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如何誕生?它與GPS有何不同?9月21日,作為2020年全國科普日重要活動之一,由由市科協、市教委主辦,市老科協、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承辦的「2020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日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校(鐵山坪校區)學術報告廳舉行。受邀來渝的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專家成員董景新教授,以《中國北鬥—天上的指路神杖》為題,為800多名師生奉上了一場科技「大餐」。
啟動儀式後,受邀來渝的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專家成員董景新教授稱,講解北鬥衛星「誕生」過程、基本構成及作用,結合中國航天發展的歷史,為在場學生勾勒出航天強國發展之路。現場,董景新教授還與學生們互動,為答題優勝者送上了他親筆籤名的明信片。
接下來,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專家成員焦國力以《航空母艦的秘密》為題,為十八中兩江實驗中學在校師生作專場科普報告會。據了解,他介紹,航母是最具爭議的武器,是保鏢最多的武器,是最難駕馭的武器,並將就我國航空母艦發展戰略為同學們做說明。
兩位專家還將在綦江、萬盛、石柱、萬州等中小學校、社區、黨校和機關,繼續開展專場科普報告會,為當地青少年和幹部群眾送上豐盛的科普大餐。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到,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我市院士專家科普講師團的專家還將赴江北區華渝實驗學校、行知學校、玉帶山小學、華新實驗小學等9所學校,為師生們舉辦《科學創新與探究- 從身邊事物的小改造開始》、《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兒童青春期性教育發展為視角》、《趣味物理》等科普講座。
「2020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日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活動」,在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將在5個區縣中小學校、相關社區和單位組織專場報告會30場,預計受眾青少年和幹部群眾達5萬人。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