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波,是黔東南州鎮遠縣蕉溪鎮專職監察員。2017年1月,我被選派到鎮遠縣蕉溪鎮猛溪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幹部。
我所幫扶的貧困戶位於蕉溪鎮猛溪村最偏遠的涼水井和齋公坪組。
2017年7月,初到涼水井組我記憶十分深刻。我準備騎摩託車到涼水井組去走訪貧困戶,村紀檢員楊秀華告訴我,那裡還沒有硬化水泥路,路上全是砂石,騎車一定要注意安全。果然,不管怎麼小心,在路上還是翻了幾次車,手也摔破了皮。最後我決定把摩託車停在了齋公坪組,步行半個多小時,終於到了達目的地。 來到涼水井組,一位70歲的老人臉上滿臉疑惑地看著我,給我遞了一碗水,我一口氣把碗裡的水喝了個底朝天。經過了解,老人名叫楊通芝,今年70多歲,由大兒子田永益照顧,為了生計,小兒子田永金和兒媳常年外出務工,因為不通路,平時基本上是一兩個月步行去一次蕉溪集鎮購買生活必需品,涼水井組大部分的人都外出務工了。
在隨後的幫扶工作裡,我每次入戶前都會提前電話聯繫,看他們需要幫其帶什麼生活必需品。經過多次走訪,我也意識到,涼水井組要富,必須先修路,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老百姓脫貧的大問題。 2018年,在蕉溪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及猛溪村村兩委、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猛溪村涼水井組、齋公坪組道路硬化終於完成。 硬化路通了,交通問題解決了,老百姓有的種起了太子參、有的建起了果園,還有的每天騎車往返上下班,組上群眾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坐在家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忙忙碌碌的身影,楊通芝老人臉上浮現了久違的笑容。 2018年底,經過我反覆對其進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宣傳和動員,貧困戶田永金通過審核批准,一家人搬進了鎮遠縣東城新區120平方米的移民房,兒媳也就近找到了工作,工作之餘可以照看老人。 老人看著嶄新的新房,潔白的牆,摸著整潔的被褥,眼睛飽含著幸福的淚水,那一刻我體會了到老人對於這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因為這一等就是70多年,如今幸福生活變成了現實觸手可及。 青春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在開展幫扶工作四年的日子裡,不知不覺看到群眾的笑容成為了我在工作中最開心的一件事,因為從他們的笑容裡,不僅有過好日子的盼頭還有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會一如既往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為群眾做好每一件實事,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實現全面小康貢獻力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