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歷經數十春秋,17件邱笑秋音樂作品手稿「入館」

2020-12-06 最內江

邱笑秋

17件音樂作品手稿「入館」

12月3日,內江市川劇團琴師張仕倫捐贈17件邱笑秋音樂作品手稿至邱笑秋藝術館。作品涵蓋上世紀50年代起邱笑秋創作的戲曲曲譜,包括川劇高腔《牆頭馬上》《離燕京》、竹笛獨奏曲《高樓萬丈平地起》等樂譜。

▲內江市川劇團琴師張仕倫

▲捐贈現場(左一為邱笑秋,左二張仕倫)

▲樂譜手稿《高樓萬丈平地起》

今年78歲的張仕倫是市川劇團琴師,邱笑秋也曾在市川劇團作曲,二人高山流水遇知音,在劇團度過非常難忘的一段時光。邱笑秋每創作一份樂譜,張仕倫都會要一份手稿謄抄珍藏。

▲座談會現場

今年,張仕倫在清理舊物的過程中,找到了邱笑秋改編的名為《高樓萬丈平地起》的竹笛樂譜。他拍照發給邱笑秋,因年代久遠,手稿字跡模糊,邱笑秋看不清照片上的內容。張仕倫的夫人提議,將手稿捐贈給邱笑秋藝術館,使其「物歸原主」。張仕倫欣然接受,便著手準備此次捐贈,共整理出17件保存較完好的手稿。

對於張仕倫的捐贈行為,邱笑秋十分感動,他說:「戲是我的根,畫是我的魂,音樂是我割不斷的情。張仕倫真的很有心,我很感激他的情誼。是他的情誼,讓這些手稿經歷時間的洗禮還能留存下來。」

大千園旅遊景區服務中心主任李輝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收集邱笑秋早年的作品。張仕倫此次捐贈的作品,對研究邱笑秋的藝術人生有深遠的意義。「我們將對這些手稿進行修復和保護,然後在館內進行展示。」

▲二人合奏(左為邱笑秋、右為張仕倫)

捐贈儀式後的座談會上,張仕倫和市川劇團樂手一起,與邱笑秋合作演繹了經典川劇唱段。邱笑秋還向邱笑秋藝術館捐贈了兩幅繪有內江椑木鎮藍花楹的彩墨畫。他說:「希望在館中充實更多的內江元素,讓更多人欣賞甜城風採。」

圖文:古佩鈴

編輯:陳玉玲、李進文

相關焦點

  • 【口述歷史•第七季】85歲「好色之徒」邱笑秋:原創川劇《張大千...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2008年9月,《邱笑秋「香格裡拉風情」彩墨畫展》在美國紐約舉辦,來自四川成都的藝術家邱笑秋用自己精彩卓絕的畫作徵服了中外觀眾。畫展期間,哥倫比亞大學還召開了「邱笑秋作品國際學術研討會」, 著名評論家、翻譯家梅丹理用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說:「邱的畫會把觀眾拉入他所畫的環境中去。現代意識與中國傳統的巧妙結合。風格變化多端。
  • 崑曲名家捐贈珍貴手稿 獻禮國圖110周年館慶
    9月7日,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館慶日到來之際,侯少奎、蔡正仁、梁谷音、張靜嫻4位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將5部手稿捐贈給國家圖書館,共賀國圖建館110周年。手稿捐贈儀式於9月7日晚「致敬經典」國家圖書館建館110周年館慶演出季—崑曲名家演唱會前舉行,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陳櫻接受捐贈,並頒發捐贈證書。此次捐贈的共5件(部)手稿,包括張靜嫻老師抄於40年前的崑劇曲本《千裡送京娘》,梁谷音老師的《牡丹亭?離魂》表演手記,蔡正仁老師兩份手稿,一個是包含九個唱段的崑劇手抄曲本,一個是《擊鼓?
  • 走進內江邱笑秋藝術館,畫家的彩墨山水令人耳目一新
    開館當日84歲的邱笑秋老先生親自出席開館儀式並向遊客介紹他的部分作品創作故事。館藏作品是邱笑秋大師精心甄選的創作精品及珍藏的名家作品,共有珍貴實物及文史資料等總計593件(套),都無償捐贈給內江市人民政府。此次捐贈的精品力作及名家收藏數量巨大、影響深遠,在內江尚屬首次。
  • 作曲家馬可日記手稿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馬可《日記的故事》2019年8月26日下午,作曲家馬可日記手稿入藏儀式舉行,46冊、約280萬字馬可日記手稿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馬可 (1918.6—1976.7) ,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畢生勤奮寫作,創作過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六百多首,其中代表作品如歌曲《呂梁山大合唱》《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白毛女》(主創)、《小二黑結婚》、管弦樂《陝北組曲》、評劇《志願軍的未婚妻》、電影音樂《畫中人》《梅蘭芳》《紅河激浪》等。
  • 【口述歷史•第七季】85歲「好色之徒」邱笑秋:「邱熊貓」野外...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當今藝壇畫熊貓的名家不少,但今年85歲的四川著名畫家邱笑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作為最早用傳統水墨展示野生大熊貓之美的人,他筆下的大熊貓早已成為本土畫壇的一個符號。
  • 【口述歷史•第七季】85歲「好色之徒」邱笑秋:筆墨當隨時代,別...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著名畫家邱笑秋的兩位至親曾給他推開了兩扇不同的藝術之門,父親讓他迷上了戲劇,而哥哥則讓他喜歡上了傳統書畫。邱笑秋在巴郎山寫生邱笑秋的哥哥楊啟善筆名叫「公孫四郎」,因為母親娘家無子,過繼給了外婆當孫子,故而姓楊。
  • 《西遊記》劇本、崑曲學戲手記亮相國圖藝術名家手稿展
    觀眾在欣賞藝術家手稿展品。攝/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1位藝術名家的17件(部)手稿、手跡今天(9月10日)起在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展出。9月10日,「幽蘭香遠——國圖建館110周年藝術名家手稿展」開幕。
  • 五位英國作家,數十位中國翻譯家,大英圖書館在上海的手稿展值得一看
    連同這些手稿一同展出的,是數十位中國翻譯家對這五位英國作家作品的譯作,以及中國讀者購買與閱讀的不同版本。大英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的策展團隊,希望讀者們既能通過最原始的手稿,了解不同作家的創作方法、書籍從作家的書桌抵達讀者群的歷程以及不同作家的個性,也能獲知英國文學作品在中文世界的流傳歷史。
  • 42件周作人1960年代手稿拍出1286.85萬元
    12月3日下午,41件共221頁周作人散文雜文手稿及他於1963年寫就的一卷《為羅孚書自作詩長卷》手稿在嘉德拍賣。42件作品中,《錢玄同的復古與反覆古》《從猥褻的歌謠談起》兩件流拍,《為羅孚書自作詩長卷》拍出92萬元的價格,是所有作品中價格最高者,其他手稿的價格從十幾萬到四十餘萬價格不等,共拍出1286.85萬元人民幣。
  • 施光南音樂主題館開館 可點唱還能看書喝咖啡
    在這個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的三層小樓裡,共收藏了施光南一生創作的1300多首曲子,200多首經典歌曲的創作手稿、300多張獲獎證書,以及陪伴他一生的鋼琴,見證了他一生的藝術生涯。 主題館分別以「人民的心聲」「聲生永不息」「不朽的音符」作為三大樓層主題。
  • 河南省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複評結束,數十件油畫選送全國美展
    經過評審團一天的評審,最終有300餘幅油畫作品入選,其中獲獎作品100餘件,數十件作品選送全國第十三屆美展油畫展區;此外,第十三屆河南美術作品展水彩畫最終確定入選90餘件,獲獎38件。  此次評選,採用了電子智能評選系統,更加高效、快捷、準確,監審組現場監督計票,計票過程向所有評委及現場媒體公開。
  • 動漫手稿收藏潛力幾何
    在數碼製作普及之前,動畫最初的腳本是藝術家創作的手稿,接下來的環節是由專業人員在已經複製上線稿的賽璐璐片上分層上色,一個動畫場景可能是由多個賽璐璐片疊合在一起組合而成。通常動漫作品的賽璐璐片價格門檻低,但名家手稿已是藝術創作級別,價格較高。面對手稿市場中體現工業製作與藝術創作的兩類作品, 伊蒂雅補充道,「一般來說塞璐璐片收藏重在畫面,原畫收藏重在作者」。
  • 36幅手稿,見證宮崎駿的傳奇一生,你喜歡的作品都有
    作為最為知名的動畫片導演和編劇,宮崎駿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精彩的動畫作品,這些作品伴隨著一代人的童年,他的動畫作品老少皆宜,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動畫中獲得你喜歡的部分。
  • 家譜、手稿、玩具、影像、主題圖書館總有一款適合你申城閱讀邁向...
    手稿影像玲琅滿目除了玩具圖書館之外,普陀區圖書館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近現代作家手稿館。普陀區圖書館於2009年啟動了上海當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展示館的文化建設項目(簡稱作家館)。據上海當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展示館主任李雨宣介紹,目前作家館已成功徵集到104位作家的498份珍貴手稿,400多位作家的籤名著作近3000本,購買配備了4000多本作家作品,並拍攝了茅盾、徐開壘、白樺、趙麗宏、葉辛等23部影像訪談紀錄片,「我們是上海市作家協會的講座基地和活動基地,開設有城市文學講壇講座。同時,針對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小朋友,還與少年兒童報社一塊合作講座。」
  • 金庸手稿將亮相2019臺北國際書展
    2019臺北國際書展將於2月登場,期間舉行的「金庸茶館·武俠不滅」特展將有珍貴手稿亮相。  1月22日,臺北書展基金會在臺北舉辦記者會,介紹將於2月12日至17日舉辦的臺北國際書展。據介紹,書展期間策劃「金庸茶館·武俠不滅」特展,金庸珍貴手稿將亮相。
  • 臺作家柏楊捐贈文獻文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新社北京二月六日電(記者 耿軍)臺灣作家柏楊捐贈的五十六箱、共計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五件文獻文物今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柏楊研究中心」籌備小組亦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成立。  「柏楊捐贈文獻文物入藏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多功能廳舉行。
  • 文明的起源:17.音樂與繪畫
    文明的起源:17.音樂與繪畫有人推測,在人類還沒有發展出語言之前,就能夠利用聲音的高低和強弱來表達思想和感情。這就像是我們觀察到動物的表現一樣,它們通常在身處險境感覺驚慌或者在陽光下自由自在時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如果這種動物能發出聲音的話)。有許多關於音樂起源的描述是從以上觀點出發的。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經典影片翻譯手稿首度公布
    12月2日,上影集團旗下上海電影譯製廠精選包括《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電影翻譯手稿在內的譯製片檔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其中絕大部分檔案內容為首度公布。經過幾代上譯人孜孜以求的藝術創作和不斷積累,目前上譯廠已保存有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近萬件,其中主要包括譯製片翻譯劇本、電影膠片、電影海報、工作照、部分電影的獲獎證書等,此外還有部分譯製片導演、翻譯、配音演員的藝術創作總結、口述實錄等。
  • 近距離觸摸安徒生手稿、體驗經典作品「劇本殺」 周四起去南京建鄴...
    經典作品「劇本殺」、讀書網紅直播間  讓人生暫停1天的實驗室,你hold得住嗎?  看點一  1949年南京人的書房,你想知道它長什麼樣嗎?如果穿越到經典作品中,你最想體驗哪個角色、哪種人生?假如有一個能夠誦讀經典的網紅直播間,你想把這份深情讀給誰聽?
  • 數十場跨年音樂節即將在歡樂谷奏響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文英 攝影報導深圳歡樂谷即將拉開一場音樂的馬拉松。從即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數十場跨年音樂節活動將在歡樂谷瑪雅水公園舉行,《樂隊的夏天2》冠軍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中國新說唱》2019年度季軍大傻、人氣獨立音樂人孟子坤,新生代Rapper何美延,以及火遍全網歌曲原唱阿冗、一支榴槤、蠟筆小心等眾多音樂人將親臨深圳歡樂谷。音樂節期間,24日、25日、31日瑪雅水公園還將打造大型煙花秀,璀璨煙火點亮鵬城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