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食物鏈全啟動的馬賽馬拉

2020-12-24 霧非霧過

東非的雲海時而密集時而分散,但總是非常巨型和厚重的一大朵。日出伴著鳥鳴,看著晨曦看著太陽把廣闊的天和寧靜的草原帶來明亮的色彩,日出時分的大草原有一種極致寧靜的美麗。已經緩緩升空的熱氣球引起了很多瞪羚本能的好奇和警惕。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讓我們誤以為清晨的大草原是沒有殺戮的。然而這種寧靜只不過是深夜或凌晨的搏鬥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間的喘息。捕食者一般是日落後行動,豹子更是可以在凌晨4點進行捕食。所以清晨的時候,捕食者或是持續享用自己的獵物,或是一睡睡到傍晚儲蓄能量。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傍晚的時候我們本來只是去馬拉河看靜態河馬與鱷魚的,趕到的時候一匹斑馬屍體半浮在河面。沒有一瞬的時間,鱷魚群把斑馬吃的一點不剩。附近的河馬們還是自私自利地圍成一圈,驅逐啃咬著各種外來者-所以河馬和鱷魚總相安無事地存活在一條河裡。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有一條鱷魚搶不到食物,把旁邊喝水的鳥給啃了。剩下的這隻鳥在一邊喝水一邊挪走。就在這時候我們看到幾隻斑馬在距離十幾米的淺水處準備渡河,司導說斑馬群要渡河!我們一看,陸地上一群斑馬整整齊齊地排隊準備踏進河裡。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但是鱷魚遊動得非常非常迅速,瞬間河裡居然浮出了十幾條體型非常大的鱷魚-有的看起來有三四米。一下子就拿下了一隻斑馬,各種撕咬分裂。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鱷魚是會上陸地的,所以沒有過河的斑馬們退到了很遠的地方,只有五隻斑馬過了河。雖說我們來馬賽馬拉就是為了看猛獸,但是接下來這一幕讓我和小胡心裡難受的感覺持續到第二天。過了河的斑馬中的其中一隻開始叫喊,然後5隻斑馬聚集在一起,一起叫喊。聲音非常悽涼,司導說那是它們哭的聲音。而馬拉河裡鱷魚們聚集在非常靠近岸邊的地方,毫不隱藏地把血盆大口對著岸邊。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時候沒有過河的斑馬們居然又開始往河邊去,它們因為聽到了對岸的呼喚,想再次嘗試。我和小胡看著慢慢靠近河邊的斑馬,聽著斑馬們的叫喊聲,再看著已經布好圍攻陣的鱷魚--一群待在靠近岸邊的淺水裡,左右兩邊還有幾條只是頭部稍稍露出水面--我們的心裡一陣一陣的難受,特別怕這些傻傻的斑馬再次嘗試渡河。最終斑馬們開始遠離河邊,並沒有再加嘗試,而岸對面的斑馬還在叫,且聲音越來越大。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時候馬賽馬拉日落了,陽光把雲映得藍紅藍紅的,看著背光的樹在風中搖曳,橙紅的日落成為了背景布,這些讓我覺得此刻的馬賽馬拉充斥著一種血腥暴力美。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而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極其敏感地保護著幼小是它們的共性。而不同的是有的動物是群居者,有的是獨行者。那些成群的象,斑馬,羚羊,就連獅子,鴕鳥和各種鳥都是出雙入對的。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不是跟兄弟姐妹,就是跟自己的老婆們-沒錯,一隻雄的湯式瞪羚一般有30個老婆,書上說可以多達60個。我們看到的經常是一隻公的帶了大概30多隻母的。

大草原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自然的不可逆-對生存的掙扎,對自由的嚮往;同時也激發人最原始的情感:對親人的思念和眷戀。於是我總忍不住要給媽媽打電話,描述當天看到了什麼。媽咪說在外面玩著也老是給她打電話,看來是真的想媽媽了。

相比草原上的獨行猛獸,我還是更喜歡大象。相比非洲水牛單調的娛樂

群居的大象娛樂項目很多:吃土,玩泥,玩水,泡澡,玩樹枝,互頂大象鼻子,故意驚嚇追逐斑馬,滑草等等等。我時常看到大象們眼睛彎彎嘴角上揚--不知道那是不是在笑,可我總能看到它們笨重卻快樂地奔跑嬉戲。

安博塞利國家公園

而無論是在阿布戴爾,馬賽馬拉還是安博賽利,每次我看到這些開心的大象就不自主地恨那些偷獵者。飢餓讓東非大草原變得無比血腥,動物們逃命的奔跑為這血腥的畫面狠狠地添了殘酷的一筆,但這些都是自然規律。而人類作為最殘忍的捕食者,製造了各種一招致命的武器。這些殘忍的獵殺者直接導致了犀牛瀕臨滅絕,大象躺在血泊裡。馬賽馬拉單單是短暫的一個多月就抓了28起非法獵殺,判終身監禁。當我看到這些隨處都張貼的公式,我覺得公園裡配槍的人都不可怕了,他們真真實實地守護著這片大自然。馬賽馬拉各方面都太優秀,把隨後緊跟的納瓦沙湖給比了下去--沒有看到成百的河馬群略顯遺憾。

奈瓦沙湖

不過在安博塞利屢次看到跑上陸地吃草的河馬,心情十分愉悅。

旅途中的苦惱往往在於,發現一個喜歡的地方就會喜歡得無法自拔,而很多時候很難定論說是不是因為呆的時間太短,來不及發現它的醜因而非常喜歡。

相關焦點

  • 狂野盛宴馬賽馬拉|行知東非
    我說「如果你跟我提到肯亞,那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馬賽馬拉」。在地球上,人們根據科學知識圍繞著地球劃了一個圈,這個圈被稱為赤道。赤道沿線是地球的熱帶,熱帶地區是地球上日照最好的地區,溫暖、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地球上大部分熱帶地區都有茂盛的熱帶雨林。
  • 東非馬賽馬拉,野生動物們的天堂,好想去感受一下壯觀的大自然
    東非肯亞,美麗的馬賽馬拉大草原。肯亞馬賽馬拉Masai Mara - Kenya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馬賽馬拉保護區生活著95種哺乳動物 和450種鳥類。它是東非最大的動物保護區,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禁獵區之一。
  • 馬賽馬拉:追尋動物的蹤影 探秘蠻荒的痕跡
    肯亞有60 個國家公園,馬賽馬拉應該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而7 月至9 月正是前往馬賽馬拉的最佳季節。馬賽馬拉位於肯亞西南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建於1961 年,與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接壤。
  • 東非草原故事
    東非草原故事東非高原之國肯亞境內有著面積廣闊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熱帶草原型氣候使這裡形成了廣闊的適宜動物生存的東非大草原,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則令肯亞以野生動物資源豐富而聞名世界。比如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就有著約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
  • 追蹤非洲獅 走進馬賽馬拉(全文)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坐落在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接壤,是東非最著名的保護區之一。作為賽倫蓋提生態系統北部延伸的一部分,它與賽倫蓋提草原融為一體,是每年百萬角馬長途跋涉遷徙的終點。據世界銀行估計,2013 年肯亞的遊客達到了140萬人次,其中多數都奔向了馬賽馬拉。
  • 東非動物大遷徙
    東非高原,那裡有雄偉壯觀的吉力馬札羅山、東非大裂谷或者遼闊的大草原!6月-9月的東非,這裡將會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當然,還有自然界最血腥、殘酷的殺戮!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前往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馬賽馬拉:追尋動物的蹤影 探秘蠻荒的痕跡|全球GO
    在東非肯亞馬賽馬拉草原上,一棵合歡樹,一條沙石跑道,長頸鹿是機場塔臺,瞪羚是雷達,野豬鵬鵬是地勤。在馬賽馬拉,類似這樣的機場有很多。每天,飛機從奈洛比一站一站地接來送往,客人們入住在哪個酒店,飛機便降落在酒店自家的機場。這些機場的砂石跑道上常會有各種動物,負責接送的司機一般都有負責清理跑道的任務:開車驅趕,以保證飛機正常降落。
  • 2020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開啟
    2020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開啟 馬培敏/央視新聞 2020-07-19 07:04
  • 馬賽馬拉:追尋動物的蹤影 探秘蠻荒的痕跡|一人一城
    讓我們一起前往馬賽馬拉,追尋動物的蹤影,探秘蠻荒的痕跡……——獨臂老宋想了解馬賽馬拉攻略,關注鳳凰網旅遊微信公眾號(ID:travel_ifeng),回復「馬賽馬拉」即可收取每年 7 月到 9 月,是觀賞東非大遷徙的最佳時間,經過漫長的旱季,飢腸轆轆的動物們為了食物將在這裡上演地球上最為壯觀的大遷徙,聲勢浩大的角馬、斑馬大軍歷盡艱辛趟過馬拉河來到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肯亞 馬賽人的馬賽馬拉
    曬圖達人:陳積峰拍攝地:肯亞我的旅途2008年的7月,隨團去了一趟東非的肯亞,行程一共9天,主要就是去看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的,先後去了馬賽馬拉雖然無緣得見傳說中數以萬計角馬群爭過馬拉河的壯烈和獅子捕食的驚心動魄,但馬賽馬拉保護區內生機勃勃的各色動物,納庫魯湖邊粉紅的火烈鳥和白犀牛,阿布戴爾樹頂酒店的精妙和神奇,以及安波塞利國家公園內的野生非洲象和吉力馬札羅的雪還是讓此次肯亞之旅充滿了驚喜和感動。此去,沒有眺望到遙遠的終年覆蓋著白雪的吉力馬札羅山,卻看到了和吉力馬札羅的雪一樣珍貴的馬賽人。
  • 2020年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開啟
    一年一度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在東非的坦尚尼亞和肯亞再次上演。現在,大批角馬、斑馬、瞪羚等野生動物正在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前往鄰國肯亞的馬賽馬拉草原。馬賽馬拉的一些酒店開始進行線上直播推廣活動,吸引了動物和旅遊愛好者觀看。(總臺記者馬培敏)
  • 2015東非旅行計劃精華版——「非」去不可
    ,體驗最地道的叢林晚宴,住野奢營地,在星光下品嘗美酒美食……東非,「非」去不可。@ 深入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與獅子羚羊分享草原的日落。@ 入住非洲最奢華——肯亞山俱樂部,感受人與自然間的親樂無間。@ 走進非洲部落,與馬賽人比跳高,學唱非洲民謠。
  • ...角馬渡河-納瓦沙湖400種奇珍異鳥-東非大裂谷-馬賽馬拉大草原...
    精選酒店:全程當地特色4星際酒店,馬賽馬拉升級當地五星,阿布戴爾升級一晚當地五星,體驗不同的酒店風情。  精選航班:中國南方航空廣州直飛,體驗南方航空的優質中文服務。  全國聯運:+500RMb/可配全國聯運。
  •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被稱為是獅子的王國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座動物的天堂由1672平放公裡開闊的平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組成。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建於1961年,是世界最大的野生哺乳動物家園,擁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
  • 東非草原故事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高清)
    東非草原故事東非高原之國肯亞境內有著大片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熱帶草原氣候使這裡形成了廣闊的適宜動物生存的東非大草原。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令肯亞以野生動物資源豐富而聞名世界,比如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就有著約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在這裡人們可看到被稱為「非洲五霸」的獅子、大象、犀牛、野牛和獵豹,看到堪稱自然奇觀的百萬角馬大遷徙,還可以看到保持著獨特原始文化並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的馬賽人。
  • 沒有角馬大遷徙的東非大草原有另外一番震撼
    每年七八月份,由於降水量的減少,坦尚尼亞草原上的水草越來越少,成群的角馬為了追逐食物,開始往北遷徙,進入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為了到達馬賽馬拉,角馬們需要度過一條馬拉河,在那裡,鱷魚們正等著飽餐一頓。於是角馬過河那血腥、壯觀的一幕便成為了東非大草原一年一度的旅遊盛宴。
  • 原始而悽美,漸行漸遠的動物天堂——馬賽馬拉
    馬賽馬拉就是我愛上肯亞的理由。我更加期待看見那些極其珍貴的野生動物們。在那遼闊的東非大草原上, 生活著一個已經被遺忘了的民族:馬塞人。雖然他們悠久的文化和獨特的風俗無法與全球化浪潮抗衡,但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個遊牧民族,人口將近100萬,主要活動範圍在肯亞的南部及坦尚尼亞的北部。
  •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追尋雨季的遷徙路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 2012年的七月和八月,本臺以特別節目的形式連續直播報導了在東非肯亞境內馬賽馬拉草原上演的野生動物大遷徙的壯觀景象。東非大草原上,數以百萬計的野生動物現在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漫長遷徙之旅。然而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地區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保護區,這裡的角馬、斑馬等野生動物,卻並不參與這一漫長的奔波旅程,它們和近在咫尺的百萬遷徙大軍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馬賽馬拉:寬廣的草原一望無際,景色風光美輪美奐
    馬賽馬拉更是肯亞野生動物最集中的棲息地和色彩最斑斕的荒原,獅子、豺豹、大象、長頸鹿、斑馬、角馬、野牛等野生動物在這裡物競天擇、生生不息。馳騁在馬賽馬拉草原上,路邊草叢中竄出一群疣豬、鬣狗,緊急地剎車讓路讓你不僅領略了其速度,還驚出一身冷汗。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肯亞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保護區始建於1961年,面積達1800平方公裡。
  • 有一種震撼,叫做東非動物大遷徙!
    一說到東非你會想起什麼?是被譽為地球傷疤的東非大裂谷?還是《動物世界》中趙忠祥老師極富磁性的嗓音:春天到了,又到了交配的季節。隨著溼潤季節的來臨,乾涸的大地上,下起了瓢潑大雨,萬物開始躁動。7.8月份是去東非遊玩的最佳時間,一起跟著牛仔褲揭秘東非動物大遷徙之旅吧!東非大草原被肯亞和坦尚尼亞所有。對應的也有兩個國家公園,肯亞那邊的叫馬賽馬拉,坦尚尼亞的則是塞倫蓋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