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預測帝」:最有效探測法是飛機飛進颱風眼

2021-01-08 搜狐網

  「預測帝」又顯靈。廈門颱風來襲前25小時,此前成功提前預測鹽城龍捲風的@中國氣象愛好者 ,就發文稱,颱風極有可能在15日早晨從廈漳泉沿海登陸,可達15級。

  「應驗」被贊之外,他稱自己也是靠數據和經驗分析而來的。而準確的數據有賴於氣象觀測,對颱風最準確的探測,是飛機探測方法。美國從上世紀40年代起就經常性地探測颶風,而臺灣則擁有亞洲唯一的飛機探測計劃,但一次飛行基本成本就超過300萬新臺幣。此外,中國舟山將啟用無人機探測法。

(2013年8月,香港天文臺派出飛機,穿越尤特眼牆,飛抵它的颱風眼上空,拍下如下畫面,南海海面清晰可見。)

  龍捲風「預測帝」提前一天預測颱風

  9月14日2時許,@中國氣象愛好者 便指出,颱風登陸福建的概率增大,廈門和漳州沿海應進入最高防禦狀態。當天上午8點41分,他髮長文分析,莫蘭蒂最可能於15日早晨在廈、漳、泉沿海登陸,登陸時可能還有超強颱風下限到強颱風上限的實力(15-16級)。

  「莫蘭蒂有可能是閩南歷史上最強的登陸颱風,廈漳泉的朋友,應以防範歷史紀錄級別颱風的標準防禦它。」他強調。

  14日下午15時許,廈門史上首次發布防抗颱風動員令。15日凌晨3時05分許,颱風莫蘭蒂從廈門市翔安區沿海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48m/s),4點瞬時風速達54.9m/s,為建國以來歷史第二強風。

  @中國氣象愛好者 向搜狐新聞分析,颱風的路徑相對穩定,登陸廈門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引導氣流正好指向廈門,風力這麼強是因為它在巴士海峽發展到了極限,在此基礎上,核心結構沒有被中央山脈破壞。

  此次廈門颱風使用高空氣球探測法

  「颱風預測難度大,颱風預測需要大量的、準確的數據,數據越多預測越準。」@中國氣象愛好者 告訴搜狐新聞,為了取得數據,國內常用衛星、雷達資料判斷颱風的狀態,此外也常用氣球探測法。

  廈門氣象部門證實此次颱風中便使用了氣球探測法——每天早、晚7點15分,探測站都要各放飛一顆高空氣球,不能提前一秒,最多延遲5分59秒,一旦時間不對,或是氣球上不了天,就算事故。高空探測氣球直徑達2米,能探測溼度、氣壓和溫度,還能監測風向和風速——相當於為颱風做「體檢」,能夠為颱風預警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

  「氣球遇到強風直接炸了,不好測。」@中國氣象愛好者 指出,最有效最直接的颱風探測法,是派飛機飛到颱風裡面去測量數據。當前國際最尖端技術,是人工駕駛軍用改裝飛機,飛進颱風中心,甚至可探測極強颶風。「不是在外圍打轉,是要飛到颱風眼的,去年東太平洋出了一個風王,他們照飛不誤,也沒出問題。」

  最有效也最燒錢:飛機衝進颱風裡探測

  @中國氣象愛好者 稱,去年中國曾發射飛彈到彩虹颱風裡探測,目前香港、臺灣可派人工飛機飛進颱風外圍和不太強的颱風中心。

  2013年8月,香港天文臺派出飛機,穿越尤特颱風眼牆,飛抵它的颱風眼上空,拍到南海海面清晰可見。探測後不久,香港天文臺將尤特從強颱風降格為颱風。

  搜狐新聞注意到,亞洲唯一的應用飛機進行颱風觀測的科研計劃——「追風計劃」,已在臺灣實施了12年,完成74次飛行,追蹤觀測了58個颱風。每次飛行需5到6小時,基本成本超過300萬元新臺幣。而從十幾年來的觀測結果來看,這種方式對5天之內的颱風,平均可降低近20%的路徑誤差,對72小時之內的颱風,則能降低約6%的預報誤差。

  它的基本做法就是利用飛機繞行颱風的關鍵區域,從13000米的高空逐一投放被稱為「投落送」的大氣探測儀。探測儀在20分鐘的降落時間內,以每分鐘120次的頻率,將溫度、溼度、氣壓和風速等數據,實時傳回後方計算機,作為模擬、預測颱風走向的依據。

  2016年8月,浙江舟山打算建岱山無人飛機探測系統,以期到2020年,災害性天氣預報準確率達到80%,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誤差小於60千米。

http://news.sohu.com/20160915/n468485695.shtml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網 http://news.sohu.com/20160915/n468485695.shtml report 2145 「預測帝」又顯靈。廈門颱風來襲前25小時,此前成功提前預測鹽城龍捲風的@中國氣象愛好者,就發文稱,颱風極有可能在15日早晨從廈漳泉沿海登陸,可達15級。「應驗」

相關焦點

  • 日本派飛機飛進潭美颱風眼,測到驚人數據:此颱風低於925百帕!
    這兩天,在我國臺灣以東活動的颱風潭美成為東亞各國關注的對象,此前,它在良好水溫和大氣環境下快速增強,一舉成為了17級超強颱風。巨大渾圓的颱風眼和規整的結構都昭示著它無與倫比的破壞力,以這樣的強度登陸哪裡都是災難。
  • 香港天文臺派飛機飛進山竹,實測數據驚人:這是廣東最大的颱風!
    9月15日,強大的颱風山竹進入我國南海,但幸運的是,它在此前登陸了菲律賓呂宋島,受到呂宋島高山地形的影響大幅削弱。從衛星雲圖上看,山竹登陸後不僅颱風眼消失,核心眼牆結構已被完全摧毀,但外圍雨帶繞過了呂宋島,從17級以上超強颱風降到15級強颱風。
  • 日本派女記者飛進潭美颱風眼,到底有什麼目的?
    在飛機上,科研人員使用投落式儀器對於對於颱風潭美內部的氣壓、風速、溼度等氣象要素展開了全面測量,並且飛進了颱風潭美的風眼中心,再次觀測到了如同體育場一般環繞的雲牆。 據NHK報導稱,這次的飛行團隊還帶上了一名女記者與他們一同前往颱風中心,這可能是因為颱風潭美因為在臺灣以東洋面長期停滯強度大減,已經減弱為強颱風不再是超強颱風,飛機飛進颱風中心進行測量的過程會相對安全一些
  • 颱風天氣對飛行有什麼影響?
    颱風眼的形成,由於颱風內的風是反時針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造成之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之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強風不能再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颱風中心數十公裡範圍內的無風現象,而且因為有空氣下沉增溫現象,導致雲消雨散而成為颱風眼。颱風對於飛行安全的影響:颱風的威力極大且破壞力強,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日本名古屋大學等將利用飛機觀測大型颱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8月28日報導,為了提高預測大型颱風規模的精度以便有助於防災,日本名古屋大學和琉球大學等將開始用飛機進行觀測。計劃在2020年前進行4至5次飛行觀測。正式觀測2017年啟動,2016年將著手製造屆時使用的接收機等。
  • 颱風過境 對民航飛機有何影響?
    颱風對飛行有什麼影響?飛行員如何應對颱風? 颱風對飛機的影響 颱風是一個複雜的天氣系統,會帶來眾多不利於飛行的天氣現象,如強烈的風切變、雷暴大雨、巨大的積雨雲,還有較低的能見度、猛烈的風暴和飛機著陸時近地面大側風、陣風等危險天氣。此外,颱風的大範圍強烈渦旋及惡劣的天氣,可能造成飛機精密儀表的失靈、部分結構破壞等危險後果。
  • 颱風內部的結構如何?
    颱風的暴風範圍相當大,其半徑約有三、四百公裡;由於氣象雷達無法看到它的全貌,僅憑文字說明也不易描述詳盡,雖然現在氣象衛星可以在高空觀測,顯示出整個颱風中上層的形狀,但卻無法看到內部詳細的情況。現在我們分別從各方面說明,綜合起來也許可以有 一個概略的印象。
  • 華東空管戰颱風指揮飛機這樣飛
    在運行崗位上,上海進近管制帶班持續和氣象席位溝通了解天氣變化趨勢、颱風運行軌跡等信息,依照現場氣象雷達數據和前機繞飛軌跡,結合機組繞飛意圖和機組油量狀況,對進港航班提出飛行路徑建議參考,優化機組繞飛等待路徑。同時嚴密監控空中航班動態,根據空中交通流量狀況提前告知機組預計進場時間,讓機組充分了解管制意圖。
  • 今年「最強颱風」來襲,那麼在飛機上看颱風是怎樣一種體驗?
    @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文章《在飛機上看颱風是怎樣一種體驗?》,讓我們一起看看!①颱風的高度有多高?你們經常聽到颱風半徑如何如何,那麼颱風的個子有多高呢?其實,颱風是個扁而平的傢伙,半徑可以有幾百公裡,但身高一般只有十幾公裡,對流最旺盛的眼牆區高度甚至能達到二十七八公裡。
  • 在飛機上看颱風是怎樣一種體驗?
    昨天網友在飛機上拍到 颱風山竹 上了微博熱搜飛機上真的可以看到一大坨螺旋雲,還有蒜瓣一樣的颱風眼嗎?嗯,就讓我們來說道說道經常聽到颱風半徑如何如何,那麼颱風的個子有多高呢?其實,颱風是個扁而平的傢伙,半徑可以有幾百公裡,但身高一般只有十幾公裡,對流最旺盛的眼牆區高度能達到二十七八公裡。
  • 颱風來了,飛機會被吹跑嗎?
    廈門航空機務人員解釋,因為飛機固有的飛行特性,在遭受強風等惡劣天氣影響時,飛機容易發生移動,一般會用系留、轉場、進機庫三種方式處理,避免飛機受到損害。01 順風停放,「五花大綁」固定當風速大於一定程度時,機務人員要用系留裝置將停在機坪的飛機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以防飛機產生側翻或意外移動。廈航機務系留飛機。
  • 【注意】寧波市氣象臺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第4號颱風「黑格比」強度...
    包括飛機進入颱風眼的觀測和在颱風周圍的觀測。飛機偵察到的颱風位置和強度比其它方法要精確。但由於其耗費大,因此,進行飛機探測的次數和地域非常有限。02衛星拍照始於60年代。氣象衛星可拍攝出清楚的可見光和紅外的兩種颱風雲圖照片。
  • 颱風「山竹」已致2人死亡!颱風在吹,謠言在飛!這些謠言都已澄清
    謠言三謠言:網友在飛機上拍到颱風山竹,颱風山竹中心呈現水果山竹剝開後的樣子12日中午,網友@一個阿呆仔 在微博上聲稱,「網友在飛機上拍到颱風山竹」,並配了一張飛機乘客視角拍攝的照片,圖中颱風山竹中心呈現出了一個水果山竹剝開後的樣子。
  • 颱風來襲 飛機組團逃難 空軍曾吃過大虧
    但是也不絕對,這裡我們也可以舉個例子:比如颱風襲擊的是廣州或上海這種全國樞紐機場,你讓飛機全部走也不可能,只能讓大部分飛機走,留下一部分飛機。另外,飛機要想留在停機坪上「抗風」,沒點噸位還真不行。就如我們上圖的747在面對颱風時都會有小幅移動,如果是架小的通航飛機就被吹飛了。
  • 數據帝:臺灣幫大陸擋了多少颱風?
    原標題:數據帝:臺灣幫大陸擋了多少颱風?數據帝:臺灣幫大陸擋了多少颱風? 中國天氣網獨家報導 7月8日,今年的1號颱風「尼伯特」以超強颱風強度登陸臺灣,成為歷史上登陸我國的最強初颱風。隨後,它將向大陸逼近,登陸福建並深入內陸。數據帝帶你扒一扒,這些年,超強颱風最愛登陸哪裡?臺灣又幫大陸擋過多少颱風?
  • 【民航小知識】颱風對飛機的影響
    颱風來襲導致大量航班延誤甚至取消,那麼颱風作為一種危害巨大的自然災害天氣,它對飛機的影響到底有多少呢?颱風對飛機的影響  1、顛簸。颱風在低層主要是流向低壓的流入氣流,在內區可產生很強的風速,在高層是反氣旋的流出氣流。上下層環流之間通過強上升運動聯繫起來,這是颱風環流的主要特徵。上升、下降的氣流會使飛機產生劇烈的顛簸,嚴重影響了飛行的安全。  2、結冰。成熟階段的雷雨雲中含有大量的過冷水滴,在飛機穿越雲層時,小水滴遇到飛機表面,容易結冰。
  • 90%的航班在超強颱風登陸前取消了 為什麼有些公司仍在飛?
    記者12日諮詢多位行業內人士,試圖還原多家公司在超強颱風中的決策和應對過程。不管飛與不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慮安全與經濟效益,航班規劃與旅客關係等多方面的平衡。是否取消?11日上午8點30分,由東航總經理參加的決策會再次召開,這時候,對颱風的影響判斷又發生了一些變化。考慮到颱風要推遲登陸,影響時間延長,而其他幾大航空公司也陸續決定取消全天的航班,東航也更改了航班取消的計劃,上海兩場下午15點到次日凌晨的所有航班也將取消。而在11日上午10點前,公司還搶飛了虹橋機場是35個航班,以及浦東機場的1個航班。
  • 巴蓬突然逆勢增強,颱風眼清晰可見!分析:它是史上首個日食颱風
    12月26日下午,今年第29號颱風巴蓬已經正式進入我國南海中部海面,雖然說此前穿過菲律賓群島還是對它的結構產生了一些影響,尤其是菲律賓群島西部的民都洛島上的高山一度使得颱風巴蓬的風眼崩潰,但經過一夜的發展,今天下午的衛星雲圖上看,颱風巴蓬核心雲區持續對流爆發,一個清晰的風眼結構又重新發展了出來
  • 飛機上看颱風是什麼樣的?
    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颱風路徑圖,今年第13號颱風「天鴿」預計在廣東登陸。
  • 高層下令颱風天照飛? 長榮:非單一主管
    梅姬颱風昨暴風圈籠罩全臺,但長榮航空昨仍有20多架班機降落桃機,不僅有在飛機上的旅客在機上寫遺書,餘悸猶存指這是「生平搭過最恐怖班機」;還有旅客指出由於機上劇烈搖晃,不少乘客因太暈、太恐慌而在機上大吐、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