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紫禁城六百年——故宮前院長李文儒帶你逛故宮

2021-01-09 中信出版集團

自公元1420年竣工,時至今日,紫禁城在北京城正中心矗立了整整600年。至偉的建築,精妙的細節,塵封的歷史,歷久彌新的藝術,交織時光,留下許多神秘且有趣的問題——

紫禁城裡究竟有幾座宮殿、幾間房?

秘密建儲是怎麼回事?

我們常說的金鑾殿是指哪裡?

御花園到底有多大?

後宮嬪妃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冷宮在哪裡?

……

恰逢紫禁城誕辰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年,中信出版聯合平安人壽邀請到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先生一同雲逛故宮,從皇宮到博物院,用現代眼光,看故宮新生,探秘大眾所不知道的紫禁城風雲。

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2020年12月29日14:00-16:00

地點:北京故宮(實地)+線上雲直播

活動嘉賓

李文儒,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歷任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中國文物報社社長、總編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王津,故宮文物修復師

參演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憑藉卓越的鐘表修復技術、認真專一的修復理念,獲贊「故宮男神」。

活動內容

第一篇章 大家看不到的事兒——幾度興廢太和殿

作為故宮裡最高大、最雄偉、最突出、擁有最空曠空間的建築,太和殿憑其壯美的設計,完美地建造一座人間天上的「天子的宮殿」。在這個古代中國的權力中心,權謀發生,權力更替——乾清門舉辦的開元大典裡,皇帝如何登基?四次有名的燒毀和重建,太和殿在其中如何成就和摧毀權力?

當下,21世紀至今,這座宮殿和整個紫禁城經歷了20年的大修——皇帝的宮殿最初是怎麼建的?大修又是修哪裡?新故宮「興」在哪?

第一篇章,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先生帶你親身看太和殿背後的歷史風雲,分享他所看到的「皇帝屋脊上的中國民工」。

第二篇章 大家不知道的事兒——宮門重重

故宮裡每座宮殿都有自己的故事,宮門也不遜色:宮門有哪些形式和分類,宮門的具體功能是什麼呢?而在被多重宮門阻擋的後宮裡,皇帝和嬪妃、嬪妃之間是如何生活?長春宮裡的連繪18幅《紅樓夢》大幅壁畫怎麼會出現在皇帝的宮殿裡呢?

重重的宮門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第二篇章,穿過宮門重重,穿越歷史層層,探尋一扇門積澱的故事。

第三篇章 我們以為是對的,實際不是這樣的——故宮裡面的文物和藏品

對話王津

作為天子之所,誕生600年的紫禁城匯聚了各類的奇珍異寶,這些也成為了故宮博物院舉辦展覽的豐富來源。而紫禁城本身,就是最大的展品。

——真實的延禧宮和電視劇裡的延禧攻略有什麼差別?一年中哪一天陽光能照亮「正大光明匾」?

第三篇章,李文儒先生帶我們走入鐘錶館,對談王津,細細談它們的「真相」。

12月29日下午2點,相約中信出版直播,跟隨李文儒先生的視角,解鎖六百年紫禁城。

掃碼預約看直播:【【直播預告】雲遊紫禁城六百年 ——故宮院長帶你逛故宮】

相關焦點

  • RDV時間·北京|李文儒:故宮院長說故宮:紫禁城六百年
    李文儒院長親自攝影,在這本書中記錄下了不為人知的故宮深處光景,跟隨院長的獨家視角,能看到故宮閉館時最悠然安靜的模樣,也能推開那些個禁宮的門,看一眼屋子裡的清晰擺設和件件珍寶。 六百年前,中軸線確定,紫禁城橫空出世。有了中軸線,才有了這方方正正、鋪排有序的威嚴皇城。作者講這條「帝王之軸」上立起的三臺三殿,講這條「帝王之軸」引領的皇權印記。 紫禁之城,向來隔絕著皇家和百姓,都說明朝的天下是朱家的,清朝的天下是愛新覺羅家的。
  • 「老故宮」李文儒榕城開講紫禁城
    當過10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17年故宮博物院研究館館員的李文儒,7日晚帶著新出版的《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兩本書,走進三坊七巷麒麟書局,與榕城書友面對面交流。開講前,68歲的李文儒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 李文儒談「故宮」:穿越六百年風雲,今天如何看古老紫禁城?
    穿越六百年風雲,今天如何看古老紫禁城?這是李文儒最關心的問題,「紫禁城是很沉重的,我們要用現代的理性,去認識這個皇權和帝制的鮮活標本,對於傳統文化要有正確的解讀和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幾年前,一個經商的朋友說想來看看我,看看故宮。結果走在中央主道上,他突然『撲通』一聲給跪下了,竟然是因為皇宮內的氣場給他的壓迫感太過強烈。」這個場景,引起他的思考:他為什麼下跪?因為看到了至高無上的皇權。
  • 600歲的紫禁城你該如何看,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走進故宮,你也成了...
    8月29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先生作客長沙梅溪書院,守護故宮十幾載的李文儒,選擇了遊客最常遊覽的路線中軸線和東西宮,寫下了國民故宮文化通識書《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兩本書。故宮的一磚一瓦,皆是歷史。從皇宮到博物館,今天的我們該如何看故宮?在梅溪書院,他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娓娓道出故宮凝聚的人文精神,用現代眼光,帶領大家重新審視故宮。
  • 紫禁城600周年,我們和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聊了聊
    從明清兩代的皇室宮殿,到如今的世界文化遺產,在現代理念的觀照下,我們應該如何理性地解讀古老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在他的兩本書《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中,從不一樣的圖文角度,詳細地介紹了故宮的整體和細節,並完整地分享了他在17年的工作中,對故宮文化和歷史的思考。今年,是紫禁城落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 六百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成,單霽翔講述故宮是一座怎樣的博物館
    「換算成陽曆,當天就是1420年12月8日,正好是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造完成了。」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今天(12月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的一場講座上說。「去年故宮全年參觀量達到創紀錄的1933萬人次,這麼多人進入故宮,開啟這場文化之旅,如果能提前對故宮有一些了解,會讓這趟旅程更有意義。」單霽翔說。
  • 「宮裡人」祝勇又要帶你逛故宮了!新作《故宮六百年》直播首發吸引...
    這不是知名作家、兼紀錄片導演祝勇第一部寫故宮的書,但卻因為今年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而有了不同的味道——2020年剛好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祝勇的新書也剛好以此為名:《故宮六百年》。5月25日晚,祝勇帶著它現身線上直播平臺「快手」,用一場當下最流行的直播宣布,自己這個「宮裡人」又要帶著大家去逛故宮了。《故宮六百年》祝勇+故宮這個IP也確實號召力不俗,雖說是新書發布會,但人氣絲毫不亞於其他帶貨主播,前後有超過1800萬網友走進直播間圍觀。
  • 《故宮簡史》:從24位帝王的紫禁城到尋常百姓的故宮,上下六百年
    往後十數年,每有親朋好友來京,總被相邀逛故宮,而我竟也真的是每次都在陪逛故宮。似乎不經意間,我們都忽略掉了什麼而不自知。太和殿的髹金漆龍椅 |《故宮簡史》內頁只不知,這樣的交代又是為了什麼?誠然,有一部分人逛故宮為的不過是湊個熱鬧,但更有好一部分人是有心想要多了解一些故宮的歷史,只是苦於這上下數百年,不知從何入手。
  • 故宮六百年,這些書為你慶生
    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此次發布三本:《宮殿漫步》《文物風華》《故人匠心》。其中,《宮殿漫步》講述有著600年歷史的紫禁城建築的故事;《文物風華》講述文物背後的精彩故事;《故人匠心》是一代代故宮人無私奉獻、恪盡職守保護故宮的感人故事。三本書均由故宮出版社推出。
  • 雲遊故宮六百年
    近了,近了,我的眼中出現了它的形狀,和我夢裡的一模一樣,一大早,我就急忙忙的趕來,就想看看被初升旭日照耀下的紫禁城。一眨眼的工夫,旭日光芒噴薄而出,萬道光芒通過雲朵之間的間隙,絲絲縷縷灑落在這座六百年的古木建築上,霎時間,整座故宮更顯得氣勢磅礴,華麗而威嚴。
  • 紫禁城六百年,故宮博物院推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宮博物院推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以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展現紫禁城六百年歷史。據報導,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9月10日,作為故宮博物院系列紀念展之一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午門開幕,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生動展現了紫禁城600年的風雨歷程,這也是今年故宮博物院的重量級展覽。展覽展至11月15日,憑故宮博物院門票進院後可免費參觀。此次展覽使用了午門區域的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三個展廳。
  •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宮女那麼慘,你還讓她們宮鬥?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然而,拜熱播多年的「宮鬥劇」所賜,提起故宮,很多網友腦海裡浮現的仍然是皇帝的八卦史。這對於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守護故宮多年的李文儒來說,簡直就是挺痛心的一件事。
  • 【六百年,再講故宮】紫禁城的大火
    中國之聲系列策劃《六百年,再講故宮》,今天繼續邀請歷史學家閻崇年,帶您探究故宮建築的玄妙。目前正在故宮午門正樓以及東、西雁翅樓展廳展出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上,太和殿的十個琉璃脊獸首次集體亮相。那麼數百年間站在太和殿屋頂上的脊獸們有著什麼故事?下面我們繼續來跟隨閻崇年先生的導覽,聽展覽,遊故宮。  紫禁城從明朝永樂十八年基本建成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四百多年間,有記載的重大火災就有四五十次之多。
  • 故宮屋頂為何不落草?《我在故宮六百年》來揭秘
    現代快報訊(記者 胡玉梅 李藝蘅)時隔 4 年之後,《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近日面世,開播不久就收穫了 9.2 分的高分。這回,節目組把鏡頭對準了故宮古建部、文保科技部等,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歲修保養為線索,講述"故宮匠人"修繕故宮的故事。
  • 故宮六百年大展直播觀看人數有多少?
    故宮六百年大展直播觀看人數有多少?  截至9月10日14時直播結束時,故宮博物院和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的直播觀看人數已分別達到近70萬和174餘萬,累計實現超200萬觀看該場直播。  點擊查看:紫禁城600歲直播在哪裡看回放?  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超級大展,終於在9月10日揭開神秘的面紗。
  • 星巴克作別 "紫禁城版"咖啡店在故宮悄悄開張
    故宮的九卿朝房註定與咖啡有緣。七年前,這裡曾因開設美國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名聲大振」。在星巴克離開兩個月後,「紫禁城版」咖啡店近日又在這裡悄悄開張。「這與剛剛退出的星巴克有本質差別,它的經營權掌握在故宮手中。」昨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證實了這一消息。
  • 六百歲故宮2020年首開直播
    為了不讓觀眾錯過紫禁城的旖旎春光,4月5日上午10時,故宮開啟2020年首次直播,連續兩天、三場直播,讓網友跟隨故宮博物院宣教部工作人員的步伐,領略到閉館期間故宮的春日之美、建築之美、空靈之美。帶領觀眾「雲遊」春景
  • 感悟故宮的前世今生
    何菲很多人對故宮還有這樣的認識:那是皇帝和嬪妃居住的地方,那是至高無上皇權的象徵;那裡地方很大,房子很多,有很多的牆,還有很多的龍……除此之外,很多人再也說不出故宮的所以然來了。作為中國文化象徵,作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文化古蹟,人們對故宮了解的遠遠不夠。
  • 書單|穿越十個甲子,故宮的故事都在這裡
    《故宮營建六百年》:寫給「故宮迷」的故宮建築史《故宮營建六百年》,晉宏逵(著);中華書局出版;2020年10月為紀念這座六百年的偉大古代建築群,古建築學家、故宮前副院長晉宏逵先生親自執筆,創作了《故宮營建六百年》一書,向讀者講述了從元明兩朝建城開始到宮殿落成的漫長的營建歷史。
  • 書單| 穿越十個甲子,故宮的故事都在這裡
    《故宮營建六百年》,晉宏逵(著);中華書局出版;2020年10月為紀念這座六百年的偉大古代建築群,古建築學家、故宮前副院長晉宏逵先生親自執筆,創作了《故宮營建六百年》一書,向讀者講述了從元明兩朝建城開始到宮殿落成的漫長的營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