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華社|尋跡輝南「紅色脈絡」—— 紅色熱土的「抗聯情」

2020-09-10 通化發布

輝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

東北抗聯的崢嶸歲月在這裡鐫刻,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在這裡傳承。

1994年,輝南縣龍灣風景區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脈絡就此紮根、延展。

近年來,輝南縣提出以大旅遊產業作為引領產業轉型的支撐,結合「楊靖宇幹部學院」建設,進一步對東北抗聯歷史紅色文化深度挖掘,實施「旅遊+」戰略,發展紅色旅遊、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出一條具有輝南特色,即紅色旅遊路線串聯綠色生態景區——「紅線穿綠帶」的旅遊線路。

8月31日,「新輝南·新體驗」媒體採訪採風團走進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踏上了3.7公裡抗聯路,在金伯陽紀念廣場聆聽革命先烈的動人事跡,追尋紅色記憶。在現場講解員的動情講解中,大家的思緒飄向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接受著紅色洗禮......

回眸來時足印:英烈事跡催人奮進

輝南的抗聯歷史是一篇氣勢恢宏的壯烈史詩。

輝南縣是東北抗聯第一路軍主要遊擊區之一。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以楊靖宇、曹亞範、金伯陽為代表的東北抗聯英雄們在輝南大地與日寇進行了多年浴血奮戰,打響了奇襲輝南街、攻打大場院、馬屁股山戰鬥等大小戰役,並在輝南先後召開了南滿黨團會議、石道河子會議等重要會議,留有30餘處抗日戰跡遺址。

1931年,日寇踏上輝南大地,先後製造了「油錘溝慘案」「朝陽鎮鴨子事件」等罪行。輝南抗日戰場上,在地方武裝大部偽化的危難關頭,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與輝南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共御日寇,扛起了輝南抗戰大旗。

1933年1月,楊靖宇提出了建設龍崗山抗日遊擊區的戰略設想。1933年冬季,楊靖宇和金伯陽、李紅光率部渡過輝發河,突破了1.2萬日偽軍編織的「死亡之網」,把抗聯遊擊區域擴展到輝發河以南地區,掀起了輝南全民抗戰的新高潮。

到1940年1月,楊靖宇率部在輝南縣已進行7年艱苦抗戰,先後在大椅山甘飯盆、撫民老虎圈、二龍灣、吊水壺等地建立了密營、軍需站、小型軍械所和傷員救護站。輝南龍灣抗日遊擊區是東北抗聯一路軍的重要活動區域。

抗日鬥爭中,金伯陽、曹亞範、錢永林等抗聯指戰員犧牲在輝南。抗聯第一密營——甘飯盆密營、南滿黨和青年團第一次代表會議會址、石道河大場院會址等抗聯戰地,訴說著英雄的故事,激蕩著衝鋒的號角。

重溫偉大歷史,喚起「紅色記憶」,奏響復興強音。輝南縣的紅色文脈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續寫當代輝煌:紅色圖景縱深鋪展

如今,輝南縣創新挖掘抗聯精神,深入開展「紅色+」系列活動,傳承紅色基因,激活「紅色細胞」,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在傳承抗聯精神培訓項目——「重走抗聯路、築牢民族魂」紅色教學點中,「一園一館一牆一廣場一路」將抗聯印記串聯起來。

「一園」——輝南縣金川抗聯烈士陵園,園內安葬著曹亞範將軍等11位抗聯烈士;

「一館」——輝南抗聯紅色文化體驗館,裡面陳列著抗聯將士們在輝南戰鬥的史實資料;

「一牆」——不忘初心宣誓牆;

「一廣場」——金伯陽紀念廣場;

「一路」——體驗式抗聯線路,全長6.5公裡,分為上下兩條連貫線路。

多年來,輝南縣深入黨史、文物等部門及周邊鄉村,走訪抗聯專家和抗聯後人,踏察遺址遺蹟,搜集抗聯史料,先後發掘抗聯遺址30餘處。同時,全縣先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重點修復了部分遺址遺蹟,繪製了輝南紅色旅遊新圖景。

在抗聯路沿線,創設了當年抗聯將士在東北深山老林裡與敵人戰鬥行軍的場景,重建了抗聯嘹望哨、抗聯窩棚等設施,通過還原真實歷史作戰環境,穿越到硝煙瀰漫的抗戰現場,在行走中感悟歷史,在共鳴中重燃熱血。

輝南縣理清「連點成線、以線帶面」的紅色旅遊發展思路,同時兼顧生態與文化,讓山水草木有機融入教學情境,精神豐碑刻下深深烙印。

明晰未來方向:紅色教育勵人前行

昔日輝南,抗聯英雄救國保家鄉;明日輝南,抗聯精神育人滋繁華。

2017年起,輝南縣立足縣內、拓展縣外,組織開展了「重走抗聯路」主題活動,堅持「傳承精神、資政育人」理念,圍繞傳承東北抗聯精神這一主題,精心組織師資隊伍,開發系列精品課程,將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激情教學有機結合,寓理於史,寓教於情,打造了抗聯精神傳承基地、不忘初心尋訪基地、黨性教育鍛造基地、紅色文化研究基地。

2020年,全縣明確了紅色旅遊發展重點,將圍繞黨員幹部群體教育、培訓等需求,積極融入東北抗聯革命傳統教育,完善提升抗聯紀念館、抗聯路配套設施,著力實施慶陽兵工小鎮、石道河紅色文化遺蹟等項目開發保護,全力打造全國性紅色教育基地。

在抗聯戰鬥的主戰場、宣教紅色文化的主陣地,龍灣群風景區創辦了龍灣紅色文化培訓中心,開設了緬懷先烈篇、歷史足跡篇、不忘初心篇三大教學板塊,推進輝南縣抗聯精神黨性教育。

「緬懷先烈篇」主要通過瞻仰金川抗聯烈士陵園和金伯陽紀念廣場,學習金伯陽、曹亞範等英雄事跡,使廣大參訓學員接受洗禮、淨化思想、提升黨性;「歷史足跡篇」通過「重走抗聯路」進行體驗式教學,讓學員的心靈在「穿越」中得到升華;「不忘初心篇」主要參觀抗聯紅色文化體驗館、重溫入黨誓詞,緬懷英烈,牢記初心。自2019年開班以來,已成功接待黨政機關、大中院校、企事業單位共120餘班,教學效果顯著。

談及紅色文化傳承,龍灣群旅遊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貴華稱,未來龍灣景區將依託輝南縣紅色旅遊資源,繼續豐富研學課程,並和省委、市委黨校聯合辦學,從文化理念與資金投入上下足功夫,把紅色文化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開創輝南紅色旅遊發展新局面。

熱土之上,紅色鑄魂。輝南縣將在回望歷史中汲取新的發展能量,潛心探索「紅色旅遊+」模式,為全縣全方位振興提供源源不竭的強大精神動力。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尋跡吉林輝南「紅色脈絡」:紅色熱土的「抗聯情」
    輝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東北抗聯的崢嶸歲月在這裡鐫刻,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在這裡傳承。1994年,輝南縣龍灣風景區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脈絡就此紮根、延展。輝南龍灣抗日遊擊區是東北抗聯一路軍的重要活動區域。抗日鬥爭中,金伯陽、曹亞範、錢永林等抗聯指戰員犧牲在輝南。抗聯第一密營——甘飯盆密營、南滿黨和青年團第一次代表會議會址、石道河大場院會址等抗聯戰地,訴說著英雄的故事,激蕩著衝鋒的號角。重溫偉大歷史,喚起「紅色記憶」,奏響復興強音。輝南縣的紅色文脈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 紅色熱土的「抗聯情」
    輝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東北抗聯的崢嶸歲月在這裡鐫刻,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在這裡傳承。1994年,輝南縣龍灣風景區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脈絡就此紮根、延展。輝南龍灣抗日遊擊區是東北抗聯一路軍的重要活動區域。抗日鬥爭中,金伯陽、曹亞範、錢永林等抗聯指戰員犧牲在輝南。抗聯第一密營——甘飯盆密營、南滿黨和青年團第一次代表會議會址、石道河大場院會址等抗聯戰地,訴說著英雄的故事,激蕩著衝鋒的號角。重溫偉大歷史,喚起「紅色記憶」,奏響復興強音。輝南縣的紅色文脈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 白山黑水尋「紅」記|弘揚東北抗聯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現場直播訪談、採訪抗聯後人、探尋遺址遺蹟……「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採訪團日前在白山黑水間,踏尋東北抗聯的戰鬥足跡,在緬懷先烈的同時,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白山黑水尋『紅』記採訪團在白山市江源區烈士陵園採訪。白山黑水尋「紅」記採訪團踏查五大連池朝陽山抗聯遺址群。
  • 紅色之旅「一園一館一牆一廣場一路」,你知道那些抗聯的故事嗎?
    今天有幸重走一次抗聯路,緬懷一下革命先烈,內心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大家隨著我的步伐,體驗一下此次抗聯路的旅程。這次的路線在輝南三角龍灣,主要由「一園一館一牆一廣場一路」組成,「一園」是金川抗聯烈士陵園(位於大龍灣邊),園內安葬著曹亞範將軍等11位抗聯烈士;「一館」是輝南抗聯紅色文化體驗館(位於大龍灣蘆花島
  • 「銘記來時路 弘揚抗聯魂」大型尋訪活動綜述:讓偉大的東北抗聯...
    80多年前,在中華民族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創建和領導了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裝——東北抗日聯軍,在長達14年的艱苦歲月裡,他們爬冰臥雪、英勇奮戰,將鮮血灑在黑土地上,將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立於林海雪原、天地之間,書寫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起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鬥爭最為慘烈的篇章……  吉林省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東北抗聯將士戰鬥生活的足跡遍布吉林這片熱土
  • 白山黑水尋「紅」記——「抗聯後人」走進抖音直播間 萬餘人「踏」上「紅色之旅」
    8月7日,由中國吉林網發起,聯合黑龍江東北網、遼寧瀋陽網共同推出的「白山黑水尋『紅』記 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採訪」正式啟動。  當晚,中國吉林網抖音直播間同步開啟,直播間邀請到了楊靖宇將軍殉國地講解員王孟瑤、抗聯專家王德金以及楊靖宇將軍曾孫馬鋮明三位嘉賓。
  • 黑龍江穆稜孤榆樹村:紅色文化滋養這片熱土
    黑龍江穆稜孤榆樹村活化運用東北抗聯歷史資源紅色文化滋養這片熱土核心閱讀深山之中的孤榆樹村,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搜集整理歷史資料和物件、建設東北抗聯密營教育基地、組織傳承東北抗聯精神培訓……在黑龍江省穆稜市孤榆樹村,東北抗聯精神代代相傳,紅色旅遊日益紅火,鄉村發展充滿活力。
  • 吉林敦化,紅色的寒蔥嶺藏著紅色記憶,紅色旅遊探訪抗聯密營遺址
    寒蔥嶺不僅有醉美的秋色,還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寒蔥嶺抗聯遺址就在這紅色與金色的密林裡。東北抗聯曾在這裡展開了一場著名的「寒蔥嶺伏擊戰」。日寇為了斷絕老百姓和抗聯隊伍的聯繫,自1933年4月開始「集團部落」政策,把老百姓歸集到「集團部落」裡由日軍掌控。百姓失去了自由,無法再支持抗聯隊伍,抗聯隊伍失去了物質保障來源,被日寇逼入了絕境。孤立無援的抗聯將士只好躲進深山修建密營,在密營裡儲備物資、醫治傷員、學習、生活、訓練隊伍、縫製衣服。在那個特殊時期,東北抗聯依靠深山裡修建的密營堅持著艱苦卓越的抗戰......
  • 吉林:把抗聯故事講給你聽
    吉林是綠色的,鶴群飛舞,林海茫茫;吉林是白色的,雪和霧凇是最美的風景;吉林更是紅色的,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抗聯將士將足跡留在了吉林土地上。通化輝南、白山靖宇、吉林樺甸……那裡的博物館、紀念館、密營遺址地,保存了大量當年留存下來的紅色文物。
  • 紅色文化滋養這片熱土
    人民網-人民日報核心閱讀深山之中的孤榆樹村,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搜集整理歷史資料和物件、建設東北抗聯密營教育基地、組織傳承東北抗聯精神培訓……在黑龍江省穆稜市孤榆樹村,東北抗聯精神代代相傳,紅色旅遊日益紅火,鄉村發展充滿活力。
  • 紅色初心 逐夢前行 2020美麗中國行 3線齊發走進紅色吉林
    在9月1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紅色初心 逐夢前行」2020美麗中國行,講好吉林紅色故事主題採風活動拉開序幕。本次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旅遊報社聯合舉辦,以傳承吉林紅色基因、再塑吉林時代精神為主線,聚焦吉林紅色旅遊發展。
  • 紅色英烈路,逐夢憶往昔——2020美麗中國行講好吉林紅色故事主題活動啟程
    9月18日,「紅色初心 逐夢前行」——2020美麗中國行 講好吉林紅色故事主題活動啟程。本次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旅遊報社聯合舉辦,以傳承吉林紅色基因、再塑吉林時代精神為主線,聚焦吉林紅色旅遊發展。
  • 追尋抗聯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五大連池市積極推進朝陽山抗聯教育...
    工作人員模擬當年抗聯生活。東北網11月26日訊 走進五大連池市朝陽山抗聯教育基地,那已經爛掉了槍託的步槍,齊膝高的氈疙瘩靴,還能滑動槍栓的駁殼槍,以及鏽跡斑斑的日本軍刀……一件件舊物都展現了東北抗聯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場景。五大連池市朝陽山抗聯教育基地距離五大連池市60公裡。
  • 機遇:東北抗聯的紅色資源給吉林生態綠色資源、白色資源的啟示
    在「白山黑水尋『紅』記」白山之行最後一天,白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於亞群表示,要將紅色資源、綠色資源和冰天雪地的白色資源有機融合,為美麗中國和美麗吉林建設奉獻更多白山實踐、白山元素、白山印記。部分地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校以東北抗聯「紅色」課題為研究方向,組織編制報告、規劃,如白山市積極推進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中心(全國青少年長白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設,打造集愛國主義教育、幹部教育培訓、紅色旅遊為一體的綜合式教育基地。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景區(景點)不僅是吉林省寶貴的紅色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還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功能。
  • 挖掘巴彥紅色文化 傳播民族英雄抗聯精神——巴彥縣張甲洲故裡鎮...
    介紹了傳承抗聯文化、進行弘揚抗聯精神主題文創研學教育的作法和經驗;哈爾濱市教育局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董勤忠,結合民樂村的脫貧攻堅任務和張家油坊屯的紅色文化資源,闡述了紅色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聯繫。參會人員圍繞著如何利用好巴彥的紅色抗聯資源,結合張甲洲的事跡深度挖掘抗聯精神,進行有效融合,推進巴彥革命老區英雄故裡的文化教育和經濟發展。
  • 黑土地傳承抗聯基因:吉林紅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忙
    盛志文負責的是「楊靖宇砥名地」紅色項目。作為土生土長的磐石人,抗聯英雄的故事填滿了盛志文的童年。「連環畫、石碑、爺爺講的情節都是我們當地的歷史。」他直言,自己的這份工作有「向英烈致敬」的意味。1932年,楊靖宇在當地創建了中共最早的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打響了「抗聯第一槍」。時至今日,抗聯基因在磐石繼續得到傳承,當地依託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等全域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保護修繕歷史遺蹟的同時,讓當地居民及遊客銘記抗聯歷史。
  • 吉林敦化寒蔥嶺,滿山紅葉裡尋找東北抗聯的紅色記憶
    寒蔥嶺不僅有醉美的秋色,還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寒蔥嶺抗聯遺址就在這紅色與金色的密林裡。東北抗聯曾在這裡展開了一場著名的「寒蔥嶺伏擊戰」。日寇為了斷絕老百姓和抗聯隊伍的聯繫,自1933年4月開始「集團部落」政策,把老百姓歸集到「集團部落」裡由日軍掌控。百姓失去了自由,無法再支持抗聯隊伍,抗聯隊伍失去了物質保障來源,被日寇逼入了絕境。孤立無援的抗聯將士只好躲進深山修建密營,在密營裡儲備物資、醫治傷員、學習、生活、訓練隊伍、縫製衣服。在那個特殊時期,東北抗聯依靠深山裡修建的密營堅持著艱苦卓越的抗戰......
  • 「熱土·豐碑」繪製大西北紅色旅遊「路線圖」
    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蘭州軍區政治部編寫的《熱土·豐碑——大西北紅色資源博覽》首次將大西北紅色資源較為系統地整合在一起,既為廣大人民群眾紅色旅遊提供了「路線圖」,又為探尋我黨我軍在革命
  • 敦化:讓紅色基因永傳承
    敦化:讓紅色基因永傳承 作者:孫修涵    編輯:孔笑妍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18-08-27 08:27
  • 人間仙境四方頂,去輝南來一趟雲中漫步吧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輝南縣旅遊服務中心主任解會鵬介紹,當地圍繞大龍灣、吊水壺、四方頂等景區推出了綠色生態旅遊線路,圍繞慢食光古韻慢舍、龍堡森林度假村、西夾荒生態度假區、輝南三合鄉裡農創園推出了特色體驗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