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C丨慶山寺佛塔地宮裡的武則天「七寶」,佛之大,金棺裝不下

2020-12-14 明星看點啥

公元686年(垂拱二年)十月,臨潼新豐發生了一場地震,一座高達二十餘丈的大山拔地而起,這個以往被視為天災的現象卻被武則天看做「祥瑞」。「慶山」由此命名,此後慶山寺與慶山寺佛塔地宮的建立見證了唐代繁盛時期最燦爛的佛教文化與藝術。正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的「佛影湛然——西安臨潼唐代造像七寶特展」從慶山寺的由來講起,用金棺、銀槨、鎏金銅須彌座、金銅佛等文物再現一個「黃金時代」。

一場地震引發的「慶山」

「根據《舊唐書·五行志》中的記載,在武后垂拱二年十月,臨潼新豐發生了一次地震,地震過後,平地踴出了一座高二十餘丈的大山,當地的百姓感到非常驚訝,覺得可能不吉利。但武則天說,天降吉祥,佛祖賜瑞,因為我要當皇帝,我要登基,所以上天它就賜予了我這座山。於是她給這座山賜名為慶山,並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規模巨大的皇家寺廟『慶山寺』。」臨潼博物館副館長王芳平這樣介紹道。正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的「佛影湛然——西安臨潼唐代造像七寶特展」從慶山寺的由來講起,用金棺、銀槨、鎏金銅須彌座、金銅佛等文物再現一個「黃金時代」。

▲ 「佛影湛然」展覽現場,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長安是中國唐代的佛教中心,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玄奘西天取經歸國,中國佛教本土化進程加快。唐高宗、武則天執政的半個多世紀,唐代佛教最為繁榮。

▲ 慶山寺塔地宮出土三彩獅子,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唐代可以說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思想、哲學、藝術都非常繁榮,不同的文明傳入中國,在一起交匯,互相影響。」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孫英剛說,「當時的長安人口過百萬,號稱世界之都,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個城市,是整個世界佛教的中心,甚至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 慶山寺塔地宮出土唐 金蓮花,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黃金時期」的佛教自然也成為統治的工具,《佛說寶雨經》中記載,淨光天女以女身做帝王時,「彼國土中,有山湧出,五色雲現」。當真的有山從地踴出時,女子稱帝自然合法起來。「慶山」成了武則天的福地。從慶山出土的碑文中難以判斷地宮的修建日期。但由於慶山寺塔始建於武則天時期,地宮文物部分出土文物豐富且規格高。民間一直流傳「東慶山 西法門」的說法,可見在慶山寺在武則天鼎盛時期的輝煌。

武則天的「七寶」

佛教「七寶」是指供養和莊嚴佛陀及其舍利的七種寶物,通過供養這些寶物可以獲得巨大的功德。《新唐書》卷七六《后妃上·高宗則天武皇后傳》中詳細列出了武則天的「七寶」包括:金輪寶、白象寶、女寶、馬寶、珠寶、主兵臣寶、主藏臣寶。這些指代的具體是什麼已很難考證,但按照佛教以往的慣例,可以分別為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

▲ 唐鎏金銅七佛像,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本次展覽的一大主要內容就是長安地區當時的金銅佛造像,策展人宣鼎文說:「臨潼是古代長安的東大門,屬於京畿地區。高宗武則天時期,就是佛教最為鼎盛的時候,金銅造像的藝術風格集中代表了長安地區造像的藝術水平。」

▲ 慶山寺塔地宮出土 唐獸面銜環六足鎏銀銅爐,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大唐帝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長安,影響力輻射全國乃至沿海的周邊。臨潼地處京畿東門,1973年、1984年兩次發現初唐、盛唐時期金銅造像五百餘尊,數量居歷次之冠。1985年發掘的開元二十九年(741)慶山寺佛塔地宮是盛唐時期佛塔地宮的典型。浙江省博物館研究員黎毓馨說:「這次展覽集中了最典型最精緻的造像。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文物,集中向外界展示典型歷史時期下,一些重要佛教遺蹟的完整出土資料。」

▲ 唐鎏金銅佛裝菩薩坐像,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伸出金棺的佛足

慶山寺佛塔地宮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當屬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內,層層套接的金棺、銀槨、鎏金銅須彌座。其中銀槨蓋頂中央貼鎏金蓮花,蓮蕊用白玉作成,蕊心為瑪瑙珠。瑪瑙珠上還用粗銀絲作成螺旋形。前文中「七寶」的金、銀、瑪瑙、白玉等集於一身。

▲ 慶山寺塔地宮出土金棺,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在銀槨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檔處出現的佛足。涅槃經中曾記載過「佛出金足」的典故。傳說佛陀涅槃後,遠方的大迦葉聞訊趕到,撫著金棺痛哭,佛陀知道他趕到,特意從金棺中伸出足來,也因此慶山寺銀槨的兩側飾有悲慟的十大弟子圖像,這在唐代地宮出土的金棺銀槨中是唯一一例。

▲ 慶山寺塔地宮出土銀槨與前檔的「佛足」,圖片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經歷了短暫的鼎盛,唐玄宗開元盛世以後,長安又經歷了安史之亂、會昌滅佛、黃巢起義多次劫難,城內郊外寺塔殘破,經像毀廢,臨潼發現的佛教遺蹟、遺物能在紛亂中留存下來,尤顯珍貴。(撰文/孟憲暉)

還有哪裡能看到唐代的金棺銀槨

甘肅涇川大雲寺地宮金棺 甘肅省博物館

鎮江甘露寺金棺銀槨 鎮江博物館

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唐代山西太原龍泉寺金棺銀槨

相關焦點

  • 佛塔寶藏的秘密——揭開「七寶供養」之謎
    佛塔並非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寢陵、墳墓,佛塔地宮和天宮的功用是瘞藏佛舍利。舍利瘞藏的供養物即「七寶」,七寶供養屬於「財供養」,蘊含了佛家淨土光明與智慧思想,賦予了深刻的宗教內涵,因此七寶供養物也成為佛教的聖物。本文試圖通過北宋佛塔「地宮」和「天宮」發現的七寶實例,探索北宋社會舍利信仰及其相關文化現象。
  • 罕見金棺銀槨現身杭州西子湖畔 為您講述武則天的秘密
    正在杭州舉辦的西安臨潼唐代造像七寶特展上,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展示在你我的面前,然而你知道嗎,這些文物卻和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圖為唐代銀槨蓋上各色寶石,其金屬工藝十分精湛。起初,他們猜測這是一座古墓的墓室,但棺床僅僅不到1米,令人頗為疑惑。 圖為地宮中出土的唐代纏枝忍冬紋鎏金銅高足杯。隨著後來文物一件件被找回,謎題也就抽絲剝繭般地被解開。考古人員最終認定,這是一座被毀寺廟的地宮,埋藏著諸多極為珍貴的盛唐文物。被毀寺廟就是臨潼慶山寺,在這裡發現了工藝精湛的金棺銀槨以及佛舍利,震驚世界。圖為地宮中出土的唐代的銀葉菩提樹。
  •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特展在位於杭州的浙江省博物館展出,共展出來自西安臨潼慶山寺地宮出土的以金棺銀槨為代表的盛唐時期精品文物120件,展現了盛唐時期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在《舊唐書·五行志》記載中,武則天當政時期,位於都城長安境內的新豐縣東南露臺鄉曾有伴隨著風雨、冰雹的地震,地震中一座山峰從青原上踴起,高約67米。武則天認為這是吉祥之兆,說山踴現象是上天對她統治成果的肯定。她下令將此山命名為慶山,新豐縣也被改名為慶山縣。趁此機會,武則天還下令修建一座全新的寺院,取名「慶山寺」,地宮亦同時興建。
  • 南京棲霞寺千年「佛頂真骨」金棺銀槨今日開啟
    南方日報訊 (記者/雷輝陳楓)密藏千年的佛教聖物———阿育王塔「佛頂真骨」,今天上午將在南京棲霞寺「盛世重光」、現出真身。來自海峽兩岸的108位大德高僧將參加重光供奉法會。啟請儀式通過中央電視臺向全球直播,本報特派記者也將現場直擊這一盛況。
  • 塵封千年的地宮,埋藏著震驚世界的盛唐寶藏
    1300年裡,如同矗立於乾陵的那塊無字碑,武則天下令建造的一座堂皇的皇家寺院,並未在史書上留下隻言片語。若不是地宮的發現,人們至今也無從知曉它當年的顯赫。這座位於陝西臨潼的皇家寺院,深藏著佛祖舍利,以及眾多精美文物。慶山寺遺址在西安臨潼區新豐鎮,是武則天時期建立的著名皇家寺院。
  • 南京金棺銀槨今啟請 佛舍利供奉在80倍顯微鏡下
    第2頁:全國有七大著名佛舍利  金棺銀槨今天上午9點隆重啟請,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  佛舍利只有米粒大  將供奉在80倍顯微鏡下  四臺空調助陣模擬「地宮」  金棺銀槨的啟請就在藏經樓內舉行,記者進入現場看到,藏經樓的正中間擺放了兩排椅子。正中間是一張桌子,桌子的不遠處有一個巨大的透明鋼化玻璃罩。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鋼化玻璃罩就是用來供奉七寶阿育王塔的。據介紹,除了金棺銀槨、佛頂骨、舍利要供奉外,七寶阿育王塔也將被迎請到棲霞寺供奉。
  • 陝西臨潼村民對文物搶奪,繳回的金棺銀槨,其真相填補了歷史空白
    ,或許這根本不是一座古墓而是一座佛門地宮,而如果是佛門地宮,那被搶走的金盒子很可能就是裝葬佛舍利的金棺銀槨。,地宮上面早已消失的佛塔叫做上方舍利塔,消失沒見的寺廟名叫慶山寺,這些應對了考古人員早期對磚室的推測。
  • 壽縣報恩寺鎮館之寶:「金棺」藏著至今未解的秘密
    由於大部分塔都有地宮,所以工作人員也做了一些準備,拆到塔基部分的時候,果然發現有地宮入口。」這座地宮雖然面積不大,但深入探查卻讓文物專家驚喜不已。專家們發現,地宮裡不僅有美輪美奐的壁畫、佛像,地宮中央還放著一個石匣。小心打開石匣,裡面是一件精巧的鎏金銀棺。文物專家再打開銀棺,裡面居然還有一件金光閃閃的金棺。金棺底部有「重佛舍利」四個字,裡面則裝滿了舍利子。
  • 南京棲霞寺迎請金棺銀槨 佛頂真骨重光再現
    ,卻意外開啟了北宋長幹寺地宮、宋代鐵函、七寶阿育王塔隨即粉墨登場,將這次計劃之中的考古,推向了另一個意外的方向。打開鐵函,將卡在其中的阿育王塔順利請出,最後又讓金棺銀槨中的佛祖真身頂骨舍利,呈現在世人面前,一切功德圓滿。
  • 七寶阿育王塔的發掘解說,南京博物館「最年輕的一組鎮館之寶」
    七寶阿育王塔的發掘現場2008年7月17日,考古 隊員們像往常一樣在南京明朝大報恩寺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突然一座地宮的輪廓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地宮的入口被一塊五百斤的青石板堵住了,吊起青石板後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方形的巨大石函
  • 在太原太山賞秋 竟發現有唐朝地宮,寶物之多令人震撼
    太山龍泉寺藏在深山的禪林佛地,距太原約16公裡。從晉源鎮風峪溝進入山間約行兩華裡,即到太山腳下。景區清幽素靜是太原市熱門的賞秋旅遊點及一座名山。到達太山山門時,已是正午時分,秋陽暖暖地照在身上,也照在層林盡染的太山之上。
  • 金棺銀槨:舍利供奉悄然經歷了中國化
    長幹寺舍利銀槨佛舍利是佛教的最高聖物。相傳,佛陀涅槃後,由香姓婆羅門將佛舍利分為八份,分與迦毗羅衛等八國請回起塔供養。其後,阿育王又建立八萬四千塔以供養佛舍利。在印度,供奉舍利的常見方式是存放在瓶或罐中,再置於印度式佛塔的塔身或塔剎內。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供奉舍利的方式與中國傳統的喪葬制度相結合,還相應的制定了一整套供奉舍利的禮佛儀軌。盛放舍利的容器也悄然中國化,製作成棺槨形,多以貴重的金銀為材質,以佛教題材為紋飾。參照棺槨制度等喪葬禮儀打造的舍利容器,極盡工藝之能,而高格調的包裝更加凸顯舍利的珍貴。
  •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今起開放 七寶阿育王塔等國寶亮相
    2008年在大報恩寺前身的長幹寺地宮,出土了「七寶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國家級文物與佛教聖物,2010年「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諸聖舍利」盛世重光,震驚華人世界和佛教界。整個遺址公園佔地面積約200畝,其中一期為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核心區,包括遺址保護區、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大報恩塔等,將供奉感應舍利,展示地宮出土的石函、鐵函、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等千年國寶,保護性展示千年地宮
  • 揭秘 雷峰塔地宮中奉葬「佛螺髻發」舍利的金棺為何不能打開
    而在杭州雷峰塔的地宮裡奉葬的佛螺髻發,當屬佛祖的真身舍利。2001年3月1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杭州雷峰塔地宮進行考古發掘,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已經生鏽了的大鐵函,當考古專家打開了100多公斤重的鐵函時,發現了用金棺盛裝「佛螺髻發」舍利的純銀阿育王塔一座,雖歷經千年完好無損,塔身內用金棺盛裝「佛螺髻發」舍利,是當年吳越國王錢俶建造皇妃塔(後稱雷峰塔)的核心所在,也是他畢生崇佛的體現。
  • 遼代地宮,銀棺舍利
    樂亭獨幽城裡的正覺寺遺址出土的碑額,就有明確的記載了這一事項。下面我們看一看碑文上是怎麼寫的:正面書「平州馬縣南千金千人邑同建無垢淨光佛舍利塔」二十個字,背面書有「大契丹國昭孝皇帝重熙十三年三月廿六日記。」
  • 揭秘 佛教聖物「佛頂真骨」為何歷經2500年不壞
    地宮裡出土一個石函,石函北壁出現了銘文。▼在宋真宗年間,一個叫可政的法師在這個石函中瘞埋了佛頂真骨等聖物,聖物安放在金棺銀槨裡,藏於七寶鑲嵌的阿育王塔中。最深的井式地宮,最大的鐵函,最難解的千年之謎打開鐵函,一座七寶鑲嵌的阿育王塔露出真容。
  • 傳說終證:打開法門寺地宮石門,滿室稀世珍寶,猶如夢回唐朝!
    而今天要講的就是有關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遺蹟——法門寺地宮。法門寺地宮的傳說法門寺,別稱法雲寺,地處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傳說阿育王共建了84000座佛塔供奉真身舍利,其中有19顆舍利在東漢時傳入了中國,在漢桓帝的支持下,當時共興建了19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塔,其中一座寶塔就在法門寺中。當然這一切在發現法門寺地宮之前都只是傳說.
  • 千年佛塔發現「佛教至寶」,比八重寶函等級更高,其價值令人驚嘆
    對於位於陝西寶雞的法門寺地宮,相信對於喜愛考古的人來說應該是很熟悉的。那麼大家肯定記得佛祖的真身靈骨吧,那就是存放在八重寶函當中,八重寶函其實一種金銀器,相傳是唐懿宗賜予的。其實還真的不是,在中國的另外一座千年佛塔中發現了一種規格的法器,這種法器的規格比八重寶函更加的高,堪稱是世界級的「佛教至寶」,專家稱它為「舉世無雙」!大家可知道朝陽北塔嗎?朝陽北塔位於遼寧朝陽市,這座朝陽北塔始建於公元485年,當時恰巧處在北魏孝文帝時期,也曾多次維修過,其獨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結構堪稱是非常罕見的。
  • 法門寺千年地宮開啟時考古人員看到了什麼,解密佛祖真身舍利挖掘內幕!
    ,相當於是從屋頂上發現了屋子裡藏有寶藏,但考古發掘必須找到地宮入口才行。  其中有一件竟是武則天做皇后時候的後裙!➤法門寺出土的蹙金繡衣  在通道的最前方,有兩個石獅子,中間放著阿育王塔,但是由於經歷數次地震的緣故,石獅傾斜、佛塔移位。
  • 法門寺地宮珍貴文物
    第一單元 法門寺地宮文物扶風法門寺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聞名世界,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唐 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頂銀寶函長、寬、高均17釐米重1612克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秘龕出土法門寺博物館藏此為佛真身指骨舍利五重寶函之第四重,函體四面各鏨五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