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揭秘毛澤東真實食譜:一日三餐吃什麼?
《毛澤東家居》 作者:龍劍宇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央領導人吃什麼、怎麼吃,是件十分神秘的事。究竟怎樣的飲食方案才使得我國領導人平均壽命一直居世界前列?近日,中央領導營養保健專家,首長營養保健專家曾煦媛和中國營養學泰鬥,從事營養工作60多年的原北京軍區總醫院營養科主任李瑞芬對中央領導人的飲食保健進行了解密。在《毛澤東家居》一書中,也曾經對毛澤東的菜譜和真實食譜進行過揭秘。
中央領導吃什麼
曾煦媛介紹了領導人們的一系列飲食方法,其中絕大部分是普通民眾可以輕易做到的。每天吃夠25種食物。這裡所說的是食物的種類,而非25道菜。為領導人配餐,講究的是少食多餐的原則,只有當食物種類夠「雜」,才能使營養均衡。李瑞芬說,她現在每天都吃25至30種食物,「每種吃一點就夠」。
李瑞芬稱,領導人們吃「四條腿動物」的肉比較少,從營養上來說,「四條腿(豬、牛、羊)的不如兩條腿的(雞、鵝),兩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菌類),一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魚)。
曾煦媛指出,就秋冬季而言,適合吃些牛羊肉進行「熱補」,或雞肉、兔肉等低脂高蛋白質的食物;在蔬菜中,根莖類蔬菜如白蘿蔔、百合、芋頭等則適合冬天食用。此外,還要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紫菜、木耳等。
兩餐之間要加零食。少食多餐一直是被推崇的健康飲食理念,領導們也不例外。曾煦媛介紹說,他們除一頓正餐吃到七成飽外,還會在上午十點左右和下午三點左右補充一些零食。
比如上午吃一小碗銀耳蓮子羹或麥麩,下午則喝半杯酸奶,吃上幾粒堅果。堅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癌症、心腦血管病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享壽 91歲的陳雲每天都要吃十三粒花生、散步十三分鐘,會客三分鐘。
有人對毛澤東的飲食起居提出質疑,網絡上流傳著一篇關於毛澤東飲食的帖子,題為《毛主席的菜單,不服不行!》,特別提及1961年4月26日工作人員會同廚師定製的一份西餐菜譜:「有牛羊肉菜十多種,西餐湯十六七種,其他種種更是名目繁多」,對於這一說法,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工作人員認真查對該館保存的毛澤東遺物,從毛澤東的食譜、菜譜及其相關記載出發,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得出了與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相當的結論:毛澤東是「凡人時代最不平凡的人」。
現存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毛澤東菜譜、食譜共計23份,其中食譜15份,有具體年代的為:1956年4月、1958年10月14日至1959年12月18日、1962年9月19日至1963年5月27日、1963年5月至1965年6月、1965年8月30日至11月21日、1976年7月10日至18日、1976年8月至9月、1976年9月4日至9月8日;菜譜8份,有具體年代的為:1961年4月26日、1964年10月22日、1976年6月26日。
這些菜譜和食譜基本保存完整,均由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手寫,記錄了毛澤東每日的飲食情況及菜色安排,具有真實性和權威性。記錄這些食譜和菜譜所用的紙張非常隨意,有零散的一張一張的,有幾張紙粘在一起的,有缺少封皮的筆記本,也有8開或16開的白紙,邊上用粗白線裝訂而成,或者乾脆就用信紙對摺裁成兩半,然後用硬紙板夾起來。此外,它們的紙質材質不一,字跡也較為潦草、凌亂,用筆各不相同,有鉛筆、原子筆、鋼筆,筆跡顏色也是紅黑藍交雜使用,從記錄方式和使用的材料看,並沒有因為是毛澤東的菜譜和食譜而顯得鄭重其事。
一位大國首腦的食譜如此隨意簡單,反映出毛澤東一直以來的平民化價值取向和日常生活的儉樸、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