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環保走過20年 「大魚」長江生態環保如何攪動一池春水?

2020-12-18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

過去兩年間,環保產業經歷了「冬天」的洗禮。

環保民營上市公司受PPP拖累接連爆雷,央企、省市級國企、政策性國企大舉進場後,行業格局也隨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作為環保產業中最早探索市場化又相對成熟的行業,水務行業同樣迎來了中鐵、中交等一條條「大魚」的入局。

其中,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在水務行業的發展頗具代表性。2018年,發改委、國資委發文正式明確了三峽集團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幹主力作用,此後三峽集團從水電領域進入環保領域,並成立了全資子公司長江生態環境保護集團(下稱「長江生態環保」)作為其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的實施主體。

三峽集團在水務環保領域動作頻頻。據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4月三峽集團中標的水務領域項目投資總額已達333億。而日前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在九江調研時亦透露,三峽集團長江大保護業務布局已全覆蓋到沿江11省市,中標項目超過330個,今年底累計落地投資將超1000億元。

三峽集團原本是水電行業的龍頭,為何進入水務環保領域,又將給水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許多行業內外的人士或許都有類似的疑問。

近日,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20(第十八屆)水業戰略論壇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峰表示,從三峽工程建設開始,三峽集團的作用就是組織協調、帶動引領各方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希望大家理解,我們來並不是來跟大家搶利益、搶蛋糕的。」他說。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水環境治理的模式下,必然出現很多市場不能完成和解決的問題,需要一定的政策和市場的混合體來執行,這就是三峽集團的特點。三峽集團比一般的公司有更強的政策變革能力、統籌能力,對收益率的要求更低,也更容易獲得金融機構的信任,總體來看更容易完成長江保護的任務。

為什麼是三峽?

長江全長6300公裡,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九省二市,是中國第一大河,也是重要的水源地之一。然而近年來隨著沿岸省市布局化工、製藥、中低端製造等工業,長江流域汙染嚴重,比例高居全國七大江河首位。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歷史經驗表明,許多河流水汙染治理的實施效果不好,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九龍治水」,每個地區都有大量的規劃設計方案,但無論是深度還是系統性都遠遠不夠,沒有系統全面地統籌把握長江流域這一整體,因此跟期望的目標產生了偏差。毫無疑問,共抓長江大保護需要一個「扛鼎」的企業,以系統和科學的精神來落實這項重要的工作。這一工作,就落在了長江沿線最具經濟實力的央企——三峽集團的身上。

從行業發展的視角來看,三峽集團的進場確實帶來了改變。薛濤指出,2018年後,部分做汙水、垃圾的民營環保公司由於PPP中做水環境項目的資金量大、墊資比例高、對還款風險的擔憂等原因開始明顯撤出。但這些PPP項目還是需要企業來承接和完成的,在三峽集團進場前,原先只有央企的建築類公司願意去承接。不過,除了中節能一家以環保為主業的央企外,大部分的建築類央企接手PPP都是為完成國資委對施工總量的考核任務要求,更關心施工量大不大,也沒有太大意願和能力去挖掘項目的規劃設計、技術。

而三峽集團的優勢正在於此。相對於建築類央企,它更願意花時間和財力去提高環境領域的能力,更願意出資在研究和規劃上;相對於民營企業,它對收益率的要求更低,跟政府溝通的渠道會更加地順暢,金融機構對他們的信任也比較高。

「回頭來看,在當時的時間點上,三峽集團做的PPP的檔次、規模、層次確實好。」薛濤說。

「資本+」打造朋友圈

經過一年的探索,長江生態環保以城鎮汙水處理為切入點,持續推動項目落地建設運營,實現了4個試點城市先行到向全江轉段、全面鋪開的三個階段轉換,形成了城鎮汙水處理和水環境綜合治理163字治水方針。在蕪湖試點提出的「三峽治水模式」,2019年已經被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寫入文件當中。

而在行業當中,三峽集團和長江生態環保更受關注的是一系列合縱連橫動作,快速建立了起了自己的「朋友圈」。

為開展「長江大保護」業務,三峽集團搭建了「五大平臺」,其中長江生態環保是業務平臺,而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是其中的合作平臺。2019年6月,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首次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宣布有54家成員單位。而擔任聯盟秘書長的趙峰此次透露,目前聯盟已經有92家成員單位。

趙峰在演講中介紹,在自身發展與協同發展方面,三峽集團探索「資本+」促進互利共贏。經過27年的發展,三峽集團成為一家非常強的中央企業,發展前景、組織能力和投融資能力都具備一定的優勢。因此可以用良好的投融資能力、資本的信用體系以及較好的現金流等優勢,採取「資本+」全國性的行業平臺的辦法來導入行業頂尖的專業能力。同時,針對地方平臺高負債率,投資能力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採取「資本+」區域性地方平臺公司,盤活地方政府的存量資產,帶動增量投資。此外,也要採取「資本+」專業技術型企業,更多地體現結果導向,通過專業技術能力確保質量,讓專業的人士幹專業的事。

三峽集團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也體現了這一趨勢。目前,三峽集團和長江生態環保直接或間接持股多家上市環保水務企業的股權,包括北控水務、上海環境、武漢控股等全國性業務平臺和區域性地方平臺,以及興蓉環境、浦華水務、國禎環保等專業技術型企業。

推動行業政策變革

自1998年《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以來,水務環保探索市場化運營已經超過20年。伴隨著中國的城市化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30%上升到現在的60%,包括水務設施、環境設施等城市基礎設施快速建設,水務行業快速增長。一些頭部企業已經進入了全球水務運營商的前列,不過整體上,中國環保企業的體量仍然無法和外企巨頭威立雅、蘇伊士等相比。

在E20研究院院長傅濤看來,中國的水業,包括環保產業仍然停留在產業化的初期。很多企業很大,是因為積攢了很多小項目,但是這種「大」並不意味著「強」,低質量的重複、大企業病在行業內普遍存在,環保行業跟真正產業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相比仍然有巨大的差距。

而此次三峽等大型央企的進入,一定程度上也是呼應了時代變局的新要求。傅濤指出,未來城市化的路徑和模式都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區域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開始興起。越來越多的訂單在跨流域、跨區域、跨專業,無法再一個點上實現經營,因此才有了三峽、中節能等大型央企在環保行業的興起。

這並不一定是壞事。薛濤指出,環保產業有些政策需要跨部門的力量去推動,三峽集團作為「大魚」,在比一般企業更具推動力,政策變革能力更強。例如4月份發改委、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完善長江經濟帶汙水處理收費機制有關政策的指導意見》也是由三峽集團推動落地的。

「我們(三峽)來更多是探索模式機制,推動整個行業生態的重構,讓大家有一個良好的經營發展環境,實現大家合作共贏,能夠健康持續發展,這是我們更重要的一個目的。」趙峰說。

見習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長江環保集團正式入股江蘇金陵環境
    長江環保集團正式入股江蘇金陵環境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據企查查顯示,2020年11月18日,江蘇金陵環境有限公司(原名南京公用水務有限公司)新增一名股東——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0%。目前金陵環境的股權架構如下:
  • 0.84元/m3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聯合體中標湖南臨湘市水環境綜合治理...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聯合預中標8.91億湖南臨湘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據中國水網了解,近兩年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在湖南市場收穫頗豐,2019年12月,航天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湖南省道縣城鄉水務一體化建設PPP項目(詳情:11.9億湖南道縣城鄉水務一體化PPP項目公布中標結果),總投資11.9億元,該項目於2019年6月28日日正式開工
  • 南京20億+農村汙水設施項目迎來長江環保、首創等聯合體競奪 而ta...
    分別為:1、江蘇瑞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常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雙良商達環保有限公司聯合體3、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體4、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持股40% 長江環保集團已更新為江蘇金陵環境第二大股東
    2020年1月21日,三峽集團所屬長江環保集團、南京市國資委、南京水務集團共同籤署股權合作框架協議。如今,該協議所指目標江蘇金陵環境有限公司(原「南京公用水務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股權信息變更。   據企查查顯示,江蘇金陵環境有限公司以「南京公用水務有限公司」的名字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7.5億多,就坐落於南京市秦淮區。
  • 福澤大民生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鬱江調水工程通水運行
    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 供圖勇擔當 扛起未完工程建設重任鬱江調水工程是廣西沿海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期大會戰項目,是事關欽州市長遠發展的戰略工程、民生工程、機遇工程。作為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一極,隨著近年來工業發展強勢崛起,欽州市城市用水量不斷增長,水資源不足、保障係數不夠等問題日益顯現,特別是在枯水期時,這些問題尤為突出。
  • 蘇州常熟:「水務尖兵」築牢長江生態屏障
    常熟與長江相依,因長江而美、因長江而富、因長江而興,長江孕育了常熟綺麗的江南水鄉風貌,潤澤了一代又一代的常熟百姓。長江常熟段坐擁46.11公裡岸線,是太湖流域與長江的交匯節點,肩負著全流域生態涵養、生態系統信息能量交換的重任。近年來,在建設生態長江的新徵程中,常熟提出「一島一灣一江灘」,著力打造江海交匯七彩洲。
  • 運通入局:外資如何攪動「一池春水」
    業內普遍關注,在目前接近「飽和」狀態的支付市場中,美國運通該如何打開局面?外資入局銀行卡清算行業,對於我國的金融業對外開放,意味著什麼?又將對國內銀行機構、非銀支付機構、銀行卡用戶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研究部副主任卞永祖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卡清算在整個金融體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領域的開放,將引入更多競爭者,有利於降低支付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金融效率。「實際上,國內清算業務一直以來都有非常強的管制,牌照很難申請。
  • 2020年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人員26人啟事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發布:2020年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人員26人啟事,更多關於2020廣西事業單位招聘,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廣西東興北投環保水務有限公司揭牌
    他說,東興北投環保水務公司正式揭牌運營,是北投集團服務於北部灣經濟開發建設、與防城港市深化合作的重要體現。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按照防城港市和北投集團的部署要求,通過智慧水務及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夯實東興水務項目運營基礎,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以高效率運營、高標準建設,不斷完善東興市供排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東興市提供更加優質的供排水服務,為東興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 粵港澳大灣區水務論壇將在廣州舉行,攜手打造世界一流水務環保產業...
    以「創新·發展·共贏」為主題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水務論壇將於2020年11月17日~19日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馬軍,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唐建國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大灣區的水務單位代表共聚一堂,聚焦新時期灣區水務行業的共同責任和使命,為建設水清岸綠的美麗中國貢獻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三峽集團與南京市共促長江生態環保新合作
    這是雙方繼今年1月籤署股權合作框架協議後,共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戰略思想的又一重要舉措。三峽集團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王琳,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志禹;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市領導楊學鵬、霍慧萍、沈劍榮、吳煒、王國夫等出席。
  •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在改革中蛻變前行
    取得新成效 經營指標逆勢上揚 圍繞改革目標,環保水務集團按照「先增量、後存量」原則、「先易後難」推進方式,對內抓基礎管理、對外抓市場開拓,促進規模增量與效益增量穩步提升,今年一季度,主要經營指標完成情況較上年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比增長22.42%,有8家下屬公司利潤同比上年增長,呈逆勢上揚態勢。
  • 做好水文章 郴州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座談
    11月18日下午,郴州市政府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召開座談會。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記者 胡用梅)11月18日下午,郴州市政府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召開座談會。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先明出席座談,雙方就推動郴州城市水環境治理、水生態建設,共同推動長江大保護進行深入交流。今年7月8日,郴州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籤訂了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
  •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研企「牽手」 助力生態環境治理-廣西新聞網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與中科院微生物所、廣西盛泰環保公司籤署三方合作協議。北投環保水務集團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3日訊(通訊員 梁家海 顏瑜)5月21日,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環保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凌忠率隊前往北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微生物所」)、廣西盛泰冶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盛泰環保公司」)進行合作洽談,並籤署了三方合作協議,促進合作共贏。
  • 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治理前,部分河道狹窄,最小處僅為6米,過水能力無法達到十年一遇防洪要求;沿河兩岸施工建設不規範,致使原生植被破壞、岸坡黃土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周邊汙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汙染水體,破壞生態環境。為徹底改變心圩江生態環境,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心圩江公司勇挑國企擔當與責任,發揮產業鏈優勢,堅決落實南寧市全流域汙水收集、雨水收集及汙水、雨水、河湖系統治理理念,按照「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的治理順序,大力實施河道整治、沿河截汙、管網完善、生態恢復、景觀及亮化等工程建設,流域內截汙管網不斷完善,汙水亂排直排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汙水處理能力全面提升
  • 從嚴整改生態環保問題 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唐良智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生態環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從嚴整改生態環保問題,全力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在江北區魚嘴鎮井池村,施工方將隧道施工產生的建築棄土傾倒在長江河道邊,對河道環境造成汙染,是中央第四生態環保督察組轉辦的群眾舉報問題。
  • 【3月30日環保要聞】四部門發文加強生態環保資金管理;美欣達28億...
    【3月30日環保要聞】四部門發文加強生態環保資金管理;美欣達28億環衛大單正式籤約 時間:2020-03-30 14:39
  • 「三峽系」急擴水務「朋友圈」為哪般?
    作為三峽集團旗下重要全資子公司和專業化投資機構,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在資本市場一直動作不斷。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三峽系」就接連買入、增持納川股份、興蓉環境、上海環境、北控水務等環保企業股份。 一系列資本運作背後,「三峽系」在下著怎樣「一盤大棋」?
  • 廣西環保水務集團:聚力「智惠」水務建設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近年來,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直屬企業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堅持新發展理念,聚力智慧水務建設,藉助於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不斷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推動「傳統水務」邁向「智慧水務」,讓智慧水務在保障供排水、水質安全、直飲水入戶等領域充分發揮作用,真正成為惠及民生的「智惠」水務。
  • 野生動物保護區水文站變經營性酒店 北京一地方國有水務企業遭環保...
    這一發生在北京房山區拒馬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惡劣事件,近日被環保督察組曝光。資料顯示,拒馬河是北京五大水系大清河的支流,發源於河北省淶水縣西北太行山麓,是京冀地區少數長年不斷流的自然河流。拒馬河保護區地跨房山區十渡鎮和張坊鎮,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佔地11.25平方公裡,保護區目前保護的野生動物有3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