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水皆汙,北方有河皆幹。這話雖然有些誇大,卻真實地反映了我國水汙染的現狀。」國家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對記者說。
在別濤的電腦裡,赤橙黃綠青藍紫,每一種顏色的江河汙染照片都有。「儘管這張看上去很寫意,但這不是水墨畫。」別濤說,在我國廣袤的國土上,被汙染的江河什麼顏色都能找得到,真可謂「七彩江河」。
「我國實行排汙許可制度。」別濤說,就像駕照和營業執照一樣,沒有排汙許可證絕不允許排汙。但在實際中,無證排汙、偷排和超標排放的情況屢見不鮮。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記者介紹說,2010年,浙江德歐化工製造有限公司這家外商獨資企業就因排放超標違規而被反覆曝光。據紹興市主要汙染物減排辦公室2010年1月11日《關於市區及紹興縣汙水超標進管企業的通報》,COD濃度超標進管前5位的化工企業名單中就有德歐化工第三次曝光,在之後的七次曝光中,該企業均榜上有名。
據記者了解,環保部已著手制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染料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範》。近日,環保部科技標準司正在徵求有關方面的意見,並要求在5月20日前反饋到環保部或標準編制單位。
染料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省市,這些省市人口密度大、環境容量小,分布在國家重點保護的太湖、巢湖、長江、淮河等環境敏感水域。
染料行業產品種類繁多,工藝複雜,生產步驟多、收率較低,大部分原料、中間體及副產物都以「三廢」形式排出,目前染料行業已成為有毒有機汙染物防治的重點行業,社會關注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