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才知道,我們住宿離革命烈士江姐的故居大概也就幾條街的地方,怪不得這裡的人民這麼純樸熱情。在老李的虹橋民宿裡吃完早點,叫了一輛滴滴快車,40元錢到了仙市古鎮,這是傳說中仙下凡的地方。
古鎮入口,曲徑通幽,道旁綠水成萌,釜溪河水靜靜地流淌了千百萬年。1500年前的隨朝時,這裡建成鹽運碼頭,自貢所產井鹽在此裝船入沱江進長江,把精美的食鹽運往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仙市鎮由此繁榮昌盛了一千多年。也不知是哪一年哪一月,傳說玉皇大帝的八女兒下凡到河邊嬉戲玩耍,縱情人間樂趣而留連忘返,酣臥於釜溪河邊。玉帝聞訊大怒,罰仙女肉身化做大山側臥於河邊。仙市鎮由此得名。
小鎮區域約有4萬人,建築既有數百年的古老民居,又有現代化的樓房;既有傳統的中華文化,祠堂裡寫著仁義禮智信,街道上更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標語;中老年人在自家臨街房間裡默默地觀察著行人,青年人在鋪面大聲吆喝著特色產品。古老與現實,安逸與拼搏,如果這棵樹根而盤根錯節交相輝映。
街道上行人不多也不少,節假日時遊人如織。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清未民國建築的商鋪裡,有小餐廳,茶館,糕點,古井燒酒及其土特產和小超市。是城市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下面這座小高建築名叫江西廟,說明古代有不少江西鹽商在此長期駐守,為祈求平安和生意興隆,特修此廟。廟下有一眼小泉,直徑約半米,深約三二尺,彎腰下水桶可汲水,水質清沏香甜。名字不雅,叫胯胯泉。傳說此泉位於玉帝八仙女胯下,故名之。既然是仙女胯下泉,人們沒任何嫌棄而樂飲不疲。
陳家祠堂最引發我的注意,中國古代人最講究家風,家風各有側重,但主要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強調家族後代要仁義善良,勤儉持家,忠誠愛國,廉潔清白。陳家祠堂內收集了四川或與自貢有關近百名仁人志士的肖像簡史與事跡,江姐也名列其中。
簡略流覽二小時,恐怕遺忘,在一茶館要了二杯茶,一杯飄雪10元,一杯毛峰5元,趕寫了這篇有感。當然,應叫見聞才合適。為了系列,只好有感了。
下期之三爭取寫鹽的見聞和有感吧。能寫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