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桐葡萄酒莊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位於一個小山丘上,以前可能很適合牧羊,否則不會以「綿羊」(Mouton)為地名。一七二五年前一個貴族祖·布萊(Joseph De Brane)將原有園地妥為整理後改名為「布萊·木桐」(Brane-Mouton),他的孫子凱特(Hector)男爵與鄰居達美爾克(D』armaihacq)將赤霞珠葡萄引進本園及梅多克地區,因此也是當地甚有名氣的園主。
1830年,凱特男爵將本園轉讓售給銀行業巨子羅富齊家族彌敦尼爾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後易名為「木桐羅富齊」。羅富齊家族是猶太人,家族源自德國法蘭克福,是銀行世家。在英國倫敦的其中一房家族因支付當時的英國威零頓元帥的滑鐵廬戰役經費而獲英王贈予男爵爵位,後來也就是這房羅富齊家族購得了「木桐羅富齊」莊園。彌敦尼爾購得此莊園後,其堂兄James,於15年後的1868年也購得,「拉菲莊園」,就這樣羅富齊家族一下子就擁有全法國最著名的兩個莊園。不過彌敦尼爾男爵買下「木桐莊園」後並未能使它成為最頂級的莊園,由於「木桐莊園」當時並沒有像樣的房間可供居住,因此男爵本人並沒在此居住。他死於1870年,而繼承「木桐莊園」的佔美士(與其堂叔同名)男爵也於37歲的盛年死於1881年,因此由遺孀繼承本園直至1920年再傳給兒子亨利。他是一個區生及藝術家,對釀酒及管理葡萄園毫無興趣,也不想離開巴黎這個藝術之都。於是把莊園交給次子菲臘男爵(Baron Philippe)。1922年10月22日他正式入主「木桐莊園」,當時才20歲的男爵立志要將「木桐莊園」紅酒提升到與鄰近的「拉圖莊園」與親戚的「拉菲莊園」一樣的水平。因為在1855年官方評級中,「木桐莊園」只被列為第二級莊園,這對年輕的菲臘男爵來說是個奇恥大辱,因此下定決心並全情投入來改善莊園的設施環境以至釀酒技術。自此以後「木桐莊園」酒的品質不斷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男爵凱歸,1947年正式繼承「木桐莊園」並且將兄弟姐妹們的股權全部收購後,成為「木桐莊園」的唯一擁有者。他繼續為「木桐莊園」晉級而努力。此後,他將每年一成不變的標籤藝術化。1945年為了慶祝戰爭勝利而在標籤上繪製「V」字後,每年的「木桐莊園」酒標籤都邀請著名的藝術家設計新標籤,費用是以酒代資,那就是60瓶不同年份的「木桐莊園」酒;待該年份出廠後,再多送60瓶,所以很多著名的畫家都樂意為每年的「木桐莊園」新標籤當設計師。藝術家之中以畢卡索(Pablo Picasso)所繪的酒神祭最為著名,原來這幅並未面世的名畫是在畢卡索死後,才由他的妻子讓售予「木桐莊園」的,當年法國農業部長,後來的法國總統終於頒布命令,將1855年官方所評定的四個第一級莊園增加至五個,那就是「木桐莊園」,時為1973年。此年份雖然不是好年份,但在市場上很快就被搶購一空,其主因有:1)1973年本庄園被評為第一級莊園;2)1973的標籤名畫是畢卡索於1973年死前遺留的藝術品,兩者佳有紀念價值,現在已是無價之寶。
「木桐莊園」在1927年時,菲臘男爵覺得當年的酒質太差,不能貼上「木桐莊園」的標籤,但當時又沒有副牌酒,於是在1933年購入鄰近土地44公頃的達瑪雅克莊園(Chateau D'armailhac),並於1956年以自己的名字改為「菲臘男爵木桐莊園」(Chateau Mouton-Baron Philippe)。但1989年又改回原名,但卻刪除了最後的一個英文字母「Q」。到1970年又購入鄰地30公頃的奇勒美倫莊園(Chateau Clerc Milon),這些收購回來的莊園各自獨立釀酒,所以不能當作是木桐莊園副牌酒。1995年木桐副牌酒正式上市,年份為1993年。木桐莊園內還有一小塊屬於「拉菲莊園」的小葡萄園名為「Carruades De Lafite」是「拉菲莊園」的副牌酒。「木桐莊園」的標籤每個年份的名畫都不同,因此有人為了要集齊所有木桐標籤而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對這些人來說可能標籤比葡萄酒的質量還重要。
葡萄園的具體狀況
木桐莊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與拉菲莊園(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距離只有一箭之遙,但是風格卻大相逕庭,木桐酒具有相當的勁度,更像是南部的拉圖。木桐的葡萄園在一個坡度不大的碎石平原上,碎石厚度在某些地方可高達12米。
木桐在葡萄成長時要經過多次剪枝,最後在收成時每株葡萄只保留一個芽眼,以此來控制產量。葡萄成熟後,完全手工採摘,在葡萄樹上對葡萄進行篩選並裝在小型的敞口籃子裡。葡萄園目前佔地80公頃,主要種植的紅葡萄品種為77%赤霞珠、11%美樂、10%品麗珠、2%小維度;白葡萄品種則為,57%賽美容、42%長相思、1%密斯卡黛樂。葡萄樹平均樹齡為44年。
釀造工藝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正牌):這款酒在橡木桶中發酵(木桐是美度區僅有的依然使用橡木發酵的幾個莊園中的一個),然後在新橡木中陳化。在橡木桶中發酵15-25天。在橡木桶中陳年15-22個月(幾乎全都為新,根據不同的年份來決定新橡木的比例)。
Le Petit Mouton de Mouton Rothschild(副牌):使用傳統的方法讓紅酒在聞名的木桐大橡木桶中進行發酵且在橡木桶中進行陳釀。
Aile d』Argent(木桐莊園幹白):依據年份和葡萄品種,葡萄要麼使用立式壓力機直接進行壓榨(60%),要麼在壓榨和發酵之前進行帶皮泡軟(40%)。果漿液被冷卻到8℃至10℃且開始在一個經常保持在18℃以下的不鏽鋼大桶裡緩慢地進行發酵。當發酵進行到一半,賽美容和長相思的果漿會被轉移到小橡木桶中(50%為新桶,50%為一年舊桶)。發酵繼續進行,且可能持續好幾個星期。然後開始熟化過程。保留酒泥以便對葡萄酒進行培養,給予它圓滿、長度和複雜度。經過對不同的品種進行勾兌之後,葡萄酒會在收穫後的秋天進行裝瓶。
品鑑記錄
木桐酒的風格比較另類,風格介於拉菲和拉圖之間,特別是它的酒香十分獨特,帶有濃烈的莫加咖啡香味,喜歡咖啡的朋友會特別鍾愛。在一些較優的年份,木桐酒的酒身相當豐厚,且回味悠長,酒質純淨,沒有雜質,給人很優雅的感覺。但如果碰上較差的年份,酒的風格會變得平庸,毫不突出。木桐酒缺乏穩定性,好的時候給人以驚喜,不好的時候又很平庸,因為這種特性讓酒客們對它又愛有恨。
關注酒因真經微信公眾帳號商務合作、交流
添加微信→q951029121
公共帳號關注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