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蹟——走進大地灣F901遺址
(大地灣原始村落) 大地灣遺址是一本尚未完全打開的歷史教科書和地下博物館,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考古價值,
-
大地灣博物館線上展覽——F901宮殿遺址
F901宮殿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晚期大地灣四期文化,距今約5500—4900年。出土的四足鼎、斂口小平底釜等在國內同時期文化遺址中也較為罕見。這些特殊器物的出土,以及複雜的建築結構顯示出這座宮殿建築它不是一般的生活用房,應是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公共活動場所,用於集會、祭祀或舉行某種儀式,也是五營河沿岸仰韶晚期原始部落的公共活動中心——一座宏偉而莊嚴的部落會堂,是清水河沿岸仰韶文化晚期先民們的公共活動中心,是大地灣四期文化時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中心。
-
「大地灣遺址」名稱的由來
大地灣遺址考古發掘的收穫還有許多,僅此三項就足以說明大地灣遺址的發掘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意義。」,國際、國內不少著名專家、學者慕名來大地灣遺址參觀考察,他們無不被大地灣先民創造的燦爛文化所震驚,被大地灣先民的聰明智慧所折服。
-
遠古文明的火花──走進大地灣遺址
大地灣遺址位於甘肅東部渭水上遊的秦安縣五營鄉邵店村東側,遺址分布在清水河與閻家溝小溪交匯處的二、三級臺地及南部長蟲梁的緩山坡上,總面積275萬平方米,是我國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遺存。大地灣遺址是我國近年來的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對於建立渭河上遊史前文化系列,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產生、發展及探討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大地灣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中共甘肅省委把大地灣遺址公布為首批「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地灣遺址有著重要的考古價值和開發前景。
-
【旅遊推介】大地灣文化和「街亭之戰」遺址
吳豪偉詳細介紹說,這次首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將以「文化與科技——認識大地灣」為主題,從大地灣遺址的考古發掘、大地灣彩陶文化的考古學研究、大地灣遺址和出土遺物的科技考古、大地灣遺址價值認知和保護等幾個方面開展專題討論,進行大地灣遺址及出土遺物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
-
黃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蹟—大地灣遺址
1978年至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肅省秦安縣五營鄉邵店村的大地灣,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標識牌
-
中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焦宏奮一行參觀考察大地灣遺址
5月10日,中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焦宏奮,中影新農村數字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總經理李建軍一行,來到秦安縣大地灣遺址進行參觀考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文斌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考察活動。
-
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多場耦合實驗室實驗倉安裝工程通過驗收
2020年12月15日,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場耦合實驗室實驗倉體設備安裝工程驗收會議在敦煌研究院召開。參加此次驗收會的專家有蘭州大學張明泉教授、清華大學王雪教授、蘭州大學諶文武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張得煊教授、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張明義研究員。
-
河北峰峰「小響堂」加固工程通過省級驗收
日前,峰峰礦區水浴寺石窟加固保護工程順利通過省級技術驗收。此次加固保護工程有效地保持了文物本體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延續了文物歷史信息。據了解,水浴寺石窟位於峰峰礦區大社鎮寺後坡村西北,俗稱「小響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地灣文化
大地灣是一處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遺址。它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遺址,比廣為人們所知的河南澠池仰韶村和陝西西安的半坡村遺址都要早。 2006年發掘工作的最新發掘研究成果顯示,大地灣遺址的人類活動歷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萬年。這次發掘工作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共同主持,其間有來自美國的考古學者參與工作。
-
大名天主堂保護修繕工程順利通過省級技術驗收
10月29日,大名天主堂保護修繕工程順利通過省級技術驗收。2014年9月,大名天主堂保護修繕工程經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立項。大名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委託河北省古代建築研究所編制完成了《大名天主堂保護修繕工程方案》。
-
許昌市清真觀真武殿維修工程通過驗收
8月11日,河南省文物局組織省古建專家楊煥成、張家泰,省文物建築研究院副院長呂軍輝、工程部主任餘曉川和許昌文物專家,對清真觀真武殿維修工程進行了驗收。專家們首先對真武殿的維修設計方案、方案批覆和工程開工審批手續、工程竣工報告等文本資料進行檢查驗收。
-
江華陽華巖摩崖石刻搶險加固工程竣工驗收
本網訊(通訊員 趙媛媛)陽華巖摩崖石刻位於江華瑤族自治縣竹園寨村,系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陽華巖摩崖石刻搶險加固工程(包括陽華巖摩崖石刻危巖體加固及本體保護工程兩個部分)已分別於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2月22日全部完工,根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工程竣工驗收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工程竣工已滿一年,江華民族文旅廣體局組織完成了相關整改工作和保護工程文件資料的分類立卷歸檔。
-
普安銅鼓山遺址保護利用設施一期工程緊鑼密鼓進行
普安銅鼓山遺址保護利用設施一期工程緊鑼密鼓進行 發布時間:2019-02-17 15:54:31 來源:亮點黔西南
-
甘肅大地灣文化遺址,走進天水45公裡處邵店村,揭秘古人生活狀態
因其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所以處處顯露出原始的特徵,今天我們通過探索大地灣文化遺址,走近原始社會,揭秘古人的生產生活狀態。大地灣房址均為圓形半地穴式建築,面朝南方,所有屋子面積大小相近,通向室外的不是門,而是一道斜坡,面朝南方,不僅於此,在寶雞關桃園遺址中,房屋中已經有了專門用來生火的灶,不但可以取暖,也可以用來烹飪食物。經過考古學家推測,當時的房子應該和尖頂茅房類似。
-
開封市3月23日正式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
記者從市州橋遺址發掘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獲悉,經過前期周密部署、精心安排,開封市3月23日正式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 在前期汴河遺址發掘工作的基礎上,此次啟動州橋遺址本體考古發掘工作,是貫徹落實河南省開封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工作領導協調機制第一次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大運河重要文物系統性保護整治工程,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的重大舉措。據了解,此次發掘工作將持續到今年年底,根據發掘進度同步啟動州橋遺址本體保護展示方案設計。同時,市民可通過預約的方式參觀發掘現場,近距離感受州橋的魅力。
-
中山中路337號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今年4月,杭州發布市區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名錄,包括隱廬、李樸園舊居、翁家山小學舊址等50處歷史建築將得到修繕。 近日,記者從市住保房管局了解到,其中,中山中路337號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已順利通過驗收。 中山中路337號歷史建築始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由南側主樓和北側附樓組成,均為二層木結構建築,小青瓦坡屋頂,整體呈現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
預告《絲路大講堂》——郎樹德:我和大地灣考古
與您相約在四十多年的考古研究中他從深厚的黃土地裡觸摸埋藏千年的文化脈動一次次感知並驚喜於先民們留下的創造大地灣遺址現為中國博物館協會史前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顧問、甘肅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前文化和彩陶文化。1981年他主持發掘、保護、研究秦安大地灣遺址,此項發現被學術界評為我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五十多年如一日的考古研究工作,奠定了他對彩陶研究與鑑定工作的深厚根基,他對西北地區古文化、彩陶都有全面深入的研究。
-
邵飄萍舊居維修工程通過省專家組驗收
邵飄萍舊居維修工程通過省專家組驗收 發布日期: 2014-09-09
-
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通過蓄水階段環保驗收
本站訊 近日,由驗收調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環境監測單位、施工單位共同組成的驗收組對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蓄水階段進行了環保驗收。驗收組通過現場踏勘、聽取匯報的方式對蓄水階段的環保實施情況進行詳細考察評估,經反覆討論和評議認為該項目施工過程中總體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覆要求,配套建設了水庫蓄水前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落實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蓄水階段環境保護驗收。驗收的順利通過為下一步工程竣工階段的環保驗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