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荔宣)11月9日,全國首個《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規範》團體標準(以下簡稱《規範》)在廣州市黃沙水產市場舉行宣貫會,該《規範》將首先在荔灣區黃沙地區水產市場商會會員單位統一執行。活動現場,黃沙地區水產市場商會發布了《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地區水產商會誠信計量公約》(簡稱《公約》),提出對欺詐或短秤缺量的經營戶將實施嚴厲處理。
據了解,此項標準是全國首個針對水產市場計量行為的誠信計量團體標準,它標誌著廣州市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規範》裡明確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部門及人員、管理制度等計量管理要求;提出經營用計量器具、公平秤、計量器具臺帳、計量檢查、檢定、校準標識管理等要求;對法定計量單位使用規範、稱重結算、明碼標價零售商品稱重和分裝商品的計量等作出規定;對計量責任協議、計量承諾、計量投訴處理、誠信計量信用分類監管、誠信計量示範和顧客滿意度等核心內容提出清晰的標準。
黃沙地區水產商會推出誠信計量公約
據了解,在《規範》推出後,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地區水產商會也推出了相關的《公約》,《公約》提出要成員單位在用的計量器具實行「五統一」管理,即 「統一配置、統一管理、統一檢定、統一維修、統一標識」, 並統一由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檢定或校準。《公約》還提出,成員單位零售檔口統一使用符合規定的包裝袋,標註市場管理方名稱、電話及包裝袋淨重量,交易過程做到明碼標價。
除此以外,《公約》提出實行商品計量不足先行賠償制度。及時處理計量投訴,經核實短秤缺量的,要求經營戶按「退一賠三」賠償消費者,如有爭議,由市場主辦方先行賠付。對計量失信經營戶採取以下懲處措施: 1、首次欺 詐或短秤缺量的,作黃牌警告,並處罰款2000元,停業整頓七天; 2、發現第二次上述行為,作紅牌警告,直接做清場清退處理。
對話:
700多個商戶籤訂誠信經營承諾書
宣貫會上,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地區水產商會秘書長翁輝才針對多個市民關注的內容進行了回答。
記者:出臺《規範》和《公約》對於黃沙水產市場有什麼意義?
翁輝才:黃沙水產市場有多個經營單位,原來不同經營單位都有各自不同的標準以及投訴體系,導致消費者在水產市場消費出現問題是,投訴十分繁瑣。《規範》是全國首個針對水產市場計量行為的誠信計量團體標準,讓我們水產市場經營者有了更有針對性的計量標準,而《公約》的出臺可以讓我們黃沙地區的幾個經營單位有了統一的投訴以及懲罰體系,現在在市場內任何一個消費者維權站都可以投訴我們區域內出現的問題,對於完善市場管理有了很大的提升。
記者:黃沙水產市場整體有多少個商鋪?《公約》是否只限制成員單位?
翁輝才:我們黃沙地區水產市場有大概700多個商戶,目前已經全部跟市場方籤訂了誠信經營承諾書。無論是我們的成員單位還是非成員單位都按照《公約》的標準來籤訂,所以在水產市場裡面的所有商戶都能做到全覆蓋。
市場經營者
「有了《規範》和《公約》以後,可以讓我們行業更加規範,消費者對於購物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馬上到公證處進行投訴,核實了馬上就按『退一賠三』賠償,消費者來到黃沙購物也更加放心了,對於我們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好事情。」
——廣州市荔灣區四姐水產貿易商行負責人四姐
消費者
「現在來水產市場買也更加放心啦,統一的膠袋可以看清海鮮的情況,統一的秤不會短斤少兩。」
——來水產市場買海鮮的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