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 美股遭遇罕見的暴跌之際,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去年底的一筆看跌期權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據美媒去年底報導,橋水基金斥資15億美元,即其所管理資產1%的規模,購入看跌期權,押注全球股市未來三個月將會下跌。該期權與標普500指數掛鈎,涉及市值1000億美金。雖然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表示,並不是單純押注美國市場下跌,這筆交易是為旗下1500億資產做對衝。但市場已經開始警覺。
而2020年衝出來的第一隻黑天鵝——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令美國市場從高位跌落,美股2月28日當周暴跌11.5%,創下有史以來最快的回調轉變。為緩衝疫情對資本市場的衝擊,3月2日,美聯儲罕見盤中降息50BP,但也難抵美股再次暴跌。當天在降息消息公布伊始,美國三大股指聞聲上漲,但很快又吐回漲幅,之後反覆震蕩,當天三大股指收跌近3%。
美聯儲大幅降息,市場卻並不買帳。橋水基金三個月前的「預期」似乎已經開始實現。如何看待美國市場的大幅震蕩?投資者真的應該看空美國股市了嗎?
經濟觀察網記者專訪美國對衝基金經理、正態資本(BellCurve Capital)創始人王璜鑫對美國股市的看法。王璜鑫擁有20年的美股交易經驗,曾任職於美國對衝基金Capstone Investment,擅長期權及量化策略。
經濟觀察網:受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影響,如何評估美股最近的走勢?估值太高,受疫情影響太大,還是美國大選年不確定影響?您的分析邏輯和框架是什麼?
王璜鑫:關於近期的美股的大跌,從歷史最高點在一周內下跌14%,有幾個特點,一是,從歷史最高點回跌,可以說是市場有所期待,一次跌到位,標普跌至200日均線略下。二是,「原因」 單一,即媒體在大跌期間歸糾的原因只有一個——新冠病毒在美國及全球的潛在危機。而幾乎沒提到其他原因,例如大選、美國總統川普的推特等。這一點比較特殊,因為一般大跌歸糾的原因總有幾個因素的綜合。第三,大跌正值美國公司的基本面比較好的時期,所以大家的預期是修正(correction)而不是熊市(bear market)的轉向。
這次美聯儲降息50BP非預期降息,市場一時的反應相當負面。背後的原因較複雜,可能還是因為對新冠病毒的恐慌,而對美聯儲的動作有點不解。但長遠而言,這種做法在全球經濟的大勢中應該是積極的,所以估計市場稍穩定後對此應該有較正面的反應。
經濟觀察網:去年底,橋水基金買入15億美元的美股看跌期權。據媒體報導,美國對衝基金Long-Tail Alpha首席投資官Vineer Bhansali測算,在2020年3月份之前,如果標普500一夜暴跌20%,橋水基金這筆15億的看跌期權或豪賺270億美元。您長期從事期權交易,如何解讀橋水基金的這波操作?您覺得現在到了做空美股的時候了嗎?
王璜鑫:橋水這筆15億看跌交易是媒體曝出來的。但一般來說,這種期權交易較複雜,有可能是多腿交易的一個分支,或者是對衝交易的一部分。外界只能看到一面而猜測其動機。
如果僅是根據這篇美媒的報導來看的話,文中提到,這個交易的期權在三月底到期,在去年11月份只能交易到3月20日到期的(除非橋水採用場外特殊期權)。去年11月份時,標普500在3100點左右。如果橋水交易的是12%以上才獲利的看跌期權(即執行價在2750或更低),則到3月3日,所有這些看跌期權都是虧損的(除非剛好在最低點平倉),雖然中間在2月底經歷了14%的下跌。我講這個例子的意思是,期權結構比較複雜,很難光從交易的一個角度看清盈虧的情況。
現在是否到了做空美股?我們的看法是應該從基本面去分析,目前還不是時候。
經濟觀察網:為什麼還不到看空美股的時候?不少分析師認為,美股估值在高位,下行風險很大。從估值的角度,您怎麼理解美股現在所處的位置?
王璜鑫:在這次14%大跌之前(從2/19日 SP500歷史高峰到2/28日日間低點,跌幅14%),美股不斷創新高,上次標普跌破200日均線是在去年六月初。這一路升高有兩個特點:一是股指新高由少數幾隻特強的高科技股推動,即所謂的MAGA股(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即「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個詞源於川普的競選口號——記者注):AAPL(蘋果)、MSFT(微軟)、GOOGL(谷歌)、AMZN(亞馬遜)等。而另一方面,能源及能源開發股持續走弱,傳統的旗標性的交通運輸股也疲軟,導致一些傳統的預測指標失靈。這應該是美國經濟基本面的一個比較真實的反應。這幾個龍頭股的營利能力極強,創新能力也未減弱,所以近期,美股總體尚未見弱態。
也就是說,對美股有利的環境是,是其創新能力未減,另外,美國總統川普強調製造業回歸,對夯實美國經濟基礎有利,當然美國製造業的贏利能力,還是個未知數。但總的來說,這兩點應該給美股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
經濟觀察網:面對不確定的環境以及大幅下挫的市場,您的操盤策略是什麼?
王璜鑫:總的來說,大環境下似乎沒有特別大的危機,只有病毒這種一時性的不確定性。所以應有不少投資者把這次大跌當成加倉機會,特別是期權有關的量化策略更是擇機而進,因此也解釋星期一反轉速度很快的原因。
從指數波動率VIX(也稱恐慌指數,反映的是標普500指數未來30天的隱含波動率)來看,一般規律而言,市場每幾年(三至五年左右)會出現一次類似近日的超賣,市場激烈震蕩的事件。這次大跌前,從期權波動率指數VIX來看的情況是,個股及指數波動率都偏低(除了少數股票如特斯拉 TSLA 這樣的 storied stock(「有故事的個股」之外)。大跌期間,波動率指數三倍多(從14到45)。這種反應從2008年以來才出現過一兩次。這類大波動的事件一般持續不到一個月,除非像2008年經濟衰退期。我的基本判斷是,美國的基本面比較健康,不斷有創新公司注入新活力,所以這次應該像大多數恐慌一樣,是一個難得的較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