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生保險等12家新三板中介設15家科技公司,註冊資本「迷你」成立...

2020-12-21 藍鯨財經

近日,新三板保險中介潤生保險(872007)發布公告稱,擬設立科技子公司,持股51%。對於該筆投資,潤生保險指出,將充分發揮其多年的市場優勢,使科技力量與保險行業有機結合,打造優質服務鏈。而年內正迅保險(870074)同樣新設了一家保險科技公司,與潤生保險一致的目的是提升公司競爭優勢和整體實力。

事實上,傳統保險中介早已進入科技賦能時代,一項重要舉措即是自建或收購科技子公司。藍鯨保險粗略統計,截至目前,約有12家新三板保險中介合計設立15家科技子公司,這類公司多數存在註冊資本「迷你」、營收較低、成立初期虧損等問題。不過,業內專家認為設立科技子公司有其重要性,主要在於兩方面價值,一是傳統中介缺乏科技基因,單獨設立科技公司利於形成有別於母公司的人才激勵文化、科技包容文化,可以更好吸收科技人才;二是與第三方科技公司、保險科技公司合作時,可加深雙方合作的深度,而不是浮於表面。

「科技+保險」打造優質服務鏈,潤生保險擬設科技子公司

潤生保險公告稱,擬與東營泓潤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東營泓潤」)共同投資成立科技子公司——泓潤科技(東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潤科技」)。

泓潤科技的註冊資本為100萬元,主要經營網絡技術服務、軟體開發、物聯網技術服務、等業務。其中,潤生保險認繳51萬元,佔比51%;東營泓潤認繳49萬元,佔比49%。

對於本次投資,潤生保險表示,「該投資將整體提升公司實力,充分發揮公司多年的市場優勢,將科技力量與保險行業有機結合,打造優質服務鏈,不存在重大風險。」

同時,潤生保險認為,「這筆投資將對潤生保險的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業積極的影響,不斷提升潤生保險的整體實力,本次投資是認繳制,後續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潤生保險生產經營所得方式提供。該項目有助於潤生保險科技力量發展,進入該領域的管理風險可控。」

藍鯨保險梳理發現,潤生保險自2017年在新三板掛牌後歷年披露的年報顯示,旗下未設任何子公司,與子公司相關的會計數據也處於空缺狀態。這也就意味著,泓潤科技將成為其掛牌以來首次成立的子公司,也是目前潤生保險唯一的一家子公司。

實際上,潤生保險一直期待有突破式進展,屢次提及希望通過增資擴股等方式將註冊資本提升至5000萬元以上,取得全國經營資質,適時向山東省周邊地區開設機構。但從掛牌至今註冊資本一直停步於1200萬元,仍是區域性保險代理機構,建成100家分支機構的目標也從2020年被推移至2022年。如今,盯上科技公司,或是其謀變革的一個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6日,正迅保險發布公告,與廣州達安創谷等3大主體合計擬以100萬元發起設立廣州達安正迅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正迅保險出資35萬元,持股35%為第一大股東兼控股股東。

對此,正迅保險指出,「該投資有利於提升公司整體綜合實力及市場佔有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能夠增強公司主營業務的市場競爭優勢,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要求。」

12家新三板中介設有15家科技公司,成立初期虧損居多

實際上,傳統保險中介正面臨不小的生存壓力。網際網路巨頭強勢介入保險生態鏈,加劇行業變革;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線下展業難以開展,倒逼保險行業朝線上化發展;同時,車險費改等政策,使得保險中介不得不進行業務轉型。諸多因素影響下,利用科技降本增效、提高服務水平、開拓業務渠道成為行業共識,但該如何利用?

其中一項舉措,即新三板保險中介通過設立、收購等方式搭建科技子公司,打造展業服務平臺、理賠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平臺、技術勞務分享平臺等。藍鯨保險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共有12家新三板保險中介機構設有15家科技公司,多數扎堆成立於2016年至2018年。

「保險中介設立科技子公司,這是一個發展業務的重要方式。原因很簡單,有些主體考慮和外部第三方或保險科技公司合作時,並不想進行僅停留於表面的合作,實際更關注合作的深入性。那麼,科技公司則是進行深度合作比較好的平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和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向藍鯨保險分析道。

同時,朱俊生還認為,「傳統中介缺乏科技基因和科技企業文化,然而科技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是一個企業文化的問題。比如說,人保作為傳統大型國企,若直接從人保框架下吸引科技背景的人才還是挺難的,因為和公司文化、激勵機制不太兼容,所以,人保直接設立了人保金服。從這個角度看,中介設立科技公司,再招聘科技人才,可以更好的形成人才激勵文化、科技包容文化,吸引、留住科技人才。」

引人關注的是,新三板保險中介旗下科技公司註冊資本相對較低,營收、盈利能力同樣相對較弱。首先從註冊資本看,小型科技公司居多,7家註冊資本在千萬及以上但沒有一家超過1億元,註冊資本在500萬元及以下的同樣也有7家。

同時,成立初期,科技子公司多數虧損。如同昌保險旗下於2017年成立的同昌網絡科技2017年和2018年營收分別為943.40元、41.24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2萬元、-265萬元。華凱保險成立於2015年並於2018年註銷的杭州砉凱健康科技在2016年營收為7.97萬元,虧損4.08萬元;2017年營收為0,虧損5.31萬元。

從2019年整體業績表現看,仍有較大改善空間。在7家已被母公司公經營數據的科技子公司中,僅有同昌網絡科技、小智科技、天津安泰匯金信息科技分別實現189.35萬元、508.33萬元、121.05萬元的淨利潤,還有4家科技公司淨利為負。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藍鯨保險指出,「想要應對各種內外部衝擊,更好利用上網際網路科技這一工具,保險中介還是應加大對科技子公司的投入,以逐步提升其自身科技公司實力。但是否能對其業務發展起到很大作用,這是需要進一步觀察的。」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賦能手段多種多樣,還包括公司自建網絡服務平臺、研發展業app,創新銷售渠道;建立與科技轉型相符合的組織架構、人才團隊;與第三方科技平臺或保險科技公司推進業務合作等等。

其中,相對於設立科技公司強化內生科技實力的方式,保險中介與第三方科技平臺或保險科技公司合作則是藉助外力賦能的方式。同昌保險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同昌保險與北京量子保科技達成深度合作,在駕考行業場景保險方面取得較好成績。

朱俊生表示,「目前來看,整個的保險中介業態比較小,相對中小險企,科技投入也要少得多。中小險企通常注重內外兼修,就是內部有一些自主科技成分在,同時更多還是和外部合作,我想中介基本上也秉持著類似的一個思路。當下,面向中介進行垂直深耕的科技公司也不少,所以從節省成本角度看,這種細化分工的合作是合理的。」(藍鯨保險 雷賽蘭 leisailan@lanjinger.com)

相關焦點

  • 新三板保險中介謀出路 潤生保險設立科技子公司
    在經歷一系列股東變動、分公司信息變更後,潤生保險又有調整新動作。近日,山東潤生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於新三板宣布與東營泓潤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共同投資成立子公司的消息。相關公告顯示,本次對外投資的目的為充分利用山東潤生保險代理對行業的深度了解,壯大公司的科技力量,提升公司業務核心競爭力。轉型導致業績不穩試水科技公司潤生保險,成立於2008年5月28日,法人總部坐落於山東省東營市。
  • 多方發力保險中介 30家險企成立了35家中介機構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7月中旬,全國共有保險中介機構2623家,其中保險中介集團公司5家,全國性保險代理公司228家,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1549家,保險經紀公司505家,保險公估公司336家。
  • 山東潤生保險代理「調整隊伍」:對外投資成立子公司 7家分公司負責...
    山東潤生保險代理「調整隊伍」:對外投資成立子公司 7家分公司負責人、地址、名稱變更
  • 46家保險機構設65家保險中介 「去中介化」是偽命題?
    截止2019年5月5日,共有46家保險機構設立或收購了65家保險中介機構,包括銷售公司、代理公司、經紀公司3種類型,從出資方來看,財險公司有28家,人身險公司18家。從保險公司積極擁抱保險中介的姿態來看,「去中介化」至少在現在依然是個偽命題。
  • 保險中介掛牌新三板熱潮退卻?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這並非今年保險中介機構首次從新三板「撤退」,就在今年3月2日,遼寧匯安汽車保險銷售公司也暫停在新三板掛牌,從2019年至今,已經有9家保險中介機構從新三板摘牌。「保險中介機構包括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銷售公司等等在新三板掛牌摘牌是常見的事情,但是這兩年行業摘牌的機構要遠大於掛牌機構。
  • 大生泰豐逆風掛牌新三板 大股東或將組建保險服務集團
    中國網財經12月11日訊(記者 程宇楠) 近日,河北大生泰豐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生泰豐保代」)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全國股轉系統」)舉行了新三板掛牌儀式,在一大片保險中介公司摘牌新三板的趨勢中逆流而上,駛入資本快車道。
  • 保險周報(12月14日)
    被投保人信息上鎖 保險中介機構將迎新規行業動態對外經貿大學王國軍:中小公司面臨監管、公司治理、渠道等多重困局潤生保險等12家新三板中介設15家科技公司 成立初期虧損居多穆迪:預計壽險公司未來12-18個月仍將提高權益類投資配置清退加速 年內超1200家機構保險專業、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被註銷
  • 天津安泰、匯中公估「撤退」 保險中介掛牌新三板熱潮退卻?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這並非今年保險中介機構首次從新三板「撤退」,就在今年3月2日,遼寧匯安汽車保險銷售公司也暫停在新三板掛牌,從2019年至今,已經有9家保險中介機構從新三板摘牌。「保險中介機構包括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銷售公司等等在新三板掛牌摘牌是常見的事情,但是這兩年行業摘牌的機構要遠大於掛牌機構。
  • 57家保險中介受罰 四川開出193萬元罰款
    萬元,涉及57家保險中介。  另外一家被罰50萬元的保險中介機構是四川中領天盛保險代理有限公司。2016年12月份,中領天盛代理存在編制、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的違法行為。  傳統春節假期疊加本身月份天數比較少,二月份罰款金額最少。  監管部門2月份共對14家保險中介機構、15位相關負責人分別罰款83.7萬元、29.4萬元,合計罰款113.1萬元。
  • 第二大股東失信擬「出走」,營收下滑、虧損加劇潤生保險調整忙
    據悉,唯達投資從事投資管理,前身為成立於2007年的唯達啟創房地產經紀(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元,2016年3月成為潤生保險控股股東,並參與當年增資;2017年3月,榮發工貿向潤生保險增資200萬,持股53.34%,超過唯達投資,取得控股權並延續至今。唯達投資從增資拿下潤生保險控股權,到如今分道揚鑣,或與其債務纏身有關。
  • 又有2家保險機構終止新三板掛牌 兩年來已有9家「撤離」
    來源:券商中國又有2家保險機構終止新三板掛牌,兩年來已有9家「撤離」,保險中介迎新挑戰券商中國 潘玉蓉近日,天津安泰保險代理和匯中保險公估同時公告,將終止在新三板掛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日,匯安汽車保險銷售公司也暫停了掛牌,主因是未能實現預期的經營效果,保險代理行業政策等因素導致公司業績受到一定影響,公司掛牌後支付的中介機構費用增加,也導致了公司的運營成本上升。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保險機構超過20家,但上市後的路也不輕鬆。近兩年來,已經有9家保險機構終止新三板掛牌。
  • 財險收入降低、拓展壽險業務 潤生保險上半年營收淨利雙降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孟凡霞 李皓潔8月19日,新三板掛牌的山東潤生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生保險」)發布了2019年「中考」成績單。數據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降。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潤生保險營業收入為2126.09萬元,其中財產保險的手續費收入為1001.79萬元,人壽保險的手續費收入為1124.30萬元,合計較2018年同期降低23.64%。
  • 兩保險中介7月21起終止新三板掛牌!
    值得注意的是,華夏人壽從2018年242人、2019年531人,增長到今年的670人;明亞保險經紀三年來的MDRT人數也從不足兩百人增長到近600人。 總體看,今年我國內地入圍前百的保險公司數量明顯減少,僅有12家,新華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等公司均不在其列。往年數據顯示,2018年18家,2019降到17家。
  •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近80家新三板公司拋棄
    原題:屢次違規被責令整改 殃及數十家企業IPO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近80家新三板公司拋棄瑞華將面臨品牌被「抹黑」、經濟收入銳減等多個方面的打擊。《通知》指出,瑞華未能勤勉盡責,分別於2016年12月以及2017年1月受到行政處罰,為了維護公眾利益和資本市場秩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財政部、證監會責令瑞華自受到第二次行政處罰之日起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並於2月內完成整改並提交整改報告。瑞華被處罰的事實公布後,瑞華服務的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接連發布了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公告。
  • 「新三板」奏響集結號,12家LED相關企業「風生水起」
    至此,新三板的掛牌公司將一舉達到621家,增加74.93%,超過創業板,與中小板旗鼓相當。隨著新三板的正式揭牌,相關概念股也隨之逆市飄紅。 有業人士分析,在新三板大擴容後,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將得以進入資本市場,獲得融資支持並繼續發展壯大。這266家公司中,信息技術和計算機類共計95家,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這與新三板扶持改革創新、轉型升級類企業的宗旨一致。
  • 國華人壽擬成立保險資管公司 註冊資本5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12月11日晚間,天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八屆十一次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同意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資產管理公司的議案》。天茂集團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華人壽)為了提升公司保險資產管理的專業水平,國華人壽擬與天茂集團第一大股東——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理益)共同發起設立「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籌)(暫定名,最終以工商部門核准後的公司名稱為準)。據悉,擬設立的「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 司(籌)」的經營範圍為以中國銀保監會批准的業務範圍為準。
  • 中南建設:新設13家註冊資本在3億元以上子公司
    來源:中國網地產中國網地產訊 12月15日,中南建設發布公告稱,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新設及增資形成註冊資本3億元以上子公司的議案》。公告顯示,董事會審議同意,公司新設江門嘉緣置業有限公司、佛山市順德區城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廈門鈞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南通鑫恆置業有限公司、常州佳悅置業有限公司、南通添春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常州熙程置業有限公司、杭州棠紅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溫州恆銨置業有限公司、濟南鴻義置業有限公司、臨沂星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臨沂天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洛陽中洛城市建設有限公司等
  • 144家新三板公司年內更名,16家添上「科技...
    來源:唐三板上市公司更名向來是A股市場的一大風口, 伴隨股票名稱的變更,相關個股往往會得到市場的積極炒作。相應地,在新三板市場,今年以來也有144家公司更名,其中16家更名後證券簡稱後綴為「科技「,還有「高科」、「生物」、「新材」、「數創」、「智慧」等,彰顯公司具有數位化轉型以及向新興產業領域延伸靠攏的意願。
  • 保險公司經營「大考」,15家得C,1家得D
    11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總體來看,159家保險公司經營比較穩定,A類公司36家、B類公司107家、C類公司15家、D類公司1家。2019年類別出現上升的有12家公司,其中,華安財險、亞太財險、安達保險、永誠財險、國壽財險、紫金財險、中原農業保險7家公司由B類公司升至A類;安華農險、長安責任保險、長江財險、中路財險、久隆財險5家公司由C類公司升至A類。有進步者就有後退者。
  • 全球保險科技投融資報告(下篇):保險科技發展迅猛,各路資本紛紛入局
    摘要√ 2018-2020Q3,全球共有443家投資機構在保險科技領域進行投資,15家投資機構投資4次及以上。√ 全球保險科技領域活躍投資方地區分布差異明顯,有一半的投資機構都來自美國,共有62家;其次是英國和中國,分別有18、1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