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如何擔當天上的指路神杖?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獻上科技...

2021-01-10 上遊新聞

「北鬥」衛星如何誕生?它與GPS有何不同?9月21日,作為2020年全國科普日重要活動之一,由由市科協、市教委主辦,市老科協、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承辦的「2020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日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校(鐵山坪校區)學術報告廳舉行。受邀來渝的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專家成員董景新教授,以《中國北鬥—天上的指路神杖》為題,為800多名師生奉上了一場科技「大餐」。

啟動儀式後,受邀來渝的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專家成員董景新教授稱,講解北鬥衛星「誕生」過程、基本構成及作用,結合中國航天發展的歷史,為在場學生勾勒出航天強國發展之路。現場,董景新教授還與學生們互動,為答題優勝者送上了他親筆籤名的明信片。

接下來,中國老科協科學報告團專家成員焦國力以《航空母艦的秘密》為題,為十八中兩江實驗中學在校師生作專場科普報告會。據了解,他介紹,航母是最具爭議的武器,是保鏢最多的武器,是最難駕馭的武器,並將就我國航空母艦發展戰略為同學們做說明。

兩位專家還將在綦江、萬盛、石柱、萬州等中小學校、社區、黨校和機關,繼續開展專場科普報告會,為當地青少年和幹部群眾送上豐盛的科普大餐。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到,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我市院士專家科普講師團的專家還將赴江北區華渝實驗學校、行知學校、玉帶山小學、華新實驗小學等9所學校,為師生們舉辦《科學創新與探究- 從身邊事物的小改造開始》、《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兒童青春期性教育發展為視角》、《趣味物理》等科普講座。

「2020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日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活動」,在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將在5個區縣中小學校、相關社區和單位組織專場報告會30場,預計受眾青少年和幹部群眾達5萬人。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相關焦點

  • 「重慶市全國科普日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啟動儀式在重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2日9時43分訊(唐純)21日,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2020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日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鐵山坪校區海納廳舉行。
  • 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走進南華宮小學
    本報訊(張國欽)4月28日上午,由區科協、區教委、區老科協等聯合主辦的體驗科學快樂成長——重慶市永川區2019年院士專家科普校園行啟動儀式在朱沱鎮南華宮小學舉行。區政協副主席鍾代華宣布活動開幕。
  • 「湖南科技論壇暨院士專家張家界行」愛心企業家楊四強受稱譽
    2020年9月27日張家界訊(全媒體新聞中心首席記者 王益群)9月26日至27日,「湖南科技論壇暨院士專家張家界行」---湖南省第三屆鄉村振興與富硒功能農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張家界市舉行。此次系列活動由湖南省科協和張家界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辦,由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承辦。
  • 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正式啟程
    2020年12月5日-6日,歷經一個月籌備、一周線上線下報名參與,由市科協主辦的「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活動在中科院成都分院正式啟程。此次「探索號」班列中,通過專家、市民們遴選的「人氣」點位,均是各有「十八般武藝」的硬核「黑科技」擔當。熟知的地鐵出行背後,是怎樣的算力支撐地鐵出行調度,甚至還能無人駕駛?票房「爆款」的哪吒,如何孵化成為現象級產品?
  • 溧陽市:「天目湖英才榜」人才峰會暨溧陽籍院士專家回鄉行活動舉行
    4月10日下午,豪生大酒店高朋滿座,匯智聚力,也凝聚著濃濃的鄉情,承載著海內外溧陽人造福桑梓、共築夢想的美好心願,「天目湖英才榜」人才峰會暨溧陽籍院士專家回鄉行活動在此舉行。 在「天目湖英才榜」人才峰會環節,溧陽市對「專業拔尖人才成就獎」、「高技能人才傑出貢獻獎」、「行業優秀人才獎」獲得者進行了表彰,鼓勵全市各界人才以先進為榜樣,發揚敬業奉獻、積極探索、勇於擔當的精神,全力服務「重大項目推進年」和「全域旅遊推進年」。
  • 院士專家校園行|聽大咖科普時間的秘密,參與一場「時間之旅」
    11月17日,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走進廣州市第73中學,杜如虛院士帶來一場主題為「時間之旅」的講座。杜如虛院士向同學們娓娓道來關於時間、曆法的知識,帶領同學們了解關於時間的秘密。專家介紹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以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思想、傳播科技知識為重點,依託中國科協的網絡資源和人才智力資源,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以及全國,包括港澳臺地區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優秀科技工作者
  • 2020千島湖論壇院士專家企業家獻智特別生態區、把脈「數字千島湖」
    2020千島湖論壇院士專家企業家獻智特別生態區、把脈「數字千島湖」發布日期:2020-11-18 10:55瀏覽次數:28次11月17日,2020千島湖論壇在杭州市淳安縣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以「和合共生,美美與共」為主題,圍繞新時代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邀請一批院士
  • ...科普傳播行」聯動「呼倫貝爾專家 團」科普傳播行走進額爾古納站
    11月11日,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批「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聯動「呼倫貝爾專家團科普傳播行」活動在額爾古納市啟動並開展科普活動,130餘名學生參加此次科普活動。為了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科技素質,培養科學創新精神,豐富學生們的課餘生活,此次科普活動主要圍繞校園科技活動開展,內容包括:無人機、機器人、3D列印、DIY、中國結、愛心小屋、電子積木。
  • 盧耀如院士:珠峰新高程彰顯我國科技發展新高度
    近日,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盧耀如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部記者專訪時表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實現科技創新首先要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 這些技術對地質學的影響很大,中國地質工作者從中學習到了許多當時比較新的科學理論與技術,對日後自主發展「北鬥」衛星、國產遙感技術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今天,我國月球探測器已經實現月球表面著陸、取樣,載人深潛器也能夠下潛到萬米深海,在科技發展這條跑道上,我們已經從跟跑逐漸地變為了並跑領跑。
  • 湖南科技論壇暨院士專家張家界行「回顧·展望:湖南科技創新」學術...
    9月27日,湖南科技論壇暨院士專家張家界行「回顧·展望:湖南科技創新」學術研討會召開,來自湖南省各高校、研究所近百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齊聚一堂共話科技創新。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育長、教授吳厚慶,湖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原副巡視員彭富國出席會議。
  • 院士開講 蓉城科普「探索號」周末啟程!
    無論是在大國創新的一盤棋之中,還是在城市應急的關鍵節點之時,「成都創新」承載的擔當與作為從未缺席。而其背後,是成都這座城市包容創新、尊重科學精神的城市基因使然。 傳遞科學精神,走進城市創新,提升全民科學素質。今天起,由成都市科協、成都日報社聯合推出的「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正式啟動報名。
  • 天上北鬥「星圖」已全,地上北鬥星城呼之欲出!
    從衣、食、住、行到水、電、氣、熱,從農林漁業到救災減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社會生活深度融入,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北鬥+」已經成為勢不可擋地發展潮流。在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CEO向為看來,高精度定位產品市場將伴隨智能網聯汽車的到來而爆發,目前,公司累計為超過10萬輛汽車裝上了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據了解,A1系列高精度組合導航晶片模組已於2019年底完成了,在2020年上半年,根據客戶反饋以及現場測試對產品不斷地進行調試工作。
  • 基因、北鬥、天文:大院士寫給小孩的科學書首發—新聞—科學網
    大型科普讀物「與中國院士對話」叢書(九卷本)21日在上海書展首發。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鄒世昌、褚君浩、賀林21日現身分享自己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自身成長經歷。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1日電 (記者 陳靜)大型科普讀物「與中國院士對話」叢書(九卷本)21日在上海書展首發。九位院士從晶片、太陽能、基因、有機化學、風雲衛星、紅外遙感、北鬥定位系統、天文、腦科學九個方面與孩子們進行對話,回答他們天馬行空的問題,為其講解基礎的科學知識。
  • 讓「北鬥夢想」走進現實——記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登錄網際網路,檢索關鍵詞「北鬥」,映入眼帘的,是這樣一串標誌性新聞事件——1999年,我國攻克「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設瓶頸問題,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3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2003年,「北鬥一號」手持式用戶機系統研製成功,我國自主導航定位系統的小型化、實用化序幕就此拉開;2011年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宣布
  • 2017年度 「中國創客教育盛典」 暨「科學之翼」全國科普進校園...
    1月24日,由科普時報社、中國科普網主辦,國際創客教育研究院、智慧雲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共同承辦的2017年度「中國創客教育盛典」暨「科學之翼」全國科普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辦。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原科技日報社社長張景安,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林群,科技日報社副社長、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房漢廷,國家衛計委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馬愛寧,國防科工局新聞中心副主任孟華,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正局級研究員宋承敏,國安創客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麗文等嘉賓出席盛典並致辭,他們一致認為舉辦2017年度「中國創客教育盛典」和啟動「科學之翼
  • 攻克系列核心技術的「北鬥少帥」王飛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頂層設計專家,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科技專項導航技術專家組組長,中美、中歐、中俄衛星導航兼容與互操作技術工作組(TWG)專家,863專家,專業領域多個期刊編委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軍隊科技進步獎評委 。
  • @青年科技工作者,鍾南山院士喊你來領獎!
    疫情期間,55年黨齡的鐘南山院士帶頭領誓,發展一線醫生火線入黨。何為擔當?他提醒全國人民不要去武漢,自己卻毅然「逆行」,踏上了前往一線的高鐵。何為奉獻?2003年,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他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17年後,於耄耋之年再次掛帥出徵,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科技真奇妙!安徽省科協科普行走進當塗縣太白一中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科普為民惠民行動實施方案(2017-2021年)》,11月21日上午,由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安徽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承辦的2018年安徽省科協「智愛媽媽行動」和「科普惠民鄉村行」活動,來到馬鞍山當塗縣太白鎮第一初級中學,科技工作者們與專家一道,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
  • 航錦科技:軍民兩用前景光明 「北鬥」市場空間不可限量
    在立足軍工電子的基礎上,航錦科技向軍民兩用電子拓展順利,期內電子民品實現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76.73%;泓林微訂單穩定,正在申請華為一級供應商。威科電子和長沙韶光為主體分別控股泓林微和武漢導航院,從軍工電子向軍民兩用電子拓展,並取得良好效果。
  • 「院士來了」長沙開講 王耀南院士為青少年科普機器人知識
    人民網長沙12月15日電(記者 林洛 實習生 覃璇子)14日下午,第二期「院士來了」在長沙市青少年科普大講堂在長沙市青少年宮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王耀南來到現場,帶領300餘名長沙中小學生走進智慧機器人的科學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