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愛好者安國平的「拍鳥情結」

2020-12-21 百家號

這是《他們》欄目第51次推送

62歲的安國平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家住石家莊西王小區。近幾年,安國平迷戀上了拍攝鳥,經常一大早就攜帶攝影器材,來到滹沱河畔,在靠近水面的空地上支起小帳蓬,架好照像機,定下心慢慢等待。據他觀察,有幾隻棕扇尾鶯己在這裡安家,他要耐心等待它們的出現。不遠處他看到水邊的花朵上落有一隻小鳥,正是棕扇尾鶯的幼鳥,看樣子似乎剛剛離家,體力還有些嫩弱,尚不能高飛,一隻大鳥正在一趟又一趟捕捉著小蟲子,飛來飛去餵食小鳥。他驚喜地打開相機,為它們拍下了一張又一張特寫。

安國平鏡頭下的小鳥。

觀察著鳥兒餵食的場景,他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已的身世,記憶中,小時候家裡很窮,因父母工作忙,他與二弟一直跟在姥姥身邊,姥姥含辛茹苦把他倆帶大。年幼時他生過一場大病,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姥姥在床邊餵水餵藥,幾天幾夜都沒合過眼,經過姥姥的精心調理,才使他轉危為安。

就像鳥兒餵食一樣,無數次的反覆,雖累而不言苦,人和鳥同樣有情!想到這裡,他的眼裡不覺有些溼潤。

從愛攝影到鍾情拍鳥

安國平。

安國平以前上班時就喜歡攝影,後來企業改制提前退休。近年來,他除了經常陪伴父親外,就又鼓搗起了攝影,開始拍一些人像、風景之類的片子,後來跟幾位影友去拍鳥,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之所以鍾情拍鳥,首先是因為喜歡鳥,鳥兒靈動的眼神、鮮亮的羽毛、優美的動作,都會使他心動神往。他認為,鳥兒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它們與人類一道,繁衍生息於這個藍色的星球,正是這些快樂的精靈,用它們矯健的身姿和動聽的歌喉,為我們的家園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詩意。

其實,在拍鳥之前,安國平對鳥類知識了解甚少,以至於錯把戴勝當成啄木鳥。剛開始拍鳥時,拍到的鳥兒不知道叫什麼名,只能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或通過網絡去搜索。他逐漸發現,鳥在一年四季都有變化,成年鳥與幼鳥大不一樣,鳥的雌雄也差別很大,這些都要反覆去辨認,不厭其煩地向老師請教。幾年下來,他已經對本地的幾十種常見鳥有了基本了解,不僅能夠準確叫出鳥名,還能說出鳥的特怔、生活習性、保護級別等相關內容。

拍鳥人的苦和樂

在長期的拍鳥實踐中,安國平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有豐收的喜悅,也有無功而返的敗績。夏天,潛伏在草叢或帳蓬中,要忍受高溫酷暑、蚊蟲叮咬,那種滋味與照片上的美景很難掛上勾;冬天,要忍受風霜嚴寒,還要起早貪黑,遠途跋涉。去年冬天,在平山的一處河灘上,那裡看似一片沙草地,不料一腳踩上去安國平的腳陷了下去,冰冷的泥沙灌了一褲腿,這次拍攝活動只好提前中止。

安國平鏡頭下記錄著它們美麗的姿態。

去年是農曆雞年,雞年拍雞大吉大利。安國平早就想拍一個「顏值」較高的山雞,一直未能如願。山雞,學名雉雞,別名環頸雉。借雞年大吉這一緣由,他下決心拍到它。

冬去春來,他走遍石家莊周邊溼地,有時見到它的影子,但都沒有達到有效距離的拍攝效果。直到秋天,在滹沱河溼地又發現了它的蹤跡。通過多日的觀察,了解到它每天要在河道有兩次往返活動,於是,他在河道邊找了個有利地形潛伏,前後等待了兩個多星期,終於有一天,他在帳蓬裡發現它在對岸的蘆葦叢中露頭,快速跳出,向他這邊劃了過來,短短幾秒鐘,迅速從他面前通過,最近距離只有兩三米,他憋住呼吸,不失時機地按動快門,將其攝入鏡頭。到此,雞年大吉這一命題攝影,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才算告一段落。

今年春天,他在三環溼地首次發現紅胸田雞,為了解它的習性,每天3時起床,趕到目的地,做好偽裝,等待它的出現。通過一周的觀察,發現它每天日出前從草叢中走出,稍稍停留一會兒,便鑽進草叢。終於有一天,在5米的距離上,完美地為它拍下了幾張特寫,當時心裡那個暢快勁兒,別提多高興了。

只為讓更多人愛鳥愛環保

安國平熱衷於拍鳥,一不為名,二不為利,只把它當做一種樂趣。幾年下來,他為各種鳥拍了近十萬張照片,除在朋友圈廣泛流傳外,還在各大網站以鳳鳴岐山等網名發表了數千個拍鳥的帖子,這些帖子不僅展示了鳥兒靈動美姿,還詳細介紹了鳥的名稱及特點,為的是讓更多的人關注鳥類,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環境,他說:「看一個地方生態好不好,鳥兒是最好的評估師,生態環境好了,自然就能吸引鳥兒駐足。」

安國平鏡頭下的鳥兒。

使安國平感到欣慰的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少新鳥種也前來安家,春秋兩季遷徒的候鳥,也紛紛在石家莊周邊溼地落腳停留,每拍到一個新鳥種,他便會有一種新鮮感和成就感。現在,他心中還藏著一個夢想,就是儘量多拍到一些鳥,將來為它們製作一本精美的「全家福」相冊,以表達對「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的讚美。

安國平鏡頭下的鳥兒們。

採訪即將結束時,安國平希望喜歡拍鳥的攝影愛好者們要在自然狀態下拍攝,不要對鳥類的活動造成影響,拒絕對鳥類有傷害的棚拍、誘拍,堅決反對和制止傷害鳥類的行為,拍鳥的人要首先成為愛鳥護鳥、保護環境的一份子。

相關焦點

  • 攝影愛好者拍鳥都用什麼鏡頭呢?
    小編已勵志,賺夠錢後,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拍鳥。畫質最好的是400定焦:這個鏡頭焦段夠長,遠遠就能拍到鳥,照片銳度,亮度,和虛化都是一級棒,成像可以用完美形容。雖然成像很好,但是它缺點也不少,價錢高,一個頭七萬左右,市場價時有波動,這個鏡頭都是大法師買的多。
  • 拍鳥愛好者的福利,拍鳥就看這篇文章
    小編琢磨估計拍鳥需要使用長焦鏡頭,甚至超長焦鏡頭,拍攝時樣子酷似用槍在打鳥,所以把拍鳥叫打鳥的吧。這一課,小編給拍鳥愛好者介紹下如何拍好鳥,從裝備,參數,技巧等方面一一介紹。1. 因為長焦鏡頭畢竟笨重,全程手持拍攝變的不是太現實,為減輕攝影者的體力消耗,以及提升拍攝時的穩定性,三腳架是必需品,是很有用的,拍鳥時一定要備有三腳架。2.
  • 攝影技巧:如何拍鳥?這些鳥類攝影技巧要學會!
    拍攝鳥類,更加依靠攝影器材,關鍵在於長焦鏡頭。那麼,拍攝飛鳥有哪些攝影技巧呢?怎麼才能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呢?以下拍攝鳥類的技巧也許對你有所幫助。一、在哪拍鳥?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己住處附近有哪些鳥類,有哪些適合拍攝的地點,拍鳥時該如何偽裝。1、了解附近的鳥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網絡,查詢當地的鳥類分布、生活習性等。也可以諮詢當地的拍鳥俱樂部,拍鳥協會,攝影協會等攝友,交流鳥類拍攝經驗等。
  • 東方時評丨「拍鳥別害鳥」當成攝影基本功
    可是,一些拍鳥人的不文明行為讓小傢伙不堪其擾。為拍到「好照片」,有人甚至用竹竿捅正在窩裡的貓頭鷹,還有人播放鳥鳴,強迫原本閉眼休息的貓頭鷹睜開眼睛。(6月11日《北京晚報》)  攝影愛好者都有一顆愛美之心,拍攝鳥自然也希望把最美的一面呈獻給受眾。以北京為例,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北京棲息。
  • 北京奧森公園內現拍鳥大軍 有人凌晨「佔位」
    為了拍鳥,劉大爺還特意花了幾萬元配了一整套專業攝影設備。劉大爺告訴北青報記者,現場不少的鳥類攝影愛好者同他一樣,器材都非常昂貴,價格普遍都在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而且不光設備貴,一些狂熱的拍鳥愛好者甚至特意到世界各地去拍鳥,大家結伴出遊在圈子裡很常見。
  • 北京奧森公園拍鳥大軍:不停投食,為找機位鋸斷樹枝
    探訪  退休老人凌晨5點趕來拍鳥  近日,有網友上傳了一組「奧森公園拍鳥大爺」的照片,引發了不少關注。照片中,百餘名退休的大爺大媽圍站在小河邊,架起了「長槍短炮」,在拍奧森公園裡的鳥。  11月20日上午6點,北青報記者來到現場探訪看到,儘管天還沒亮,但奧森公園的「拍鳥地點」附近就已經聚集了十多名攝影愛好者。
  • 袁文輝:拍鳥的門道
    》雜誌第7期以8個版面的篇幅,推出我省袁文輝的《拍鳥的門道》一文。文中介紹了作者多年來攝影創作的心得體會,宣傳了都昌縣對鄱陽湖生態環境保護成果,體現了一個本土攝影人深厚的家鄉情結,值得稱道。              拍 鳥 的 門 道文/袁文輝
  • 拍鳥時一定要使用三腳架嗎?
    拍鳥所用到的鏡頭,一般都是400以上的長焦鏡頭。如果不用三腳架,是用手持?還是有其它可以替代三腳架的東西能夠起到支架鏡頭的作用呢?我個人感覺,長焦鏡頭,最好還是要用三腳架支撐比較穩當。很多攝影愛好者為了圖方便會手持大三元鏡頭當中的70-200,另外,在拍攝滑雪的時候,我也見過手持100-400的。不過,能夠手持100-400的攝影愛好者,通常都是比較資深的那種——人家端的住。焦段在往上的話,我就沒有見過手持的了……或許是我孤陋寡聞吧。能夠替代三腳架的其他物體,我只見過用慢門拍攝流水的時候,有人把相機放在岸邊的欄杆上的。
  • 百諾攝影攝像拍鳥C373TS8三腳架套裝4680元
    隨著人們對戶外拍鳥熱情日益強烈,廣大影友對於架設超長焦鏡頭承載平臺的穩定性要求越來越高。百諾攝影攝像拍鳥C373TS8液壓三腳架套裝為廣大影友手中的"大炮"提供強有力的穩定支撐。目前市場該產品性價不錯,具體報價4680元,值得推薦。
  • 這位村民外號叫「鳥導」 全國攝影愛好者慕名來他這拍鳥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村北頭、樹林下,一排攝影鏡頭從房間窗口伸出,它們等待的是一群即將飛過的鳥。而鳥飛過的信號來自村民杜廣俊手中撒出的飼料,這是來自河南省封丘縣北部安上集村的一幕。村民杜廣俊6年前利用承包的30畝地開始進行苗木栽培和蓮藕養殖,以此形成的樹林、池塘環境吸引了不少周邊的鳥類飛過。每天投餵飼料,久而久之,這片地也成了20餘種鳥類的覓食地。
  • 保定北湖公園拍鳥漸成規模,成為城市北部新風景
    圖1︱一路陽光/攝影圖2︱雨中百合/攝影北湖南岸,每天都有十幾名攝影愛好者架著各種長槍短炮一字排開,專注地捕捉水面上黑水雞的靈動瞬間。到北湖拍鳥,到北湖看拍鳥,幾乎成了近兩年北湖沿岸一道標誌性的風景。▲攝影愛好者們齊聚北湖。
  • 拍鳥器材選擇及拍攝技巧的4個關鍵點
    本文選自專欄《化繁為簡學攝影,從小白到高手並不難》,還有很多章節內容。請關注」樂逍遙攝影「,更多精彩內容不走丟!不少攝影愛好者喜歡拍鳥,但是有的人卻試了幾次放棄了,讓購買的超長焦鏡頭吃灰了。主要原因應該是這幾點:1.拍鳥太辛苦。野外拍鳥你必須扛著沉重的器材到處尋找目標,過程很艱辛。2.過程枯燥而寂寞。野外拍鳥也不像某些湖區的鳥島、或者候鳥集中停留的時間段,你可以用三腳架架上大炮,三五結伴集中拍攝。而野外拍鳥基本上很難找到夥伴,你必須單獨出行。3.出片質量差,沒有成就感。本文對拍鳥器材選擇及拍攝技巧的4個關鍵點進行解析。
  • 英國國鳥空降天壇 引上百攝影愛好者爭拍(圖)
    原標題:英國國鳥空降天壇 引上百攝影愛好者爭拍(圖)   眾多鳥友爭拍歐亞鴝攝影/網友 ahlwl   最近,天壇公園連續幾天都湧來了大批攝影愛好者。他們或蹲或趴,圍成一圈形成「人牆」,引起眾多遊客的好奇。
  • 樂在其中的拍鳥人 動得多吃得簡單意外「治好」糖尿病
    2017年3月31日訊,喜歡了十多年攝影的桑世志老師,專門愛上專一的去拍鳥,緣自只是在從大學退休後的四年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了幾位愛拍鳥的攝影發燒友,於是一發不可收拾地的扎進專門拍鳥的天地裡了。桑老師(右三)和拍鳥愛好者們觀鳥者三大件 熱愛 時間 裝備 「鳥真的太美了,太有趣味了,會上癮。」一提起拍鳥,桑老師的眼睛都會發光:「我以前愛拍風光,但風景是『死』的,鳥卻是『活』的。
  • 新聞特寫:小小拍鳥人 有個大夢想
    西安網訊 在我市今年的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上,一幅獲得優秀獎的攝影作品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它的作者是年僅8歲的張霽陽。  渭河河灘上一眾拍鳥的大人裡,一米多高的張霽陽很是顯眼,他跟著外公拍鳥,已經有四、五年了。
  • 拍鳥技巧,教你拍出精彩又清晰的飛鳥
    拍鳥也叫「打鳥」,是攝影愛好者非常喜歡的拍攝題材,今天給大家講講拍鳥的相關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拍出一張精彩的飛鳥照。一、先了解鳥建議大家在拍鳥之前,先去網上查相關的資料。比如:這個地區這個季節來的是什麼鳥,生活習性是什麼樣子等等。不要到時候去鳥也看不到,拍也拍不出來。
  • 無人機拍鳥屢禁不止,專家:幹擾鳥類正常棲息應增設舉報渠道
    3月6日,個人微信公眾號「觀鳥者」發文說,近日許多觀鳥愛好者在河邊觀鳥時突然飛來一架無人機,逐漸靠近,最後甚至十分接近青頭潛鴨和其他水鳥,青頭潛鴨受驚飛了起來。無人機靠得太近,青頭潛鴨受驚起飛。近年來,每當候鳥遷徙季無人機拍鳥的行為時有發生,對於這一行為,2019年3月,國家林草局就發文明確表示,除科學研究等特殊用途外,嚴禁使用無人機拍鳥,更不得以拍鳥為名捕捉野生鳥類進行「棚拍」,幹擾其正常棲息活動。
  • 聆聽行攝悟語,重溫攝影初心
    08.攝影愛好者:歲月如歌拍鳥攝影是自己的愛好,定位就是玩,在玩中取樂,努力在玩中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求得拍出的片片自己看著滿意,別人看著舒服。本人拍鳥堅守的原則是,一,不發表,不參賽,不投稿。只要能背動、走動,我就會堅持拍鳥。14. 攝影愛好者:陳妙春初心就是逃避現實,回歸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拘結果。15.
  • 拍鳥器材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機身+鏡頭6種組合方案
    不過有了相機+長焦距鏡頭,只能說能拍鳥了,如果要拍好鳥對相機和鏡頭要求還挺高的。飛行中的鳥飛行速度非常高,這就要求:1、相機極速對焦、鏡頭極速合焦。例如,尼康D500+AF-S NIKKOR 300mm f/4E PF ED VR定焦鏡頭(重量755g),光圈f4也還可以,這樣的組合應該說對拍鳥設備來說很輕便靈活了,畫質雖然有所退讓,但能滿足絕大多數需求。
  • 拍鳥與雜談 | 旅拍這件事,其實還蠻妙的
    是啊,玩攝影也十來年了,用天機一句話「這麼多年怎麼就不見了」?答曰:「拍鳥去了」。玩攝影十年,拍鳥就有用了8年時光,真箇「蹉跎歲月」!不是鑽山林,就是下湖海,天南地北都曾留下我的足跡,「鳥癮」發了,我還獨自往返萬裡拍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