花,和純樸的花農或花商聊上兩句,就能感受到雲南這條飽含濃鬱「花香」的幸福小康路。種植鮮花,百姓生活越來越富裕8月中旬,昆明鬥南花卉市場迎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幾個時段之一。作為著名的花卉之鄉,鬥南花市的鮮花佔據著全國大中城市70%的市場份額,被譽為中國花卉市場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 「遇見雲南」不止在文博會,文創集市開進上海商圈
    鮮花、文創、非遺展演薈萃於一處,盡顯浪漫奇異的雲南風情。「全國10枝鮮切花7枝產雲南,雲南10枝鮮切花7枝產晉寧」,「遇見·雲南」首場活動以「世界花都」——晉寧為主題。3000支鮮花、2000盆多肉植物盆栽簇擁的文創集市裡造就一個立體鮮活的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