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4 09:32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陳穎 王金帥 楊書挺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單位密切配合下,機組正確處置,飛機於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並得到妥善安排。
從一些網上流傳的圖片顯示,在萬米高空,3U8633航班,駕駛艙右側前風擋掉落,瞬間失壓一度將副駕駛吸出機外,所幸他系了安全帶,在駕駛艙失壓,氣溫迅速降到零下40多攝氏度、儀器多數失靈的情況下,機長劉偉健憑著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讓飛機平安著落。
這幾乎是英航5390號的翻版。
【最新報導】
空客公司回應川航航班備降事件
空客公司回應稱,空中巴士已經指派專門的技術團隊,為法國民航安全調查分析局(BEA)和負責此次事件調查的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應技術支持。技術團隊是否會來中國,將視中國民用航空局要求而定。此前,空客319型號飛機未出現過同類事故。
【早前報導】
5月14日下午,媒體聯繫上機長劉傳健,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記者:劉機長好,你現在身體好嗎?
劉:身體沒有感到明顯不適,接下來公司還會組織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
記者:我剛才採訪一些業內人士 ,他們說這次備降非常難?
劉:非常難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難。難度體現在飛行途中的座艙蓋掉落、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的情況下,會對駕駛員造成極大的身體傷害。風擋玻璃掉落後,首先面臨的就是失壓,突然的壓力變化會對耳膜造成很大傷害。溫度驟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監測顯示,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為32000英尺,氣溫應該為零下40度左右),極度的寒冷會造成駕駛員身體凍傷。
在駕駛艙中,儀錶盤被掀開,噪音極大,你什麼都聽不見。大多數無線電失靈,只能依靠目視水平儀來進行操作。
記者:近萬米高空,氧氣也非常稀薄吧?
劉:跟客艙一樣,駕駛艙失壓後,會自動脫落氧氣面罩,缺氧問題不大。駕駛艙和客艙是密封隔絕的,因此失壓、降溫沒有對乘客造成影響。
記者:我注意到航班起飛時間是在6點25分,事發時間和位置是什麼時候?
劉:應該是7點過,我沒注意到準確的時間,離成都的距離大約在100公裡至150公裡左右。
記者:事發時有什麼徵兆麼?
劉:沒有任何徵兆,風擋玻璃突然爆裂,「哄」一聲發出巨大的聲響。我往旁邊看時,副駕(身體)已經飛出去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掛。還好,他系了安全帶。
駕駛艙物品全都飛起來了,許多設備出現故障,噪音非常大,無法聽到無線電。整個飛機震動非常大,無法看清儀表,操作困難。
記者:是怎樣的困難法?
劉:瞬間失壓和低溫讓人非常難受,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困難。你要知道,當時飛機的速度是八九百公裡(每小時),又在那麼高的高度。我給你打個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爾濱大街上,開車以200公裡的時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麼?
記者:確實非常困難。我聽說發出了7700的指令?
劉:是我發的,在下降時候發的,發生了故障馬上就要發這個,相當於是表示「現在我需要幫助」,管制臺會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況,發生了一個怎麼樣的問題,鍵盤輸入數字。
記者:在自動駕駛完全失靈,儀錶盤損壞,無法得知飛行數據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方向、航向,返航機場的位置等等?
劉: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視靠自己來判斷,民航很多是自動設備,其他自動設備都不能提供幫助。這條航線我飛了100次,應該說各方面都比較熟悉。
記者:返航過程中,有沒有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
劉:當時只想能不能把飛機安全操作下去,無法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為避免整個機組進一步受到傷害,要先減速迫降,而在緊急高度下降,噪音極大,自動設備不能提供幫助。完全憑手動和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我當時的身體應該是發出了非常大的抖動。
記者:從飛行數據上可以看出,事故發生後,緊急下降分了兩個階段:一是從32000英尺左右緊急下降高度,二次是從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著陸。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劉:因為當時(飛機)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須要進行減速。直接下降的話,會造成飛和機上人員的傷害。
記者:從發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時間?
劉:大概20多分鐘。
記者:今天早上的天氣情況怎樣?對這次緊急迫降是否有影響?
劉:天氣幫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幾乎無雲,能見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隨降雨或者天氣狀況不好的話,後果無法預料。
記者:業內人士說你們學習飛行時會有一個模擬噪音、低溫等過程?
劉:在初級教練機階段,會有一個極端情況模擬訓練。但高度和速度都不可能像這次這麼快。
記者:網上有傳言著陸後飛機爆了胎?
劉:沒有的事。因為飛機超重,並且反推設備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離要長,輪胎摩擦更久,導致溫度過高,然後輪胎自動癟氣——這是一個保護,不是爆胎。
記者:能說說你的經歷麼?
劉:之前一直在軍校飛行。2006年轉業後一直在川航工作。
記者:網民說你的這次經歷跟《薩利機長》比較像?
劉:《薩利機長》我看過,其實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
記者:就是《空中浩劫》裡提到的英航5390航班?像你們是不是特別關注那些關於航空題材的電影或紀錄片?
劉:對。我們平時會關注特殊的飛行事故,會刻意關注從職業的角度,考慮事故發生原因,自己應該怎麼去操作,做一些特殊準備。
記者:有沒有想過有自己會遇到這種情況?
劉:平時有一些經驗,從剛畢業到現在自己已經飛了幾十年了,這方面還是做了一些特別的準備,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飛行員這個職業就是與非正常情況打交道,正常的情況大家都沒問題。
業內評價:此次返航備降非常不容易
堪稱「世界級」
14日下午,記者採訪到飛行界一名資深人士張先生。他表示,他們飛行圈都關注到此事。大家討論認為,此次返航備降成功,確實非常不容易,堪稱「世界級」。
他表示,在整個特情處置過程中,駕駛艙前風擋玻璃脫落,駕駛艙的氣溫是零下幾十度,風流又大,當班機組穿短袖襯衫,由於風擋脫落時對客艙設備造成了損壞,很多設備顯示不工作,機長還要正確操縱飛機緊急備降去成都,整個過程相當驚險、應對非常不易。
他表示,這麼大的高空事幫,對飛行員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嚴峻考驗。應對成功,說明機長的心理素質非常過硬。「從無線電錄音中聽上去,(機長)比較淡定,處理過程鎮定果斷,飛機最後平安降落」。
「高空減壓症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希望不會有後遺症。」這名人士表示。
【此前報導】
川航緊急備降航班副駕駛:耳朵緩過來了,聽力沒受影響
下午5點,記者聯繫到3U8633航班副駕駛徐瑞辰,對川航航班備降一事進行了對話。
記者:今日航班備降以後情況如何?副駕駛有沒有受傷?
徐:額,我現在還好,有一點擦傷,檢查一下,沒有什麼大問題。
記者:您就是當事航班的副駕駛嗎?
徐:恩,對。
記者:能不能介紹一下當時飛機上發生了什麼?
徐:額,暫時不方便,我現在有點忙。
記者:網上傳言,因為玻璃破裂,您的耳朵受傷了,我這邊核實一下。
徐:恩,耳朵已經緩過來。
記者:就是對聽力沒有影響嗎?
徐:恩,沒有影響。
此前報導
備降期間右座副駕駛面部劃傷腰部扭傷,一名乘務員在下降過程中受輕傷。川航已協助旅客安排後續出行,相關後續保障有序開展。
民航西南局、四川監管局已於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
3U8633航班飛行員臨危不亂,冷靜處置險情的事跡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有航空界專業人士就指出這次事故處置實屬不易,充分體現了航班駕駛員的高超技術和專業素養。
【早前消息】
川航重慶至拉薩航班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 乘客已下機休息
5月14日上午約8:40分,據CCFA成都空港緣分微博爆料稱川航空客A319客機飛臨成都上空時副駕駛一側駕駛艙玻璃破碎,隨後飛機掛出7700緊急代碼,並立即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受此影響,雙流機場目前單跑道運行。另有消息稱不止一名機組成員在此事件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傷情。據悉此次事件的飛機是@空中巴士 A319客機,飛機編號B-6419,於2011年7月26日首次交付給川航。
隨後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了四川航空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確有航空備降成都雙流機場一事」,川航回應表示,「5月14日,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航班已於7時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機休息。目前,川航正協助旅客安排後續出行。」
對於旅客及機組人員是否受傷,川航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所有旅客已安全下機,具體是否受傷,目前川航在核實中。
(綜合自成都商報、封面新聞、四川日報)
1526261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