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廟口夜市昨天復市,多數攤商怕沒有客人浪費食材,備料比以往少,
但消費者絡繹不絕,用餐時段更出現排隊人潮,
民眾表示,很懷念老味道,第一次這麼久沒有吃到夜市美食。
愛四路夜市攤商也在傍晚時分陸續擺攤,街道逐漸恢復熱絡景象。
廟口夜市約一半以上攤商重新開張,但仍有店家認為疫情仍有風險,僅提供外帶,不開放內用。
賣泡泡冰的郭姓老闆說,夜市是一體的,互相牽動,雖然擔心疫情再次爆發,
但將遵守防疫指引,也會儘量讓顧客以外帶為主,至於這次復市生意有沒有回溫,她說,還是要看晚上人潮狀況。
蚵仔煎的老闆娘則說,現階段還是儘量提供客人外帶、減少內用,
對於市府的「兩罩一套」、實聯制、酒精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要求,相當贊同,
業者們也會全力配合,希望客人慢慢回流,不要一下子大爆發。
蝨目魚湯的林姓老闆回憶起疫情剛爆發時表示,廟口休市前1周幾乎沒有客人,很多食材都丟掉,相當浪費,
這次重新復市不敢準備太多材料,擔心沒有消費者,也害怕疫情再次爆發,
為了維持食物新鮮度,還是決定先試水溫,觀察這幾天人潮再決定是否增加備料。
但從中午用餐時段開始,廟口夜市人潮不間斷,一名排隊購買魯排骨飯的陳姓民眾說,
夜市終於營業,她自從來到基隆,已吃了近20年的排骨飯,
這次休市近2個月,相當懷念老味道,也是人生第一次這麼久沒有吃到。
傍晚時分,愛四路夜市的攤商也陸續開始擺攤準備開店,遊客說,終於有疫情降級的感覺。
為嚴防夜市成為破口,市府推出十大防疫指引,包括所有攤商「雙罩一套」、全面實施實聯制等。
基隆廟口、愛四路夜市首日復市,其中廟口僅28間攤商恢復營業,愛四路則約5成,
但晚上人潮爆滿,連攤商都意外遊客會不斷湧入,準備的食材火速賣完。
約莫下午5點,愛四路夜市攤商陸續開始擺攤,一到下班時間湧入眾多遊客,賣甘草芭樂的蔡姓老闆表示,
第一天恢復營業怕沒有客人,只準備平常7成的量,原以為只會賣1箱芭樂,
但沒有想到人潮這麼多,現在賣了快2箱,若依現況預計晚上9點半就能賣完,收工回家。
一名從臺北來的民眾則說,今天特地到基隆夜市買晚餐,他認為夜市第一天恢復營業,人潮多不意外,並認為周末會更多,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臺北還是持續禁止內用,廟口夜市的遊客可能會持續增加。
遊客不斷湧入夜市,若未做好防疫恐造成破口,記者現場直擊,許多攤商並未落實雙罩一套,
主要是未配戴面罩或手套,隔板設置也有落差,只盼民眾和攤商能自律遵守防疫指引。
新竹都城隍廟城小吃攤閉關2個多月,27日上午10時正式營運,吸引不少嘴饞的民眾前來碰碰運氣,
連新竹本地美食部落客踢小米也搶在第一時間讓口腹之慾解封。
攤販們則表示,降級後所有攤商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但悶了兩個多月終於能開張,真的是很開心,也希望人潮早日回籠。
5月13日疫情警戒3級以來,城隍廟小吃攤全數停業,甚至微解封也未能開放外帶,
27日終於降級,前一天攤商整理環境的時候,就吸引路過民眾紛紛探問:「營業了嗎?」
27日當天一開門,就有不少忍了2個多月的民眾搶在第一時間消費解饞。
美食部落客踢小米也在首波消費之列,他表示,城隍廟小吃是很多新竹在地人回憶的味道,
自己平常是偶爾來吃,但疫情一關門就是2個多月,非常想念,
於是趁降級第一天趕快來品嘗朝思暮想的美味,順便體驗一下在防疫規範之下如何享用美食。
城隍廟小吃攤管委會指出,開放首日採單一進出口即實聯制,之後將開放所有出入口進出,
各攤商準備QRcode,消毒方面,每小時用次氯酸水擦拭料理檯,餐桌採隔板或梅花座二擇一,
每個攤商也字制透明隔板及透明簾,防疫措施拉到最高。
「看到客人真的好開心。」鄭姓攤商表示,2個多月沒收入內心很恐慌,
面對疫情降級終於可以開業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尤其擔心開放後又出現染疫者足跡,又是一番大消毒與清潔,
雖然開放首日來客數沒有想像得多,還是期待疫情儘早結束、來客數回升。
願此文能讓你 關注一下本號
[臺商總匯]
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