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尼基人生活在今天的黎巴嫩一帶,是古閃米特人的一支,自稱迦南人。由於原住地土地貧瘠,不適合種糧食,只能通過交換物品生活,久而久之,腓尼基人發展出了發達的工商業文明。

腓尼基人活躍於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2世紀之間。公元前12世紀,腓尼基人在中東建立了奴隸制城邦,到公元前10世紀~公元前8世紀,腓尼基人城邦進入鼎盛時期,此後腓尼基人駕著小船開始了在地中海沿岸的殖民活動。
而腓尼基人的本部則遭到了新崛起的亞述帝國的不斷侵襲,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人的本部成為了亞述的附庸。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腓尼基本部被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徵服,不久後來自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滅掉波斯,腓尼基本部再次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

也許是遭遇了太多的入侵,腓尼基人特別執著於尋求一個安定的地方立足,結果反而讓腓尼基人成為了人類最早的殖民帝國,腓尼基人最巔峰的時候佔據了地中海沿岸大量的土地,實力比羅馬還強。
腓尼基人在海外建立的最著名城邦是迦太基,核心統治區域在今天的阿爾及利亞北部,迦太基是羅馬稱霸地中海最強勁的對手。公元前3世紀,羅馬帝國開始崛起,與此同時,迦太基誕生了一位軍神——漢尼拔·巴卡(前247年—前183年)。

漢尼拔在西方軍事史中類似於中國的孫子、吳起,但漢尼拔的權利要更大一點,他是迦太基的軍事統帥、行政官,可以說是文武全才。
漢尼拔童年時代,羅馬和迦太基打了第一次「布匿戰爭」(布匿是羅馬人對迦太基的稱呼),結果迦太基戰敗,羅馬人搶走了迦太基苦心經營的科西嘉島和撒丁島,還不斷入侵迦太基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領地,這對漢尼拔的心靈衝擊非常大。

漢尼拔的父親命令他跪在祭壇前發誓:長大成人後,一定要成為羅馬勢不兩立的仇人。公元前221年,也就是中國秦始皇一統六國的那一年,25歲的漢尼拔成了迦太基的軍事統帥。
漢尼拔作戰英勇、生活簡樸,能與士兵同甘共苦,所以深受愛戴。漢尼拔還進行了軍事改革,擴大兵員,對敵人軟硬兼施,穩定了迦太基的後方。羅馬人知道漢尼拔會成為羅馬的大敵,於是多次要求迦太基將漢尼拔交給羅馬。

迦太基當然不願意,於是雙方矛盾越來越大。公元前218年,羅馬對迦太基宣戰,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迦太基人迅速團結在漢尼拔周邊,積極備戰。
羅馬人實力佔優勢,本打算和迦太基正面硬鋼,不料漢尼拔避其鋒芒,僅留下小股兵力牽制,自己率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直插羅馬的大本營,羅馬人猝不及防,被漢尼拔打的幾乎亡國。

不過羅馬始終不接受投降,繼續和迦太基人玩遊擊戰,晚年的漢尼拔深陷在義大利的泥潭裡,深吸俱疲,後來雙方又打了一次扎馬會戰,這一次迦太基的盟友臨陣倒戈,致使迦太基慘敗,迦太基幾乎全軍覆沒。
隨後46歲的漢尼拔專注於恢復迦太基的經濟實力,並取得了成效,羅馬擔心迦太基再次復興,在威逼利誘下,迦太基人將漢尼拔被迫自我流放,到了塞琉古王國,漢尼拔試圖藉助塞琉古的力量對抗羅馬,但是塞琉古國王猜忌漢尼拔,不願意給他實權。

此後輾轉數年流亡到了比提尼亞王國,比提尼亞國王懾於羅馬的淫威,決定將漢尼拔交出,漢尼拔不願受辱,服毒自殺,享年64歲。漢尼拔死後38年,迦太基被羅馬所滅,羅馬人為防止迦太基復國,將迦太基古城完全摧毀,男人全部閹割。
迦太基滅亡後,腓尼基人的傳奇落幕,散居的腓尼基人逐漸被其他民族融合,時至今日已經找不到純粹的腓尼基人了。不過腓尼基人使用的文字被羅馬繼承,逐漸演變成現在歐洲所有語言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