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幾年來,智利湧現出了一批超級葡萄酒,它們以「挑戰者」的身份,一次次衝擊著舊世界把控了幾千年的葡萄酒神壇。如果說Almaviva的成功是因為擁有半個法國血統的話,今天介紹的這款名叫桑雅的智利葡萄酒,卻用它「純正智利基因」,強勢徵服了全世界酒品家的味蕾。桑雅的成功在讓全世界見識了智利葡萄酒的實力的同時,也為新世界酒莊樹立了榜樣。它的傳奇故事,是智利葡萄酒發展的裡程碑,註定要被載入史冊。
Robert Mondavi這位葡萄酒界泰鬥級的人物,常常給人一種「刺客」的感覺,他堅韌、隱忍,拒絕循規蹈矩,鼓勵開拓創新。平日裡他不動聲色、專注於釀酒,一但時機成熟,往往會給予「致命一擊」。1976年在巴黎舉辦的那場「世紀大審判」,加州葡萄酒以其超強的實力,擊碎了波爾多葡萄酒不可戰勝的神話,Robert Mondavi在這其中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1978年他與波爾多一級莊木桐家族合作誕生了加州第一款指標級葡萄酒作品一號OPUS ONE。
Chadwick家族是智利高品質葡萄酒的代言人,大名鼎鼎的Chadwick、Don Maxiamo 都出自這個家族酒莊之手,家族現任掌門人Eduardo Chadwick通過近20年來的努力,釀造出了多款世界級珍釀。在擔任智利葡萄酒協會主席期間,他為智利葡萄酒推廣付出了很多心血,極大改善了智利葡萄酒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為了感謝他為葡萄酒事業做出的貢獻,Decanter雜誌曾將他評選為「影響世界葡萄酒50大人物」。
兩位傳奇人物在智利「握手」,雙方希望能夠釀造一款詮釋「新概念」的智利葡萄酒。他們在智利考察了4年之後,終於在Aconcagua的一片山麓地帶上,發現了今天桑雅所在的葡萄園。1995年第一瓶桑雅問世,桑雅傳奇正式拉開帷幕。
桑雅能夠在短短20年內享譽全球,光擁有卓越的品質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些「標誌性事件」來助力,這就要提到「柏林盲品會」了。
The Berlin Tasting 柏林盲品會
2004年,Eduardo Chadwick受1976年「巴黎審判」的啟發,讓智利頂級葡萄酒和波爾多一級名莊同臺競技,希望藉此讓全世界認識到智利葡萄酒的魅力。
2004年,Eduardo Chadwick和Decanter雜誌主席Steven Spurrier(正是他本人主持了1976年的「巴黎審判」),在柏林邀請了眾多著名酒品家、侍酒師以及葡萄酒商,盲品了2000和2001兩個年份的波爾多一級名莊、超級託斯卡納名莊以及三款智利頂級葡萄酒。Decanter雜誌主席Steven Spurrier當時並不樂觀,但他對Eduardo Chadwick的勇氣表示欣賞。比賽結果公布的那一刻,全場都震驚了,誰都沒有想到桑雅2001以新人的身份名列第二,排在2000年份拉菲和2001年份瑪歌之前,桑雅一戰成名。
隨後的10年間,Eduardo Chadwick和 Steven Spurrier每年都會在全世界舉辦同樣的盲品賽,每次比賽都會更換不同的年份,讓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葡萄酒專家評選心中最好的波爾多混釀葡萄酒,值得高興的是,桑雅屢有斬獲。
繼2012年份獲得98分的高分後,2013年對於桑雅來說更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釀酒師Francisco直言這是他遇到的最好的年份之一。2015年6月,著名酒品家James Suckling破天荒地打出了99分的歷史最高分。這一分數也是智利葡萄酒在國際權威評分體系中獲得的最高分數。桑雅掌門人Eduardo Chadwick更是在社交網絡上表達了內心的激動,他說:「2013年份對於桑雅來說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是桑雅進入世界頂級葡萄酒殿堂的標誌性時刻」。
「Superb aromas of black currants, rose petal and mint. Lavender and stones too. Full body with incredible fruit density.Complex, yet it's agile and bright. Tannins are perfectly polished. It builds on the palate and shows the structure of a first growth Bordeaux but remains so Chilean. A blend of 58% Cabernet Sauvignon, 15% Carmenere, 12% Malbec,10% Merlot, and 5% petit verdot. From biodynamically grown grapes. Even better than the amazing 2012」.
James Suckling, July 2015
桑雅葡萄園位於Aconcagua山谷西側的山坡上,向西41公裡是浩瀚的南太平洋,北邊100公裡是首都聖地牙哥。葡萄田同時受到「秘魯寒流」和安第斯山兩股冷空氣的影響,這對於受地中海氣候影響的智利來說,顯得彌足珍貴。葡萄在達到完美成熟度的同時,往往能夠積累非常高的酸度。
與當地很多葡萄園不同,桑雅的葡萄樹種在山坡上,與平地上的葡萄園想比,這裡的葡萄紮根更深,在高溫乾旱的時候,深層土壤可以為葡萄樹提供額外的水分。這對於像智利這種需要藉助「滴灌」的產區來講,極具優勢。
此外,桑雅葡萄園是河流衝擊型土壤,土壤結構複雜,由河床的巖石、河流衝來的礫石,以及有機肥土共同組成。多樣化的土壤可以為不同葡萄品種提供相應的土壤環境,最大限度地表現出葡萄品種的特點。
與智利很多以波爾多混釀的名莊不同,桑雅減少了赤霞珠和梅洛的比例,適當地增加了一些馬爾貝克和小味兒多,然後大幅增加了比較晚熟的佳美娜葡萄。佳美娜這種葡萄顏色非常深,糖分很高,單寧柔和,能夠為葡萄酒帶來圓潤丰韻的酒體;它天然附帶的黑巧克力、雪茄葉和皮革的香氣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它卻有兩個致命缺點:一是缺酸,二是不成熟時有明顯的生青味。
然而,桑雅的葡萄園恰巧可以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首先,豔陽高照的夏天能夠令葡萄達到最佳成熟度,不會產生令人咋舌的生青味;其次是兩股冷空氣,它們能夠大幅降低了葡萄園的溫度,所以這裡的葡萄比正常的葡萄要晚採收兩周。較大的晝夜溫差和漫長的生長季讓葡萄積累了豐富的酸度,如果你有興趣查看桑雅的技術指標書的話,絕對會被6g/L的酸度驚豔到(正常的紅葡萄酒是2-3g/L),這也是桑雅口感與眾不同的秘密所在。
桑雅早在7年前就開始採用「生物動力法」種葡萄。我們知道每個葡萄品種對營養和礦物質的需求有所不同,而且由於土壤結構和土壤深度的不同,每塊葡萄田能夠提供的營養也有很大差別。為了讓每株葡萄樹在「最舒服」的土壤上生長,桑雅採用了「極具個性的生物動力法」。
首先,桑雅會把葡萄枝葉與動物的糞便做成「有機肥料」塞入天然牛角裡,然後在休耕時或葡萄發芽之前埋入地下。這樣就能賦予葡萄田持久的生命力。肥力問題解決了,微量元素怎麼補充呢?桑雅採用的方式非常有趣:他們會把含有不同礦物質元素的草本植物晾乾保存,根據每塊葡萄田的特點以及月亮運動的軌跡,選用不同草本植物熬製成水,涼涼之後,澆撒在葡萄田裡。這種純天然的方式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酒莊採用,據小編所知,著名的波爾多貴腐酒一級莊Chateau Climens也採用了相同的技術。
在釀造工藝方面,桑雅採用了類似波爾多列級名莊的精釀方式,但在很多細節上又突出了桑雅的獨特風格。
葡萄採收一般會在四月中旬開始(南半球的秋天)。手工採收後的葡萄會用12KG的小盒子分裝,然後統一送到酒窖,這樣能夠最大限度減少葡萄果粒的破損。經過精選後的葡萄果粒會在不鏽鋼罐中發酵,其中6%的葡萄會在全新法國橡木桶中發酵,這種發酵方式成本高昂,但卻能賦予葡萄酒更多變更複雜的香氣和口感。發酵後的葡萄酒被輕輕注入75%到100%比例的全新法國橡木桶當中,開啟長達22個月的陳釀旅程。
在葡萄酒世界,過度使用橡木桶其實非常危險,過多的木桶香氣會讓葡萄酒變得「庸俗不堪」,葡萄的原始香氣也會被破壞的「體無完膚」,想必很多葡萄酒愛好者都有所領教。但當你品桑雅的時候,完全不會有這種感覺,複雜多變而又細膩柔和的烘焙香氣,深深地嵌入了葡萄清新的花果氣息之中,結合之細膩、之完美,讓你摸不到半點「縫隙」。橡木桶烤制化的單寧成熟而溫暖,在帶來豐富結構感的同時,也讓酒體變得線條感十足。品嘗過桑雅之後,你就會明白什麼叫作「橡木桶藝術」。
桑雅2013於2015.9.10全球首發。9月23日-25日,上海自貿區紅酒交易中心將採取全球首發價進行同步配售。這款榮獲葡萄酒界重量級評論家詹姆士·薩克林 (JamesSuckling) 99分評價的桑雅2013,同時也是智利葡萄酒史上前所未有的最高分。面對品質比肩波爾多一級莊的2013年份,又有機會和全球的葡萄酒愛好者站在同一價格起跑線,無論是品嘗還是投資收藏,桑雅2013都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