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一生只愛一人,一生只做一事,淡然優雅、知性從容

2020-12-16 在讀書的安之騰

1.心中沒有物慾,自然遠離喧囂

楊絳是一個質樸的人,她很小的時候,便是如此。

家裡是書香門第,讀書這件事情,簡直就成了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習慣。不用人教,耳濡目染。

小的時候,楊絳喜歡讀什麼書,他的父親都盡力去滿足。她的家裡,特別的民主。讀什麼樣的學校,也由楊絳自主選擇。

一個人,只有自己開始為自己做決定的那一刻起,她才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是一個淡薄的人。他不慕名利,生性寡淡,超凡脫俗,生活節儉。骨子裡老楊家就是一家子的文化人,他們尊重孩子的選擇,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只把握人生的大方向。這做法,在當今精細的育兒理論面前,該是有多粗陋。但實際上,這才是透著人生大智慧的家風。

一個人若能精神有所寄託,她就不容易空虛。一個人若沒有很強烈的物慾,那她就能獲得精神的自由,遠離塵世的喧囂。

所以,你看,楊絳就是這樣一個食五穀雜糧的人間仙女了,她只不過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所以,她總是很淡定,不隨波逐流。

楊絳和她的丈夫錢鍾書,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都是低調處事從容生活的人。除了柴米油鹽等家庭瑣事,他們的整個家庭生活,主要都圍繞著做學問。這也正是我嚮往的生活。

2.《楊絳 淡定從容,便是優雅》

劉穎所著的《楊絳 淡定從容,便是優雅》,它用優美的筆觸,講述著楊絳淡定從容的一生,這位百歲老人,她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珍視一生。

她曾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楊絳是有著讀書人的清高的,她的不爭,也是她一生的寫照。

他們一家都是舉世無爭的性格。楊絳,錢鍾書以及他們的女兒錢媛。並非巧合,他們一家三口都出自清華大學。在錢鍾書去世後,楊絳按照他們一家三口的約定,將他和錢鍾書的全部稿酬都捐贈給了他們的母校清華大學,並設立了「好讀書」獎勵基金,旨在幫助那些喜歡讀書成績優異但是家境貧寒的學子們。

楊絳的舉動,震撼了整個教育界。不僅僅是因為楊絳的無私,更是因為她高潔的品格。要說很富裕,楊絳的生活水準還達不到。但是,她卻有著公益的心,想要儘自己的全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楊絳的一貫作風,她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並不期待著整個世界對她的讚美。

我很欣賞她的生活態度。劉穎說她淡定、從容、優雅,我很認同。這是一個活明白了的人才擁有的一種非凡氣度。她值得我們尊敬。

3.最好的婚姻,就是勢均力敵,相偎相依。

都說最好的感情是彼此的勢均力敵,但實際上鮮少有感情能夠做到這一點。縱使很多感情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琴瑟和鳴的,也很少有人能像楊絳和錢鍾書那樣,彼此成就。

楊絳是錢鍾書的命中注定,錢鍾書也是楊絳的天降良人。他們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相伴一生。

錢鍾書曾說過:在遇到楊絳之前,從未想過結婚。遇到楊絳之後,卻從未想過娶別人。這大概就是命中注定了。

楊絳也絕不是一個拖泥帶水的人,她與費孝通是多年的好朋友,但卻一直拒絕曖昧,他們相識多年,也只是停留在朋友的那個階段。

楊絳愛書,錢鍾書也愛書,他們都是書痴,他們的女兒錢媛,也是非常優秀的學者。

錢鍾書經常給楊絳寫情書,用書信來分享自己的心得,分享自己的體會,表達自己的思念。正如《楊絳 淡定從容,便是優雅》所言:

這種分享,讓楊絳和錢鍾書即便分隔兩地,也能參與到彼此的生活裡。他們的生活是交匯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楊絳和錢鍾書兩人的感情不懼風雨的摧殘,穩固而堅牢,這與他們日日的分享是分不開的。

在當今這個時代,寫信都成為了一種奢侈,更別提用真摯的話語去寫一封情書了。見了太多相顧無言,只是抱著各自手機的怨偶,真的很羨慕楊絳和錢鍾書這一對佳人。

4.一生只愛一人,一生只做一事

楊絳是一個奇女子,她活得通透,是我們當今女人學習的榜樣。她一生只愛一人,愛的理性纏綿,彼此成就。她和錢鍾書一起做學問,把那種儒雅,刻到了骨子裡,讓優雅從容成為了一種天然的氣質。

我想,這大概是一個女子活在這世上最美的姿態了。有人愛,有事做,常懷感恩之心,不被物慾所累,豁達通透,真真正正磊落坦然。

《楊絳:淡定從容變成優雅》,感謝劉穎讓我們更近距離地去了解這樣一位不平凡的女性。

楊絳,她是我心中的女神

相關焦點

  • 楊絳|一生只愛一人,一生只做一事,淡然優雅、知性從容
    讀什麼樣的學校,也由楊絳自主選擇。一個人,只有自己開始為自己做決定的那一刻起,她才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是一個淡薄的人。他不慕名利,生性寡淡,超凡脫俗,生活節儉。骨子裡老楊家就是一家子的文化人,他們尊重孩子的選擇,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只把握人生的大方向。
  • 楊絳:一生從容,一生優雅
    我特別喜歡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在劉穎所著的《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中,我們看到這位活過了一個多世紀的老人,用她自身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如何與己相處,活出從容、活出優雅。幸好兩人的誤會解開,最終走到一起,而楊絳在選擇了自己愛的人之後,真的就愛了一生。這種愛,是體現在實際行動裡的,用整個生命去愛的。年輕時,為愛放棄自己在清華的學業,陪伴錢鍾書出國,照顧他。錢鍾書在生活上笨手笨腳,可是楊絳卻從不埋怨,從來只說「不要緊」,並把家中大小雜事打理得很好。晚年,錢鍾書生病住院,楊絳陪伴在其左右,直至送走他。認定了,就是一生,這樣的愛情的確令人羨慕。
  • 《楊絳》:從初遇到別離,一生只夠愛一人,美滿的婚姻原來如此
    在《楊絳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這本書中,作者劉穎用優美的筆調,將楊絳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們了解到,楊絳作為一個作家、翻譯家、戲劇家的人生經歷,了解這位跨越世紀的百歲老人,在各種磨難面前展現出的人生智慧。楊絳出生在書香世家,從小受到父母的教導,養成了淡泊名利、堅韌樂觀的性格,在人生的各種磨難中都能從容、淡定、優雅面對。她與錢鍾書的婚姻也是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的楊絳,真的一生只愛一個人嗎?
    我昨天寫了錢鍾書在與楊絳的愛情裡,是有開過小差的,所以 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也不是完美無瑕的。那麼,楊絳對錢鍾書呢?如果從楊絳的角度去解剖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那麼錢鍾書是真的幸運,楊絳對錢鍾書可真是矢志不渝,一生只愛錢鍾書。楊絳遇到錢鍾書以前,可是有一位大才子一直鍾情於她,這位大才子是費孝通,他後來成了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 ,從終身成就或所獲榮譽來講,錢鍾書可是要遜色點的。
  • 楊絳:一個從容優雅的高級精神貴族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婚姻也罷、事業也罷,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楊絳蔣勳曾在採訪中這樣描述楊絳:她坐在錢鍾書旁邊,永遠微笑,永遠優雅最近都在討論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裡想到的是「董卿」「陳數」這些人,浮現的是優雅,溫婉,精緻這些能帶給人美好印象的詞彙。如果說,誰最貼切這個形容,我想到了楊絳先生。這是個溫柔了一個時代的女子,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楊絳是她的筆名。
  • 一生只做一事,一生只愛一人
    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各詞調皆三十三字,並與字母雙聲恰合,無一複音。作者必倚聲專家,即亦煞費匠心矣。」
  •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唐婉是陸遊一生所愛,那麼寫詩,便是陸遊一生所痴。他「六十年間萬首詩」,平均每隔三天就寫一首。對陸遊來說,一輩子,只愛一次就夠了。就這樣為愛妻煮飯一煮就是50年。我們在感嘆與陸遊愛而不得的悲痛時,也在欣慰村嶋孟愛的純粹、令人羨慕。艾菲爾印記願我們都能有情人終成眷屬!一生只愛一人!
  • 一事,一人,一地,一生
    很多年前,那時候還很年輕,看到了一句話:擇一事,終一生。擇一人,終一生。擇一地,終一生。 我們是有夢想的人,我們一生都會努力於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們絕不會把自己捆綁在枯燥而重複單一的生活之中。 結果呢?最終我們什麼也不是。自己喜歡的不一定能支撐生活,能支撐生活的必定需要用心,用了心之後必定會在若干年後承受心裡的枯燥和重複,再久一些,也就成了底氣和從容。你願意不願意,生活都會在這個過程中過去。
  • 費孝通對楊絳念念不忘,可是楊絳心有所屬,一生只愛錢鍾書
    文/馮玄一楊絳先生高壽,塵世心願也了了,去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對於我們來說,多讀一點兒先生的文字就好。非從楊絳先生跌宕的人生和完滿的婚姻中提煉出一碗碗濃鬱的雞湯就失了趣味。費孝通認為他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因為兩人已做了多年的朋友。可見費孝通真的喜歡楊絳。可惜楊絳不愛他。楊絳明明確確地拒絕費孝通說:「做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換句話說,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錢鍾書和楊絳是才子佳人式的一見鍾情。
  • 錢鍾書與楊絳:一眼的傾心,一生的相守
    錢鍾書曾這樣當眾向楊絳表白:「遇見她之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結婚十幾年後我從未後悔,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只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錢鍾書與楊絳用彼此一生的陪伴便成就了世間最完美的愛情。經得起風花雪月,耐得住柴米油鹽,傾盡一生的相守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 一生只愛一次,一生只愛一人,就是你!
    我一直都在你離開的地方等你,從未離開,更不曾走遠,只為了在你回來的時候,可以第一眼看到我的存在,只為了不讓你心存失望,給我們的愛保留一個位置,好讓你不會因為曾經離開我而心存內疚和忐忑不安。如果把愛情比作是一場修行,那麼我就是在靈魂的寺廟中那個敲鐘的人。
  • 文如其人:楊絳散文的和諧淡然之美
    楊絳先生是文學理論家,是劇作家,是翻譯家,也是被譽為"大陸近幾十年來出色的女散文家"。雖留學英倫,終身從事外國文學的研究和翻譯工作,楊絳的散文卻表現出一種淡然的和諧之美,在中國現代散文中獨樹一幟,真誠而從容地打動著讀者。從其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苦不輕言的堅韌,看到命運顛覆時的從容,看到一位令人讚嘆欽佩的女性作家。
  • 法國畫家莫奈:一生只夠行一事,愛一人
    莫奈的父親是一位商人,與其姐夫在法國北部的港口合夥開了一家儀器店,莫奈的父親希望他能繼承家裡的生意,可偏偏他更想做一位藝術家。五歲的時候在父親身邊生活,學校的傳統教育束縛了莫奈的成長,相對於去學校上學,他更喜歡在海邊嘻鬧作畫,在課堂上,他也常常給老師和同學們畫漫畫。
  • 夏夭夭《一生只夠愛一人》:一本情感故事書
    傳說,有一種花,一生只開一次,開過,就是一生。聽說,有一些人,一生只愛一人,愛過,就是一世。一人一命,雖命不同,但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情」,人生有「情」才有色彩,才有詩意,才有溫度!本書,記錄了作者夏夭夭所見所聞的愛情故事。
  • 楊絳:和誰都不爭,就這樣淡定從容,通透優雅的老去
    這也是楊絳最喜歡的一首詩,多次將它置於自己作品集的卷首。這首小詩表現的是一種通達從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寧靜淡泊、洗盡鉛華的人生境界。這和楊絳淡泊名利、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極為相似,而她能以105歲的高齡活一生,正是她這種通透樂觀的人生態度起了決定作用。
  • 楊絳:一個從容優雅的高級精神貴族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婚姻也罷、事業也罷,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楊絳蔣勳曾在採訪中這樣描述楊絳:她坐在錢鍾書旁邊,永遠微笑,永遠優雅最近都在討論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腦海裡想到的是「董卿」「陳數」這些人,浮現的是優雅,溫婉,精緻這些能帶給人美好印象的詞彙。如果說,誰最貼切這個形容,我想到了楊絳先生。這是個溫柔了一個時代的女子,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楊絳是她的筆名。
  • 楊絳:聰慧過人,淡然如菊
    最近,四川詩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劉穎出版了一本書:《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我迫不及待地買來,徹夜閱讀。劉穎用散文的優美筆法,將楊絳生前的一件件事展開細數,讓我們更近距離地看到了「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看到了她對待生活那不慌張,不迷茫,不妥協的優雅身姿。
  • 楊絳和錢鍾書:愛情最美的樣子,是一生只夠愛一人
    楊絳,原名楊季康,是我國著名的女作家。錢鍾書,我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楊江和錢鍾書的婚姻被稱為「人間最理想的婚姻模樣」,兩個人從相見到相愛直到相伴一生的故事讓多少人羨慕不已,好像所有形容愛情美好的詞都可以放在他們兩個人的身上。
  • 楊絳的一生:「兩個人,三個人,一個人」!最終一人思念我們仨
    楊絳包容錢鍾書的孩子氣,錢鍾書對楊絳的愛好和工作全力支持,從來沒有逼迫楊絳做什麼事情。兩人相處幾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親密無間的愛侶,也是彼此的知己、工作上的夥伴。回顧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後所走過的63年,不管是好事,還是困難,他們二人從未放開過彼此的手。
  • 一人,一生,只一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生那麼短!一生那麼短,不該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無限的悲傷裡,一生那麼短,一定要活得開心,活得快樂,才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