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塢龍井村賣得熱火朝天 雙峰村龍井為何滯銷?

2020-12-12 浙江新聞

  4月20日,農曆穀雨,西湖龍井茶群體品種的採摘進入了高潮。

  但這並沒有給雙峰村的茶農梁雪梅一家帶來太多的喜悅,因為龍井茶的銷路成了他們的難題。「電視上說有人花8000元一斤買到了假龍井,為什麼我家正宗的西湖龍井2000元都沒人要?」。

  面對積壓的茶葉,梁雪梅不得不為日漸上漲的採茶工工資算上一筆帳。在雙峰村,不少茶農都在為茶葉的銷路發愁。而同處西湖龍井一級保護區,梅家塢、龍井村的茶葉生意做得熱火朝天。

  一片西湖龍井,為何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4月20日下午,商報記者來到了處於西湖龍井一級保護區的雙峰村。

  穀雨對於茶農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這天前後,西湖龍井群體品種的採摘達到高峰,而在這之後,春茶的採摘就將拉下帷幕。

  在村民梁雪梅家裡,她的大女兒陳潔正在炒茶機前熟練地翻炒著當天採摘下的青葉,「一個茶農採上一天不過兩三斤青葉,大約四斤青葉才能炒一斤幹茶。」陳潔說,雖然現在大部分茶農已經由原先的純手工炒制改為機器炒制,但炒制過程仍不輕鬆,一天下來也僅有1-2斤的產出。

  雖然今年的收成還不算壞,但是茶葉的銷路卻成了大問題,「今年明前茶收得少,不到10斤,而到現在為止,才賣出了兩三斤,雨前茶更賣不動,幾乎沒怎麼動過。」

  她的幾個親戚也是如此,家裡的石灰缸中塞滿了炒制好的茶葉。

  事實上,在雙峰村,面臨同樣困惑的遠不止梁雪梅和她的親戚。梁雪梅說,村裡一名茶農家中甚至還積壓著幾十斤去年留下的陳茶。

  雙峰村村委書記單國梁說,村裡有420多戶人家、800多口人,而茶地面積僅600多畝,均分到戶後每人不過五六分地,人均產量與梅家塢、龍井村、滿覺隴、翁家山等區域相比要小得多。

  儘管如此,賣茶難仍然深深困擾著這裡的茶農,消磨了他們種茶的積極性。

  雖然不時有茶葉公司的人來到茶農家中試探口風,但是梁雪梅卻不為所動,「他們開出的價格實在讓人難以接受,明前茶外面(一斤)三千四千的在賣,他們只收1200元(一斤),雨前茶更低,才五六百,這幾天甚至降到了300元。」

  梁雪梅說,入了夏,這些茶葉的價格將直線往下走。多數茶農熬到最後,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只能以比市價低得多的價格賣給茶葉公司。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茶農說,如果不是當初籤訂了責任狀必須長期管好自己的茶地,否則將被處以罰款,她幾乎要放棄這個行當了。「現在採茶工的工資每年都在漲,物價也在漲,種茶賺不了錢了,年輕人沒人願意幹這個了,外面打工都要賺得多。」

  有茶農積壓著幾十斤去年的陳茶

  「有門路不一定行,沒有門路肯定不行」

  雙峰村的村民們的茶葉銷售渠道單一、賣不了高價,但同處西湖龍井一級保護區的梅家塢、龍井村、滿覺隴、翁家山等地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每到春茶上市的時節,大批茶葉公司、茶商、外地遊客、茶葉愛好者紛至沓來,茶農們剛從地裡收下炒好的茶葉立即被搶購一空。

  在這些地方,茶農將品級略低的雨前西湖龍井茶賣給茶葉公司的收購人員,而稀少珍貴的上等明前茶,他們寧願自謀銷路,因為這將得到比市價高得多的收入。

  翁家山村茶農翁麒為說:「我們農民家是自產、自製、自銷,最好的明前龍井茶茶葉公司收3000元一斤,自銷可以達到4000元-5000元/斤。」

  事實上,近年來西湖龍井的價格一直呈現一條不斷上揚的曲線。

  今年第一批西湖龍井尚未確定開採時,杭州一家茶葉公司就在3月初開始預售,並開出3萬元一斤的高價。

  多名茶商說,今年清明之前的西湖龍井頭茶僅收購價每斤就在2500元以上。而在梅家塢、龍井村一帶的茶葉市場上,動輒賣出三四千元甚至八九千元已成常態。

  在4月2日的杭州西湖龍井茶拍賣會上,標的物為4號和6號明前西湖龍井新茶分別被拍出了每斤3.2萬元和3.1萬元的高價。

  根據相關部門的一項統計顯示,在2001年,首批西湖龍井僅700元/斤,在這之後每年以幾百甚至幾千的速度向上攀升,10年之間暴漲40多倍。

  記者通過搜索發現,不僅在杭州,西湖龍井的價格漲勢已經向全國範圍波及。

  北京,特級西湖龍井在元長厚、吳裕泰茶莊,賣出了高達6800元/斤的價格,且供不應求。

  上海,正宗的普通西湖龍井在2000元/斤左右。

  天津,正宗西湖龍井茶,一般的價格也在1000/斤,精品的西湖雨前龍井,已達6000元/斤。

  西湖龍井10年價格上漲40多倍

  對於雙峰村茶農的困頓,村書記單國梁認為主要是他們無法依靠自身力量打開銷售渠道。

  「想把茶葉賣個好價錢不完全取決於茶葉的品質,一條快捷順暢的銷售渠道至關重要,只有把茶葉直接賣給城裡人才能得到理想的價格,而且時間越早價格越高。如果賣給茶葉公司,那價格就低得多。」

  可是在雙峰村,大多是埋頭種茶而不知道了解市場行情的老茶農。除了少數頭腦活絡、人脈廣泛的人有著固定的銷路,多數人只能看著積壓的茶葉長嘆奈何。

  單國梁說:「他們所擁有的門路,也就是城裡的幾個親戚朋友。」

  這種說法在一些茶商那裡得到印證,杭州農都市場經營戶馬建勝說,他的茶基本是從梅家塢、滿覺隴、龍塢等地的茶農手中直接收購,茶商大多採取類似的銷售模式。

  馬建勝坦言茶商們並不了解雙峰村,「我們一般每年都從固定的幾個茶農手中拿貨。」

  而梅家塢、龍井村、滿覺隴等地的茶農,卻擁有一張穩定而強大的銷售網絡,「一方面,這些地方早就名聲在外,對外地人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那裡的人主要靠茶葉經營來謀生,他們既是茶農又是商人,不僅熟諳本地的茶葉市場,還和北京、上海等地茶商、單位、個體老闆有著良好而穩定的業務關係,他們的人脈資源都是幾代人多年積累下來的。」

  單國梁說,他也曾幫助雙峰村的茶農們做過一些嘗試:1993年他通過個人關係聯繫上北京西城區土特產公司,希望通過他們的銷售網絡幫村民賣茶葉,但最終因為選送的茶葉無法取得市場的認同不得不放棄。「市場經濟下,同樣的茶,你有路子可以賣1000塊(一斤),沒有路子500塊(一斤)都沒人要。」

  90年代初,他還組織了500斤茶葉銷往山東曲阜,「本來說好了18元/斤,運到之後山東人卻言而無信,臨時壓價到15元/斤,考慮到運回來損失更大,也只能無奈接受。」但這次經歷讓單國梁在村民中承受了很大壓力。

  單國梁說,因為他掌管的財產是村民共有,這讓他沒法放手去幹,「打個比方,外出談生意總需要應酬吧,請客吃飯送禮是免不了的,但我以公家的名義出去怎麼做得了這些呢?」

  現在村裡負責保衛工作的丁林海曾是村裡不多的外出做茶葉生意的人,但幹了幾年之後,他還是放棄了。丁林海說,「這個圈子的水深得很,有門路不一定行,沒有門路肯定不行,個人的力量太有限。」

  單國梁說,造成這種局面的另一個原因是雙峰村和梅家塢、龍井村、滿覺隴、翁家山這些地方不同,茶農主要收入來源並不是種茶,「我們村有很大一部分的集體經濟收入,這可以保障他們生活無虞。這幾年村裡至少1/4的人家開起了農家樂和茶樓,另有1/3的人將房屋出租收取租金,每年有10-15萬的收入,遠遠超過種茶所得。」

  頂級西湖龍井明前茶價格

  西湖龍井不需要炒作?

  有意思的是,與雙峰村的茶農找不到銷路不同,農都市場的茶葉經營戶馬建勝卻發現他接觸到的茶農們正變得越來越「狡猾」。「以前我們挑茶農,現在他們挑我們,手中有貨不愁賣,往往是價高者得。」馬建勝說,「以前茶農的信息滯後,不知如何開價,而現在他們學會了參照茶葉公司的價格與我們討價還價。」

  「茶葉生意還是要懂行的人來做,既要研究茶葉,也要懂得市場行情,現在茶葉市場太複雜,茶葉價格、品質差異太大,對外行來說根本無所適從。」

  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姜愛芹說,個體茶農對接市場能力的強弱對茶葉銷售影響很大,茶葉公司、茶商都需要利潤空間,「每增加一個流通環節都意味著成本的增加,茶農直接與終端消費者對接能讓自身利益最大化。」

  姜愛芹覺得市場刻意炒作一些不著邊際的概念和不法商販的售假等行為不利於這個品牌的健康成長,「西湖龍井是知名度很高的歷史名茶,市場認知度高,根本不需要刻意炒作。(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焦點

  • 杭州:龍井茶樹被烤傷 持續高溫注意防範
    雙峰村的龍井茶樹被太陽烤成焦葉狀杭州龍井綠茶,正在等待一場大雨。天邊有沒有烏雲,山頂能不能來一道閃電,變成了杭州眾多茶農的企盼。7月21日,龍井茶,好「渴」。它解人口渴,添人齒香。但,誰給好茶「喝茶」?杭州雞籠山——龍井村——翁家山——梅家塢一帶綠茶產區,因為持續高溫,有些茶地「渴」得有些受不了,平地或者少樹山頂的茶園裡,越來越多的茶蓬葉子被曬黃曬焦。
  • 翻越獅峰茶園,從梅家塢到龍井村
    路線圖本次路線很簡單,分為兩部分:1、上山:梅家塢站——上山——三叉口——下山路口;2、下山:開始下山——途中所見——十八棵御茶——龍井村——龍井問茶;總爬升247米,徒步4100有人說,從梅家塢翻山到龍井村,才叫真正的「十裡琅璫」;我更願意把山上的琅璫嶺、萬林背山,連起來稱為是「十裡琅璫」。
  • 茶商忙澄清、茶農忙搶註——西湖龍井為何造假易打假難
    新華網杭州3月16日專電題:茶商忙澄清、茶農忙搶註——西湖龍井為何造假易打假難  驚蟄至清明前後,本是西湖龍井開採的農忙時節。然而,由於西湖龍井造假易、打假難,讓今年的茶農、茶商無心專注於茶葉的豐收。西湖龍井市場亂象非一日之寒,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首,如何保證「純正血統」,守住「西湖龍井」這塊金字招牌?
  • 西湖龍井茶的產區秘密 |茶百科細談龍井茶之一
    越州龍井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越州產區產制的龍井茶,稱為越州龍井茶。浙江龍井  錢塘龍井和越州龍井,統稱為「浙江龍井茶」。西湖龍井產區西湖龍井茶一級區域  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為一級產區,比較為茶友所熟知的村名字比如龍井村、獅峰山、雲棲、虎跑、翁家山村、滿覺隴村、楊梅嶺村、雙峰村
  • 純手工炒制明年西湖龍井,來自原產地梅家塢
    獅峰山的一面是龍井村,另一面就是梅家塢,這裡有2200多畝的龍井茶園,產量佔西湖龍井核心產區的一半以上;這裡有堪稱上品的西湖龍井茶,湯色碧綠明亮,香馥如蘭;這裡還有無數懂茶愛茶惜茶的匠人,他們精心呵護每一葉芽頭,傳承人工炒茶技藝
  • 綠茶尋古,梅家塢龍井村,一個充滿旅遊氣息的江南麗江
    於是我們去了梅家塢。一路上車行很緩慢,堵車。師傅說,現在不是旅遊高峰,春季的時候來,更堵。大家都去法西寺燒香,車就停大馬路上,至少堵半小時。得益於這一路的緩慢,讓我們可以一路上欣賞沿途的植被,以及沿途的茶園。都是修剪得很低很矮的,跟武夷山的外山茶園一個樣子。
  • 農居變身小別墅 繼梅家塢龍井村,景中村再變樣
    美麗的景中村小別墅還帶來新的生財之道,昨天,村民們告訴記者:「我們可和梅家塢、茅家埠、雙峰村不一樣,等5月份整治結束,咱要錯位經營,不光開茶室,還要開青年旅社。」  西湖源頭水盤繞  村子完全變樣了  白樂橋邊的農戶們可以天天享受西湖源頭活水。
  • 杭州春天最值得去的景點,藏濃濃春意,關鍵可以免費參觀西湖龍井
    相信很多朋友都經常聽說西湖龍井,愛茶的朋友也應該對西湖龍井有所了解,但是今天我不是來給大家分享茶,而是來給大家分享在這個季節,能夠在西湖龍井的產地看到的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去感受一下免費的西湖龍井的味道。
  • 梅家塢舉辦炒茶大賽
    通訊員 麻建輝 記者 劉雲 本報訊 昨天,西湖邊梅家塢村舉行2011年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技藝大賽,梅家塢、龍井、翁家山、滿覺隴、楊梅嶺、雙峰、九溪、梵村、茅家埠、靈隱等村子,一共40多位選手參賽,龍井村的陸洲東、翁家山的張培青獲了一等獎。接下來,西湖龍井將大量上市。炒一斤幹茶要6個多小時,而且很講究手上功夫。
  • 探訪梅家塢茶文化村,不是所有的龍井都是西湖龍井
    每次出去玩的時候總會糾結去哪裡,但是這次我決定趁著清明節之前,去一趟梅家塢,看一看採茶。梅家塢,又被大家稱作是梅家塢茶文化村,如果放在地圖上來看是非常不起眼的一個小點。說到梅家塢啊,喜歡喝茶的人也許都知道,這個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依山傍水,有茶有文,更是西湖龍井茶的一保護區和主產地之一。西湖龍井有一級產區和二級產區之分,其中一級產區裡面的「獅」、「龍」、「雲」、「虎」、「梅」之中的梅,說的便是杭州梅家塢了。
  • 到了杭州梅家塢古村,就像進入了世外桃源,半年之內我去了兩次
    說起梅家塢不得不說龍井村,相傳三國時期東吳大旱,派人曾來此地求雨,回去之後便雨露滋潤,豐衣足食,龍井也因此得名。到了北宋時期,不少高僧、文人相繼而來,隨著茶鄉的慢慢開發,龍井便逐漸為人知曉。北宋詩人蘇東坡經常和友人一起來獅峰山下品茗吟詩,當地人、清代文學家和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杭州山茶處處皆清,不過以龍井為最耳」,直到清乾隆皇帝御批,龍井茶才真正成為名茶。
  • 到了杭州梅家塢古村,就像進入了世外桃源,半年之內我去了兩次
    說起梅家塢不得不說龍井村,相傳三國時期東吳大旱,派人曾來此地求雨,回去之後便雨露滋潤,豐衣足食,龍井也因此得名。到了北宋時期,不少高僧、文人相繼而來,隨著茶鄉的慢慢開發,龍井便逐漸為人知曉。北宋詩人蘇東坡經常和友人一起來獅峰山下品茗吟詩,當地人、清代文學家和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杭州山茶處處皆清,不過以龍井為最耳」,直到清乾隆皇帝御批,龍井茶才真正成為名茶。
  • 杭州龍井村裡龍井茶,有多少是貨真價實?本地人:「裡面水很深」
    去過杭州旅行的遊客都知道,只要你在西湖邊,就隨時隨地有人向你兜售所謂的龍井茶,但看似便宜卻基本上都是假貨,上當受騙的外地遊客不佔少數,不過最近幾年,外地遊客都學聰明了,知道杭州的西湖龍井茶產自著名的龍井村,都紛紛到龍井村品茶,踏青,購茶,那麼這個產龍井茶的龍井村又是怎麼樣一個地方?
  • 龍井村探秘,體驗杭州西湖茶文化
    而如果想體驗杭州西湖茶文化,龍井村之行是最不容錯過的。龍井村龍井村,位於西湖景區西南,因盛產西湖龍井茶而聞名於世。龍井村擁有近800畝的高山茶園,四面群山環抱,呈北高南低的趨勢,獨特的地理條件為龍井茶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 龍井,杭州最地道的風物
    龍井泉本名龍泓,又名龍湫,由於大旱時節不涸,古人腦洞大開,以為這口井與大海相通,有神龍潛居,所以名其為龍井。 在龍井茶因此泉得名之前,龍井茶區已經在茶聖陸羽的《茶經》裡位列一席之地:「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當時的茶,多由僧人在寺旁自種自採,自製自用,還帶有幾絲禪意。
  • 杭州龍井村首推三條「茶文化休閒體驗線路」
    茶文化休閒體驗活動,主要活動場地,集中在龍井村裡,有23家農家樂參加。這些農家樂老闆,昨天都公開承諾,還籤下了字,保證讓市民和遊客喝到、買到正宗的西湖龍井茶。活動期間,市民和遊客去這些農家樂喝茶吃飯,還能吃到龍井村當地特色的茶點。  三條茶文化體驗線路:都是從龍井村出發,可以到九溪十八澗、十裡琅璫和龍井八景,村裡還有「十八棵御茶」,都可以去看看。
  • 「茗邊聚焦」西湖龍井採風系列報導之 來往亦風流,我們看茶去!
    沒有一個城市像杭州這樣與茶靠的這麼近,所有的茶山幾乎成了景區,人們對西湖龍井的熱愛,不是物質層面的,而是精神層面的,那一杯價格不菲的西湖龍井頭茶,並非人人都能享受得起,可在他們的骨子裡,這西湖龍井就是自家屋裡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這種情感的愛,就像是一種初戀。
  • 哪些地方產的才叫獅峰龍井
    獅峰龍井屬於綠茶,不經發酵,主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村,獅峰龍井的特點為幹茶翠綠,條索緊緻緊結,衝泡後的茶湯透亮純淨,嫩綠通透,口感甘甜醇厚,無苦澀感,香馥如蘭,其製作工藝為採摘、攤放、殺青、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包裝。
  • 龍井43全面開採,市面上頭口茶湯差價高達20倍!亂相之下如何品茗含...
    昨天17點多,食探剛趕到梅家塢的時候,就遇到了浩浩蕩蕩的採茶大軍,約百人的採茶工推著行李箱在停車場集合,還有少數年輕面孔,好不壯觀。據悉,本次龍井村,翁家山村、楊梅嶺村、滿覺隴村、梅家塢村、雙峰村等都在開展「點對點」專車接送茶工工作,預計有6300餘人通過專車進入各茶村。
  • 杭州:梅家塢明前龍井大規模開採
    3月17日,杭州西湖區梅家塢的部分茶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