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飛 通訊員 張紅衛 朱曉吾)11月15日,在汝南縣板店鄉馮屯村一座溫棚內,幾名村民正在忙著為溫棚覆蓋第二層天膜,溫棚內種植的一畦畦草莓生機勃勃,綠意盎然,一朵朵盛開的小白花點綴其間。
「我這三個大棚佔地6畝,種植的草莓有甜查理、天香、紅顏、天皇御用四個品種,草莓現在已經開始結果,月底就可以陸續成熟上市。」正在忙著往溫棚內運送薄膜的曹愛民說,大棚是今年麥收後新建的,棚上第一層天膜是草莓移栽後覆蓋的,隨著氣溫下降,要陸續覆蓋第二層、第三層天膜。
「大棚種植草莓從11月底就可開始採摘,一直可以供應到明年的5月份,這期間上市水果不多,草莓是搶手貨,一斤草莓可以賣到20元以上,按一個大棚產2000斤草莓,一個棚就是40000元。」據曹愛民介紹,種植大棚草莓效益高,但風險也大。草莓好吃苗難栽,技術上來不得半點馬虎。在日常管理上要根據草莓生長情況嚴格控制溫度和溼度,開花期白天要求20-30℃,夜間10-15℃;果實膨大期白天為18-25℃,夜間8-12℃。水肥管理也很重要,從開花期到第一次收穫,施肥2-3次,以含氮、磷、鉀的複合肥為主;澆水的原則是溼而不漬、幹而不旱、小水勤灌。另外還要經常觀察草莓生長發育情況,一旦發現病害要及時處理,稍有不慎病害就會蔓延全棚。
「管理草莓就像照顧孩子一樣,自從草莓苗移栽以來,我幾乎天天都在棚裡忙碌,通風、澆水、施肥,隨時觀察草莓生長情況,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曹愛民說,現在看著草莓開花結果,自己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感覺到再苦再累也值得。
「我管理草莓的技術是在親戚家學的。」曹愛民說,他的親戚在汝南縣城郊區經營一家草莓採摘園,每到草莓管理季節他就到親戚家的採摘園裡幫工,一邊務工一邊學習草莓種植管理技術。今年麥收後,他在親戚的幫助下,開始在自己6畝責任田裡試種,草莓苗、農藥、肥料都是親戚提供的,在種植管理過程中,親戚還經常過來進行技術指導。
「大棚草莓當年種植當年見效,雖然技術含量高,但效益好、見效快、收入高,是一個快速致富的好產業。如果今年試種成功的話,明年我不僅要擴大種植規模,還要帶動周邊群眾共同種植大棚草莓,讓大家一道走上小康之路。」曹愛民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