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尼基是歷史上一個古老的民族,生活在今天地中海東岸,相當於今天敘利亞和黎巴嫩沿海一帶。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是腓尼基城邦的繁榮時期。他們非常善於航海和經商,在全盛時期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貿易。
腓尼基人生活在一片狹長的土地上,西臨地中海,東臨巍巍群山,幾乎沒有任何耕地。但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樣的地理條件迫使他們只能偏居海灘,但實際上也給了他們最好的饋贈。群山鬱鬱蔥蔥,遍布茂密的松柏林。快速發展的埃及王國、美索不達米亞和其他地區需要大量堅實的木材。於是,腓尼基人開始靠出口松柏為生。
雖然腓尼基人主要出口木材,但他們還在有限的國土上發現並開發了其他暢銷產品。例如,骨螺這種海洋生物喜歡溫暖的淺水,而地中海東岸海域恰好如此。腓尼基人發現,將打撈的骨螺堆積在旱地上,就可以提取出珍貴的紫色染料。因為骨螺在高溫下死亡時,會分泌出染料,匯聚在每堆骨螺的最底下。
這種絕妙的染料和以此製作的上好王室服裝深受該地區其他文明下的民族的青睞。例如,到後來的古希臘文明,學者用這種奪目的紫色染料來命名這個海上民族。就這樣,迦南沿海文明被後世稱為「腓尼基」(古希臘語,意為「紫色大地」)。
腓尼基人另一種著名的出口品是美酒。他們為了利用城邦周圍的山地和充足的日照,沿著海岸線建造了大量的高產葡萄園。之後隨著腓尼基人東擴,釀酒技術也幫助一些新殖民地創造了價值,尤其是位於古希臘和當今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殖民地。
從公元前第三個千年早期開始,也就是巴勒貝克、比布魯斯、推羅這些城市中心建立起來的時候,一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腓尼基都算不上殖民勢力。另外,在此期間,腓尼基的通商範圍也很少越過埃及、北部的西臺帝國(今天的土耳其)、賽普勒斯、希伯來王國、腓力斯和居住在小亞細亞最西邊的其他閃米特民族。
居住在腓尼基以南的閃米特人主要以務農和牧羊為生。和埃及商人一樣,閃米特王國也有腓尼基人需要的食物和其他產品。賽普勒斯對腓尼基最主要的出口品是島上豐富的銅礦。埃及是腓尼基商人的主要目的地,商人們起初趕牛車走陸路,後來轉向水路,乘坐簡單的木筏橫穿地中海到達埃及。
最早的腓尼基海商用珍貴的松柏木材向埃及的貿易夥伴換取重要穀物和其他必需品。與接壤的大國通商並不出奇,但腓尼基人在這個時期還發展了傳奇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到公元前11世紀,腓尼基人的航海成就已經明顯超越了先前或同期文明。
航海師與海上商人
腓尼基人之所以能稱霸海上貿易,靠的是技術實力和經商技巧。他們迫切地想要擴大與埃及的木材貿易並推動貿易範圍進一步西擴,但簡單的木筏帶來了種種局限,令他們充滿挫敗感。因為要運輸木材,他們需要更大、更結實的船隻。幸運的是,他們周圍都是雪松木,這種堅實的材料非常適合建造大貨船。
西頓、推羅和巴勒貝克海港的造船工人,有效運用了字母表——腓尼基文明最著名的發明。船體的主要構件都標註不同字母。想要正確地拼出單詞,每個組件都要安放在船身的既定位置。腓尼基人正是通過這種高明的組詞活動來快速而有序地組裝船隻的。另外,這些古希臘人口中的「海上霸主」對當時的船舶設計進行了一系列重要改良,這些改良都是古代工程取得的成就,影響深遠。
在所有航海領域的進步中,最重要的就是龍骨的發明。龍骨是貫穿船隻首尾的一整塊豎直厚板或一組厚板,構成了船隻的脊柱。有了這種結實的脊骨(通常用鐵釘牢牢固定),船隻就能裝載更大、更重的貨物了。龍骨發明的重要性難以估量。德國紀錄片導演格哈德·赫姆在《腓尼基:古代世界的紫色帝國》一片中宣稱,龍骨的發明「與陸路運輸的輪子同等重要」。
其他公認的腓尼基人取得的海事進步還包括削尖的撞角的使用,將金屬用於造船,以及防水船隻的發明。撞角安裝在船頭,必要時可以威嚇意圖衝撞的敵船。這一有效的禦敵方法很快被其他地中海國家採用,包括伊特魯裡亞、古希臘和古羅馬。為保持在遠海的競爭地位,其他海上民族迅速觀察並效仿腓尼基人在航海領域的重要成就。
古代腓尼基人的船隻的雕刻品
當然,腓尼基人也同樣願意採納周邊地區的技術,但通常會融入創新。最好的例子就是將鐵和其他金屬用於造船。他們在與西臺通商時學會了煉鐵,很快就精通了「礦石冶煉」工藝。據記載,安納託利亞於公元前1500年發明了煉鐵工藝,而美索不達米亞時期(青銅時代)之後的鐵器時代,則開始於公元前1300年。但腓尼基人最早將鐵和其他金屬用於造船。這些材料能提升船隻的性能和耐用性,這對腓尼基創業者的航海遠徵至關重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腓尼基人在這些改良的基礎上不斷調整。他們想出了一種絕妙的填充縫隙的方法來保證船隻的防水性:從松柏中提取黏稠的樹脂,用來填充船隻縫隙,從而解決之前阻礙不間斷海上遠徵的漏水問題。另一項著名的發明是幹船塢,用以將船隻拖出水面或懸掛起來,控幹水分。幹船塢是延長船隻壽命的寶貴工具。
腓尼基人常在海角(延伸至水域上方的山脊)附近建造船塢。這是航海文明的又一進步,因為這種選址可以保證海角兩側都可以泊船,從而擴大船塢面積。這也是腓尼基人在古代以最大的造船廠和船塢而聞名的原因之一。腓尼基人的海上設施,都是精心設計的,他們之所以在航海領域精益求精,不是出於對船舶的熱愛,而是出於經商的考量。對腓尼基人而言,在商船艦隊的服務方面,值得傾注所有心血,任何一個細節都要仔細研究。
航海工程的進步,結合其他因素,使得迦南人能夠一代又一代地在東地中海以外的地區賺取利潤。公元前10世紀初,推羅是當時腓尼基城邦中最強大的。推羅王希蘭幫助希伯來所羅門王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東部尋找「金銀、象牙、猿猴和孔雀」。這次橫渡紅海的航程使用的水手可能都是腓尼基人,因為他們的航海技術要比所羅門人先進。正如希蘭所說:「艦隊船隻名義上是以色列的,但船員都是在腓尼基僱用的。」
和後世聞名於世的葡萄牙航海家一樣,只要報酬豐厚,腓尼基水手也接受其他國家的僱用出海。例如,就在腓尼基人為希伯來國王效力的那次航行300年後,法老尼哥僱用腓尼基人從埃及出發一路向南,繞行非洲大陸。腓尼基人熱衷於迎接這種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成功地完成了此次航程。這次環航不僅換取了埃及統治者慷慨的贈予,同時還讓他們有機會開發新的商業機遇。
《創業簡史:塑造世界的開拓者》
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信息革命、太空探索,每一次的變革都給人類經濟和文明帶來了飛躍,而正是歷史上那些勇於承擔風險和極富創新精神的創業者推動著這一進程的發展,創業活動和人類與自然、政治、社會的鬥爭交織在一起,體現著人類的聰明才智和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
從兩河流域的商業文明,到古羅馬、唐宋中國的繁華,再到近代英國工業革命和美國這片充滿機會的創業沃土,書中生動描述了每個時期創業活動的特徵以及代表了創業精神的典範人物的故事。了解創業歷史對世界影響的同時,對創業的內涵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當今正是審視創業現象的最好時機,創業的前景、參與程度、意義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