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是這兩日的一個熱議話題,但更早得追溯到今天三月份,人民網就曾經報導過,成都為了恢復生產,推出了允許臨時擺攤,允許流動攤販營業的政策。應該說,允許擺地攤是對實體經濟的一種補充,於高價的門面房來說,兩者絕對不是對立的,相反存在一種包容和互相促進的關係,因此允許擺地攤對高價門面房談不上打擊。
提出地攤經濟的背景
提出地攤經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由於疫情的發展對全國的各行各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很多中小經營者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些經營者們在疫情中由於承受不了高租金和高人力成本,所以開的門店紛紛倒閉。這樣的現象除了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衝擊以外,對於市場上的需求者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因為有的人需要靠經營門店取得收入,也有的人日常習慣在這些小門店進行消費。因此允許地攤經濟的存在其實解決了市場上的一種雙向需求關係,既使得中小經營者可以取得收入,解決就業生計問題,也使消費者可以找到性價比較高的消費渠道。畢竟地攤由於省去了房租、水電等費用,售價往往比在門店出售的同類商品更為便宜,便利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允許擺地攤對高價門面房可能產生的影響
要說擺地攤的缺點,那是非常的明顯,就是會對整體的城市環境和形象造成負面的影響,而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擺地攤會對高價的門面房產生打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擺地攤對環境和市容產生的影響主要還是由於管理方面的缺乏而導致的,擺地攤並不是意味著攤主隨意地堆滿貨物或大聲的吆喝,擺地攤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規範和紀律,管理部門可以通過主動介入、合理管理來正確引導地攤主們的擺地攤行為。如果在高價門面房周邊劃出專門的擺攤範圍,進行合理的管理,不僅不會對門面房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可以通過地攤圈的經濟帶動高價門面房周圍的人氣和消費氛圍。
地攤經濟和高價門面房經濟原本面向的就是不同的受眾群體,即使開放了地攤經濟,也不會減少一部分高消費人群對於高價門面房購物的需求,而兩者同時存在,可以互相帶動各自的消費群體,形成更大的商圈吸引人流量,增加經營收入。
地攤經濟發產生的積極效應
最主要的積極效應就是就業方面的,從成都的例子來看,有報導稱在成都允許擺地攤後僅僅兩個月,成都市場就增加了約8萬個就業崗位。2020年我國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共有847萬之多,再考慮到受到疫情影響而倒閉破產的中小企業,今年市場上產生了大批需要臨時就業或靈活就業的人群,允許臨時擺攤是這些人找到維持基本生計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其次,擺地攤也增加了附近商圈的購物人氣,對於帶動消費有著不小的功勞,最後擺地攤也能夠方便周邊居民的生活,一些日常用品可以在地攤上買到,也就節約了去超市採購的時間成本。
總得來說,高價門麵店和地攤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是互補,兩者之間爭搶客戶的情況並不多見,反而是電商對高價門面房產生的衝擊更大,擺地攤對高價門面房總體上積極的影響更多,可以在良性引導下逐漸發展其規模。
評論點讚,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