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藏旅行,就如同玄奘到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過程,也是礪煉人品行和意志的一次旅程。每個人的一生中應該有一次到西藏的經歷,沒有到西藏的經歷是不完整、不完美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西藏之旅,留下的是我們跋山涉水的腳印和對西藏的深情,帶回的是對青藏高原深深地敬畏、眷戀和回憶,是我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
藏族人家:昨天上午在藏族人家通過次仁拉姆的介紹,拉姆說她們家能過上現在的幸福生活,要感謝政府,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全國各地漢族同胞對藏區的支持和幫助,拉姆說像山東援助西藏阿里的孔繁森同志,在西藏家喻戶曉,是藏族同胞的恩人。拉姆說她們全家共9口人,她和妹妹在拉薩上的高中,她在成都上的成都民族大學,妹妹現在在南京財經大學上學,她們姊妹二人都能上大學,要感謝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她們姊妹二人是她們全家的驕傲,也是全村人的驕傲。現在在西藏老百姓蓋房子,政府補助60%,自己掏40%;買小車,政府補助40%,自己掏60%,所以現在在她們村每戶人家在大門上掛國旗,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自覺行為。
拉姆還介紹了藏族的風土人情等,她們屬於藏族分支中的工布藏族,村中其他人參加合作社,工布藏族主要以手工藝比如製作銀器、藏刀、藏香囊和藏香為生,每個人工作時各盡所能,分配時平均分配;她作為村中選出的普通話水平好,年輕漂亮的10位卓瑪,從事導遊工作,接待到西藏旅遊的各地遊客,介紹西藏文化、西藏特色和藏傳佛教等的宣傳工作。由於藏傳佛教在西藏的深入人心,藏族老百姓純樸善良,生活簡單,想法簡單;每個家庭一年收入的70%以上捐出去,用來積功德,求福報,這些錢用於修橋鋪路建寺廟及其他更需要的人;家中的牛羊散養,自由自在的在自家門前及周圍吃草,晚上収回家中,家裡的小孩也是散養,白天到外面玩耍,吃飯時才各回各家。由於藏民對動物的尊重和保護,所以在西藏牛羊等動物在過馬路時,行人及車輛都要讓動物先通行,然後車輛及行人才可以通過。
藏族人家每家都有經堂,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念佛,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平安健康,飲食以藏粑,酥油茶,奶乾等為主,現在由於生活條件好轉,隔三差五到城裡還可以買點青菜改善夥食,遊客到藏族人家是不容許拍照的,特別是經堂;藏民族婚姻大多數是一夫一妻制,但有極個別的是兄弟共妻,姐妹同夫,這也是藏民族比較獨特的一種婚姻方式。
D6:拉薩——羊卓雍措湖——拉薩
早餐後從拉薩啟程出發翻越海拔4990米的岡巴拉雪山,在山口遠眺世界上最高的的雷達哨所-岡巴拉雷達站,俯瞰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面海拔4444米,有「天上聖湖」之美譽的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湖:藏語意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在山谷中蜿蜒曲折,湖水湛藍,因此它在藏語中被稱為「珊瑚湖」。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虔誠的藏族信徒沿著羊卓雍措湖轉湖一圈,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通過轉湖,祈求佛祖對家人及眾生的護佑。在崗巴拉觀景臺,海拔4998米處有一網絡直播點,音響直播齊全,唱一首歌100元,老闆說海拔每500米2元,在這裡唱歌展現的是高度,追求的是氣短,玩的是心跳。電影《紅河谷》、《畫皮》的實景取景於羊卓雍措湖。
進入西藏,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路上;這裡有高聳入雲的高山,有湛藍碧綠的湖泊,有遍地牛羊的草原,有難以逾越的天路,有寸草不生的荒蠻;或群山環繞形態各異,或豁然開朗一馬平川。這就是西藏,天堂與地獄同在,快樂與苦難同行。行走在青藏高原,我是離天最近的那個人,儘管有時有點氣喘籲籲,但那是挑戰極限的亢奮和對未知的追求。
在遊覽完羊卓雍湖後,稍事休息後,原路沿雅魯藏布江上遊的寬闊河谷返回拉薩。【編審 靳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