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體質是一種形神和諧的體質狀態,是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的人群。
什麼是平和體質~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平和是表達一種平衡和諧的哲學概念。
平~就是不偏不倚,協調平衡的意思。(素問~調經論)說:「陰陽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歸平人」。(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平人者,不病也)。平人是健康的目標,(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察陰陽所在調之,以平為期)。也就是說,無論養生還是治病,要觀察陰陽的盛衰,使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的狀態,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所以經典黃帝內經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那麼和是什麼意思?和就是和諧,調和,機體的臟腑,氣血處於和諧穩定的狀態。在(靈樞~本藏)就說:提出四和的標準,即血和,衛氣和,志意和,寒溫和。
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壯,關節清利,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和,腠理緻密,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痺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
血和~則人的經脈運行正常,將氣血營養物質輸布於全身各部,從而達到滋潤筋骨,滑利關節的作用。
衛氣~則能夠溫煦肌肉,充養皮膚腠理,調節人體腠理和汗的汗闔,起著強大的保護機體,抵抗外邪的作用。
志意和~則能夠調節,控制精神思維意識活動。
寒溫和~則根據外界環境,氣候變化,等情況來適當調節生活起居,衣物和飲食,不因外界的氣候變化而引起發病。以主動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為標誌。
所以養生~就要陰陽平衡,陰陽以平為期,氣血以和為貴,平和體質具備了這些特徵,平和體質的人氣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臟安康,容光煥發,生命力旺盛,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能力強,具體表現:體形勻稱,健壯,精力充沛,情緒穩定,面色紅潤,輕勁有力,耐受寒熱,胃納佳,大小便正常,舌質淡紅,潤澤,薄白苔,脈象從容和緩,節律一致,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抵抗外邪能力好。
平和體質主要成因:平和體質成因很簡單,即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平和體質的父母,大多數身體體質良好,可以說得天獨厚,有優良的傳承。
在後天方面,一般比較注重調養,對體質沒有造成大的傷害,主要表現有起居有常,生活規律,精神平靜淡泊,情緒穩定,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勞逸結合,經常運動,使機體陰陽平衡,氣血調和,處於穩定和諧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