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和缺陷

2020-12-16 百疏一密

挑選一張合適的古琴要注意古琴容易出現的問題和缺陷,一般在名廠琴和名家琴處很少出現問題,而普通練習琴常常因挑選時不懂或沒在意而挑到不合適的琴。以下為購買古琴時的注意事項。

古琴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和缺陷

1、打板

因為琴弦離面板過近或琴體變型,導致彈奏按音時出現的「啪、啪」的拍擊琴板的聲音。如果是彈散音的時候出現打板的現象,那就可以直接PASS掉了。還有一個可能是琴弦張的過松(特別是絲弦),而非是琴的問題。

2、沙音

彈奏按音的過程中出現「沙、沙」的聲音,這是因為琴的面板不平,沙音會影響演奏的效果。還有一種可能是琴弦本身有結節,並不是琴的原因,要注意分辨。

3、抗指

琴弦距離琴面過大。抗指會影響彈奏的指法甚至損壞手指。一般以七弦七徽的位置,琴弦離面板應為0.5釐米左右。不過這也跟琴的面板弧度有關,有些琴做到0.6釐米也不覺得抗指,這需要實際彈奏來親身感受。需要說明的是:對於購琴者來說,稍微有點抗指的琴是可以接受的。

4、踏腰

指琴面板的中部下凹。這種情況一般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新琴即有踏腰的情況並不多見。踏腰會造成琴弦離面板過高繼而出現抗指的現象。做工不過關的琴平放在桌子上的時間太長,又不經常彈奏,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踏腰一般是木材處理不合格造成的,是一種變形。有一種情況要注意區別,現在斫琴家為了取得好的手感琴面中下部會做輕微下沉處理,這不是踏腰。

5、嶽山過高或過低

嶽山的高低要看低頭的大小,有些廠琴面板做的不合規範,會通過調整嶽山來解決問題。正常低頭的情況下,嶽山過高會抗指,嶽山過低會造成打板或右手彈奏時碰到琴面。古人的經驗是前一指後一紙,即嶽山一般應是一平指的高度,龍齦一般應高出琴面大概1MM(即能輕鬆塞進一張厚些的紙)。通常大家都注意到了嶽山而忽視了龍齦的部分。

6、化學漆

斫琴應使用傳統的大漆,用化學漆能縮短斫琴的時間,同時也會縮短琴的壽命,且手感較差。化學漆在低價琴中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使用率。化學漆比較容易分辨,一是有明顯的油漆氣味,二是賊亮賊亮的。這裡要注意的是好的大漆拋光也是可以做到非常亮的鏡面效果,但這種亮很像玉石的感覺,有精光。曾經有碰到很多琴友不識貨,把上等大漆誤認做化學漆。現在也有斫琴師喜歡用腰果漆(也叫合成大漆),效果雖然不及大漆,但要明顯好過化學漆。

7、無灰胎

按照古法的要求,琴體表面應該覆有3-5層的灰胎,灰胎一般用鹿角霜粉和大漆混合,也可以用瓦灰和大漆混合。灰胎的作用,一是保護木胎,二是對聲音進行抑制。無灰胎的琴硬度差、易磨損,壽命短。

8、無裹布

按照古法,斫琴時應在木胎之外包裹夏布。但目前能做到的其實並不多,包括很多知名斫琴師。斫琴時不裹布會造成琴的適應能力差,易變形、開裂,但是裹布也會造成新琴聲音比較不松透。

9、起泡

斫琴時裹布的工藝不過關,會造成布與琴面粘貼不牢,鼓起一個或數個大小不一的泡,這種現象會影響彈奏,或造成琴的表面漆面脫落。

相關焦點

  • 古琴材質之古琴漆面用什麼漆
    但生漆乾燥後具有優良的理化性能並且不含有機溶劑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幹後有一種特殊的漆香味。生漆漆樹及其主要產地漆樹屬漆樹科,落葉喬木,高達20米。我國漆樹分布廣泛、秦巴山地和雲貴高原為漆樹分布集中的地區。
  • 古琴什麼牌子好?
    明前的琴灰胎以鹿角霜或八寶灰為主,音的松透度和傳導性非常好。明末清初,民間斫琴為了考慮成本,基本開始用大量瓦灰加一點鹿角霜做胎,雖然音色也容易松透,但漆灰容易脫落,壽命很短,為藏琴者不喜。現在低檔琴市場大量充斥著瓦灰加鹿角霜或純瓦灰或者根本沒有灰胎的古琴,此種古琴價格低廉,但為琴人不喜。
  • 古琴的價格|古琴的價格差距為什麼那麼大
    古琴初學者在購買古琴的時候往往首先關注的是古琴的價格,但是了解了一番之後,就會發現古琴的價格差距有點大,那為什麼會造成了這種局面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價格的差距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目前古琴廠家裡鈞天坊、雷音琴坊、木乙琴坊的古琴都十分的不錯。古琴價格方面來看,鈞天坊、雷音琴坊的古琴價格都在1萬多起步。
  • 古琴的結構與分類
    古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古琴的最高部分古琴底部中間和尾部,各有一個出音孔或長方形或圓形中部大的叫龍池,底下小的叫風沼轉向古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用以支撐琴體兼綁縛琴弦的腳古琴一弦的外側面板上鑲有13個小圓點叫琴徽、徽位、十三徽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 鎖在深院裡的古琴斫琴師孫長河
    懷著對古琴的一種虔誠和對斫琴師的敬仰,我驅車來到京城的古琴小院拜訪我國著名斫琴師孫長河老師。古琴小院的主人孫長河,正是我國斫琴史祖孫登的第63代嫡系傳人。孫登,何許人?西晉道士,平日深藏山中修道,平時研究道學的書籍,有閒情雅致斫琴撫琴,是阮籍和嵇康的老師。先人為了彈琴修道躲在山洞中,而孫長河則深藏偏遠的小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斫琴,可謂孫家的一脈相承。自2003年,古琴申遺成功後,斫琴技藝有復興跡象,全國各地賣琴和古琴培訓業如雨後春筍。
  • 當古琴遇上黃梅戲 安慶師大舉辦古琴和黃梅戲通識教育公選課程匯報...
    1月6日晚,由安慶師範大學教務處主辦、黃梅劇藝術學院承辦、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和安慶市古琴學會協辦的2020年全校通識教育公共選修課《黃梅戲藝術欣賞與演唱》《古琴藝術欣賞與演奏》課程匯報演出在菱湖校區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辦。教務處、黃梅劇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及各學院師生近200人到場觀看了演出。
  • 初學者買什麼古琴好?
    這三種問題在古琴這個樂器上來講比較常見和普遍的。簡單來講解一下什麼是三病和初學者應該如何挑選古琴。廠琴:普通的練習廠琴在萬元以下的居多一些,曾到部分琴坊拜訪過,2000元左右的古琴腰果漆多一些。直接底漆上面加化學漆和生漆的也有。再貴一些的合格的練習廠琴價格在4千到8千元之間,廠琴的性價比很高的原因就在這,既能挑出好琴,又能兼具價格。挑選古琴還是要靠細心的手彈耳聽和眼觀。
  • 古琴入門——挑選篇
    現在古琴藝術再次復興,學習和愛好古琴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全國各藝術專業院校也陸續開設了古琴專業,有力的推動了古琴文化的普及和發展。因為古琴的製作和挑選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很多初學古琴的愛好者感到挑琴時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正確挑選。很多人花了錢,得到的卻是一張不能彈的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金錢。
  • 文化博覽丨古琴文化——高山流水之音
    一、古琴的起源與發展古琴的確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了,根據《尚書》《樂記》《詩經》等文獻記載,琴的出現至少已經有3000年了,這已然奠定了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的地位。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做了一系列的科研,做出了現代古琴的琴弦,在後來得到推廣,成為了今天演奏時候用的主要琴弦。除了剛才我說的空弦、實音和泛音,其實古琴還有其他的演奏方式和出音方法,就是我們說的弦外音,其中一種叫做走手音,剛才那首曲子可以聽到琴弦摩擦的聲音,那個聲音就是走手音。
  • 屋面防水施工中有哪些容易出現的問題
    屋面防水是建築防水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為了保證其施工質量,不僅是施工人員,還有設計人員都要進行縝密的思考,要不然會讓屋面防水工程出現問題的,其中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屋面漏水問題。那麼,屋面防水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都有哪些?下面,大朗防水科技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 古琴泰鬥李祥霆古琴藝術講座 在京華琴館舉行
    來自各界的80多位琴友和古琴愛好者參與了本次活動。李祥霆高徒、京華琴館館主趙金陽先生與容介書院共同負責此次活動的現場籌備工作。據李老師講述,有趣的是在1957年時,他隨査阜西先生習琴的地點也正是在南鑼鼓巷這裡!  講座中,李祥霆先生講解了彈琴之道與古琴藝術的種種風貌,講述了自己多年來習琴教琴的心得,分析了當今古琴發展的現狀。
  • 研究 || 中國古琴漫話
    在此之前,古琴的演奏也是聲多而韻少。在這段演變進程中,隨著人們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對精神層次更高的追求和思想感情的抒發以及人們對意會而不言傳的思想境界的延展和交流,對人與天地間追求和諧統一的交融,在古琴上的體現主要表現為琴曲的意境表現和意猶未盡的演奏手法中。反覆的吟猱中聲音綿延徐逝,於漸微的聲音中帶起或復起的聲音,最明顯的表達了東方文化中獨有的意猶未盡之餘韻。
  • 古琴藝術,從博物館走向復興
    圖為唐代手寫卷《碣石調 幽蘭》琴譜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現懷舊的復古主義傾向,另一方面由於古琴在《相和歌》、《清商樂》演奏中的長期實踐,與民間音樂有著深遠的聯繫,以及琴曲"楚漢舊聲"的歷史傳統,使古琴音樂在復古主義傾向中並沒有被湮沒,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發展著。
  • 古琴藝術家張俊波:樂以忘憂,內斂溫潤
    現為福建省古琴協會會長、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閩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客座教授、古琴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閩南師範學院文學院客座教授,中華孔子學會儒家樂教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古琴考官;龍人古琴研究院研究員。  福州新聞網記者 邱陵 實習生 陳玉燕 林意
  • 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
    古琴在先秦時代還在不斷發展,有五弦琴、七弦琴,還有九弦琴、一弦琴等,到了漢代才逐漸定型。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師曠式等。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 古琴雜談——七弦的風騷
    那麼以絲為弦,彈之得音, 並因而獲得「 樂」 的概念,很有可能在黃帝時代已出現。先秦時期, 古琴作為獨奏、合奏或者以琴歌的形式已廣為流傳。《尚書》有言:「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詩經》更是有不少相關古琴的記載, 如《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等等。還出現著名的琴人有師曠、列子、伯牙、雍門周等,更是少不了千古哲人——孔子,與古琴的故事。
  • 「古琴」為什麼不能叫「古琴」?
    對於「古琴」這個叫法,看著不爽,聽著還是不爽,而且已經不爽很久了。為什麼說「古琴」不能被叫作「古琴」呢?有人說「古琴」的「古」代表的是起源的遠古,那更為久遠的壎為什麼不叫「古壎」呢?再說,也沒有把簫叫做「古簫「的吧?
  • 開源軟體系統缺陷報告如何管理和分析
    其中,「摘要」和「描述」欄位是通過自然語言來描述的,比如缺陷是如何發現的、缺陷拋出的異常、缺陷重現的步驟等;「修復者」欄位表示當前缺陷報告的修復者;「嚴重程度」和「優先等級」從兩個不同方面解釋了一個缺陷報告的重要性,「嚴重程度」主要由缺陷報告的提交者根據缺陷對軟體系統的危害性而決定;「優先等級」主要由修復缺陷的開發人員根據當前工作量以及缺陷嚴重程度而決定。
  • ——認識古琴 古琴形制與材料
    而伏羲式古琴因其美麗久遠的傳說和古雅大方的造型至今仍是人們最喜愛的琴式之一。亦有人說,琴依人而制,琴如人形,項、肩、腰、足無處不透出生命的靈秀和萬物之靈的神韻。古琴象徵著自然的氣韻和生命的靈光。古琴形制與琴體尺寸琴的外形修長,由復瓦型的面板和平直(或微呈仰瓦型)的底合成一扁箱式整體。
  • 古琴知識大全,值得收藏!
    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傳統琴曲主要用五聲音階,即五正音,這可說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樂上的落實,而琴樂清虛淡靜的風格和意境則主要為道家思想的反映。冷謙的琴聲十六法實際上乃提出了十六個審美範疇,企圖為琴樂的審美與表演作一歸納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