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走出多家大市值公司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已有194家原新三板公司在A股完成IPO。其中,104家公司市值超過50億元,13家公司市值超過200億元。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日前在港交所上市,最新市值站上1000億港元。泡泡瑪特原是新三板公司,2019年摘牌時市值不足10億元。此前在港上市的電子菸龍頭思摩爾國際也曾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摘牌時市值僅85億元,最新市值達2919億港元。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200家原新三板公司轉至A股上市交易。其中,45家公司市值超過100億元,4家公司超過500億元。

估值提升明顯

轉板後,掛牌公司的估值均大幅提升。如轉至創業板的原新三板企業安可創新最新市值為735億元,其在新三板時的最高市值不到80億元,提升近10倍。9月下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新潔能,2018年11月從新三板摘牌時總市值不足20億元,而最新市值為220億元,提升了逾10倍。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共有194家原新三板公司在A股完成IPO。其中,104家公司市值超過50億元,佔比超過五成。新產業、康泰醫學、西部超導等13家公司的市值超過20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A股在流動性方面較新三板市場優勢明顯,這也是不少新三板公司選擇轉板的重要原因,提升流動性會給交易、估值、融資等方面帶來改善。以思摩爾國際為例(新三板時叫麥克韋爾),轉板前,在有交易的49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額為10.46億元;轉板後,109個交易日(7月10日至12月15日)合計成交額達863億港元。

隨著規模不斷壯大,企業需要在更大的舞臺施展身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摘牌IPO的方式,新三板企業有了另一條轉板上市路徑,即在精選層連續掛牌滿一年,符合條件的企業便有機會轉至科創板或創業板。

11月,滬深交易所分別就轉板上市辦法公開徵求意見。這標誌著轉板上市工作即將步入實際操作階段。「這進一步打開了優質中小企業成長空間,對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具有重要意義,掛牌公司在新三板融資發展的路徑更加清晰,投資者的長期投資策略更加多元,新三板服務中小企業由小到大全鏈條、一站式資本市場服務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市場預期也更加明確。」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徐明近日表示。

探索解決路徑

在徐明看來,流動性問題是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具體體現,需要不斷探索解決路徑。資本市場根據服務對象不同呈現不同的特徵。新三板定位於服務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會通過各種形式反映到市場,流動性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徐明指出,從流動性的基礎條件看,中小企業的股本規模、股權分散度以及市場知名度等,對流動性的支持都不如大中型企業。從市場設計看,引導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實現「投融兩活」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各國資本市場都有探索,但還沒有一個可通行的非常成熟的路徑。

徐明介紹,新三板正處於「成長+蛻變」的關口,市場的諸多現象是這一階段的特殊產物。所謂「蛻變」,就是在新證券法框架下實施的本次改革,夯實了新三板「場內、公開、集中」的市場性質,補齊了公開發行、連續競價、公募基金投資等制度空白,完備了股票市場的共性功能,為持續深化改革,進一步改善市場流動性、促進投融兩端平衡、完善市場服務體系,打造市場品牌和特色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全國股轉公司將持續強化市場融資交易功能,提高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重。如完善交易機制,推出混合交易,發揮做市商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作用,推進融資融券制度落地,豐富市場指數。推動和引導各類資金入市,優化投資者結構和市場流動性管理工具。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來源:中國證券報

相關焦點

  • 新三板走出多家大市值公司 不乏多家千億巨頭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 新三板走出多家大市值公司□本報記者 吳科任 已有194家原新三板公司在A股完成IPO。其中,104家公司市值超過50億元,13家公司市值超過200億元。「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日前在港交所上市,最新市值站上1000億港元。泡泡瑪特原是新三板公司,2019年摘牌時市值不足10億元。此前在港上市的電子菸龍頭思摩爾國際也曾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摘牌時市值僅85億元,最新市值達2919億港元。
  • ...新三板公司轉至A股上市交易。其中,45家公司市值超過100億元,4...
    2020-12-16 07:15:07來源:FX168 【新三板走出多家大市值公司泡泡瑪特原是新三板公司,2019年摘牌時市值不足10億元。此前在港上市的電子菸龍頭思摩爾國際也曾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摘牌時市值僅85億元,最新市值達2919億港元。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200家原新三板公司轉至A股上市交易。其中,45家公司市值超過100億元,4家公司超過500億元。
  • 40家新三板公司欲轉板
    深圳商報記者 傅盛寧 今年以來,新三板獲批申報轉板的公司達到了40家。這個數字,是去年將近3倍,是2014年的20倍。 6月30日,廣東宏川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標誌著這家掛牌不到兩年的公司正式啟動其邁向主板的徵程。
  • 大市值現階段勝率佔優
    有觀點認為,本輪行情由機構和外資主導,風格將會更偏向大市值股票。那麼普通投資者在選股時是否需要有所傾斜呢,統計數據可以給出一些參考。今年3月19日至7月13日,上證指數漲幅為26.19%,深成指漲幅41.07%,創業板指漲幅53.12%。
  • 新三板多家公司籤重大合同
    ⊙記者 盛波   昨日,常熟古建、新中天、碩泉園林、北方熱電等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發布籤訂重大合同的公告。  常熟古建公告,公司參與了泰州華信藥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招標人的「天祿湖二期景觀工程」項目投標,6月19日收到《中標通知書》,確定公司為項目中標單位。
  • 【盤點】新三板裡到底有多少家純粹的教育公司?
    【盤點】新三板裡到底有多少家純粹的教育公司?可是,新三板有多少家真正的教育公司呢?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30日,按照掛牌公司管理型分類共有14家教育類公司(見表1);按照掛牌公司投資型分類,共有17家教育類公司(見表3)。而股轉系統的掛牌公司共計4388家,教育公司的佔比幾乎是微乎其微。
  • 逾115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欲「乘東風」轉板IPO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已有超過115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IPO,其中5月份以來就達到36家。「當前,我國對資本市場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視,金融作為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的作用越發凸顯。」湘財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員祁宗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三板已無法滿足一些優質公司的融資需求,因此這些公司謀取主動退市或轉向A股IPO在情理之中,這也體現出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實體經濟可獲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支持。另外,監管層最近不斷強調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大對於造假、違法上市公司的懲處,使得A股市場的融資環境不斷改善,這有利於吸引部分優質新三板掛牌公司。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近80家新三板公司拋棄
    原題:屢次違規被責令整改 殃及數十家企業IPO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近80家新三板公司拋棄瑞華將面臨品牌被「抹黑」、經濟收入銳減等多個方面的打擊。瑞華被處罰的事實公布後,瑞華服務的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接連發布了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公告。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瑞華作為內資事務所中的龍頭老大,服務的企業數量眾多,此事發生後,預計他們都會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不再聘任瑞華。「瑞華將會面臨品牌被「抹黑」、經濟收入銳減等多個方面的打擊。此事將會對國內會計師行業的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瑞華已經走下了『神壇』。」
  • 「新三板」迎來首家金融控股型公司
    「鑫融基金控」獲「新三板」掛牌批文證券代碼832379,股本總額位居已掛牌企業前四本報訊 4月28日,河南鑫融基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鑫融基金控」)新三板掛牌新聞發布會在洛陽舉行。記者獲悉,「鑫融基金控」已獲得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新三板」)掛牌的批文,這預示著「新三板」將迎來第一家金融控股型公司。
  • 深證監持續優化新三板公司監管服務
    深圳證監局聯合全國股轉公司近日舉辦深圳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會議。培訓上,深圳證監局對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提出四點希望。一是掛牌公司以及大股東、董監高同樣要按照證監會提出的要求,堅持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守住不披露虛假信息、不從事內幕交易、不操縱股票價格、不損害公眾公司利益的「四條底線」。二是聚焦主業,積極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夯實向上發展的基礎。三是抓住當前新三板改革的契機,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資本結構,增強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後勁。
  • 新三板四川軍團 14家企業打頭陣
    近日《金融投資報》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目前成都高新區已有14家企業已完成新三板掛牌申請上報工作。那麼,在新三板首批集中掛牌公司裡,川企將佔幾席1月24日就將見分曉。   14家企業已報材料   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有關方面了解到,目前成都高新區14家企業已完成新三板掛牌申請上報工作。近期,成都高新區還將上報10家,鎖定100家企業進入後備庫200家,其中與券商等中介機構籤約60家,完成股改28家,另有10家將近期完成股改。
  • 4月26日新三板開盤必讀:新三板公司年報被問詢頻現
    今日掛牌  今日共有3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1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達11111家,協議轉讓企業9528家,做市轉讓企業1583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686家。  截至4月26日,已有20家掛牌公司因年報問題被股轉系統問詢。
  • 8月18日新三板開盤必讀:4家公司回應「洋垃圾」禁令影響
    今日掛牌  今日共有36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0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11523家,協議轉讓企業10024家,做市轉讓企業1499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616家。  之所以陷入兩難境地,是因為進入2017年,新三板基金迎來了一個到期的小高峰。聯訊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共有125隻新三板基金到期,而2016年全年才41隻。根據東方財富Chioce統計,2017年下半年還將至少有83隻新三板基金到期。此外還有更多未公布到期時間的新三板基金,亦存在今年到期的可能。
  • 東聯旅遊、同成醫藥、酷武股份等28家公司今日掛牌新三板
    伴隨著新三板的發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日趨完善,新興的新三板市場有望成為下一個資本配置的重要方向。 昨日,華鑫證券在上海舉行2016年新三板投資策略會。華鑫證券研發部相關人士表示,流動性決定波動性,新三板(做市板塊)的波動性較主板更平緩。
  • 國企改革借力新三板 47家捷足先登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規劃中,新三板同樣也是布局國企改革的重地。事實上,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47家「國字」背景的企業登陸新三板,這其中有年淨利潤過4億元的「高富帥」,也有股東戶數超3500名的「大傢伙」。
  • 潤生保險等12家新三板中介設15家科技公司,註冊資本「迷你」成立...
    近日,新三板保險中介潤生保險(872007)發布公告稱,擬設立科技子公司,持股51%。對於該筆投資,潤生保險指出,將充分發揮其多年的市場優勢,使科技力量與保險行業有機結合,打造優質服務鏈。而年內正迅保險(870074)同樣新設了一家保險科技公司,與潤生保險一致的目的是提升公司競爭優勢和整體實力。
  • 144家新三板公司年內更名,16家添上「科技...
    來源:唐三板上市公司更名向來是A股市場的一大風口, 伴隨股票名稱的變更,相關個股往往會得到市場的積極炒作。相應地,在新三板市場,今年以來也有144家公司更名,其中16家更名後證券簡稱後綴為「科技「,還有「高科」、「生物」、「新材」、「數創」、「智慧」等,彰顯公司具有數位化轉型以及向新興產業領域延伸靠攏的意願。
  • 新三板日報:轉板消息點燃市場 30家企業有望踏上轉板之旅
    利好刺激新三板全線大漲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新三板轉板上市細則落地,有利於調動企業掛牌新三板和申請創新層和精選層的積極性,增強投資者對新三板巿場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精選層和新三板。「隨著轉板上市即將進入實操的預期,將極大地刺激新三板二級市場的活躍,助推首批精選層中轉板概念股的上漲。」他認為,新三板有望乘此東風走出一波行情。
  • 公募基金、上市公司搶灘新三板,新投資機遇再現
    今年以來,新三板一波一波的政策紅利給足了市場信心,精選層的逐步落地以及未來的轉板通道給新三板市場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也從真正意義上建立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良好體系。新三板擴容七年來,的確為中小企業做出了貢獻,截至2019年底,累計共有13000多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其中民營企業佔比93%,中小企業佔比94%,累計共有6432家企業合計融資近5000億元,併購交易金額累計近2100億。
  • 新三板另類退市襲來:上千家績差公司將被倒逼出局
    過去,新三板持續督導實行終身制,即持續督導貫穿掛牌公司在新三板掛牌的整個生命周期。新規實施後,只要滿足條件,主辦券商可以單方解除持續督導協議,如果三個月內沒有其他主辦券商承接,新三板公司將終止掛牌。「隨著市場發展,主辦券商在持續督導的過程中出現一些新情況。比如有些陷入經營困境的公司不願主動摘牌,對其持續督導既讓券商提供義務服務,還對監管資源形成了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