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有多頑強?丟失大半國土和所有出海口,卻至今不肯屈服

2021-01-16 騰訊網

尼採曾在黑暗的世紀中發出吶喊:「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擲地有聲。人生短短百年,歷經的不只是九九八十一難,而危局過後是武裝的更強大的自己。

歐洲的小國塞爾維亞嘗過侵略的苦,受過資本主義國家的孤立和排擠,面對著威逼利誘,它始終不曾遲疑半分。丟失了大半國土和所有出海口,他為什麼不肯向西方國家屈服呢?

曾經榮極一時,轉瞬成空

細數歐洲大大小小國家,塞爾維亞始終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在今年的3月15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面對突然爆發的疫情含淚請求中國援助,這個國家也許才是第一次真正的進入大眾的視野。

塞爾維亞的人口只有700萬,國土面積8.84萬平方公裡,國內生產總值更是只有500億美元,這樣的經濟實力無論是放在歐洲還是全球都是非常弱小的國家。可殊不知,在歐洲的歷史上,他們也曾輝煌過,擁有過自己的榮耀。

十三世紀東羅馬內亂君士坦丁堡在一夜之間淪陷,而塞爾維亞人抓住了機會在巴爾幹半島建立了封建王國。國王統治有方,政局平穩,塞爾維亞很快邁入了帝國的強盛時期。此時它的版圖佔據了巴爾幹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

而在南斯拉夫王國時期,它的榮耀還在繼續書寫。有著「巴爾幹猛虎」美稱的它在26.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辛勤的忙碌著,創造著2600萬的人均GDP的神話。那時候的塞爾維亞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但是戰爭的席捲讓一切都化為泡影。在一戰中,奧匈帝國試圖吞併塞爾維亞擴大版圖,但是骨子裡熱血不認輸的精神讓塞爾維亞人選擇了刺殺了斐迪南。戰爭所帶來的無止盡的磨難直到奧匈帝國崩潰才宣告了終止。

平穩的生活只有短短數年,希特勒點燃了二戰的導火索。面對著法西斯分子的吞併陰謀,塞爾維亞人別無他法,只能拿起武器去守衛自己的國家。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格局以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標準劃分陣營,美國和西歐聯手成立了北約,而蘇聯團結了大大小小數個社會主義國家建成華約以示對抗。當時已經是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不願意進入任何一方陣營,大國爭端,小國無非是夾在牆縫中生存。

不明確的站隊態度讓蘇聯對塞爾維亞十分不滿,它撤走了給塞爾維亞的軍事援助和技術援助;北約對落單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是毫不手軟,數十架飛機轟炸南斯拉夫,迫切的想根除這個不和諧的聲音。但是塞爾維亞為了國家的獨立始終都堅守在自己的戰線上,毫不退縮。

君士坦丁堡

圍追堵截,夾縫生存

不僅北約中的美國視它為眼中釘肉中刺,許多的歐洲國家,也因它曾經的盛極一時深深忌憚著。數次圍追堵截,只為將其瓦解。在1991年蘇聯社會動蕩解體之後,社會主義陣營失去了領頭羊,資本主義陣營的西方國家趁虛而入將塞爾維亞鉗制在掌心。

以塞爾維亞為首的南斯拉夫聯邦被逐個擊破,南斯拉夫聯邦縮減成了聯盟,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地區紛紛宣告獨立,投入西方國家的懷抱。不久之後南斯拉夫聯盟再度解體,此時只剩下了仍在負隅頑抗的塞爾維亞和黑山

黑山

短短幾年,塞爾維亞丟失了大半國土,人力和物力財力都被西方國家打擊的毫無還手之力。可哪怕塞爾維亞只有小小不到十萬平方公裡的國土,西方國家也不願意結束對它的攻擊。或許他們對塞爾維亞窮追不捨圍堵數年,最終還是要小國示弱臣服。

為數不多的人民團結在一起,國家分無可分,於是西方國家又盯上了塞爾維亞的港口。

南斯拉夫聯盟尚在之時,它是歐洲南部為數不多的沿海國家,擁有著令人豔羨的港口和軍事基地。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內部各個省鬧獨立,南斯拉夫聯盟被分割的七零八落,塞爾維亞被閹割成了內陸國。外有猛虎欺壓,內裡境地艱難,但是塞爾維亞依然沒有放棄。

《權利的遊戲》裡這樣提及:「當大雪降下,冷風吹起,獨行狼死,群聚狼生」,在塞爾維亞卻是恰恰相反。若他摘掉了社會主義的標識牌,投入西方國家編織的美好夢境中,才會迎來真正的寒冬。它也不是一隻獨行狼,而是一匹孤狼,註定要從風雪荊棘中廝殺而出。

國民的根性

其實很難想像,遭受過侵略、同化,經歷過無數戰爭的創傷,還要面對著國土淪喪、國民經濟困難重重國內問題,塞爾維亞依然能夠堅定的站在西方國家的對立面。

西歐也曾想與塞爾維亞重修於好,但是塞爾維亞始終拒絕加入歐盟,哪怕進入歐盟之後會享受成員國的各種優厚待遇。

波赫戰爭結束後,西方國家又瞄準了塞爾維亞的科索沃。科索沃在政治上只是一個自治省,但是在經濟上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石油通道。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操縱下,挑撥民族仇恨,向科索沃描繪獨立之後的美好藍圖,不斷煽動它宣布獨立。

科索沃

但是科索沃的獨立,聞者淚目。所謂的科索沃解放軍襲擊南斯拉夫人民軍隊,不久造謠平民被大肆屠殺,在塞爾維亞拒絕他們潑髒水之後,直接動用了軍事武器。想中國在南斯拉夫大使館都未能倖免遇難,那塞爾維亞的人民又是怎麼在如水的炮彈中存活下來的?

西方國家所提倡的自由、平等、人權在那一瞬間都成為了魔鬼肆虐的嘲諷。

塞爾維亞人民阻擋不了科索沃脫離的命運,只能終其一生拒絕承認它獨立。明明都是塞爾維亞的領土,為什麼塞爾維亞獨獨對科索沃宣布獨立的反對意見那麼強烈?

原因無他,科索沃是他們文明的發源地。沒有了文明的源頭,便如無根的浮萍,漂泊無依。那他們書寫了近百年的輝煌在失去了靈魂的墳冢中又還剩下什麼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他們不願意做民族罪人,也不能做民族罪人。

吾輩當自強

塞爾維亞多年的抗爭換來的是如今的自由,遍觀早早投入西方懷抱的克羅埃西亞等國家,他們又何曾擁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這些於他們而言已經成為了可望不可及的奢想。或許現在的他們已經不再關心明天的到來,只期盼著當下的麵包。

他們曾撕心裂肺的哭泣過,至今也滿目淚光。以塞爾維亞的一首歌《如果塞爾維亞像中國一樣強大的話》作結,「如果塞爾維亞像中國一樣強大的話,沒人敢惹我們」,他們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會迎來盛大燦爛的陽光。

相關焦點

  • 歐洲最頑強的國家,丟失80%國土和全部出海口,至今仍然對華友好
    02現如今的塞爾維亞依舊和西方勢力作鬥爭,已經丟失了80%的國土和全部出海口。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國家和我國的關係一直很友好。在西方國家的打壓下,先後科索沃的獨立,後有黑山的自立。雖然受盡了西方國家的打壓制裁,但是塞爾維亞是沒有屈服的,即便是「粉身碎骨」。對於塞爾維亞表現出來的頑強,西方國家也是有些意想不到。面對著國土被吞併、出海口被佔有、經濟實力跌落低谷的局面,塞爾維亞還是選擇堅持走自己的路。
  • 歐洲最潦倒國家,丟失大半國土與所有出海口,至今堅持與中國交好
    因此很多小國會選擇依附於大國尋求發展,但其中也有例外,它們不畏強權、堅持自己的發展道路,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十分有骨氣的歐洲小國,雖然國內一貧如洗,但面對西方國家的強權,還是頑強的反抗,一如既往的對華友好,這個國家就是塞爾維亞。
  • 歐洲最頑強的國家,丟失80%國土和全部出海口,依舊堅持對華友好
    引言生命的意義在於頑強拼搏,對於國家來說更是如此。縱觀世界歷史,國際舞臺中歌聲嘹亮的一直都是大國和強國,它們決定著國際形勢,瓜分著地區利益,掌控著世界前進的方向。然而歷史上也有許多小國,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打贏了一次次衛國戰爭,即使面臨大國的欺壓也不曾有絲毫妥協。
  • 歐洲最頑強的國家,被圍堵30年也不屈服,一直和中國保持友好
    眾所周知,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迅速佔據世界的主導地位,並且不斷對他國進行各方面的制裁和發動一些戰爭來維護自己在國家上的霸權主義。歐洲的一個小國塞爾維亞堪稱是歐洲最頑強的一個國家,曾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家國家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圍堵,但是它一點也沒有屈服,一直和中國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長期以來,美國都對自己產生一些威脅的小國進行軍事打壓、技術打壓和經濟打壓,讓他們徹底的翻不起生來,但是塞爾維亞就是一個例外。
  • 科索沃已經獨立,塞爾維亞為何至今不肯放棄呢?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了,南斯拉夫放棄了那麼多領土,而科索沃已經獨立,為何至今不肯放棄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作為主體國家塞爾維亞,雖然也掙扎過,但是無法抗衡西方的強大,最終只能屈服,所以放棄了大部分的國土,也被迫承認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其頓和黑山的獨立。這對塞爾維亞而言,那也是無可奈何的。
  • 果敢,至今不肯屈服的明朝故土
    皇明祖訓,仍然在果敢得以傳承至今在所有明朝的遺民中,果敢無疑是表現得最堅強的,永曆末年,永曆皇帝與與少量親信逃往緬甸,失去了國家的皇帝一文不值。面對清廷的壓力,緬甸將永曆看做一塊邀功清廷的『肥肉』。終於在永曆十六年,釀造咒水之難,黔寧昭靖王沐天波見有變故,立即奪刀反抗,終因寡不敵眾,大小官員42人全部被殺。隨即緬軍趕往朱由榔住處,追殺隨從300餘人。將永曆帝送往清廷,最終在雲南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明朝大統最終滅絕。但是明朝的遺民卻未曾放棄,留在中緬邊境的明朝人持續堅持著抗擊的旗幟,只是這個旗幟從抗清變成了抗緬。
  • 這個國家雖然有出海口,但真的和「沒有」差不多
    一個國家如果有出海口的話,對於國家經濟的發展無疑大大的有利。歷史上很多國家為了擁有出海口而大大出手,1700年到1721年,俄國同瑞典進行了著名的北方戰爭,這次俄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獲取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很多土地,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進入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 最悲催國家:15年三次分裂,沿海國變內陸國,國土僅原來30%
    說起南斯拉夫,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對這個名字非常熟悉,甚至很有感情。因為這個國家在上個世紀曾和我國同處社會主義陣營,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一員。只是很可惜,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解體了。這是南斯拉夫的第一次分裂,這次分裂的結果是南斯拉夫損失了大半國土,原來有漫長的出海口也變得只剩下一點點了。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對南聯盟進行了2個月的狂轟濫炸,給南聯盟造成了極其慘烈的損失。這次戰爭的結果是塞爾維亞的科索沃省獨立出去了,現在只剩下名義上還保留在塞爾維亞,其實塞爾維亞已經完全不能控制科索沃了。
  • 保加利亞是怎樣失去地中海出海口的?
    一戰之前,保加利亞的面積大於今天的保加利亞國土面積(11萬平方公裡)且佔有部分愛琴海的海岸線。▲曾經的保加利亞擁有地中海海岸線保加利亞是怎樣得到愛琴海的出海口,又是怎樣失去地中海出海口的呢?一、漫漫獨立史保加利亞所在土地原本的居民是古希臘人的近親色雷斯人。
  • 波赫迷茫的海岸線,唯一出海口還被鄰國全包圍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國皇儲在此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這個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波赫的全稱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1992年才成立的新國家。是巴爾幹半島的一個國家。位於原南斯拉夫中部,東鄰塞爾維亞。
  • 東南亞最可憐國家,國家又弱又小,沒有一寸出海口,至今窮困潦倒
    俗話說「不幸的人萬般不幸」,「可憐之人那是處處可憐」,這種不幸和可憐都是堆積的。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很多國家那是非常不幸,國家一無是處,發展更是舉步維艱,窮困至極。最典型的下面這個國家,是東南亞最可憐國家,國家又弱又小,還沒有一寸出海口,備受鄰國欺凌,國家至今窮困潦倒。
  • 塞爾維亞在一戰中幾乎亡國滅種,卻不值得同情,自作孽真不可活啊
    前言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中,到了1915年10月,塞爾維亞軍隊有42萬人,由於戰鬥失敗,在撤退途中的不斷損失,最終只有14萬人撤到科孚島和維多島。同盟國完全佔領了塞爾維亞,相當於已經亡國,而他的支持者黑山也被滅國,一直到一戰結束,兩個國家才得以重新復國。
  • 塞爾維亞:曾是稱霸東南歐的強國
    在本世紀初,曾與塞爾維亞同聲共氣的黑山宣布獨立,又使得塞爾維亞成了歐洲為數不多的內陸國之一。或許塞爾維亞現在不起眼,但在歷史上也算雄踞一方的強國,其曾建立過強盛的王朝,甚至連拜佔庭帝國都不得不屈服於他。在現代,其前身便是南斯拉夫。不過由於塞爾維亞身處巴爾幹,周遭強敵環伺,稍有不慎,便是身死國滅。塞爾維亞也沒能逃脫這一命運,成為強國覬覦的對象。
  • 大清朝滅亡,中國到底丟失了多少國土?難怪至今都沒有完全收回
    國力弱小,就有可能面臨被欺負的狀況。在工業革命期間,很多國家追隨世界的腳步,努力去發展工業實力,也憑藉這樣的過程,才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在這期間有過農民起義,也有過各種變法,但是都沒能挽救當時已經完全陷入黑暗的中國,而我國的土地大部分也都在那個時期流失,真正丟失了自己的主權,走向了「兩半」社會。那麼,大清朝滅亡,中國到底丟失了多少國土?難怪至今都沒有完全收回。關注清朝末年,會發現那時的中國很亂,總是會被列強侵佔。雖然列強國家表面上是租借,但實際上就是強硬奪取中國土地。
  • 失去所有海岸線,淪為內陸國的三個國家
    當然歐洲也有一些內陸富國,但畢竟是少數,沒有普遍性,而且這種內陸國之所以比較富裕,一是因為有底蘊,二是地處比較發達的地區,可即便比較富裕,關鍵時刻依然會受制於人。所以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會儘可能爭取臨接海岸線的國土,哪怕是只有一點點海岸也好。因此世界上有很多為了海岸線而瘋狂奮鬥的國家,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我們的鄰居俄羅斯。
  • 太平天國運動,造成清朝丟失160萬平方公裡國土?
    》一文,很多老鐵們在評論區紛紛留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有部分老鐵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太平天國運動,是否造成清朝丟失160萬平方公裡國土? 今天就這個焦點談談我的拙見。 清朝的割地 眾所周知,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於1851年,失敗於1864年,經過長達14年的抗爭,洪秀全下轄的太平軍轉戰18省,攻克600多座城市,軍事上最輝煌時,一度開啟了西徵和北伐的兩線作戰,甚至北伐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入了天津附近。
  • 保加利亞是如何失去愛琴海出海口的?
    這種建立在「土保」關係上的通行權很大程度上妨礙著保加利亞的出口貿易和對外交流。如果我們順著保加利亞的地圖向南看,會發現隔著一段狹窄的希臘國土就是愛琴海,而這片土地恰恰是保加利亞永遠的痛。保加利亞與愛琴海之間的部分稱為「色雷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保加利亞喪失了對色雷斯的控制,此舉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保加利亞永久地失去了直接進入愛琴海的可能。
  • 最弱小的社會主義國家,無一寸出海口,國家至今窮困潦倒
    寮國作為最弱小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一寸出海口,國家至今窮困潦倒。寮國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國土面積才2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只有幾百萬,是社會主義國家中人口最少的國家。
  • 塞爾維亞的悲哀:實力不足又沒有大國依託,立足世界全靠卑微妥協
    塞爾維亞的前身是南斯拉夫共和國,南斯拉夫第一次瓦解成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黑山6個共和國。 南斯拉夫第二次分裂成科索沃、塞爾維亞、黑山三個國家。其中塞爾維亞作為主體國家,先後承認了分裂而成的包括斯洛維尼亞在內的六個國家並與其建交,但至今都沒有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國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