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文化園區在我國屬於一個新有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園區才是產業文化園區呢?產業園區的規劃和經營又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想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看看臺灣蝨目魚主題館的案例就夠了。
蝨目魚因其滋味鮮美營養價值高且價格便宜而深得臺灣民眾的追捧和喜愛,素有「臺灣第一魚」、「臺灣家魚」等美稱。一個以蝨目魚為主題的園區做到如今,已經全球皆知,算是比較成功的案例。而這樣一個成功的案例,但是最初是怎麼規劃的呢?
(蝨目魚主題館董事長盧靖穎親自給我們介紹)
1.產地優勢:縮短食物裡程。
2.歷史優勢:文化加分,歷史加分。
3.地理位置的優勢:臺南科工區位於臺江國家公園區內,可結合國家公園觀光旅遊資源。
4.地點優勢:文化園區設於臺南科技工業區,交通條件及公共設施佳。
5.整合優勢:透過共同品牌,落實由漁場到餐桌安全控管,產業一條龍。
6.團隊優勢:府城館多年開發經驗,深知消費者需求,成立蝨目魚文化園區結合嘉南藥理大學育成中。心,有更強大研發能量。
7.品牌優勢:自有品牌到成立自有工廠能更迅速開發符合通路市場需求的商品,且產銷履歷制度讓品牌成為消費者安心的代名詞。
8.教育優勢:透過文化園區觀光工廠形態來進行產業教育,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累積品牌效能,做為未來品牌展店的能量儲備。
1.飼料、養殖、人力、營銷、管理等成本皆漲。
2.養殖季節與蝨目魚怕冷特性,先天劣勢需要技術克服。
3.由市場端切入生產養殖端,具有高度難測之風險。
4.整體投資金額龐大,自有資金有限,仍需仰賴外部資金入股,方能啟動。
1.臺南府城具美食之都美名,蝨目魚又是經典臺南庶民小吃的代表,更是到臺南的觀光客必吃的選項,創新的蝨目魚不僅話題十足,機會無限。
2.兩岸蝨目魚熱,現階段地方及中央對觀光產業的支持都是難得之天時。
3.H5N2、瘦肉精風暴,雞、牛、豬食用疑慮,蝨目魚安全養殖商機大。
4.創辦人盧靖穎多年來致力於蝨目魚商品創新領域,更榮獲總統頒贈『臺灣之光』肯定,此時推出蝨目魚產業文化園區更是掌握產業改革先機。
5.國人對休閒與體驗的需求明顯提升,「產業旅遊」風氣大為興起。
6.觀光工廠因政府大力推動與成效頗佳,蝨目魚產業文化園區朝觀光工廠方向規劃,更是業界首創。
7.臺南科工區項目支持,有利資金條件。
1.市場威脅:臺灣是淺碟市場,創新亦需與主流消費市場相環扣,否則客人嘗鮮後不易持久。
2.環境威脅:大環境汙染日益嚴重,潔淨安全無汙染的養殖環境日趨難覓。
3.產品威脅:單一產品的提供,既是特色,也可能淪為毒藥。
有臺灣鯛魚王子之稱的王益豐先生計劃將其工廠轉型為鯛魚觀光工廠,另有馬蹄蛤生態休閒園區有休閒魚村觀光之型態,但兩者目前皆尚未取得觀光工廠認證,且皆位於雲林地區,地緣威脅較小。其它如「巧匠舞音」品牌名稱與水產品難以連結,溪和食品則品牌故事薄弱,威脅不大。
競爭者優勢:全國第一家水產加工觀光工廠
競爭者劣勢:
1) 水產品多樣,難以聚焦
2) 未結合在地文化,教育深度不高
3) 廠區較小,無產業鍵生態
4) 品牌故事日式化,難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以水產品為主題的觀光工廠,因水產品多樣,比起蝨目魚單一主題,會較受觀光客歡迎。
消費者在園區以外的通路無議價能力,但文化園區的料理食驗室是封閉型的賣場,主要客戶是觀光客,園區內免費提供試吃、顧客現場購買組合商品享有促銷優惠價,團購量大者可享有議價空間。
蝨目魚產業文化園區採自產自銷,從育苗養殖、加工製造,到包裝銷售一條龍產業鏈,無原料供應問題,若工廠產能增加,魚源不足時才有向外採購的問題,議價空間視採購量而定。
1) 蝨目魚歷史情感題材
2) 產業觀光正夯,觀光工廠營運型態可行
3) 產業特性與臺南在地文化結度高
4) 府城館生技公司執行能力與實績佳
1) 養殖與加工技術合作
2) 產品研發技術合作
3) 文化傳承技術合作
4) 品牌推廣與市場營銷,府城館生技事業、蘇活品牌顧問管理臺商雜誌、三立節目部藝能項目中心。
短期投資開發成本高,所以做成了分期規劃。
歷史文化
臺南府城歷史古蹟
蝨目魚養殖歷史
蝨目魚外圍文創品
觀光
臺南府城古蹟觀光
臺江國家公園觀光
臺南在地小吃之旅
美食
蝨目魚各式風味美食
生態
紅樹林、黑面琵鷺生態
蝨目魚淺坪養殖生態
環保
全區綠建築建造標準
節能系統、節水系統
生技
蝨目魚生技產品
1、整合空間與人、事、時、地、物的整體表現呈現蝨目魚主題氛圍
創造顧客感官刺激的真實體驗感受
2、以園區為品牌推廣中心,提升消費者需求
3、與臺南觀光資源結合,推出特色行程
4、與三立華人偶像劇、臺商資源國際、旅行社、遊覽車公司業務合作
5、營銷推廣策略
蝨目魚主題館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它的發展理念、經歷告訴我們,產業文化園區的建設,不僅需要對市場進行全面綜合地考察了解,更需要在後續的經營發展中多做創新、多加用心。
臺灣休閒農業深度考察
2016.5.10
8天8夜
即將出發.
報名方式:
吳斌 :13971368277
吳斌微信:haibinwu1985
-實地考察12個休閒農場 + 民宿 + 觀光工廠經典項目,讓您獲得源汁源味的乾貨!
-專家專題講解、農場主實地乾貨分享、民宿主人情懷述說、面對面答疑解惑、實地文化體驗,深刻領悟,讓您的大腦收穫滿滿!
-農場主告訴你,休閒農業園區和產品如何定位,如何合理規劃,如何高效運營,更深切的了解和學習借鑑,讓你少走彎路!
-農業精英匯聚,一起分享經驗、資源,一起探討出路,共謀發展!
農場實地考察+專家點撥+農場主現身說法+創意頭腦風暴+民俗風情切身體驗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源味網
協辦:中華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協會
◆與臺灣休閒農業農場主、民宿主人和高管零距離互動交流
我們深入臺灣各個類型休閒農業文創項目,與經營管理層面對面座談,交流休閒農業生產技術、產品經營的理念、商業模式、運營經驗以及品牌發展的故事;
◆ 有趣而極具實用價值的分享,乾貨滿滿,實戰性強
參與者均來自休閒農業等各個領域,既相互關聯又各有側重,豐富的結構和相同的認知讓分享會更具實戰性,乾貨滿滿;
◆ 最重磅的休閒農業項目和文創項目
紙箱王;薰衣草森林;蝨目魚主題館;民雄金桔加工廠;飛牛牧場;郭元益糕餅廠;回鄉有機農場;
◆ 民宿特別體驗
8夜之中,特別安排了4晚入住民宿,體驗各種業態的民宿風格和運營模式:阿里山民宿、飛牛牧場民宿、宜蘭三富農場民宿,以及小鎮民宿,經驗就等你來取。
◆ 破冰啟動會、分組案例作業、集體復盤,深度學習、深度社交
不一樣的專業考察,同學之間的思想盛宴,一輩子的同學情緣··············
分享一:
《如何通過產品研發和營銷讓顧客盈門?》
特邀嘉賓:林鼎剛
分享二:
《果園如何升級成休閒農場?
如何維持生態平衡?》
特邀嘉賓:徐儷禎
分享三:
《大型休閒農場的定位和規劃體驗設計》
特邀嘉賓:徐白龍
分享四:
《如何用單一產品多樣化打造觀光體驗館?》
特邀嘉賓:盧靖穎
分享五:
《如何使區域特色產品結合
區域特色文化做出文化體驗》
特邀嘉賓:鄭虞坪
分享六:
《農業品牌和農產品包裝創意設計》
特邀嘉賓:蘇文清
分享七:
《農場如何制定企業化經營策略,
用現代科技方法制定標準作業程序,
進行有效管理》
特邀嘉賓:方世文
分享八:
《生態農業如何結合民宿走休閒觀光之路》
特邀嘉賓:鄧雅元
詳情請點擊文尾左下角閱讀原文。
文章投稿/轉載/自媒體合作請聯繫微信:lsh287806652
農場考察/農人專訪請聯繫微信:lsh287806652
業務諮詢/商業合作請聯繫微信:tudouge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