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曾是一類貧困村普定縣穿洞街道大樹村經國家脫貧攻堅評估驗收合格,脫貧出列。
大樹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基礎條件差,近半數勞動力外出務工,部分農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搬遷、自購租賃等方式搬到縣城發展,留下一座多為老、弱、病、殘等人群居住的「留守村」,困難重重,缺乏生機。
今年4月,我被選派至大樹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從小不服輸的我,跟大樹村的「貧困」較上了勁。在精準把脈的基礎上,針對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民生保障等問題開出良藥,在「問診複診」中改良藥方,讓大樹村的骨骼更健壯、肌體更健康。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樹村因地制宜,優化調整產業空間布局,流轉土地種植白茶1000畝、黃花菜200畝,養殖生豬肉牛200餘頭、家禽3000餘只,爭取青島對口幫扶資金190萬元完善產業設施配套,協調爭取田園高效農機4臺幫助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培育壯大永祥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大樹利民發展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發展欣欣向榮,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長效發展模式。
今年,大樹村扶貧「就業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2000餘人次,發放務工工資16餘萬元,有效帶動困難群眾增收。
走訪群眾
工作中,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著重抓好幹部教育培訓和作風建設,解決組織力不強、行動力不夠、工作本領不高等問題。2020年7月,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普定縣黨性教育基地宣傳陣地落戶大樹村,我緊緊抓住此契機,大力宣傳弘揚新時代「羊昌」精神,讓緊跟黨走、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優良品德根植民心,大樹村的「文化名片」亮起來了,「茶旅鄉村」的「新IP」響起來了。
針對大樹村自然條件差、貧困基數大、群眾困難多等實際問題,我與駐村幹部、村幹部一起制定了定期走訪研判、民主議事決策、跟蹤監測管理等制度並長期堅持,圍繞子女就學、人員就醫、住房保障、勞動就業、飲水安全、收入保障等方面問題進行全面排查,第一時間知群眾冷暖、解群眾困難。
今年,15戶因疫因災困難群眾得到臨時救助,11人在公益性臨時崗位上工作,1人納入農村特困供養範圍,30餘名因病因災生活困難人員成功申請農村低保,6名大學生新生全部獲得資助,5名大病重病人員得到及時醫治和足額報銷,1戶農戶獲得危房改造,20餘人通過崗位推薦穩定就業,50餘人實現就近就業……群眾生活有保障,家庭和睦了,鄰裡和諧了,我的心也放下了!
有新時代強農惠農政策的有力支持,有愛農助農的青年幹部的苦幹實幹,一定有大樹村美好的明天、農業蓬勃的發展、農民幸福的生活。而我,正是把汗水揮灑在離夢想最近的地方,讓情懷融入到為民服務最基層,在脫貧攻堅「戰場」和鄉村振興「舞臺」綻放青春之光。
【人物小傳】
鄧洋洋,2018年中科院博士畢業;2020年4月被選派至普定縣穿洞街道大樹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