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傳承抗聯基因:吉林紅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忙

2020-08-05 中國新聞網
黑土地傳承抗聯基因:吉林紅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忙

已建成的磐石東山公園 磐石市委宣傳部供圖

已建成的磐石東山公園 磐石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吉林8月5日電 (石洪宇)陰雨連綿和烈日當空都不會阻礙施工。吉林磐石地區近期天氣陰晴不定,盛志文一直駐守在工地,項目的設計施工、質監工作都需要他。「疫情耽誤了太長時間,我們要搶抓工期,爭取在9月18號前完工。」

盛志文負責的是「楊靖宇砥名地」紅色項目。作為土生土長的磐石人,抗聯英雄的故事填滿了盛志文的童年。「連環畫、石碑、爺爺講的情節都是我們當地的歷史。」他直言,自己的這份工作有「向英烈致敬」的意味。

黑土地傳承抗聯基因:吉林紅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忙

紅色基因在黑土地得到傳承 磐石市委宣傳部供圖

磐石市位於吉林省中南部,是中國的革命老區。1932年,楊靖宇在當地創建了中共最早的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打響了「抗聯第一槍」。

時至今日,抗聯基因在磐石繼續得到傳承,當地依託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等全域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保護修繕歷史遺蹟的同時,讓當地居民及遊客銘記抗聯歷史。

黑土地傳承抗聯基因:吉林紅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忙

磐石紅石砬子的紀念碑 磐石市委宣傳部供圖

盛志文說,項目剛開工時當地史學家還曾到訪,分享了項目名稱的由來:「楊靖宇在磐石打了幾次勝仗,也打出了名聲,所以這個項目叫砥名地。」盛志文還和同事多次強調這一細節,「我們的建設工作也是還原歷史。」

在磐石,已經建成的東山紅色文化主題公園、磐石市抗日鬥爭紀念館、李紅光紀念館等紅色景點是當地居民和遊客的打卡地。今年80歲的孫世東是當地年齡最大的紅色講解員,最繁忙時他曾帶過百人旅行團。那是長達兩天的行程,遊客到訪了抗聯戰士取得勝利、流血、犧牲的地方。

黑土地傳承抗聯基因:吉林紅色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忙

磐石的紅色紀念碑 磐石市委宣傳部供圖

「前人的付出,我們應該記得。」孫世東說,當地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已成為全省各地紅色研學的重要點位,而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吉林省不斷推動以抗聯資源為核心的紅色旅遊產業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磐石紅色旅遊景點接待遊客增長50%。「今年的工作和建設都受到疫情影響,現在我們要開足馬力。」盛志文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機遇:東北抗聯的紅色資源給吉林生態綠色資源、白色資源的啟示
    黑龍江省綏稜縣四海店鎮的37處抗戰遺址,被打造成了革命老區鎮後,這個以務農為主的小鎮2016年從事旅遊產業居民人均收入3.56萬元,年接待遊客超過十萬人次,並逐漸形成有特色的「紅色」「綠色」「白色」相結合的旅遊線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 尋跡吉林輝南「紅色脈絡」:紅色熱土的「抗聯情」
    輝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東北抗聯的崢嶸歲月在這裡鐫刻,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在這裡傳承。1994年,輝南縣龍灣風景區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脈絡就此紮根、延展。近年來,輝南縣提出以大旅遊產業作為引領產業轉型的支撐,結合「楊靖宇幹部學院」建設,進一步對東北抗聯歷史紅色文化深度挖掘,實施「旅遊+」戰略,發展紅色旅遊、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出一條具有輝南特色,即紅色旅遊路線串聯綠色生態景區——「紅線穿綠帶」的旅遊線路。
  • 紅色初心 逐夢前行 2020美麗中國行 3線齊發走進紅色吉林
    在9月18日這個特殊的日子,「紅色初心 逐夢前行」2020美麗中國行,講好吉林紅色故事主題採風活動拉開序幕。本次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旅遊報社聯合舉辦,以傳承吉林紅色基因、再塑吉林時代精神為主線,聚焦吉林紅色旅遊發展。
  • 紅色熱土的「抗聯情」
    輝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東北抗聯的崢嶸歲月在這裡鐫刻,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在這裡傳承。1994年,輝南縣龍灣風景區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脈絡就此紮根、延展。近年來,輝南縣提出以大旅遊產業作為引領產業轉型的支撐,結合「楊靖宇幹部學院」建設,進一步對東北抗聯歷史紅色文化深度挖掘,實施「旅遊+」戰略,發展紅色旅遊、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出一條具有輝南特色,即紅色旅遊路線串聯綠色生態景區——「紅線穿綠帶」的旅遊線路。
  • 紅色英烈路,逐夢憶往昔——2020美麗中國行講好吉林紅色故事主題活動啟程
    9月18日,「紅色初心 逐夢前行」——2020美麗中國行 講好吉林紅色故事主題活動啟程。本次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旅遊報社聯合舉辦,以傳承吉林紅色基因、再塑吉林時代精神為主線,聚焦吉林紅色旅遊發展。
  • 敦化:讓紅色基因永傳承
    敦化:讓紅色基因永傳承 作者:孫修涵    編輯:孔笑妍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18-08-27 08:27
  • 吉林敦化,紅色的寒蔥嶺藏著紅色記憶,紅色旅遊探訪抗聯密營遺址
    寒蔥嶺不僅有醉美的秋色,還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寒蔥嶺抗聯遺址就在這紅色與金色的密林裡。東北抗聯曾在這裡展開了一場著名的「寒蔥嶺伏擊戰」。專家們對「密營」遺存的塹壕、交通壕、地窨子、菜窖、崗哨、木刻楞等戰鬥生活設施進行細緻考察和論證,西溝密營是典型的抗聯密營,功能和設施比較齊全,包括生活區、戰鬥區,還有菜窖、食堂、木刻楞房子的南北炕等,符合東北抗聯第一路軍一些老戰士的回憶和東北抗聯密營重層建設的特點,這一發現對研究東北抗聯史和進行紅色革命傳統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聚焦】新華社|尋跡輝南「紅色脈絡」—— 紅色熱土的「抗聯情」
    紅色脈絡就此紮根、延展。近年來,輝南縣提出以大旅遊產業作為引領產業轉型的支撐,結合「楊靖宇幹部學院」建設,進一步對東北抗聯歷史紅色文化深度挖掘,實施「旅遊+」戰略,發展紅色旅遊、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出一條具有輝南特色,即紅色旅遊路線串聯綠色生態景區——「紅線穿綠帶」的旅遊線路。
  • 挖掘巴彥紅色文化 傳播民族英雄抗聯精神——巴彥縣張甲洲故裡鎮...
    介紹了傳承抗聯文化、進行弘揚抗聯精神主題文創研學教育的作法和經驗;哈爾濱市教育局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董勤忠,結合民樂村的脫貧攻堅任務和張家油坊屯的紅色文化資源,闡述了紅色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聯繫。在清明節期間,主辦單位進行了校企政文化產業發展和經濟項目合作,進行相關的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根系老區,發展紅色文化產業,讓紅色研學旅遊伴隨老區成長、從而助力老區的快速發展,為老區的紅色文化建設增添更大的力量。
  • 愛國主義教育要系統挖掘東北抗聯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劉廣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建設抗聯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議,吉林省作為東北抗戰的重要戰場,現有上百處珍貴的抗戰遺蹟資源,如果能夠系統性地進行開發,並聯合黑龍江、遼寧共同繪製抗聯紅色路線圖,打造東北抗聯教育旅遊研學路線,可以用東北抗聯精神為東北全面振興凝氣聚力、提振信心,傳承抗聯紅色基因,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 「銘記來時路 弘揚抗聯魂」大型尋訪活動綜述:讓偉大的東北抗聯...
    這是一次讓人心靈震撼的紅色之旅,這是一次抗聯精神的洗禮之旅,這也是一次感受到民族之魂厚重雄渾的生命升華之旅……  感受抗聯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烈日炎炎,阻擋不住尋訪的步伐。  如今,走在吉林這片紅色熱土上,聽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有血性的抗日勇士們捨生忘死、驅倭逐寇、浴血奮戰的故事,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遍布四方的抗聯遺蹟與英雄們的紀念碑和塑像,感受最深的是流淌在這片土地上有著熾熱溫度的紅色文化。  這些動人的紅色記憶,聚焦著人們的目光,灼熱著人們的心胸,感染著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在耳濡目染中銘記了那段不同尋常的抗聯史話和故事。
  • 吉林:把抗聯故事講給你聽
    吉林是綠色的,鶴群飛舞,林海茫茫;吉林是白色的,雪和霧凇是最美的風景;吉林更是紅色的,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抗聯將士將足跡留在了吉林土地上。通化輝南、白山靖宇、吉林樺甸……那裡的博物館、紀念館、密營遺址地,保存了大量當年留存下來的紅色文物。
  • 【聚焦】吉林日報|傳承紅色基因 續寫雙擁篇章——通化市第九次...
    傳承紅色基因,通化市把挖掘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文化、開展紅色教育與強化政治擔當、加強軍地協同、突出載體創新統籌結合,續寫新時代軍地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雙擁新篇章。採取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治邊措施,在全省率先建設完成「三道防線」,加強邊境管控。牢固樹立「大國防」和「一盤棋」思想觀念,對有重大經濟、軍事價值的項目優先安排、全力保障,努力做到軍事設施保護與生態保護相兼顧,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同發展。通過規劃統籌、資源整合、力量聚合,使雙擁工作更具潛力、活力和動力。
  • 哈爾濱鐵路局:百年文化遺址傳承紅色基因
    原標題:百年文化遺址傳承紅色基因   走進哈爾濱鐵路局一面坡紅色教育基地,黨旗高高懸掛,一座高15米的巨型浮雕矗立在廣場中央,基座之上,中國共產黨黨徽巍然挺立。不遠處的水塔上「紅色基因、薪火相傳」8個鮮紅大字在晨輝下分外奪目。   據教育基地主任趙奇佐介紹,哈爾濱鐵路,歷史上也稱為中東鐵路。
  • 寒蔥嶺成我州紅色文化新地標
    10月14日,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吉林分會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敦化市寒蔥嶺紅色教育基地舉行,至此,敦化市寒蔥嶺紅色教育基地獲得包括省國防教育基地、延邊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延邊黨史黨性教育基地在內的省內外30多家紅色教育基地稱號,成為我州紅色文化新地標。
  • 吉林敦化寒蔥嶺,滿山紅葉裡尋找東北抗聯的紅色記憶
    來到吉林敦化,當地朋友告訴我一定要去抗聯密營遺址看看。走進多彩的山林,遠離城市的喧囂,投入自然的懷抱。秋天的寒蔥嶺,整座山被一片片紅葉包裹著,正是賞秋的最佳時節。絢爛如火的紅葉,經過一個春夏的沉澱和醞釀,正在釋放著秋天最美的色彩,讓來到這裡的遊人迷醉在這夢幻般的秋景裡,靜靜地品味這秋的寧靜。
  • 傳承紅色基因!昆明尋甸有了紅色旅遊項目
    它們對當地打造紅色旅遊項目能帶來什麼樣的積極作用?7月25日,昆明市尋甸縣紅色莊園舉行紅色旅遊項目啟動儀式暨旅遊產品發布會,尋甸縣旅遊局、雲南民族文化發展基金會紅色文化研究會、雲南省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歷史研究會及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活動。
  • 白山黑水尋「紅」記|弘揚東北抗聯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現場直播訪談、採訪抗聯後人、探尋遺址遺蹟……「白山黑水尋『紅』記——東北三省網絡媒體大型主題聯合採訪團日前在白山黑水間,踏尋東北抗聯的戰鬥足跡,在緬懷先烈的同時,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白山黑水尋『紅』記採訪團在白山市江源區烈士陵園採訪。白山黑水尋「紅」記採訪團踏查五大連池朝陽山抗聯遺址群。
  • 長白山抗戰碑林:銘記抗戰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長白山抗戰碑林位於安圖縣萬寶鎮明長旅遊公路75公裡處的古洞河右岸,它的建立使我縣紅色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長白山抗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抗擊日寇侵略之義舉,無數仁人志士身赴國難,血染長白,感天動地,創造了獨特的長白山抗戰文化。
  • 吉林外國語大學榮獲「美麗中國行」吉林省高校大學生紅色旅遊志願者講解員大賽一等獎
    11月19日,「美麗中國行」吉林省高校大學生紅色旅遊志願者講解員大賽決賽在長春舉行經過激烈角逐,在國際文化旅遊學院教師李俊、金花的指導下,吉林外國語大學酒店管理1801班孫思晴獲得一等獎、旅遊管理1701班邢延琢獲得二等獎。本次大賽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是吉林省連續3年組織的"吉林紅色旅遊行 大學生逐夢之旅"系列主題活動的延續,也是連續2年組織的紅色旅遊「六個一」活動的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