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持續虧損 局部地區航線難掩高額成本 郵輪業復甦仍靜待時日

2020-12-11 北京商報

三季度持續虧損 局部地區航線難掩高額成本 郵輪業復甦仍靜待時日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關子辰 網編:盧揚 2020-11-15

海外疫情持續,國際郵輪巨頭們在復甦道路上似乎走得格外緩慢、艱難。1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嘉年華、皇家加勒比以及諾唯真三大郵輪集團三季度財報發現,這些國際郵輪集團雖然季度虧損環比減少,不過仍深陷虧損泥沼,為回流資金甚至有企業開始變賣郵輪。由此可見,在大規模停航狀態下,郵輪公司的經營甚是慘澹。實際上,在數月之前,一些郵輪公司曾宣布個別船隻復航,並推出了局部地區航線,包括MSC地中海以及星夢郵輪等。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為了保證安全航行,不少郵輪的載客量不得高於50%,此外一系列防護措施也使得運營成本陡增。與此同時,儘管目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不過由於出境遊暫未恢復,因此國際郵輪還要繼續靜待覆航時機。

巨頭業績依舊虧損

郵輪業復甦的步伐恐怕是旅遊行業中最為緩慢的。在各大酒店集團、旅行社等紛紛回暖之時,郵輪業卻依舊掙扎在巨額虧損的「深淵」。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作為國際郵輪巨頭的嘉年華、皇家加勒比以及諾唯真三大郵輪集團無一例外均現大幅虧損,且承受著高企的運營成本。

具體來看,根據嘉年華郵輪集團今年9月中旬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來看,該集團三季度淨虧損高達29億美元,其中包括9億美元的非現金減值支出。雖然相比二季度創紀錄的44億美元虧損有所收窄,不過虧損額仍令人咋舌。同時,由於資金短缺,嘉年華郵輪日前還表示,公司已經確認出售兩艘郵輪,這兩艘郵輪分別是「Carnival Fascination 」號和「Carnival Imagination」號。財報還顯示,嘉年華郵輪在三季度的每月平均現金消耗率為7.7億美元。可見,在停航狀態下,作為全球最大郵輪公司的嘉年華郵輪集團只能默默忍受著入不敷出的狀態。

同樣日子不好過的還有皇家加勒比和諾唯真等郵輪公司。根據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負3368.80萬美元,同比下跌101.06%,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虧損13.47億美元,雖然相比二季度虧損16億美元有所減少,但依然同比下降252.48%。

此外,諾唯真日前也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三季度報告。按通用會計準則,報告期內,該公司虧損6.77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4.51億美元。受郵輪停航影響,諾唯真三季度的收入由上年同期的19億美元降至僅為650萬美元。數據還顯示,三季度,諾唯真月均資金消耗約1.5億美元,受利息支出影響,假設船隻仍保持最低人員配置,諾唯真預計四季度的現金消耗將達1.75億美元。北京商報記者還了解到,為保持流動性,諾唯真還於三季度繼續開源節流。7月,諾唯真通過一系列融資獲得資金15億美元,包括發行了2.88億美元普通股以及本金達4.5億美元、票面利率5.375%的可轉換優先票據等。同時,該郵輪公司還延長了員工休假和岸上團隊減薪的日期,並延遲或削減了營銷費用。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看來,疫情的原因導致國際郵輪公司無法正常運營,眼下只能縮減運營成本減少虧損。

局部航線難覆蓋成本

其實,在承受疫情影響的同時,這些國際郵輪公司也想辦法在疫情控制較好的地區開展復航,並推出局部短途航線,以減少業績的虧損。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仍然難以掩蓋高企的運營成本。

今年7月26日,雲頂郵輪集團就開啟了旗下星夢郵輪「探索夢號」的復航之旅,雖只在局部地區進行「郵輪跳島遊」航線,但仍是亞洲首家復航的郵輪。此後,MSC地中海郵輪以及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的歌詩達郵輪也宣布在歐洲重啟部分地區的航線,其中今年8月,MSC地中海「鴻圖號」從義大利熱那亞出發,開始了復航之旅,而歌詩達「唯美號」則於9月6日開啟了從的裡雅斯特出發前往希臘的航線。此外,包括星夢郵輪旗下的「世界夢號」也於11月6日展開首航,並成為新加坡第一艘復航的郵輪。對於該郵輪的復航計劃,雲頂集團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世界夢號」暫時只在新加坡地區運營。

「雖然不少郵輪公司都重啟了部分地區的航線,不過目前國際市場上復航的郵輪數量以及航線遠遠還未到達疫情之前的正常水平,因此很難覆蓋整個公司的運營成本。」一家郵輪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

有郵輪業資深人士表示,為了保證安全航行,一些復航的郵輪只能接待平時50%70%的旅客量,旅客上下船時都要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全船每個房間及公共區域都配備100%新鮮室外空氣循環系統,公共區域均採用專業醫用級消毒劑進行霧化和擦拭雙重消殺清潔;郵輪還需要經過嚴格審核取得安全郵輪認證等。這些措施也使得企業運營成本增加了至少40%。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煒航表示,局部地區郵輪航線的復甦很難扭轉郵輪公司的業績,主要作用是給郵輪業注入了復甦的信心。

復甦仍在路上

國際郵輪公司又能在疫情下支撐多久?在復甦邊緣試探的國際郵輪業究竟何時可以迎來真正的復甦?這些問題也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上述郵輪公司相關負責人還透露,目前以各家郵輪公司現金流來看,這些郵輪巨頭仍然可以支撐較長一段時間,至少可以到明年6月。各家郵輪公司也在想盡辦法開源節流,減少現金支出。此前,有消息透露,部分郵輪公司已經將旗下停航的郵輪拋錨在港口之外,以減少港務費支出。同時,已經復航的郵輪則可以為郵輪公司緩解部分現金流壓力。

不過,「節流」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更重要的是郵輪業何時可以迎來真正的復甦。在業內分析師看來,這一局面的到來恐怕還要等到疫苗真正遏制住疫情。王興斌認為,冬季是疫情的高發期,由於郵輪是人群密集的封閉空間,在沒有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的情況下,郵輪像其他人群密集的場所一樣具有病毒輸入、傳播和暴發的風險,因此人們對於這一出遊方式仍有不少擔心。「即便現在很多國家疫情控制較好,但由於很多目的地有嚴格的防疫政策,加之國際航班往來量也並未完全恢復,因此郵輪公司即便想復航更多的船隻也需要看實際收客量,整體看,國際郵輪業的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

鄭煒航還指出,目前國際郵輪業界也在努力探討進一步復航的可能。雖然海外疫情並沒有褪去,不過在嚴格的防控和消殺措施下,郵輪旅遊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另外,根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新近牽頭編制的《中國郵輪產業復航研究報告》也建議,中國母港郵輪的復航可先從啟動海上無目的遊航線開始,行程可以是2晚3天或3晚4天的從中國母港出發去國際水域再回到母港的「海上度假村」航線。對此,不少國際郵輪公司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關於在中國境內母港郵輪航線復航的時間表,不過公司隨時準備著,期待與政府衛健部門溝通交流。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相關焦點

  • 局地航線難掩高額成本 郵輪業復甦仍靜待時日
    海外疫情持續,國際郵輪巨頭們在復甦道路上似乎走得格外緩慢、艱難。1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嘉年華、皇家加勒比以及諾唯真三大郵輪集團三季度財報發現,這些國際郵輪集團雖然季度虧損環比減少,不過仍深陷虧損泥沼,為回流資金甚至有企業開始變賣郵輪。由此可見,在大規模停航狀態下,郵輪公司的經營甚是慘澹。
  • 局部航線成本高 郵輪業復甦太難了
    局部航線成本高 郵輪業復甦太難了 出處:北京商報
  • 郵輪業復甦的步伐恐怕是旅遊行業中最為緩慢的
    海外疫情持續,國際郵輪巨頭們在復甦道路上似乎走得格外緩慢、艱難。1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嘉年華、皇家加勒比以及諾唯真三大郵輪集團三季度財報發現,這些國際郵輪集團雖然季度虧損環比減少,不過仍深陷虧損泥沼,為回流資金甚至有企業開始變賣郵輪。由此可見,在大規模停航狀態下,郵輪公司的經營甚是慘澹。
  • 境內線開啟首航 國際線苦苦等待 郵輪業復甦還有多遠
    境內線開啟首航 國際線苦苦等待 郵輪業復甦還有多遠
  • 境內線開啟首航,國際線苦苦等待,郵輪業復甦還有多遠
    根據嘉年華郵輪集團今年9月中旬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來看,該集團三季度淨虧損高達29億美元,其中包括9億美元的非現金減值支出。雖然相比二季度創紀錄的44億美元虧損有所收窄,不過虧損額仍令人咋舌。財報還顯示,嘉年華郵輪在三季度的每月平均現金消耗率為7.7億美元。此前,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郵輪品牌歌詩達就在中國運營3艘左右的郵輪,如今全部處於「待命」狀態。
  • 境內線首航,國際線等待 郵輪業復甦還有多遠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根據嘉年華郵輪集團今年9月中旬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來看,該集團三季度淨虧損高達29億美元,其中包括9億美元的非現金減值支出。雖然相比二季度創紀錄的44億美元虧損有所收窄,不過虧損額仍令人咋舌。財報還顯示,嘉年華郵輪在三季度的每月平均現金消耗率為7.7億美元。此前,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郵輪品牌歌詩達就在中國運營3艘左右的郵輪,如今全部處於「待命」狀態。
  • 疫情持續打擊需求 美聯航三季度虧損超預期
    據外媒報導,因疫情持續蔓延,航空旅行業溫和復甦步伐有所放緩,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財務虧空在第三季度進一步加劇,共計虧損18.4億美元。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14日公布的財報顯示,美聯航三季度調整後每股虧損8.16美元,市場預期每股虧損7.53美元;三季度營收同比驟降78%,至24.9億美元,下降幅度超出分析師預期;三季度淨虧損18.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0億美元。公司表示,疫情對航空旅行業的損害仍在加深。與去年同期相比,航空旅行量下降了65%,利潤豐厚的商務旅行降幅更大。
  • 停滯300多天 國內郵輪企業踏上復甦之路
    北京商報記者還從接近該郵輪公司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未來「鼓浪嶼」號復航後,不排除會走海上無目的遊航線,不過具體如何運營要等有關部門的批准。今年9月,海南省交通運輸廳、三亞市人民政府和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在三亞籤署郵輪產業發展合作協議,並舉辦了海南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授證儀式,進一步推動星旅遠洋郵輪在三亞試點實施海上遊航線。
  • 國內郵輪企業踏上復甦之路 出境郵輪遊仍需等待
    北京商報記者還從接近該郵輪公司的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未來「鼓浪嶼」號復航後,不排除會走海上無目的遊航線,不過具體如何運營要等有關部門的批准。今年9月,海南省交通運輸廳、三亞市人民政府和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在三亞籤署郵輪產業發展合作協議,並舉辦了海南郵輪港口海上遊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授證儀式,進一步推動星旅遠洋郵輪在三亞試點實施海上遊航線。
  • 多家郵輪巨頭全球停航 郵輪業復甦蒙陰影
    3月15日,皇家加勒比宣布,自即日起,暫停全球範圍內的航線運營,直至4月11日。這是繼公主郵輪、歌詩達郵輪之後,又一家宣布暫停全球所有航線的郵輪公司。此前,這些郵輪巨頭已宣布暫停中國內地出發的航線,也因此面臨不小損失,如今全球停擺讓郵輪企業的經營雪上加霜。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郵輪業在今年春夏季的復甦之路也蒙上陰影。
  • 三季度業績持續下降 OTA巨頭Expedia集團將裁員自救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關子辰   三季度業績持續下降 OTA巨頭將裁員自救  隨著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全球第二大OTA三季度業績也繼續受到嚴重衝擊。11月5日,Expedia集團公布了今年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在營收、淨利以及預訂量方面均出現下滑,同時,Expedia集團通過裁員來縮減成本支出,可見該公司持續受到疫情影響。事實上,在2015年出售了藝龍的股份之後,Expedia在中國市場的「戲份」似乎並不多,而其針對中國出境遊和外國入境遊預訂業務又因疫情備受影響。
  • 三季度業績持續下降 Expedia將裁員自救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隨著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全球第二大OTA三季度業績也繼續受到嚴重衝擊。11月5日,Expedia集團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在營收、淨利以及預訂量方面均出現下滑,同時, Expedia集團通過裁員來縮減成本支出,可見該公司持續受到疫情影響。
  • 三季度新增酒店計劃持續推進 行業復甦再加速
    近期,錦江酒店、華住集團以及首旅如家等多家酒店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出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形勢。分析多家酒店集團的財報不難發現,從營收和利潤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整體情況環比第二季度增幅明顯。
  • 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淨利均現虧損 海外疫情或成行業復甦關鍵變量
    至於行業復甦進度,海外疫情的發展方向將成為主要變量。貨運業務是核心亮點從三大航披露的數據來看,中國國航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6.46億元,同比降幅54.61%,期內淨利潤虧損為94.4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31.4億元。東方航空(600115)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1.29億元,同比降幅57.25%,期內淨利潤虧損為85.4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9.4億元。
  •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郵輪業 無目的地旅行能否帶動郵輪業復甦?
    這種旅行模式能否給陷入停頓的郵輪業帶來復甦的曙光?「世界夢號」從6日起,推出每周三次無目的地海上旅行。行程將持續到12月底,希望在學校假期及年底假期時,吸引因疫情而無法出國旅行的新加坡遊客到郵輪上度過假期。行程分為3天2夜和4天3夜。無目的地旅行推出後,僅僅幾天時間就接到6000多個詢問電話,前兩趟行程幾乎售罄。
  • 封閉重創,折舊租賃成本,亞航第三季虧損惡化
    國際邊境持續封閉重創旅遊需求,加上6億6300萬令吉資產使用權折舊與租賃利息成本,以及燃油護盤虧損2億8100萬令吉等因素影響,亞航集團截至2020年9月30日第三季虧損擴大15.55倍至8億5177萬9000令吉,拖累9個月由盈轉虧,淨虧損26億5622萬6000令吉。
  • 航空與機場年度策略:復甦在望,左側布局
    航空:國內航線持續復甦,關注國際客流拐點1.1. 2020 年航空行業回顧需求:疫情影響巨大,國內線快速修復,國際線仍處低位航空需求增速在經歷年初大幅下滑後,逐步迎來復甦。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 年航空需求增速出現自 2008 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020 年前三季度行業累計需求增速同比-51.3%。
  • 皇家加勒比暫停部分海外郵輪航線至4月底 中國市場何時復航在...
    原標題:皇家加勒比暫停部分海外郵輪航線至4月底  伴隨冬季疫情的變化,郵輪業復甦的局勢恐怕將被延後。1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郵輪公司獲悉,目前像皇家加勒比、嘉年華集團等國際郵輪公司仍無法在短期內恢復正常運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