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山東8月23日電(記者盧金增 通訊員呂秀麗 楊乃全)一個公司,8名員工,正經生意不幹,專門對已過期或即將過期的青島啤酒進行「二次加工」,把原來的生產日期塗抹掉,再利用打碼機重新印上新的「生產日期」,對外銷售牟利。8月22日,該公司8名員工被山東即墨市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批准逮捕。
久負盛名的青島啤酒口味香醇,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全國各地的銷售量均首屈一指,在青島炎熱的夏季,吃著海鮮、燒烤、火鍋,再來一瓶冰鎮的青島啤酒,可謂人生之一大樂事。山東省即墨市經濟開發區商貿有限公司,自2010年10月與青島啤酒廠籤訂了合同,直接從青島啤酒廠進貨出售。該公司執行經理張兆連(在逃)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包括進貨、倉庫銷售等;另一負責人趙強在門市部主持零賣、批發業務,兩人系姐夫與內弟的關係,公司同時僱傭了6名員工進行裝卸、搬運。
2012年5月初,張兆連不知從哪裡學來了一條「快速生財之道」,他分3次拉回1萬餘箱青島啤酒易拉罐放在經濟開發區公司倉庫內,對員工們說:「這些啤酒是從青島啤酒所屬公司拉來的,有過期的也有即將過期的,你們把每個易拉罐底部的原生產日期塗改成新出廠的日期。」張兆連給員工們提供了塗改材料(丙酮等化學物質)、打碼機、日期鐵摸版、外包裝箱,並教員工如何塗改。
5月底,張兆連又僱車運來8000餘箱青島啤酒,指使工人塗改生產日期。平時,由張兆連監工,他不在場時則由趙強看管員工。塗改過生產日期的青島啤酒,在張兆連和趙強的示意下,被銷往該市華山鎮、店集鎮、金口鎮、溫泉鎮、鰲山衛鎮、田橫鎮、豐城鎮及青島市城陽惜福鎮、夏莊、嶗山王哥莊、沙子口等地的超市、菸酒批發部,截至案發時共銷售7000餘箱,銷售額達50餘萬元。
2012年7月3日9時許,接到群眾匿名舉報,即墨警方一舉端掉了這個「黑窩點」,當場查扣已塗改生產日期的青島啤酒冰醇禮盒80箱(特徵,紅箱、日期:20120501)、青島純生易拉罐320箱(特徵:日期:20120626)、青島冰醇易拉罐192箱(日期:20120501);預謀塗改生產日期的青島冰醇易拉罐2796箱(日期:20111127)、青島純生易拉罐2336箱(日期:20110826)、青島冰醇易拉罐2984箱(日期:20110707)。共計14904箱。該公司經理和員工被陸續抓獲歸案。
今年8月22日,即墨市檢察院經審查,以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趙強等8人依法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