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二碗傳奇餛飩,擠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餛飩喝得不亦樂乎

2020-12-17 舌在美食線

南京人是出了名的愛餛飩。如果要評一道人氣最高的本地早餐,小餛飩配辣油毫無懸念地穩居榜首,不少南京人幾乎天天早起都要來一碗,理所當然地如同一項例行公事,永遠也不會厭煩。著旺火,煮著餛飩。湯頭一衝,辣油一舀,路人紛紛循香而來,在小攤前排起長龍。打扮入時的姑娘和穿著汗衫的大爺,擠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餛飩喝得不亦樂乎。

正宗的南京小餛飩必然要以輕薄的方形餛飩皮包餡兒,餡料只用豬肉靡和姜蔥調味,筷子或竹篾少少地一刮,粉色的肉餡在皮中央拓開硬幣大小的薄薄一層,手指輕攏,就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收了口。如此體量,滾水裡浮兩下,餛飩起,半透明的皮子粉紅的餡,紗裙一樣在鍋裡飄著,當即便能撈進湯頭裡。至於湯頭,各家自有講究,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不論用什麼湯頭,都不會少一勺榨菜末、一勺幹蝦米、一勺豬油、一把蒜花,以此吊出鮮味。皮薄可以透光,湯鮮而燙,餛飩被煮的滑溜直接一吸就入口吞下,所以叫喝餛飩。南京人為了喝餛飩甚至還作了一首南京話唱的本土歌曲。也許歌詞已經記不甚清,但是那一句「啊要辣油啊?」卻成為了連外地遊客都會說的經典對白。

老董餛飩攤

地址:秦淮區小心橋路口

人均:10元

將近40年的餛飩店,說它沒點東西你信嗎?這家店位於剪子巷和小心橋交界處,連門牌都沒有一個,到店裡喝餛飩的也多為街坊鄰裡。老巷子鄰裡之間的串門都是常事,你來我往中人情味就濃鬱起來。對於口味,那更是讚不絕口。「他家餛飩好吃又不貴,幾十年咯,我們沒做飯就到這裡吃!」

談笑之間,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已經上桌。清湯作底,葷油、味精潤味,撒上一把韭菜葉、榨菜,舀一勺辣油。葷油的油花,把餛飩映襯得晶瑩剔透,叫人垂涎。辣油浮在碗面上,油亮亮得帶著香氣,讓餛飩更是誘人。一口下肚,那麼香那麼鮮。

大喜餛飩

地址:浦口區新馬路4號浦鐵1村內

人均:12元

大喜餛飩的招牌已經舊得褪了色,同樣老舊的還有擺在梧桐樹蔭下的低矮桌椅——這種街角小吃鋪的感覺,真的久違了。它家是真正意義上的柴火餛飩,偌大一個爐灶火焰熊熊,氤氳著經年的煙火氣。

湯底有三種,原味、三鮮、鴨血。問老闆哪個是招牌,老闆答的真心實在:「沒有招牌,看你喜歡吃什麼你就加什麼。」大喜家的餛飩就是老南京記憶中的樣子,皮薄薄的,端上來的時候一個個鼓鼓囊囊,清湯白皮,加上蔥花香。平心而論,餛飩的味道並不特別,勝在皮子輕薄,肉餡鹹鮮,算是普普通通的好吃。但添上一勺店家自製的辣油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鮮紅色的辣油,油香撲鼻,化在清湯裡面,每一口都帶上了一絲不刺喉嚨卻異常深厚的爽辣。

汪家餛飩

地址:秦淮區集慶路124號

汪家餛飩承載著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店來吃的大都是老南京,中午剛到飯點,就聚集了四方食客,門口的隊伍排起長龍,店裡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充滿著市井氣息。端起一碗剛出鍋的餛飩,一顆顆浮在水面上,神氣地招搖著白乎乎的身子,讓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想要品嘗。現在,每天一碗「汪家餛飩」已經成為附近居民一天裡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了。

汪家餛飩有個特色,那就是餛飩下到大鍋裡是滿滿當當的,一個挨一個,「皮子是特製的,煮多了也不會糊,我一鍋煮二三十碗!一般的店做不到。」餛飩個頭就要比傳統的小餛飩大出一些,顆顆餛飩肉餡緊實分量十足,咬上一口豐富的汁水在口中四濺,香氣四溢。放點辣油,完美!

安慶柴火餛飩

地址:秦淮區馬道街122-1號

人均:9元

在馬道街找到這家安慶柴火餛飩,紅底白字的門頭毫無特色。但右下角一個小小的柴火灶,燻得發黑的斑駁門頭,卻讓對美食無比敏感的老饕們有一種天然的直覺:這裡的餛飩絕不簡單!

柴火灶臺是特製的鴛鴦鍋,左邊下餛飩,右邊燒開水。煮餛飩的同時,幾個湯碗擺開,麻利地放進調味料、榨菜蝦米韭菜花(天熱放韭菜花,天涼放蒜葉),最後是點睛的豬油。少了它,這碗餛飩也是沒有靈魂的。餛飩是典型的安慶作派,皮薄到幾乎半透明,肉餡緊實。一吸溜就軟滑落胃,毫無疙瘩感。加一勺老闆自家用豬油熬的幹稠辣子,香氣霸道,一層紅油讓人看著就胃口大開。

吳老太黯然銷魂小餛飩

地址:秦淮區八寶前街9號6室

對南京人來說,這是個既熟悉又親切的名字,始於1969,至今已是50+的店齡了。從浦口大馬路上的小餛飩攤,到現在南京城裡的多家門店,這家老牌餛飩店陪伴了太多南京人的成長。

小餛飩是用搪瓷碗盛的,就是奶奶婆婆那個年紀用的,頗有懷舊的感覺。店裡的招牌就是黯然銷魂小餛飩,而何為銷魂?銷魂就是超辣!一口下去感覺辣味直衝食道,秘制辣椒醬很香,色澤誘人,後勁很大!辣得特別過癮!

藍鯨鴨血餛飩

地址:建鄴區莫愁新村路

南湖公園附近

人均:17元

在南湖公園西北角,開了近30年的藍鯨鴨血餛飩(原南湖鴨血餛飩)。餛飩和鴨血濃縮成一碗,堪稱料理界最本土的「融合菜」——絕對是本城獨有。

在藍鯨鴨血餛飩店,你可以隨意搭配出最愛的一碗鴨血餛飩,店裡的鴨雜品種豐富,鴨血、鴨肝、鴨腸、鴨肫、鴨心等配料應有盡有,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搭配。老闆說這些配料都是和陸家鴨子合作,自己每天親自製作的,保證新鮮。煮出洞的鴨血,脆到感動的鴨腸,嫩滑不膩的鴨肝……重點是,每一碗鴨雜都多到流淚。

風頭雖被鴨雜搶走,但被歲月沉澱的餛飩也不失水準。餛飩整體偏大,肉餡適中飽滿,囫圇一大口,嘴角流淌的都是幸福的味道。餛飩出鍋前,師傅把碗擺好,在碗裡放入蝦米、榨菜、味精等小料。再灌下一大勺餛飩湯,幾者相交立刻產生了反應,濃香撲鼻。他家的湯可謂一絕,清澈爽眼,不像大部分柴火餛飩一樣有點渾濁。湯裡還滴了鴨油,與鴨雜、燒餅極搭,喝上一口再也忘不掉。

又見炊煙柴火餛飩

地址:雙塘園2號附近

人均:16元

早晨七點,老門東外的三條營,又見炊煙餛飩店的柴火開始燃燒,從清晨到日暮再到夜色漸沉,是這家小餛飩店35年來日復一日的生物鐘。因為一直會讓流浪漢和殘障人士免費喝餛飩,久而久之便有了愛心小吃的名號。

又見炊煙的柴火幾乎全天都在燃燒,從包餛飩到下餛飩,再到端盤送盞,老兩口早已做得熟稔。老爺爺說,秘方無非是遵循了嶽父母的忠告,用新鮮的骨頭燉湯,餡料都用新鮮的豬腿肉,肥瘦比例堅持3:7,「要做得長久,只有做得好人家才來」。當熬好的豬骨高湯澆上榨菜、蝦米、小蔥花,鮮香提味,皮薄餡大的小餛飩就像一朵雲,飄在微黃的濃湯裡,再滴上幾滴自製的辣椒紅油,配上現炸的蘿蔔絲餅,簡直美上天。

金陵楊家餛飩店

地址:秦淮區曹家巷1-3號

人均: 11元

穿過繁華的新街口,橫跨美食集中營明瓦廊,在一個不起眼的巷子裡——曹都巷,你能發現這家開了三十年的老店,如果不是刻意找尋,多走幾步都有可能錯過了。

每天凌晨,雙匯豬肉專賣店的工作人員會把新鮮的豬前夾肉送到店裡,這個部位的肉嫩口感也好。肥瘦兌比3:7,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簡單調料,吊出豬肉最鮮的那一絲滋味,調好的肉餡呈粉紅色,看上去就特別嫩。餛飩皮有咬勁且不破。楊老闆透露他家的餛飩皮都是純手工擀制,並且加了適量的雞蛋,增強韌性,也方便外帶。

楊家餛飩看起來沒那麼多花哨,但其味道卻是贏在樸實。餛飩端上來,清清爽爽的飄著些碎韭菜葉,餛飩個頭挺大,當吃下第一口,就能明白老字號絕對不是空名。皮薄肉多,汁水飽滿,卻又能嚼到很多實實在在的肉餡,嫩滑爽口。湯看似簡單,常吃的老客會跟老闆娘說不要味精,簡單的調料加上少許榨菜末,撒上一撮韭菜葉,味道卻是鮮美異常,簡單就是經典,無怪乎南京人說能有小時候的味道。

珊珊家餛飩

地址:秦淮區瑞金路36號27棟

這是一家開在小區裡的餛飩鋪,招牌都沒有,但仍有許多吃貨慕名而來。

老闆娘珊珊是安慶人,但口味調的很合南京人的胃口。餛飩湯是清湯,簡單的榨菜蝦米蔥花,加上辣油和胡椒粉,口感特別清爽。他們家的餛飩有一個特點,就是皮薄如蟬翼,卻又略帶韌勁,不會一煮就爛。也因為皮子夠薄,粉嫩的肉餡透光可見,每一顆舀上來都帶著些許辣油花和胡椒籽,香噴噴軟嫩嫩,直到入口,餛飩皮才有化開般的口感。

老韓柴火餛飩

地址:浦口區津浦新村社區底商

人均: 10元

這是一家開了三十幾年的餛飩攤子,門牌早已發黃泛舊,就這樣堂皇地留著過去的氣息。也不知道老闆從哪兒弄來的木材,堆的滿滿當當。那種帶油漆的老韓一家都看不上,說是會燒出怪味兒。

老韓家的餛飩,初初上桌的時候,常常讓人恍惚間以為看見了小金魚。餛飩皮薄到幾乎透明,淺淺露出自己平滑剔透的小尾巴。而胡椒粉、蔥花的適當點綴,則猛地一瞬間就將你拉回,燃起一顆想要品嘗的心。一入口,最先品嘗到的是那若有似無的柴火味。不是那種濃重的、難聞的柴火感,而是微帶著枝丫、木香的那種感覺。

巧手餛飩

地址:馬道街119號02幢1單元102室

坊間流傳巧手餛飩與手巧餛飩這兩家都是汪家餛飩家人單獨出來開的店,餛飩的包法和味道上確實大同小異。

餛飩沒有搞啥花裡胡哨的概念噱頭,就是最普通的豬肉餛飩,但是肉餡飽滿實在,肉味鮮香,湯底也調的很到位,蝦皮榨菜辣油自己放,再微微撒上一撮胡椒粉,一碗餛飩算是到位了。

黃家餛飩

地址:春江路鳳翔山莊05幢

黃家餛飩,鐵心橋餛飩霸主。不同於街巷裡的大部分餛飩,個頭大、皮薄餡足、顆顆飽滿讓它區別於別的餛飩。除了肉餡兒要新鮮有嚼勁,湯底才是一碗好餛飩的靈魂。這一點,黃家餛飩深諳其道。看似平平無奇的黃色透明湯底,其實是以豬筒骨熬湯為底,再加上葷油、醬油、鹽為料,撒上星星點點的蔥花,還沒見餛飩呢,香味早就飄散出來。剛出鍋的餛飩,粒粒飽滿,顆顆透著光澤浮在水面,賣相誘人。喜歡吃辣的可一定要放點老闆自己調製的辣油,不算辣但勝在香,有了它的加持,一碗清湯寡水的餛飩方可稱上色香味俱全。

相關焦點

  • 江南餛飩
    如果要評一道人氣最高的本地早餐,小餛飩配辣油毫無懸念地穩居榜首,不少南京人幾乎天天早起都要來一碗,理所當然地如同一項例行公事,永遠也不會厭煩。著旺火,煮著餛飩。湯頭一衝,辣油一舀,路人紛紛循香而來,在小攤前排起長龍。打扮入時的姑娘和穿著汗衫的大爺,擠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餛飩喝得不亦樂乎。
  • 南京小餛飩,你看起來很好喝啊!
    來回顧這篇南京小餛飩舊文,和你們一起捱過江南梅雨季~南京人是出了名的愛餛飩。街頭巷尾的餛飩小攤,長年累月生著旺火,煮著餛飩。湯頭一衝,辣油一舀,路人紛紛循香而來,在小攤前排起長龍。打扮入時的姑娘和穿著睡衣的大爺,擠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餛飩喝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場景在南京隨處可見。「還要辣油啊?」「愛老虎油!」
  • 本地南京人最愛的餛飩店都在哪裡?歪脖哥帶你去看看!
    如果要評一道人氣最高的本地早餐,小餛飩配辣油毫無懸念地穩居榜首,不少南京人幾乎天天早起都要來一碗,理所當然地如同一項例行公事,永遠也不會厭煩。著旺火,煮著餛飩。湯頭一衝,辣油一舀,路人紛紛循香而來,在小攤前排起長龍。打扮入時的姑娘和穿著汗衫的大爺,擠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餛飩喝得不亦樂乎。
  • 《2021南京人huo餛飩指南》
    而無論街頭還是巷角,南京er隨時隨地都能偶遇到一家餛飩店,愜意地huo上一碗熱乎的小餛飩,長嘆一聲「爽得一X」。畢竟huo一碗餛飩,才是南京人的本命。包餛飩的師傅手速飛快,可以說這手速是一秒一個,絲毫不誇張。用一木條挑起一堆肉餡,搭在餛飩皮上,另外一隻手一竄,一個餛飩就包好了。不一會裝的滿滿當當的餛飩就出鍋啦,楊家餛飩傳承了安慶餛飩的特點,是能放多少放多少。一碗餛飩端上來,煮好的餛飩一個接一個擠在一起,白白胖胖的餛飩看著就可以勾起想吃的欲望。
  • huò一碗餛飩,是南京人的本命
    包餛飩的師傅手速飛快,可以說這手速是一秒一個,絲毫不誇張。用一木條挑起一堆肉餡,搭在餛飩皮上,另外一隻手一竄,一個餛飩就包好了。不一會裝的滿滿當當的餛飩就出鍋啦,楊家餛飩傳承了安慶餛飩的特點,是能放多少放多少。一碗餛飩端上來,煮好的餛飩一個接一個擠在一起,白白胖胖的餛飩看著就可以勾起想要咬的欲望。
  • 這是國內的頂級餛飩,不管吃多少都會念念不忘,你最喜歡吃哪幾種
    上海是吃菜肉餛飩的老家,尋常要是說,「今朝吃餛飩好伐」,那一定是指菜肉餛飩。現在一年四季都買得到薺菜,但最鮮美的薺菜肉餛飩,一定是用陽春三月裡的野生薺菜製作的,那種鮮美柔嫩的滋味,是大棚薺菜難以望其項背的。南京|辣油小餛飩南京人是出了名的愛餛飩。
  • huò一碗小餛飩,是南京人的本命!
    南京人,出了名的愛huo餛飩。如果說「鴨子」是南京的一張美食名片,那麼小餛飩卻是每個南京人,從小到大記憶中最不可磨滅的小吃。「阿要辣油啊」「甩放!」這段老南京從小說到大的經典對白,連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也能說得很6。
  • 喝餛飩,燒「旺柴」!
    柴火餛飩、芳婆烏飯糰、辣油碟臨近中秋還貼心的準備了月餅……今天是每月一次的南京企業家服務日一月一會,如期而至早餐會上喝的是柴火餛飩會後如何將「柴火」燒得更旺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 湯汁清香鮮美,餛飩皮薄餡大,連吃帶喝實在是太過癮了,果斷收藏
    別擔心,小編今天就給各位媽媽們分享一款營養美味的家常餛沌,保證孩子吃了之後都會喜歡上,而且百吃不厭。平時閒暇的時候可以多包一點,將它放在冰箱裡冷藏起來,早上起來的時候拿出來煮一下,再配上簡單的食材調配出湯汁,連吃帶喝的,既填飽了肚子,還特別有益身體健康。下面小編就把這款家常餛飩的做法分享給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一起學學!製作程序比較詳細,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 不吃餛飩的十二種方法
    鮮辣粉是上海小餛飩的標配,愛吃這一口的人,會先仔細欣賞那鮮辣粉撒在醬油湯上的形態,再美美地喝上一口湯,鮮辣粉之於小餛飩就類似辣醬油之於炸豬排,是靈魂所在。為了這口鮮辣粉,上海人會帶你去多吃一碗餛飩的。
  • 紙上雲遊|第五站:來無錫,吃碗紅醬拌餛飩
    湯與拌應用到麵食上,白湯麵宜細窄,吃個清爽,吸溜溜;紅拌麵宜粗寬,吃個濃甜,呼嚕嚕。老一輩人說吃白湯麵主要吃個湯,吃紅拌麵主要吃個面。真正好面的味道,得吃拌麵才吃得出來。我有位河北同學,也有此執念。當日請我家裡吃,有好羊肉好蔥在,「煮湯麵可惜了,我給你弄個羊肉滷麵!」無錫人慣吃餛飩與小籠包。
  • 簡單易做又好吃,十分鐘快手,好吃到舔碗底的蝦仁豬肉餛飩
    最喜歡吃媽媽親手包的餛飩了,皮大餡薄,一口能吃掉一整個。每次媽媽給我做著吃都能吃上好幾碗,湯都能喝掉。撒上香菜,海菜,蝦米又鮮又美味。追著媽媽教給我怎麼做。記得以前有位朋友大家晚上出去玩,非要帶我們去吃北馬路上有一家野攤餛飩,總是推薦給我們,讓我們去吃,一直聽他嘴裡說想著正好可以去看看,一對老夫妻在路邊搭個帳篷有幾個桌子椅子,不止餛飩還有燒烤,其實想著可能時間這麼晚了不能有多少人的,結果過去還是站在路邊等了一會才有位置,吃的香菇餡的,感覺還好吧,心裡想絕對沒有我媽做的好吃,沒想到意外驚喜,湯喝起來特別的鮮,餡咬一口都冒湯汁,是在語言形容不了。
  • 大餛飩、小餛飩、砂鍋餛飩、煎餛飩…不重樣的上海餛飩隨你挑!
    湯底是阿姨自己挑的牛肉醬 紫菜 蝦皮,鹹鮮可口,喝一口就愛上了這獨特的味道。 小餛飩,薄而通透的麵皮緊裹鮮美的肉餡,襯著嫩黃的蛋絲和碧綠的蔥花,再添上一勺噴香的豬油,光是看著就饞涎欲滴了......
  • 餛飩湯汁不難調,準備這幾種料,開水簡單一衝,比骨頭湯還好喝
    餛飩是很多人喜歡吃的小吃,和餃子差不多,裡面肉更多,不一樣的是外面比較薄,裡面肉餡兒少,還帶有湯可以喝。比較有名的餛飩店比如千裡香餛飩,在全國各地開的都有分店,裡面的生意非常好,餛飩和餃子還有不一樣的地方。
  • 南京這家破爛餛飩店,堅持用柴火煮餛飩,7塊錢一碗客人搶著吃
    提起南京的美食,人們就想到鴨子,畢竟南京有鴨都的稱號,而且在南京烹製鴨子的方法五花八門,但南京的湯包,餛飩,面等同樣很受歡迎,南京這家很破爛的餛飩店,30多年了,一直堅持用柴火煮餛飩,煮出來的餛飩有濃濃的柴火香味,7塊錢一碗客人搶著吃。
  • 金陵鴨血粉絲湯與辣油餛飩
    小餛飩大江南北到處都有,而南京的辣油餛飩名堂卻在這「辣油」上。 自從南京話版《喝餛飩》一曲網紅,南京辣油餛飩也是紅遍大江南北,新冒出來的餛飩店也多如過江之鯽。 「還要辣油啊?還要辣油啊?
  • 上海最銷魂的20碗餛飩
    早上6點半到10點供應8塊錢一碗的小餛飩,下午3點半開始賣10元的砂鍋餛飩。皮薄餡多的小餛飩在開水裡翻滾,碗裡、砂鍋裡撒上紫菜蛋皮、榨菜香蔥,再來半顆滷蛋,兩者一「組合」,澆上骨頭湯,小餛飩就可以上桌了。這裡的餛飩只用純肉餡兒,堅決不放醬油和老酒和其他蓋味佐料,粉嫩的豬肉細緻地剁成泥,完全新鮮本色,原汁原味!皮子是定做的,送到店裡還要再加工下,煮出來像白紗裙,半透明吃起來又彈又滑。
  • 閔忠餛飩貢丸:我生在胡建,長在藍鯨
    這也是一家玄而又玄的餛飩店:生在福建,長在南京,他的生存環境如此險惡:坐落在餛飩產業競爭激烈的南湖,只有小小的門洞,簡陋的桌椅在門外粗獷地排開,讓埋頭喝餛飩的南京人,顯得格外虔誠。每碗餛飩都帶著那麼三個貢丸,我們常常會另加上爆汁牛丸之類的,一碗餛飩從熱氣氤氳的鍋中跳入碗裡,衝開紫菜、蔥花和橄欖菜,秋日的陽光一下子傾斜到餛飩湯上,晶瑩剔透的。
  • 飯館餛飩湯很好喝?老師傅教你餛飩湯的配方,自己也能做出好味道
    早上吃一碗餛飩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了,但是自家做的餛飩,湯總是感覺差了那麼點?其實是你沒掌握訣竅罷了!飯館餛飩湯很好喝?老師傅教你餛飩湯的配方,自己也能做出好味道1、先做鮮湯。碗裡放鹽3克,香料粉1克,雞精3克,胡椒粉1克,混合香油5克,倒入滾燙燙的骨湯既可。所用香辛料乾薑8克,山柰8克,肉豆蔻8克,砂仁7克,草果6克,木香5克,高良姜5互克,茴香粉4克,丁香2克,花椒3克,八角20克,肉桂10克,小茴香12克等,炒幹炒香,取一部分磨成粉末。
  • 【周末】在無錫沒吃過這十碗餛飩,你還敢說你是資深吃貨?
    招牌紅湯辣餛飩:大小中等餛飩皮子厚薄正好、略有彈性;三鮮的肉餡,用的腿肉打上勁兒,加了開洋和榨菜,開洋毫無齁味兒,不鹹的榨菜豐富了口感;紅湯的味道有點想滷水,加一小勺油辣椒,味道剛剛好;再撒一撮乾絲喝蛋皮絲,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