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歐亞大陸5個國家搞聯合區域防空,其中3國在中國邊上

2020-12-12 軍機圖

近些年由俄羅斯引頭,和9個獨立國協國家籤署了一項建立獨立國協聯合防空系統的項目。簡單地講,就是部署俄制防空飛彈,增強俄羅斯對周邊國家的警戒水平和反應時間。其中,哈斯克斯坦和白俄羅斯擁有多個營的俄制S-300防空飛彈,而亞美尼亞則擁有不少薩姆中程防空飛彈,這些防空武器大多是俄羅斯以軍援方式出售的。不過到目前為止,僅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六國積極參與,其他四國基本等於退出。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的防空能力極差,連像樣的戰鬥機都沒幾架,只能依賴俄羅斯支持。

圖註:上圖可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臨近中國邊境

俄羅斯領導的聯合區域防空系統主要集中在東歐,高加索和中亞地區,實際上戰略意義主要集中在西部。從上圖可以看出,哈薩克斯坦臨近的國家中並沒有俄羅斯有過度衝突的國家,而白俄羅斯和亞美尼亞,則充當了面對北約的橋頭堡,對俄羅斯的國家防空體系有很大幫助。而俄羅斯對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態度也較為明朗,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沒有戰鬥機航,防空陣地沒有配備有效的地對空飛彈(SAM)系統。此外,兩國都缺乏現代化的控制系統,主要依靠高射炮和老舊防空飛彈防禦。而且可以預見,隨著俄羅斯在亞洲大陸軍事壓力減輕,俄羅斯可能也不會在這兩國部署先進防空飛彈系統。

圖註:俄羅斯S-300防空飛彈

雖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在過去十年中在其防空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是這高度依賴俄羅斯優惠出售的防空飛彈系統,然而就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現狀,很難持續這種價格供應。鑑於這三國經濟拮据的軍事採購預算,俄羅斯很難出售更先進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

圖註:S-400防空飛彈系統

不過,俄羅斯並沒有放棄這一計劃,準備出售給「盟國」更加先進的戰鬥機,包括蘇-30SM,在亞美尼亞也存在俄羅斯的米格-29中隊。俄羅斯合作夥伴的防空能力、飛彈防禦能力雖然有限,而且會成為建立有效聯合區域防空系統的主要障礙,但是這對於俄羅斯來講並非沒有好處。白俄羅斯西南部的Hantsavichy雷達站,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Balkhash雷達站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部署的「天窗」太空目標光電監測站,都已成為俄羅斯的天眼。如果有錢,這些鋪墊在未來將給俄羅斯建設防禦體系很好的幫助。

相關焦點

  • 「歐亞大陸經濟帶」的想像空間
    只要抬眼看一下地圖就會明白,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國土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裡,佔亞歐大陸的60%,人口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加上觀察國、對話國等在內,涵蓋整個歐亞大陸腹地所有區域。    如果這一地區能夠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所謂「後金融危機時代」有可能很快成為過去時。    不論俄羅斯還是中國,都在強調貿易、投資、能源合作的意義。
  • 馮紹雷:中俄歐在歐亞大陸的互動——兼論「一帶一路」對三方關係的...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正當香港局勢動蕩之時,默克爾堅持率領龐大的經濟代表團訪問北京,以示與中國發展合作的決心。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德國等歐盟國家在維持施壓的同時,堅持不追隨美國退出多邊架構、不與中國搞戰略對抗、不放棄與中國合作的基本立場。其五,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美國川普政權沒有放棄在歐亞大陸分化離間的戰略謀劃。
  • 俄美日都想介入 多國看好歐亞大鐵路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絲綢之路」是古代交通史上一條著名的陸上商貿大道。它東起中國中原大地,西至地中海之濱,橫跨歐亞大陸,綿延7000餘公裡,曾是東西陸路交通的大動脈。今天,雖然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已非常發達,但中亞和外高加索各國的領導人仍然熱衷於「振興絲綢之路」,紛紛把「打造歐亞運輸走廊」作為本國的戰略構想之一。與此同時,某些大國也盯上了這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岸的「新絲綢之路」。
  • 《大歐亞空間下的一體化進程》國際會議在莫斯科舉行
    人民網莫斯科4月20日電 (記者 華迪 屈海齊) 《大歐亞空間下的一體化進程》國際會議今日在俄羅斯戰略研究所會議廳舉行。會議由俄羅斯戰略研究所所長列昂尼德·列特尼舍夫主持,來自俄羅斯、中國、韓國、印度等國的使團代表及專家學者近70人與會。 「當代階段下歐亞一體化進程項目的前景」成為本次國際會議的主要議題。
  • 俄埃首次聯合防空演習 俄式防空武器集中展示
    央視網消息:繼調停敘利亞戰事之後,俄羅斯在中東又有大動作。近日,俄羅斯與埃及舉行了冷戰後首次聯合防空演習,俄式防空兵器集中亮相,展示了打擊無人機等空中目標的實力。
  • 俄羅斯將會對哪些國家出口S-500防空系統?俄媒點名中國
    俄羅斯的防空武器的實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其中的S-500防空飛彈系統更是引起相當大的熱議,近段時間,俄羅斯軍方高層關於S-500防空飛彈的出口給出了一些驚喜的答案,俄媒更是直接點名中國,這是否說明中國將要進口俄羅斯的S-500防空系統?
  • 王義桅:「一帶一路」聯通歐亞大陸 實現全球化3.0
    作為中國提出的全球化公共產品與合作倡議,「一帶一路」著眼於「世界島」——歐亞(非)大陸的互聯互通,堪稱「第二次地理大發現」,不僅解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也是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亞非國家的比較競爭力,消除內陸與海洋國家、地帶的發展差距,實現聯合國2030年後發展議程和人類的長治久安。 如何實現歐亞互聯互通?
  • 全世界最先進的防空系統?印度想要都不給,俄羅斯直接想起中國
    據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已經有國家向俄羅斯提出想法,有意採購最先進的俄制S-500防空系統,而俄羅斯媒體並未指明是哪個國家決定購買S-500防空系統。但是有消息指出,這個有意採購S-500防空系統的國家曾購買過S-400防空系統,而目前列裝S-400的只有中國和土耳其。
  • 俄羅斯S-500防空系統將於明年問世
    據印度《歐亞時報》12月1日報導,俄羅斯計劃在明年推出其「隱形機殺手」——S-500防空飛彈系統,而這對於美制F-35戰鬥機來說是一個壞消息。報導還稱,S-500不僅能夠對付隱形戰機,還能夠擊落低軌道衛星。
  • 南京辣媽騎重機車穿越25個國家 橫跨歐亞大陸
    她完成了4.1萬公裡、為期93天的歐亞之旅。李春輝今年44歲,三個月之前,這位南京辣媽跨上重機車駛向歐洲,去看望遠在荷蘭和英國留學的雙胞胎女兒。單親媽媽不服輸,騎機車橫跨歐亞大陸李春輝在南京經營著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每天和老師、孩子們打交道的她,看上去與「機車手」的身份相去甚遠。其實,李春輝成為機車手、完成歐亞行並非偶然。
  • 外媒:歐亞洲際高鐵改變地緣政治
    從此確立了當前的英國外交基調,以及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化世界帝國主義政策,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德國和俄羅斯聯合起來控制歐亞大陸,因為這將意味著一個與英美建立的已有世界秩序對抗的帝國的形成。因此,現代戰爭從根本上來說,是出於這個目的而發生的。美俄為奪霸權幾番較量大約一個世紀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中國首個橫跨「歐亞大陸橋」貨櫃專列正式運行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2日電(記者丁銘)中國呼和浩特鐵路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集團公司2日宣布,經過一年多的試運行,中國第一個橫跨「歐亞大陸橋」的國際貨櫃專列已正式開行。  這列被命名為「如意號」的國際貨櫃專列,共裝有100個國際標準貨櫃,運行路線由呼和浩特至法蘭克福,橫跨「歐亞大陸橋」沿線的6個國家,運輸周期約15天,運輸全程上萬公裡,是目前國際鐵路貨櫃聯運營運裡程最長的線路之一。  據呼和浩特鐵路局外經集團公司總經理楊俊傑介紹,「歐亞大陸橋」是指連接遠東地區港口和荷蘭鹿特丹港的鐵路運輸線。
  • 《大棋局》:主要「棋盤」仍在歐亞大陸
    《大棋局》沿用了麥金德在《歷史的地理樞紐》中的「世界島」(歐亞大陸)-心臟地帶(東歐)理論,把歐亞大陸看作一個大棋盤,但是從美國的視角,界定了5個「棋手」:法國、德國、俄羅斯、印度、中國,以及5個「支軸國家」:烏克蘭、土耳其、亞塞拜然、伊朗、韓國。
  • 亞洲的崛起與歐亞大陸
    拿中國為例,1820年,中國的GDP佔全球的32.9%,但是到了1978年,中國的GDP僅佔全球的1.5%。真是一落千丈啊!令人欣慰的是,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亞洲開始重新崛起。戰後亞洲的重新崛起經過了五個浪潮。第一個浪潮是日本。日本採用了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這個模式非常符合日本的情況和全球化的需要。1968年,日本超過了西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 這裡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後被俄羅斯強行佔領,蘇聯解體時被拋棄
    歷史上,與我國有領土爭端最多的國家,恐怕就是俄羅斯帝國了。與熱愛和平的中華民族不同,擴張是俄羅斯帝國的固有本性。正是通過這種野蠻的手段,這個國家才得以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擴張為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在俄羅斯帝國數百年的擴張過程中,我國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 你只知道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但一定不知道它為何屬於歐洲!
    俄羅斯地跨歐亞大陸,在其1709.82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中大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位於亞洲,四分之一位於歐洲,然而國際上普遍公認俄羅斯為歐洲國家——當然這是指的地理概念上的歐洲國家,而在政治領域的歐洲概念一般是不包括俄羅斯的。
  • 除了絲綢之路,還有一條草原之路,在歐亞大陸之間走來幾千年
    位於亞歐大陸上的草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帶,東起中國的興安嶺地區,南緣為蒙古高原,從西伯利亞平原一直延伸到東歐平原,呈現出條帶狀的分布特徵。歐亞大陸的中間地帶是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一系列高大山脈阻礙了水汽進入,歐亞大陸的中緯度地區形成了長度約為 8000 公裡的草原地帶。
  • 22世紀地球真的只剩下5個國家地區,還是國家概念消失
    只要有全球社會存在差異,國家這個概念就一直處於重組變化的過程中。地球國家的數目由多變少是因為需要更多的抱團,由少變多是因為兄弟持家之道不同各自為營。歷史上出現強國或者獨大的時期,即使不吞併也會有很多小國加盟。這裡面有文化的融合和地理位置是決定區域劃分的關鍵因素。
  • 倆鄭州小夥兒騎摩託環遊歐亞大陸 歷時140多天跨越20個國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瑋皓歷時140多天,跨越20個國家,行程5萬公裡……兩位鄭州「80後」小夥兒王世海和閆超傑,騎著摩託車橫貫俄羅斯到聖彼得堡看世界盃,繼續環遊歐洲之後,途經中亞沿著絲綢之路回國,完成了一段環遊歐亞大陸的旅程。
  • 俄羅斯部署S-350防空飛彈系統在西伯利亞
    俄國防部消息人士向《消息報》表示,第24機動防空飛彈旅將接裝首批S-350「勇士」防空飛彈系統。該系統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哈卡斯共和國和西伯利亞一些地區的重要戰略設施。國防部消息人士稱,第24機動防空飛彈旅將覆蓋俄羅斯大部分區域,根據情況更換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