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剛果共和國國家概況-國家概況 法屬赤道非洲 剛果王國 AIME...

2020-12-11 東方網

  【國名】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La République du Congo),簡稱剛果(布)。

  【面積】342000平方公裡。

  【人口】424萬(2011年)。全國有大、小民族56個,屬班圖語系。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剛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剛果族、維利族,約佔總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佔16%;中部太凱族佔20%;北方原始森林裡還生活著少數俾格米人。官方語言為法語。民族語言南方為剛果語、莫努庫圖巴語,北方為林加拉語。全國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人口137萬(2010年),年平均氣溫約26℃。

  【國家元首】共和國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Denis Sassou-N』guesso),1997年10月就任,2002年3月正式當選,2009年7月勝選連任。

  【重要節日】8月15日(獨立日)。

  【簡況】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裡。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溼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

  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遊建立了剛果王國。1880年10月3日,法國人正式佔領這片土地,開始殖民統治。1884~1885年,柏林會議上剛果河以西地區被劃為法國殖民地,即現剛果(布)。1910年,剛果成為法屬赤道非洲四領地之一(另有加彭、查德、中非),稱中央剛果,布拉柴維爾是法屬赤道非洲的首府。1957年取得「半自治共和國」地位。1958年11月成為「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5日宣布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定名剛果共和國。1961年3月27日,菲勒貝爾·尤盧(Fulbert Youlou)出任總統。1963年爆發「八月革命」,尤盧政權被推翻,阿爾方斯·馬桑巴-代巴(Alphose Massamba-Débat)當選總統。1968年7月31日,馬裡安·恩古瓦比(Marien Ngouabi)等聯合發動「七·三一運動」,推翻馬桑巴-代巴。12月恩古瓦比出任總統,次年12月改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1977年,恩古瓦比遇刺身亡,若阿基姆·雍比-奧龐戈(Joachim Youmby-Opango)出任總統。1979年2月,執政黨剛果勞動黨(簡稱剛勞黨)中央全會罷免雍比,召開特別大會選舉德尼·薩蘇-恩格索為總統。1990年剛實行多黨制。1991年6月重新恢復剛果共和國國名。1992年舉行首次多黨總統大選,泛非社會民主聯盟主席帕斯卡爾·利蘇巴(Pascal Lissouba)擊敗薩蘇,當選總統。1997年6~10月,剛發生內戰,薩蘇武力推翻利蘇巴後再次執政。

  【政治】薩蘇再度執政後,推行和平、統一、民族和解政策。1998年1月,剛召開「全國和解、團結、民主和重建論壇」,決定在剛繼續實行多元化民主,重建民族間信任和團結,確定3年彈性過渡期後舉行總統大選。此後,剛政府基本在全國範圍內平息了武裝騷亂,與主要反政府武裝派別達成停火和停戰協定,除普爾地區外,國內局勢逐步恢復穩定。2001年3、4月間,剛非排他性全國對話在首都布拉柴維爾舉行,通過了政府提交的新憲法草案和和平與重建公約。2002年1月20日,剛全民公投通過新憲法。3月10日,剛舉行總統選舉,薩蘇以壓倒多數當選。此後,剛在除普爾省以外的其它地區順利舉行了立法、地方和參議院選舉。8月14日,薩蘇就任總統,並組成新一屆政府,剛過渡期宣告結束。2003年3月,剛政府與普爾省的最後一支反政府武裝籤署和平協定。2005年1月7日,剛改組政府,新增設總理和4名國務部長職位。10月,薩蘇總統批准流亡國外多年的前總理科萊拉回國。2006年8月,頒布《政黨法》。2007和2008年,剛舉行立法選舉和地方選舉,總統派獲絕大多數席位。2009年7月12日,剛舉行內戰後第二次總統選舉,薩蘇以78.61%高票當選連任,8月14日宣誓就職。9月15日改組政府,取消總理職位,設5名國務部長。 2011年8月,政府進行技術性改組,3名部長易人。

  【憲法】2002年1月20日全民公投通過的新憲法系剛歷史上第八部憲法,規定:國家主權屬於人民;共和國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主持部長會議,任免部長,部長只對總統負責;總統由直接普選產生,任期7年,可連選連任一次;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總統與議員共同擁有立法創議權;總統不得解散議會,議會不得罷免總統。總統職位空缺期間,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之職。

  【議會】實行兩院制,包括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均有立法權。

  國民議會議員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本屆議會於2012年7月15日和8月5日分兩輪選舉產生,共選出議員136人。國民議會下設經財,司法和行政,外交與合作,防務安全,教育、文化和科技,衛生與社會,計劃與領土整治等7個委員會。議長朱斯坦·孔巴(Justin Komba),執政黨剛果勞動黨成員。

  參議院議員72名,經地區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每3年通過抽籤改選二分之一,2005年9月、2008年8月和2011年10月順利實行改選。參議院下設法律、行政和人權,經財、生產、裝備和環境,外交與合作,防務安全,教育、文化和科技,衛生、就業和社會等6個委員會。參議長安德烈·奧巴米·伊圖(André Obami Itou),2007年12月由參議院特別會議選舉產生,剛果勞動黨成員。

  【政府】2012年9月25日剛政府改組,設35個部,部長35人,部長級代表3人:工業發展與私營企業促進國務部長:伊西多爾·姆武巴(Isidore MVOUBA),掌璽、司法和人權事務國務部長:艾梅·埃馬努埃爾·約卡(Aimé Emmanuel Yoka),運輸、民用航空與商船事務國務部長:魯道夫·阿達達(Rodolphe ADADA),勞動和社會保障國務部長:弗洛朗·齊巴少將(Florent TSlBA),經濟、財政、計劃、國庫和一體化國務部長:吉爾貝·翁東戈(Gilbert ONDONG0),外交與合作部長:巴西勒·伊奎貝(Basile Ikouébé),內政和權力下放部長:雷蒙·澤菲蘭·姆布盧(Raymond Zéphirin Mboulou),礦藏和地質部長:皮埃爾·奧巴(Pierre OBA),林業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部長:亨利·瓊博(Henri DJOMBO),公職和國家改革部長:居伊·布裡斯·帕爾費·科萊拉斯(Guy Brice Parfait Kolélas),裝備和公共工程部長:埃米爾·烏奧索(Emile Ouosso),建設、城市規化和住房部長:克洛德·阿方斯·恩西盧(Claude- Alphonse NSILOU),農業和畜牧業部長:裡戈貝爾·馬本杜(Rigobert Maboundou),總統府負責國防事務部長:夏爾·裡夏爾·蒙喬(Charles Richard Mondjo),總統府負責領土整治與大型工程委員會事務部長:讓-雅克·布亞(Jean-Jacques Bouya),中小企業和手工業部長: 阿德拉伊德·穆加尼(女,Adéla?de MOUGANY),商業和供給部長:克洛迪娜·穆納裡(女,Claudine MUNARI),技術職業教育、專業資格培訓和就業部長:塞爾日·布萊斯·佐尼亞巴(Serge Blaise Zoniaba),初、中級教育和掃盲部長:埃洛·曼普亞·曼聰(Hellot Mampouya Mantson),高教部長:喬治·莫揚(George MOYEN),漁業和水產養殖業部長:貝爾納·奇邦貝萊拉(Bernard Tchibambelela),衛生和人口部長:弗朗索瓦·伊博維(Fran?ois Ibovi),能源和水利部長:亨利·奧塞比(Henri Ossebi),石油天然氣部長:安德烈·拉斐爾·洛恩巴(André Rapha?l LOEMBA),科研和技術創新部長:布魯諾·讓·裡夏爾·伊杜阿(Bruno Jean Richard Itoua),文化和藝術部長:讓-克洛德·加科索(Jean-Claude GAKOSS0),社會事務、人道主義行動與互助部長:埃米莉安娜·拉烏爾女士(Emilienne RAOUL),體育和體育教育部長:萊昂·阿爾弗雷德·奧潘巴(Léon Alfred OPIMBAT),總統府負責經濟特區事務部長:阿蘭·阿庫瓦拉·阿蒂波(Alain AKOUALA Atipault),郵政和通訊新技術部長:蒂埃裡·蒙加拉(Thierry Moungalla),旅遊和環境部長:若蘇埃·羅德裡格·恩古奧寧巴(Josué Rodrigue NGOUONIMBA),土地事務和公產管理部長:皮埃爾·馬比亞拉(Pierre MABIALA),新聞和與議會關係部長:比安弗尼·奧基米(Bienvenu OKIEMY),婦女促進和參與發展部長:卡特琳·昂邦扎·利皮蒂(女,Catherine Embondza née Lipiti),公民教育和青年部長:阿納託爾·科利內·馬科索(Anatole Collinet MAKOSSO),運輸、民用航空和商船國務部長負責商船事務的部長級代表:馬丁·帕爾費·艾梅·庫蘇·馬翁古(Martin Parfait AIME COUSSOUD-MAVOUNGOU),運輸、民用航空和商船國務部負責商船事務的部長級代表:吉爾貝·莫科基(Gilbert Mokoki),經濟、財政、計劃、國庫和一體化國務部負責計劃和一體化的部長級代表:拉斐爾·莫科科(Rapha?l Mokoko)。

  【行政區劃】全國共劃分12個省(Département),6個直轄市,97個縣。

  【司法機構】新憲法規定:司法權獨立於立法權,不得侵犯行政或立法權權限;司法權由最高法院、審計和預算法院、上訴法院和其他國家司法機構行使;共和國總統主持最高司法會議,通過其確保司法獨立;最高法院成員和其他各級法院的法官由總統根據最高司法會議的提名任命;設立憲法法院,負責監督各項法律及國際條約和協定的合憲性,監督總統選舉和全民公決程序的合法性並公布其結果;設立特別法庭,負責審理總統犯有的叛國罪和議員及政府成員履行職權過程中的犯罪事實。最高法院院長普拉西德·朗加(Placide Lenga);憲法法院院長熱拉爾·比欽杜(Gérard Bitsindou);總檢察長喬治·阿基耶拉(Georges Akiera)。

  【政黨】獨立後由剛果勞動黨一黨執政20餘年。1990年實行多黨制,目前政黨總數約180多個。由執政黨「剛果勞動黨」領導的多黨執政聯盟「總統多數派聯盟」在剛政壇佔據主導地位。2006年8月21日,薩蘇總統籤署頒布經剛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通過的《政黨法》。《政黨法》規定,各政黨及政治團體須體現民族多樣性,並在剛各省會設有分部以體現地區代表性;政黨的成立由國家監控;財政上,政黨可享受國家資助;政黨活動受法律保護,但不得利用宗教進行有政治目的的宣傳。

相關焦點

  •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的國家概況介紹
    【地理位置】 剛果民主共和國地處非洲中部,東鄰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南接尚比亞、安哥拉,北連南蘇丹和中非共和國,西隔剛果河與剛果(布)相望。西部有狹長走廊通大西洋。海岸線長37公裡。【氣 候】 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
  •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家概況
    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左右。13~14世紀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884~1885年柏林會議將剛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採地」,稱「剛果自由國」,後改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宣告獨立,卡薩武布當選總統,盧蒙巴為總理,定國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1964年8月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 【認識非洲】非洲國別投資環境概況之剛果共和國|中國投資
    地理位置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 150 多公裡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溼度大。·地緣政治:重視睦鄰友好,積極參與地區事務,尋求在次地區發揮作用,是中部非洲經濟和貨幣共同體、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同剛果(金)、加彭、喀麥隆、中非、查德等鄰國和其他非洲國家均保持友好合作關係。基本經濟指標
  • 剛果(布)和剛果(金),這兩個國家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中部非洲大陸上,坐落著兩個名字都叫做剛果的國家,這兩個國家不僅名字相近,而且兩個國家僅隔一條剛果河。許多讀者感到好奇,既然是兩個國家地理位置相近,且都以剛果命名, 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雖然都叫「剛果」,但一個是是剛果共和國(布),另一個則是剛果民主共和國(金)。
  • 非洲為什麼有兩個剛果國家?剛果(金)和剛果(布)為何不合併?
    ▲剛果河流域如今剛果河流域也有兩個以「剛果」得名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較小的名為剛果共和國。經過多方協商,利奧波德二世成功得到了與會各國對建立剛果自由邦的贊同,並且和法屬剛果正式劃分了邊界,從此非洲版圖上出現了分屬不同國家統治的兩個剛果殖民地。值得注意的是,柏林會議後法屬剛果(以及法屬赤道非洲)的首府定為布拉柴維爾,但由於西方人對剛果早期的認知基本停留在河口地區,對內陸鮮有挖掘,因此比屬剛果自由邦的首府設在了下遊河口城市博馬。
  • 非洲水量最大的剛果盆地,為何有兩個同名剛果的國家?
    非洲乾旱的印象,主要來自北非、西非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中部,因為有剛果河的存在,這裡和撒哈拉沙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理存在。剛果河地近赤道,氣候炎熱,加上河流遍地都是,就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是南美洲亞馬孫河(或譯亞馬遜)流域,面積約500萬平方公裡。
  •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13世紀建立庫巴王國。14世紀下半葉剛果王國興起。15世紀起遭到西方殖民者入侵。1885年柏林會議中,被劃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採地」,稱剛果自由邦。1908年被比利時政府接管,改為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獨立,定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1964年改用現名。1966年首都改名金夏沙,1971年改名薩伊共和國。1997年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浪漫的法國和神秘的剛果共和國
    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主要河流有塞納河、瓦爾河、羅訥河和加龍河。資源貧瘠,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覆蓋率為30%。法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 剛果(金)為何會成為唯一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
    當時列強對非洲內陸的情況還知之甚少。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列強出於爭奪原料、勞動力和市場的動機開始抓緊瓜分世界上還沒被他們徵服的土地。非洲內陸地區在這一輪瓜分殖民地的狂潮中成為主要的爭奪對象。英、法、葡等在非洲早就擁有殖民地的國家開始進一步向非洲內陸地區擴張,德國作為列強中的後起之秀也加入到這一爭奪之中。
  • 地理學堂:非洲大陸兩個剛果,哪一個才是盧卡庫他們的「故鄉」?
    其中,以盧卡庫、本特克、奧裡吉、巴舒亞伊、蒂勒芒斯、孔帕尼來自非洲的一個國家——民主剛果。此外,中超勁旅,外號御林軍的北京國安前鋒巴坎布就是民主剛果的主力前鋒和進攻核心。翻看非洲地圖,我們發現除了民主剛果之外,非洲還有一個國家也叫剛果,即剛果共和國。
  • 剛果金和剛果布的區別 剛果金和剛果布有什麼區別
    剛果金和剛果布名字相似,都來自非洲大陸,那麼剛果金和剛果布的區別是什麼呢?  剛果民主共和國叫做剛果金,是因為這個國家的首都叫做金夏沙,而剛果民主共和國叫做剛果布,是因為首都叫做布拉柴維爾,所以為了區分這兩個國家,就在國家的後面加上了首都的名字作為區分。
  • 蒲隆地共和國國家概況
    【國家領導人】 總統皮埃爾·恩庫倫齊扎(Pierre NKURUNZIZA),2005年8月19日當選,2010年6月28日勝選連任,2015年8月20日再次連任。第一副總統加斯東·辛迪姆沃(Gaston SINDIMWO);第二副總統約瑟夫·布託雷(Joseph BUTORE)。【重要節日】7月1日國慶節(獨立日)。【簡 況】 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
  • 非洲的兩個國家名稱都叫剛果,卻一富一窮!差異咋這麼大?
    大家好,我是公子愛地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兩個很特別的國家。它們就是位於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大家看它們的名字是一樣的。為了區分它們,我們在它們的國家名稱後面加上首都的簡稱。比如剛果民主共和國稱為剛果(金),剛果共和國稱為剛果(布),而且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夏沙和剛果共和國的首都布拉柴維爾,它們是隔著剛果河隔河相望。大家看地圖,距離是非常的近。這兩個國家都坐落在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也坐擁著世界上流量第二大的河流剛果河,所以自然條件是得天獨厚的!但是這兩個國家的發展差異也是蠻大的。
  • 非洲兩個名為剛果的國家,卻一貧一富!為何差距這麼大?
    還有兩個以「剛果」得名的國家,一個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也曾被稱為薩伊共和國;一個是剛果共和國,簡稱都是「剛果」,官方語言都是法語,地理環境也十分相近,就連首都也僅相隔一條河流而已,但國土面積一大一小的這兩國,如今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一貧一富,國土面積大的那一個,竟淪為了目前全球最落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剛果(布)和剛果(金)有什麼區別?是同一個國家嗎
    —— 莎士比亞 從歷史大框架來說,剛果(布)和剛果(金)還真的曾經就是一個國家,國家的名字叫剛果王國,一個曾經在非洲大陸叱吒風雲的國家。 1483年,葡萄牙人發現它之時,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或者第八代君主,因為在葡萄牙到達之前的剛果王國資料留存不完整,此事件節點至今沒被完全定義。 發現剛果之後,由於葡萄牙人力上的限制,葡萄牙人和剛果並未爆發直接戰爭,反而是成為了一對好基友,葡萄牙為剛果國王提供武器繼續徵服周邊的領土。
  • 哪些非洲國家位於赤道線上?
    赤道是把北半球和南半球分開的假想線,它橫過地球的中心,緯度為0度。 非洲境內的赤道線長約4020公裡,位於撒哈拉以南,穿過七個國家。 也許你不知道,被赤道一分為二的非洲國家名單並沒有赤道幾內亞。
  • 全世界知名的探險之地剛果(布),我們攜手去探險吧
    剛果共和國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裡。剛果是一個濱海國家,橫跨赤道,不僅氣候炎熱,降雨豐富,風光優美,而且歷史悠久,這裡是一個全世界知名的探險之地。一、 地理定位東北部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剛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間為馬永貝山地。
  • 剛果共和國加入國際竹藤組織
    剛果共和國成為國際竹藤組織第45位成員。  國際竹藤組織董事會聯合主席江澤慧、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喀麥隆駐華大使馬丁·姆巴納、剛果共和國駐華大使達尼埃爾·奧瓦薩、國際竹藤組織總幹事穆秋姆,以及中國外交部代表,牙買加、緬甸、獅子山等國際竹藤組織成員國駐華使節出席升旗儀式。
  • 世界就在我眼前04——丁丁在剛果(上)
    剛果這個名字直到今天還常被混淆:中部非洲有兩個相鄰的國家名字都包含「剛果」二字,分別是剛果共和國(République du Congo)和剛果民主共和國(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
  • 直擊剛果共和國最大、最著名聖安娜大教堂
    聖安娜大教堂位於布拉柴維爾市波多-波多廣場南端,是剛果最大、最著名的教堂,由法屬赤道非洲總督費利克斯埃布埃根據保羅比耶希主教的倡議決定建造。融會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與非洲茅屋屋頂特色,內部呈尖拱結構,宛如十指相對,頂部高達2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