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聽說「避風塘」這個詞,還是剛入大學那會,同宿舍的舍友常常提起「避風塘奶茶」有多麼多麼的好喝,對於好吃好喝的,年輕人都是耐不住的,所以心裡嚮往的想要嘗一杯。避風塘奶茶不是隨處都能買到的,而是需要人流量密集的商貿區才能有,記憶中小寨和南大街都是有的,它就像現如今的網紅品一樣,很受年輕人們的喜歡,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避風塘奶茶」漸漸的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了。
當然今天我們說的「避風塘」不是避風塘奶茶,而是避風塘菜餚。避風塘這個詞最早源於沿海地區颱風侵襲時,中小型船隻用以抵禦烈風和大浪的庇護所,至於在菜餚上我們所說的避風塘,多指菜餚的烹飪手法,其中具有標誌性的就是用麵包屑烹飪菜餚,如避風塘雞翅,避風塘螃蟹等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避風塘蝦也是其中一個。
【避風塘蝦】的家常做法
所需食材:大蝦、麵包糠、蒜、姜、蔥白、胡椒粉、料酒、鹽。
具體做法:
一、蝦清洗乾淨,剪掉蝦須和蝦腳,去蝦線,然後倒入料酒、胡椒粉、生薑片和鹽,將蝦醃製15分鐘左右。
二、蒜、蔥和姜切碎末,蔥儘量用蔥白。
三、鍋裡備油,放入醃好的蝦,小火煎到蝦兩面泛紅,蝦皮酥脆,你會看到蝦油也漸漸滲出,再將蝦單另撿出來,鍋裡保留油。
四、用鍋裡煸炒過蝦的蝦油,倒入蔥姜蒜末繼續小火翻炒,一定要控制好火候,蔥蒜炒的火候過了就稍稍發苦。
五、待蒜香味出來後,放入麵包糠翻炒,麵包糠比較吸油,你會瞬間感覺鍋裡的油消失了。
六、麵包糠翻炒十幾秒後,倒入前面煸炒過的蝦繼續翻炒,讓麵包糠均勻的裹在下上,吃起來就會更加外表酥脆了。
七、蝦提前已經煎熟了,所以在最後翻炒十幾秒就可以出鍋了。
裹著酥脆麵包糠的蝦,吃起來外酥裡嫩,特別討巧小孩,我家又又姑娘連帶散落在盤子的麵包糠都不放過,吃得乾乾淨淨。
我是又家小廚房的掌勺人——又又媽。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哦,以便用的時候可以想起來。喜歡家常美食的朋友也記得+關注——又家小廚房,我會經常分享我家的家常美食。另外有其他美食意見的朋友也可以在評論區多多留言,一起探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