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來,不少人喜歡購買
便利店裡自行
加熱的飲料。但經過調查發現,大多數顧客包括售貨員均對飲料加熱後是否會影響身體健康表示「不太清楚」。
在多家便利店的收銀區位置,大多都擺放了加熱櫃,其出售的
熱飲一般有三類,咖啡、奶茶和各種甜茶類飲料,約七成為塑料瓶包裝。這與此前的情況有所不同,之前,便利店出售的熱飲多是金屬罐裝的咖啡或茶類飲料。
在北京市雍和宮橋附近的一家便利店裡,店員稱,加熱櫃是人工調節溫度,早上上班時打開,晚上下班時關閉。該便利店裡放在加熱櫃裡的飲料共有6種,金屬罐裝的咖啡兩種、塑料瓶裝的奶茶、薑茶、柚子茶等茶飲料4種。加熱櫃裡飲料大多在正常貨架上也有陳列,大多數飲料瓶身上都有如「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曬」或「請保存於室溫乾燥處,避免陽光直曬及高溫」等類似提示。實際操作中,在一些便利店可能會出現把前一天沒有賣出去的飲料放在加熱櫃裡,第二天再加熱再售賣。
飲料包裝上既然有此類提示,那麼加熱行為是否會影響到飲料的自身品質或其保質期?除北京華貿附近的7-11便利店店員表示「飲料在常溫下的保質期通常在180天到1年之間,但加熱後保質期會縮短到兩周」外,其他多家便利店的店員均表示「不太清楚」。
查看便利店內待售的飲料發現,部分品牌的飲料在瓶身包裝上印有與加熱相關的信息,某品牌飲料瓶身上標註了「加熱後產品請在兩周內飲用」的說明,另一品牌飲料則在瓶蓋上標註有「此商品可放入加熱器中加溫售賣」的字樣,產品說明中亦有「如加熱飲用,加熱溫度不宜超過55 」的提示。但大多數飲料,包裝上並沒有和加熱相關的信息。
此外,多數情況下消費者並不能直接看到加熱櫃的溫度。一些便利店的店員也承認,自己也不知道加熱櫃的溫度。那麼,塑料瓶包裝在加熱情況下,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呢?
「加熱櫃的溫度一般在40攝氏度-50攝氏度,不會對塑料瓶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說,塑料飲料瓶的材質大部分是PET,這種材質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可以用作食品包裝,在70 以下是安全的。董金獅還表示,相對來說,冷凍、常溫的安全性要高過加熱,儘量不要把加熱溫度調太高,時間也不要太長,時間應控制在兩小時以內,因為飲料中含有一些化學添加物質,會隨著溫度升高發生反應,同時奶茶類飲料不是百分之百無菌的,溫度升高會加速細菌繁殖,導致飲料變質。
(原標題:便利店熱飲保質期只有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