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圓我一個登山夢

2020-10-16 大地上的飛鷹

記得很小的時候,心中就有一個夢想,「登頂珠峰」;甚至還想到了登頂那一刻,我將驕傲的向親朋好友們宣告:「珠峰也不過如此嘛,我不是上來了麼?」 ;在28歲的時候,我計劃從成都出發,沿著318國道騎行,穿過聖地拉薩 ,直達珠峰腳下。到那時就想,能近距離看看她,就好了,如果還能登上個幾千米,到達半山腰,那就是終級夢想了。但是,當我的珠峰之旅真正成行之日,卻是腐敗的坐著臥鋪火車,悠閒的翻過了高高的唐古拉山 ,到達了圓夢之地拉薩——珠峰! 哎,人的偉大夢想,會隨著我們年齡增加,而不斷的打折呀!

遠望珠峰圖

到了拉薩以後,我們找了一家旅行社,包了一輛到珠峰的越野車。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在出拉薩城之前,先去了一趟邊防局,交了身份證,然後司機就載著我們上路了,說是我們晚上到日喀則住的時候,就會有後面的司機把邊防證給我們帶過來。

一出城,穿過拉薩河之後,就開始上山,一到山頂,西藏的藍天白雲如約而至,這風景,不下車拍照,實在是對不起自己!

第一次見到這種灰山綠水,讓我大看眼界

車沿著螺旋形的山路跑了2小時之後,就到了沿途第一個著名景點「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

 過了羊湖之後,一路向西,於下午4點,到達日喀則 ,晚上在這兒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8點,又繼續上路,向珠峰進發!

路上見到一個小的布達拉宮


在這寸草不生的地方,竟然看見麥田,興奮的拍照留念...

大約上午11點,到達「嘉措拉山 」,此處海拔上升到了5000多米,已接近珠峰。從這兒開始,氧氣變得很稀薄。因為車上開始有人頭暈、頭脹,想嘔吐的情況出現,看來是高反了。兩位美女吃了點紅景天,好像還有點效果。

當時興奮的連路牌都要拍下來,以此表達自己到過這兒


不拍照留念,感覺對不起自己,哈哈...

看見了小時候的拖拉機,還載著人

繼續向前,2小時後,在烈日下,我們到達了珠峰國家公園的大門口。我們一車人以為,馬上就能到珠峰了。沒想到:這才是真正的珠峰之行的開始,後面的路況(除了這個好看的大門),是越來越差,差到讓你失去——去珠峰的興趣。後面還有大概200公裡的無人區,全是鑿山修的盤山路,這些路都沒有水泥硬化,全是用山上的碎石胡亂鋪就。坐在車上不吐,算你本事。

珠峰保護區大門口

這兒也是珠峰收門票的地方,一人180元,按人收費。老實講,這個門票,真是挺坑人的。如果你不知道在哪兒買票,也沒關係。在山下小鎮上的飯店裡,一般都有票賣的,可以找他們買。

無人區的荒山

我們走的是條新修的翻山路,據說還有一條老路。這條路要翻過兩大座山才能到大本營,一路上,你會看到不少的越野車,在這個爛的要命的碎石路上飛奔,揚起的塵灰讓跟在後面的人,真是苦不堪言。這條路的彎道,又多又急而且陡,我們一車人除了司機,全像在坐過山車一樣......眼看終於到了一座山的頂上,趕快讓司機停車,我們要下車休息一會兒,實在受不了。(這些,司機經常開這條路,為了趕時間,根本就不管我們的死活,讓他開慢點,這些人根本不聽我們的!!還是TM的一路飛跑....)。

在山上休息的時候,我突然看見有人推著自行車上來了。我的媽呀,還真有人騎車到珠峰啊?當時,說實話,我是發自內心的的佩服他們,他們才是真正的勇士!(大家要知道,這裡的海拔是5000多米呀,我們只是下車走了幾步,都能感覺到呼吸困難,而這幾位騎士——他們從千裡之外的拉薩,風餐露宿,還能負重前行到此;看著他們堅毅的步伐,一步一印的推車上山,我是真的服了,這才是真的騎行高人,我在這些人面前,算個屁呀..!(感謝上天能讓我在珠峰腳下遇見他們,我想這或許是上天對我的恩賜吧,他們幫我圓了騎行夢!!!)當時沒能給他們拍幾張照片,真是一件憾事。

一座山的山頂


沒有盡頭的盤山路

在這沒有盡頭的路上顛簸了3小時之後,我們好心的司機,告訴我們,再翻一座山就到珠峰了。這三個3個小時的無人區穿越,我是今生難忘。這個碎石盤山路,會把人拆磨成到 生無可戀的狀態。

好像路上的古城遺蹟

看著點古城遺蹟,拍下來,留個記念


最後的一座山,終於到了


這一路像是在沙漠中穿越,寸草不生!!


走了4小時不毛之地,突然看見有草了,都能興奮的下車,拍照留念。這個路上有好慘,我們都經歷了些什麼,大家可想而知。

路上的野草也要採....


珠峰,我終於來了!!

終於到了,我的珠峰,終於見到了你。雖然,天氣冷的要死,但是內心還是熱血沸騰的!

最牛郵政所

最牛郵政所,沒有之一。很多到這兒的人,都會在這裡給遠方親朋好友寄信,我當時真傻,沒有寄,現在想想,真是後悔的要命,可惜,今生估計不能再上珠峰了。

霧氣籠罩著的珠峰

我們到達大本營的時候,是下午4點過。有很多上午就到達珠峰的人比較慘,在這兒等了一天了,還是沒能看見珠峰,這傢伙一直在雲裡、霧裡,好像在和我們捉迷藏一樣——你猜猜我在哪裡呀?我們到的時候就聽大家說,今天是沒希望了,都一天了還沒看見,只能等明天了,但是我們的行程很趕,明天一早就要下山。所以心裡很是失望。最初我們以為只要到了大本營就可以看見珠峰,哪裡知道這裡的天氣這麼的詭異,什麼都看不見,灰濛濛的,雲層把什麼都擋完了.....不過既然來了,我們還是要拍個照,好圓上自己的珠峰夢,也算對的起自己了,反正是到此一遊了。於是我們就在那兒擺起了pose,拍了一會兒,興奮了一陣。

真是冷的要死喲


雪霧越來越大


天氣有變好的傾向


還在這兒不死心,等著看珠峰真容的可憐人

我們玩了會兒,正準備從觀景臺往回走的時候,我靠...運氣爆棚了!突然來了一陣神風,把雲層慢慢的吹開了,越來越開,天越來越亮...珠峰,珠峰,我的珠峰!竟然真從雲層後面顯露出來了....越來越清晰,哇,終於可以看清她的全貌了!(當時,真是內心高興都流淚了,老天真是眷顧我呀,這都能讓我看見,幫我圓了夢!感謝上蒼啊....) 接著,雲層被風完全吹散了。哇,我的天,太陽還出來了!真是不可思議,這兒的天氣太詭異了!天瞬間變得亮起來了,溫度也馬上開始上升。

這就是珠峰,我的夢

真正的看到了她,她是離我如此的近。看上去,她並有沒有電視上見到的那樣的高大上。站在這兒看,很難想像她的雄偉、挺撥、可能是遠的原因吧,也無法讓我體會到她的兇險...不能感覺到她就是世界第一高峰。看著就是遠處的一個小雪山,沒什麼特別的。但是她的確是世界最高峰。我想在靠近一些,在看的清楚一些,在離她近一點點......媽喲,結果沒走兩步就被在這兒住防的邊防叔叔給攔下了。不讓往前走了。要想再往裡面走,只能是專業的登山者人員拿著政府的批文才能進了.....再往裡面走,生死將是一瞬間的事。裡面沒有人煙,沒有水,沒有吃的,全是光禿禿石頭山,寸草不生!登山的所有東西只能靠自己背,小毛驢兒運。看著滿山光禿禿的黑石頭,我突然之間沒有了孤軍深入的勇氣......


回到大本營的路上,我意外的看見了一對新人在這兒拍婚紗照,真心祝福她們,也很佩服他們。去珠峰的路真的很辛苦,從拉薩出來後,兩天時間,幾乎全是在崎嶇的山石路上顛簸,太陽曬的人脫皮, 高原反應讓人頭暈、嘔吐,有很多路段是在懸崖邊玩命的前行,掉下去估計搜救人員連車都找不到。他們真正的是拿生命在結婚,相信她們的愛情一定會美好下去的...當時真應該上前認識一下她們的,可惜我膽子小,沒敢上去,就此錯過了。

拍婚紗照的小兩口

大本營兇險的夜晚

大本營的天氣變化十分的快,有時候是幾分鐘一變。我們去的時候還是豔陽高照,但是到大本營的時候就變得烏雲密布了,還起了風,溫度一下從20度降到了零下5度,晚上睡的時候蓋了兩床被子,烤著火都覺得冷(估計這時候已經降到零下10多度了)。在這兒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缺氧,是真的缺氧。睡覺的時候你睡著一會兒,就會下意識的醒過來,醒過來的原因,是因為呼吸困難,身體明顯感覺氧氣不夠用了,必須要喚醒你,要是這時你沒醒過來的話,可能就將在此長眠了。醒來之後,坐在床上,慢慢吸一會兒空氣,等感覺呼吸不困難之後,又再睡一會兒..就這樣,我一晚上醒了好幾次,我的同伴們情況也差不多,都感覺呼吸跟不上,一會就給憋醒了。一晚上我們所有人都擔驚受怕的,怕自己真的睡過去了.....

第二天早晨6點起來的情況


第二天,我們幸運的醒了過來。一大早,司機就叫我們趕快起床,準備下山。拉開帳蓬一看,嚇我一跳,天空中正飄著鵝毛大雪,雪不停的砸在我們車上,車頂上堆了厚厚的一層。 司機叫我們趕快收拾好,馬上走,要不然一會兒雪下厚了,會把山給封了,就沒法下山了。這時我們才反應過來,我們是在高山上啊,5000多米的高原上。冒著雪,我們開始下山了.....


大雪封山的早上


珠峰大本宮營旁邊的寺廟


老外在煮飯了

終於下山了,山下的天氣好多了,見到陽光,心情大好。在路上,我們還遇見準備上珠峰的老外,看著他們車,真是替他們捏把汗呀,這車能上大本營嗎,懸呀..

珠峰之行,到此圓滿結束!

相關焦點

  • 攀登者原型夏伯渝:中國假肢登頂珠峰第一人
    1975年的那個晚上,我在珠峰上睡著了1974年,26歲的夏伯渝入選國家登山隊,那時候,他是青海一家工廠的工人。珠峰、8848,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地理位置和一串數字。夏伯渝告訴芒種故事,登山隊的人跟他說,只要報名,就可以免費全面檢查一次身體,他就報了名。沒想到,從此走上了登山的道路。
  • 「紫牛新聞」蘇州姑娘實現珠峰南北坡「雙登」
    也許是天生愛折騰,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劉萍愛上了戶外運動。2013年開始,劉萍從蘇州經典徒步線路「靈白線」開始,漸漸迷上了登山。從那時起,她一直在蘇州周邊爬山,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後來,福建、西藏、新疆、非洲等許多山峰都留下了她的足跡,熟悉各種山路、地形,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的登山夢。
  • 學習強國:我與珠峰系列(二)
    2019年冬,我接到一個期盼已久的任務:前往西藏珠峰地區進行2020珠峰高程測量項目外圍基礎控制網的測量。我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後,他比我還開心。從11月中旬開始,我隨隊在珠峰地區的冰天雪地裡與高原缺氧帶來的高原反應作鬥爭,與狂風暴雪作戰。直到12月的最後一天,因為天降暴雪,實在無法作業才返回西安。我許下了來年再戰的諾言。
  • 登上珠峰大本營 十年夢圓
    8日下午4:20,張華生騎車爬坡30多公裡,經過了108拐,來到了海拔5198米的加吾拉山口,「這裡本來有一個視野很好的拍攝珠峰的觀景臺,但可惜的是,因為雲太多太厚,當天在加吾拉山以及下坡途中的三個觀景臺都看不到珠峰。」他只好下坡30多公裡來到了扎西宗鄉,9日晚在當地藏民開的旅館先住下。
  • 珠峰高程測量正在進行,很榮幸我曾踏足珠峰大本營
    ,開始了從拉薩出發的阿里無人區、珠峰大本營的行攝之旅,司機和老師是兩位年輕小夥子,六人小隊最終成功抵達大本營,遺憾的是我的相機連連出故障,沒有留下太多精彩瞬間,但一路的所見所聞,親臨其境的感受是無可替代,無與倫比的。
  • 我眺望遠方的珠峰,竟失了語
    我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人不遠萬裡,歷經千辛萬苦只為了看珠峰一眼,只是想挑戰一下自己嗎?望著天邊的珠穆朗瑪峰,大家都感嘆:或許這輩子也就只有來這一次了!是啊,有多少人會因為心事太重,一輩子都來不了!5200米的石碑旁,忍著劇烈的頭痛留了一個影,然後用盡全身僅剩的力氣爬上那掛滿經幡遠望珠峰的地方!
  • 2017年,我一個人去了珠峰
    ■湯成難2017年,我一個人去了珠峰——這句話幾乎成了日後我吹牛時的開場白。現在已很難說清那一年的一夜孤行,唯一可以作為理由的是,我想去看雪。到達珠峰一號營地是傍晚時分,沙石滿天,地面萬物仿佛都失去了引力,儘可能地當空飛舞。有人逆風西行,向著珠峰,風沙太重,遮天蔽日。從一處荒涼走向另一處荒涼,行走的人越來越多,埋頭,躬腰,以抵抗風沙的力量。
  • 2019,我的登山(中)——富士山與珠峰
    富士山交通還算方便,從新宿坐個巴士兩小時就到了五合目,海拔在2500左右,買點食物飲用水,然後開始登山,日本人一般把一座山從基座到頂等分成十段,每段就是一個合目,富士山吉田線的登山口在五合目。剛剛走了沒多遠到了六合目,開始下起了小雨,他們當地的工作人員,一個日本大姐很激動的跟我說,連英語帶日語帶比劃,超強颱風馬上就要到達富士山地區了,現在登山很不安全,最好不要上山了,I hope you can come back alive!Thanks,I think I can make it。
  • 珠峰衝頂段「希拉蕊臺階」坍塌:攀登珠峰運動一個時代的終結
    ­  就新華社報導,英國登山運動員5月16日證實,從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標誌地貌「希拉蕊臺階」已經坍塌,標誌攀登珠峰運動一個時代的終結。­  「希拉蕊臺階」(原貌)是登頂珠峰之前最後一道難關。人民網 圖­  「希拉蕊臺階」是從東南山脊路線攀登珠峰、海拔約8790米的一處高12米、近乎垂直的裸露山體巖面,因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和尼泊爾夏爾巴人丹增·諾蓋在1953年首次登上珠峰取道於此而得名。­  2015年尼泊爾發生裡氏7.8級地震後,就有人懷疑「希拉蕊臺階」發生了坍塌,但因為積雪覆蓋而未能確認。
  • 攀登珠峰:史詩中的傳奇|喬治·馬洛裡|攀登者|夏伯渝|珠峰史詩|...
    這一次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也許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可以重新來審視這部電影,一部用心拍攝的好電影——中國第一部登山冒險題材電影。《攀登者》拍攝的是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向珠峰發起衝刺的故事。1960年第一次登頂珠峰,中國登山隊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但由於沒有拍下照片,因而這一次登頂珠峰並沒有被西方世界承認。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珠峰(一)
    除了職業高山嚮導,對於大多數登山者而言,登山只是一場經歷,因為它不是生活的全部......透過回顧攀登珠峰遙遠的旅程,我們也可以從玩家的角度來理解珠峰。從夢想到登頂世界第一高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珠峰!從加德滿都通往一個叫做「 jiri 」鎮子的路,是瑞士政府在1998年在原來鄉村土路基礎上修建的,因為國際人士認為jiri的風景更像瑞士山區。
  • 我的珠峰EBC徒步之旅 --(06)
    在路的轉角處第一次看見了珠峰,手機拉近了拍了他一個模糊的身影,幾天之後我們會近距離地仰視他!珠峰遠遠望去並不是十分醒目,但是他的上面經常飄著旗雲,靠著旗雲就能辨識出珠峰的身影。小兵看我們速度變慢了,就把我們幾個女的水瓶都拿過去替我們背著,我的肩上一下子輕鬆多了,心裡充滿了感激。然後走著走著隊伍越拉越長,我跟Fred和小熊走在前隊。在某一個路口,後隊的小兵突然被一個岔路的風景吸引,帶著後隊興奮地探尋岔路消失不見了,於是我的水瓶也跟我分離了。下一個村子還不知道有多遠,我只能忍著乾渴,加快腳步,心裡充滿了焦慮。小兵用實際事例教會了我戶外徒步時人和水一刻都不能分離的原則。
  • 測量珠峰最新高程背後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 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 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進行捷聯式航空重力儀的研製。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現已發展出三代四型重力儀。
  • 珠峰為什麼不建一條索道,讓每個人都圓登上頂峰的夢?
    珠穆朗瑪峰的上山路線分別有兩條:南線在尼泊爾的境內,北線在我國的境內,珠峰的封頂也在我國的境內!這兩條線最難的線就在我國內,在兩條線相比較下,尼泊爾的那條南線就相對容易很多。那麼許多的山峰都是有不少的登山索道,珠峰為什麼不可以加上一條索道呢?升降梯肯定是不現實的,鐵索為何不試試呢?這個大膽的想法有很多人都提出過,但是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 我的川藏我的318(十九):徒步在珠峰腳下
    我只穿了兩件非名牌非加厚抓絨衣,有點搪不牢了,最糟的是風太大,吹過冰面的風更是刺骨,沒有衝鋒衣外殼,抓絨衣就是個篩子。跑步倒是抗凍,還能早點到珠峰腳下,可不敢啊,這裡5200多米,萬一把血紅素累趴下了,拒絕運氧,哥就得趴倒在女神腳下了,這事是挺浪漫,但哥還是比較傾向於回去倒在人間姑娘的腳下。不敢跑,走快點還是可以的。很快就把他們四個拋在後面了。
  • 珠峰大本營還能去麼?我來告訴你,那裡變成了什麼樣
    二年前,是一個冬季。一個人買了張上海到拉薩的火車票,本想在拉薩玩幾天就回去,後來莫名其妙拼車去了次珠峰大本營。我一直記得那天珠峰大本營的風,能把人吹倒的那種。因為沒有準備厚衣服,穿了拼車師傅的迷彩大衣,站在那裡。
  • 登頂珠峰的女科學家:我在喜馬拉雅尋找汙染物
    以下內容來源於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萍在第三次珠峰測量前演講分享。在喜馬拉雅尋找汙染物大家好,我叫王小萍,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喜馬拉雅尋找汙染物的故事。下面這個圖是電影《攀登者》的劇照,故事的原型是1975年的珠峰測高。目前珠峰測高已經進行了兩次,分別是1975年和2005年。
  • 紀錄片《珠峰清道夫》太震撼了!
    《珠峰清道夫》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對自己  生存的空間產生過各種遐想。大地有盡頭嗎?它是方的還是圓的?為什麼日、月、星辰總是東升西落?為什麼會有四季變化等。  一個第一次踏上珠峰地區的旅客,迫不及待地就近鑿塊冰燒水,想要品嘗一下世界上最純淨的冰上水。
  • 看完《攀登者》以後最大的感受:像去珠峰一日遊
    然而越美的景色,越人跡罕至,也往往越危險,據說在《攀登者》劇組去往珠峰大本營時>如果這輩子不能親自去一趟珠穆朗瑪峰,那麼國慶節在電影院裡,感受《攀登者》裡珠峰的,感受中國登山隊員們的壯懷激烈,也不失為一個絕佳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