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丨鎮遠縣蕉溪鎮猛溪村駐村幹部...

2020-12-16 天眼新聞

我叫吳波,是黔東南州鎮遠縣蕉溪鎮專職監察員。2017年1月,我被選派到鎮遠縣蕉溪鎮猛溪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幹部。

我所幫扶的貧困戶位於蕉溪鎮猛溪村最偏遠的涼水井和齋公坪組。

2017年7月,初到涼水井組我記憶十分深刻。我準備騎摩託車到涼水井組去走訪貧困戶,村紀檢員楊秀華告訴我,那裡還沒有硬化水泥路,路上全是砂石,騎車一定要注意安全。果然,不管怎麼小心,在路上還是翻了幾次車,手也摔破了皮。最後我決定把摩託車停在了齋公坪組,步行半個多小時,終於到了達目的地。  來到涼水井組,一位70歲的老人臉上滿臉疑惑地看著我,給我遞了一碗水,我一口氣把碗裡的水喝了個底朝天。經過了解,老人名叫楊通芝,今年70多歲,由大兒子田永益照顧,為了生計,小兒子田永金和兒媳常年外出務工,因為不通路,平時基本上是一兩個月步行去一次蕉溪集鎮購買生活必需品,涼水井組大部分的人都外出務工了。

在隨後的幫扶工作裡,我每次入戶前都會提前電話聯繫,看他們需要幫其帶什麼生活必需品。經過多次走訪,我也意識到,涼水井組要富,必須先修路,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老百姓脫貧的大問題。  2018年,在蕉溪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及猛溪村村兩委、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猛溪村涼水井組、齋公坪組道路硬化終於完成。  硬化路通了,交通問題解決了,老百姓有的種起了太子參、有的建起了果園,還有的每天騎車往返上下班,組上群眾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坐在家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忙忙碌碌的身影,楊通芝老人臉上浮現了久違的笑容。  2018年底,經過我反覆對其進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宣傳和動員,貧困戶田永金通過審核批准,一家人搬進了鎮遠縣東城新區120平方米的移民房,兒媳也就近找到了工作,工作之餘可以照看老人。  老人看著嶄新的新房,潔白的牆,摸著整潔的被褥,眼睛飽含著幸福的淚水,那一刻我體會了到老人對於這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因為這一等就是70多年,如今幸福生活變成了現實觸手可及。  青春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在開展幫扶工作四年的日子裡,不知不覺看到群眾的笑容成為了我在工作中最開心的一件事,因為從他們的笑容裡,不僅有過好日子的盼頭還有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會一如既往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為群眾做好每一件實事,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實現全面小康貢獻力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王璐瑤 李劼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大山深處建立的親情丨鎮遠縣蕉溪鎮猛溪村幫扶...
    我叫計夢能,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文旅局的一名幹部,從2017年起開始結對幫扶鎮遠縣蕉溪鎮猛溪村。從結對幫扶那一刻開始,我感覺身上的責任更重了,壓力也更大了。   一轉眼3年過去了,我與幫扶戶的感情越來越深。
  • 「我的扶貧故事」點燃鄉親們希望,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丨鎮遠縣陽鎮...
    我叫何梅,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對家鄉熱土的眷戀,2017年11月我研究生畢業後,成為了貴州黔東南鎮遠縣陽鎮的一名結對幫扶幹部、同步小康駐村隊員、扶貧專幹。在任務繁重但意義重大的扶貧領域,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一段平凡不尋常的歲月。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和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分別出處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經常出現在學校或者是珍惜青春大好時光的一些情況下出現。但是這句話是一種拼湊的格言,他沒有出自一個完整的典故。我們所熟知的以夢為馬出自於孩子的詩歌,祖國或者稱之為以夢為馬。而不負韶華是成語。
  • 「我的扶貧故事」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以行動彰顯90後扶貧壯志丨...
    我叫劉榮鑫,現任丙妹鎮歸林村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是一名90後中共黨員。2019年6月23日,我榮幸成為脫貧攻堅這場無硝煙戰爭中的一名排頭兵,成為歸林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第九網格網格員。劉榮鑫同志(右一)慰問老人並為老人換上新鞋我連夜收拾行裝,奔赴歸林村。夜裡,初夏氣息漸濃,縣城華燈璀璨,但蜿蜒崎嶇的山路上空,卻群星點點,靜謐安寧,一個半小時後,我到達歸林村。
  •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出自海子的《以夢為馬》。「以夢為馬」指把自己的夢想作為前進的方向和動力。馬,在這裡是指動力,亦有希望的意思。以馬這種強健美好的動物作為希望的載體,承載內心的理念和夢想,為未來的人生提供內在支持。
  • 「我的扶貧故事」住進新家 遍地花開丨冊亨縣雙江鎮壩納村駐村幹部...
    2014年大學畢業的我也像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對未來充滿雄心壯志,留在了省城貴陽,準備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然而理想是美好,現實是殘酷的,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加入到農村基層駐村隊伍中,從此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雁過當留聲丨鳳岡縣進化鎮紅安村駐村幹部羅勇
    位卑未敢忘憂國,能以一名駐村扶貧幹部身份加入這場脫貧攻堅戰役,是我最大的幸運。我叫羅勇,是鳳岡縣殘聯幹部。2019年7月,我作為新增派的駐村扶貧幹部進駐鳳岡縣殘聯掛幫的進化鎮紅安村駐村,由此開啟了我的駐村扶貧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有幸參與脫貧攻堅而自豪丨從江縣翠裡鄉聯合...
    我叫何再洋,是一名90後基層中共黨員,也是一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普通駐村幹部。2017年11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翠裡鄉聯合村任駐村幹部。剛開始駐村時,從未在農村生活過的我因語言不通、對鄉村情況不熟悉,駐村幫扶工作面臨諸多困難,有些手足無措。第一次到村開展走訪時,村民陌生又略帶防備的眼神,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在返回的途中,我陷入了深思:如何在較短時間內走入群眾內心、成為群眾的朋友與「知心人」?這是我開展駐村工作的首要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春去秋來扶貧情|興義市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幹部劉鑫
    我是劉鑫,春去秋來,時光荏苒,從2019年7月被下派至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扶貧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我作為一名幫扶幹部心連心幫扶貧困戶也有了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和一起來駐村的四位駐村幹部,還有五位村幹部,更有在南盤江鎮和興義市自然資源局的一百餘位幫扶責任人一起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用真心換真情|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駐村...
    人生總是充滿著驚喜和意外,沒有想到大學師範專業畢業的我,有一天會從教師隊伍加入到農村基層駐村隊伍中,從此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我叫鍾南,是從江縣貫洞鎮八洛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4年6月,經過組織批准,我從威寧縣教育局調到了從江縣貫洞鎮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結束了6年的教師生涯,正式加入全國農村基層駐村工作隊。我所駐的村是貫洞鎮八洛村,從2014年以來,村裡一直沒有村文書,我自然而然地兼顧了5年的村級文書,負責幫助村裡及要辦事的群眾書寫材料,比如幫助不會寫字的貧困戶群眾寫農村低保申請書等。
  • 「我的扶貧故事」「皇城」腳下駐村記丨鳳岡縣龍泉鎮六裡村駐村...
    我叫魏剛,2016年1月6日來到「皇城腳下」的鳳岡縣龍泉鎮六裡村擔任駐村幹部,開啟了漫漫駐村之路。初來乍到時,原以為該村擁有離縣城不遠,有著「皇城腳下三分福」地理優勢,發展應該不錯。但駐村後,我才發現並非如此,經濟和地貌條件嚴重製約了該村的發展。
  • 臨夏市融媒體: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歸來仍少年!
    臨夏市融媒體: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歸來仍少年!五月的花海,為青春綻放熾熱的陽光,因年輕發光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今天謝謝你,青年是你們對夢想的不失望造就了這片熱氣騰騰的世界恰同學少年 奮鬥正當時
  • 「我的扶貧故事」留下青春,帶回故事丨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駐村幹部...
    我叫陳安祥,是貴州省凱裡高速公路管理處的一名路政員。2019年8月,受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指派,赴黔東南州從江縣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開始了與這片風光秀麗、民情多姿的土地的緣分。村委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看起來已年代久遠。
  • 「我的扶貧故事」那年花正開 而今夢正圓丨畢節市民政局派駐黔西縣...
    放下背包,印入眼帘的是荒涼的土地、雜亂的稻草、糟糕的衛生……  戰貧鼓聲陣陣,作為第一書記的我,戰貧是責任,是使命,我很幸運來到扶貧一線。  走村串寨,一戶戶的摸排,在家長裡短中知民情,在杯酒寒暖中釋民意。歷時兩個月的進一步精準識別,為精準幫扶打下了堅實基礎。
  • 「我的扶貧故事」放不下的一樁心事丨黃平縣平溪鎮大寨村駐村幹部...
    我叫吳穠君,今年24歲,2018年11月參加工作,2019年3月到大寨村擔任駐村幹部,工作職責是協調鎮政黨委政府和村兩委脫貧攻堅工作,做好大寨村脫貧攻堅材料的收集上報。   「十一場殲滅戰」事關教育、健康、住房和就業扶貧等11個方面扶貧政策落地生根,我每天都要配合村支兩委收集11個網格片區的11項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的排查上報,並認真研究整改和補齊短板方案,力爭做到貧困人口應扶盡扶,不漏一戶一人。
  • 追夢少年|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今年的賽事,他拿下多個冠軍獎盃,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也不知道,這個小小少年,竟有大大能量!"對騎行,是熱愛,是夢想!"黃京說。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願這個少年在騎行的道路越走越遠!
  • 「我的扶貧故事」牢記囑託 不負韶華丨普定縣穿洞街道大樹村第一...
    大樹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基礎條件差,近半數勞動力外出務工,部分農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搬遷、自購租賃等方式搬到縣城發展,留下一座多為老、弱、病、殘等人群居住的「留守村」,困難重重,缺乏生機。今年4月,我被選派至大樹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從小不服輸的我,跟大樹村的「貧困」較上了勁。
  • 以夢為馬,莫負韶華
    還是那麼傻傻的,呆呆的,帶著好奇看著我,原諒我這麼猝不及防的看見你,只能痴痴的看著你,不能做出任何反應。我以為我與你只是被你帶著越陷越深,並沒有愛過你,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一場好夢,卻告訴我,只是看到你就好像很甜很美,可以回味很久。年少時的愛戀總是純真又美好,幼稚而又意氣,回首望,總是我欠你太多。
  • 「我的脫貧故事」大學生張飄:看家鄉巨變,話幸福小家
    我叫張飄,家住仁懷市高大坪鎮桅杆村,現就讀於四川外國語大學中文系。   這一次,以「變」為中心,記錄桅杆村這個大家,和我幸福小家的脫貧故事。你家養牛,我家養豕,共奔小康,富裕不是夢話。桅人勤奮,團結一家,添了紅磚綠瓦,不再害怕風吹雨打。房前屋後,綠肥紅瘦,風光無限,天邊無涯。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庭院把酒話桑麻。更有濟濟人才,心懷大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看我市優秀導遊員、講解員如何...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看我市優秀導遊員、講解員如何...: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以夢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