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佔媽祖畫作 臺灣孫中山紀念館前館長曾坤獲刑
侵佔媽祖畫作 臺灣孫中山紀念館前館長曾坤獲刑 pt.fjsen.com 2013-10-26 11:36 鐘太南 來源:東南網 未將珍貴畫作「媽祖護佑中華聖象」入庫典藏,私自佔有。
-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與臺灣輔仁大學籤文化交流合作協議
申冉 攝 孫中山紀念館向輔仁大學贈送了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二字的拓片。 申冉 攝 中新網南京3月27日電 (記者 申冉)27日,南京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與臺灣輔仁大學正式籤訂文化交流合作協議,未來將定期舉辦兩岸青年及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為海峽兩岸青年一代交流溝通開啟新的民間渠道。
-
臺灣孫中山紀念館舉辦紀念辛亥百年為主題的特展
新華社臺北10月8日電(記者 李寒芳 李凱)林覺民書寫《與妻書》的手絹複製品、山西革命軍呼應武昌起義切斷清廷補給的公告、孫中山手改《三民主義》演講紀錄原稿等 臺灣孫中山紀念館自8日起,舉辦紀念以辛亥百年為主題的《百年銳於千載
-
臺灣「國父紀念館」網站去中國化 不介紹孫中山
臺「國父紀念館」網站的主角竟然不是孫中山(中評社圖片)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要在教科書上「去國父化」,連「國父紀念館」的官方網站,也甚少孫中山的史跡,反而是紀念館本身甚至是館長個人的介紹篇幅不少,到底誰是主角,完全是本末倒置。
-
專訪臺北"國父紀念館"館長:不遺餘力追尋偉人足跡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二十六日電題:不遺餘力追尋偉人足跡——訪臺北「國父紀念館」館長張瑞濱 中新社記者路梅董會峰 從更新維護硬體設施、充分利用館內外整體空間、加強典藏文物的保管與安全,到設置孫學資訊網站、加強孫學研究交流,張瑞濱自上任之初開始,五年多來為臺北「國父紀念館」的發展完善不遺餘力。
-
孫中山後人在臺灣:在國父紀念館前擺攤
《環球人物》雜誌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1949年12月10日,隨著蔣介石從成都乘飛機逃亡臺灣,「國民政府」也從大陸徹底消亡。 1900年9月25日,孫中山獨自一人從日本奔赴臺灣,在臺北設立指揮所,指揮了惠州起義。第二次到臺灣是1 913年8月,孫中山住在臺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館裡(這裡現已改建為臺北市國父史跡紀念館,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孫中 山赴台歷史遺址)。他在此接見了一些在臺的老同盟會會員,向他們了解情況,徵詢意見。當時,孫中山還給「梅屋敷」旅館 的主人題寫了「博愛」二字。
-
因大陸客捧場 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內小店租金飆漲
因大陸客捧場 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內小店租金飆漲 2013年05月05日 12: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專訪神戶孫文紀念館館長
專訪神戶孫文紀念館館長 (1/14) "← →"翻頁
-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1986年11月,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在這裡舉辦了內容豐富的孫中山先生史跡及著作展覽。藏經樓首次接待了由港澳各界人士組成的大規模的海外謁陵代表團及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孫中山先生的親屬孫穗英、孫穗華、戴成功及許許多多海內外知名人士先後來此參觀,1987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將藏經樓闢為"孫中山紀念館"。
-
在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兩岸緬懷中山先生的文化符號
中新社臺北9月9日電 題:在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兩岸緬懷中山先生的文化符號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巨大的孫中山先生銅像、逸仙生前遺物及親筆書寫的「博愛」、「公為天下」……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關於「孫中山紀念館」,都有著似曾相識的普設。在臺北市,越來越多的大陸參觀者走進孫中山紀念館,擷取先生生前點滴,緬懷兩岸共同精神領袖。
-
臺灣大學生參觀上海孫中山先生的故居紀念館
臺灣大學生參觀上海孫中山先生的故居紀念館(圖/王慧珊)臺灣大學生認真聽講解員講解(圖/王慧珊)臺灣大學生認真聽講解員講解(圖/王慧珊)臺灣大學生參觀上海孫中山先生的故居紀念館(圖/王慧珊) 華夏經緯網7月16日訊:「發現上海,逐夢未來」——2016年臺灣大學生上海研習活動已經開始一周了,參加活動的100名同學迎來了第一次的集體活動
-
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中山路孫中山精神融進臺灣血脈
孫中山先生在國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從遍布全國各城市的187條中山路得到體現,而臺灣也許算全國中山路密度最高的地區,只要大一點的鄉鎮都有中山路。中山路的背後,是孫中山先生博愛、慈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等思想的精神傳承,透過生活的點點滴滴,孫中山精神逐步融進臺灣血脈。
-
臺北孫中山紀念館
臺北孫中山紀念館 時間:2011-06-28 11:09 來源:綜合 在臺北市市政府西面,有一座公園,名叫中山公園,公園內矗立著一座巍巍的紀念館,這就是紀念偉大的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臺北孫中山紀念館。
-
追思緬懷革命先行者 臺北國父紀念館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今(2020)年恰逢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當地時間3月6日下午,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摯尊95再現中山風華」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並邀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現場演出,展現臺灣年輕人對中山先生的追思與緬懷。
-
當《北京法源寺》遇上臺北孫中山紀念館
新華社臺北11月9日電(記者張鍾凱 劉剛)8日晚上,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外面細雨綿綿。當燈光漸熄,幕布落下,熱烈的掌聲在裡面的大會堂響起,在演員陸續謝幕後仍然經久不息。 「好看,真的好看!兩個多小時都沒走過神兒。」60歲的觀眾竺麗貞說,「這段歷史我們都很熟悉,他們演得很棒,很真實,讓人感覺很親切也很感動」。
-
臺灣人眼中國父變遷:孫中山曾被歸入外國史(圖)
孫中山的臺灣情節「許多臺灣人都誤認為孫中山是國民黨帶到臺灣的,其實孫中山對臺灣的光復是盡了很大心力的。」這是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至今在糾正的一個錯誤認識。多年研究孫中山的邵銘煌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臺灣從一開始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因此在情感上沒有與祖國大陸割捨的理由。
-
臺文化部門要拆孫中山紀念館圍牆 遭當地居民反對
來源:環球網據臺媒報導,臺「文化部」計劃改建位於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園區,建議拆除園區圍牆,改為「開放式」。但臺北市正和裡裡長尹俊富說,當地很多居民反對拆除周邊欄杆圍牆,他質疑臺「文化部」是在拿意識形態開刀。
-
遊臺首日禮物收到手軟 首站孫中山紀念館
我們在現場看到比大陸還多的臺灣媒體,他們熱情追訪我們,在我們的大巴上逗留了半個小時都遲遲不肯離開,連街上的電視都有直播。」 廣東中旅領隊表示,從廣州首團遊客下機到登上旅遊大巴這個過程足足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遊客對於能見證歷史時刻都感到相當興奮與榮幸。一個團友甚至搶過手機激動地告訴筆者,「臺灣人民實在是太熱情了!」
-
孫中山紀念館 翠湖蓮花開了
以孫中山紀念館當背景,翠湖蓮景更迷人。臺灣不產蓮,但寶島種蓮超過300年歷史。早在17世紀,蓮花便隨著大陸移民來到臺灣定居;20世紀初,接續又有日本人再度引進寶島種植。
-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一行來黃興故居紀念館學習交流
4月9日上午,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組織宣教部全體職工來到黃興故居紀念館參觀並開展學習交流活動。 首先,學習團一行跟隨講解員仔細參觀了黃興故居和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認真聆聽了兩館講解員的詳細介紹,深刻體會了孫黃二人為振興中華而建立起的偉大革命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