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女相聲演員中,天津人最多。這和天津人生性幽默沒有一點關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窮。下海從藝,在當時就是下九流的行當,而撂地說相聲更是再低一等。
當年馬三立本來也是想通過上學改變家庭命運,但最終還是迫於生計,下海說了相聲。而女孩子說相聲,更是無奈之舉。天津本來就是水旱碼頭,窮苦人扎堆的地方。因此,也湧現了許多女相聲演員。
於估福是高德明的弟子,嫁給了馬三立堂弟馬四立。她4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各種曲藝表演,十二歲時,父親,哥哥相繼病逝,她不得不肩負起養家的重任,開始說相聲賺錢。
回婉華在當年有「相聲皇后」之稱,解放後才定居北京。在此之前,她一直生活在天津。她在1940年拜馬壽巖為師,第二年就在天津,唐山等地開始說相聲謀生,那時她也才13歲。
魏文華是武魁海的弟子,真正的文字輩演員。她是天津相聲名家魏文亮的姐姐,後來嫁給了相聲名家劉文亨。她也是從6歲起,就隨全家從天津出發到東北各地進行演出。
張文霞也是著名的相聲女藝人,她同樣是文字輩相聲演員。只是在80年代,她逐漸淡出了相聲舞臺,直到2010年,張文霞才復出為自己的丈夫,天津相聲名家田立禾先生捧哏。
另外,相聲名家金炳昶的夫人富蘭英,是楊海荃的徒弟。相聲名家師勝傑的母親高秀琴是於春明的徒弟。這二位女相聲藝人,同樣是從天津走出去的相聲演員。
女性並不適合說相聲,很多相聲名家都這樣說過。主流的李金鬥支持這樣的說法,非主流的郭德綱同樣這樣認為。其實,早在解放初期,相聲大師張壽臣就積極反對女性說相聲。
前面說過的回婉華就是張壽臣的義女。當年,張壽臣正是喜歡回婉華的表演,才把她收為義女。但即使是當著義女的面,他也明確表示自己反對女性說相聲。只是回婉華在這一點,並沒有尊重義父的意見,還是選擇了繼續說相聲。
新時期也湧現出了一些女相聲演員,但這些女藝人並沒有留下太好的作品。比如,女相聲演員金珠,是相聲名家金炳昶的徒弟。她曾經在瀋陽曲藝團唱京韻大鼓,因為沒人聽就改為說相聲。結果說相聲也沒人聽,好在還能和自己的丈夫鞏漢林一起演小品。
馮鞏的女徒弟賈玲,恐怕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女相聲演員了。2003年,她曾經打敗過郭德綱,在《相聲小品大賽》中得到了一等獎。還曾在春晚上搭檔白凱南表演了相聲《大話捧逗》。只是,賈玲最終還是放棄了相聲,而回歸到了喜劇表演的舞臺。
德雲社也有女相聲演員,其中張德燕是張文順先生的女兒,曾經表演過《八扇屏》,《打燈謎》等作品,後來在德雲社做起了行政工作。
郭德綱唯一的女弟子許鶴丹此前是超級綱絲。後來嫁給了郭和協綱的弟子於鶴真。本人是一名醫護工作者,曾經在德雲社搭檔自己的老公,表演過《報菜名》等作品。
去年8月11日,在一段男女相聲的表演過程中,就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在西安相聲新勢力茶館,女相聲演員王小遒和韓帥一起說相聲。他倆是一對臨時搭檔,在墊話的部分中,王小遒說,你名字裡有個「帥」,你真的帥嗎?韓帥回應道,你叫王小遒,你有球嗎?
二人表演的整段相聲,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臺下的觀眾也是反響平平。但回到後臺,王小遒因為搭檔在臺上對自己的不敬,抬手就給了韓帥一巴掌。
從女性的角度來講,當時韓帥回應的這句話,確實極為下流。可這二人本來就是臨時搭檔,此前也並沒有什麼矛盾,作為年輕演員的韓帥,絕不可能冒著被同行排斥的危險,使出如此陰毒下流的包袱。
這二人之間的摩擦,最多也就是一場誤會。王小遒出於個人原因,有如此強烈的反應,也是情有可原。其實,這場風波就突顯了作為女相聲演員的尷尬。
因此說,女演員喜歡表演,喜歡幽默本無過錯。通過相聲鍛鍊自己的表演功力,也無可厚非。但最終女相聲演員,還是轉行到喜劇表演的舞臺為好。大家說,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