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63年首次開放特窟 「中土禪宗第一祖」亮相

2021-03-05 人民網


  「世界文化遺產」河南洛陽龍門石窟10日首度對外開放「特窟」——看經寺,窟內雕刻有世界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29尊羅漢群像。

  看經寺位於洛陽龍門東山萬佛溝北側,開鑿於中國唐女皇武則天至玄宗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是龍門石窟禪宗的代表洞窟,洞窟高9米,進深10米,寬10.5米。


  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路偉介紹,所謂「特窟」,指文物極為珍貴、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極高的洞窟。這類洞窟很少讓遊客入窟參觀,僅供專家研究。


  記者了解到,一直避世的「特窟」看經寺內,雕刻有世界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29尊羅漢群像,從摩訶迦葉到菩提達摩二十九代傳法羅漢,身高均在1.80米左右,神態各異。洞頂的石刻蓮花藻井,是目前現存最大的陰刻蓮花,精美絕倫。 


  有研究者認為,龍門石窟看經寺中的29尊羅漢像是對「西土二十九祖禪宗傳承」的一種印證。這種「禪宗傳承說」在中國另一座古石窟敦煌藏經洞的《歷代法寶記》手抄本影印件中,有關於西土二十九祖師傳法譜系的記載。

  路偉介紹,看經寺洞窟的菩提達摩雕像,為西土禪宗第二十九祖,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又被稱為「中土禪宗第一祖」。

  公元493年前後,開鑿在洛陽南郊伊河兩岸山上的龍門石窟,歷經中國歷史上多朝代的營造,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裡、具有10萬餘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看經寺石窟歷經千年風化和漏水侵蝕,一些造像已十分脆弱,佛像外的彩繪也已斑駁。為防止觸摸、碰撞帶來的人為損壞,景區管理方在羅漢造像外設置了玻璃隔斷。

你關心的房價問題,兩會透露了四大信號!趕快看看!

9年義務教育會延長嗎?教育部部長最新回應

我想在中國出名!美國8歲男孩帶著滿滿的愛走了

(摘自中國新聞網)

主 編丨凌陳 編 輯丨翟巧紅


相關焦點

  • 緊鎖63年:最神秘龍門石窟首次公開-洛陽,龍門,石窟,看經寺,歷史...
    拂卻千年塵埃,打開緊鎖63年的鐵柵欄,3月10日,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寶庫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特窟」看經寺開門迎賓,首批遊客進入洞窟,近距離觀賞中國石窟寺中現存最精美的一組唐代石刻羅漢群雕和世界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佛法傳承29祖聖僧像。
  • 首次展出!龍門石窟寶冠佛坐像亮相深圳博物館 為國內現存最早、體量最大初唐密宗圓雕造像
    2月9日,從龍門石窟研究院傳來消息,近日,國家一級文物唐代寶冠佛坐像在深圳博物館開放展出。
  • 龍門石窟考古新成果發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千年微笑,感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但你見過藏在龍門地下千年的佛像微笑嗎?10月19日,在龍門石窟保護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學術交流大會上,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史家珍發布了龍門石窟考古新成果,吸引了人們濃厚興趣。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開幕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文化交流】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
    △聯展中的雲岡石窟第20窟大佛3D列印品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看到「首次」這個說法,又生出另一個疑問:為何過去沒有過,為何是現在才實現聯展?三大石窟首次聯展之所以實現,契機當然是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這個時間節點,而更重要的基礎便是數位化、3D列印等技術的應用,讓石窟得以走出家門走向遠方。「三大石窟為什麼可以在洛陽『開個會』?
  • 龍門石窟申遺20周年,三大石窟首次聯展「絲路華光」
    今年是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澎湃新聞獲悉,在10月19日的「龍門石窟保護研究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學術交流大會」上,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發布了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年取得的6大重要考古新成果。作為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的「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也在洛陽博物館對外展出。
  • 敦煌莫高窟啟動「淡遊」模式 票價減半開放特窟
    2017年11月3日訊,進入11月後,敦煌莫高窟正式啟動冬季「淡遊」模式,票價實施半價優惠,參觀內容在旺季8個洞窟的基礎上再增加4個洞窟,並對遊客開放收費特窟。如果遊客這時候到敦煌莫高窟遊覽,還將有幸進入僅在淡季才對外開放的特窟一睹為快。記者了解到,敦煌莫高窟此次在淡季開放的特窟多為唐代、北魏、北涼時期的經典洞窟。遊客不但可進入「莫高窟最美觀世音菩薩」所在的洞窟,感受觀音垂首的溫柔,還可近距離觀看「十輪經變」畫,從壁畫上領會地藏王菩薩普度眾生的慈悲和勇氣的藝術表現。
  • 中國石刻藝術「龍門石窟」
    龍門遠景龍門石窟跨越眾多朝代,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佔30%,唐代洞窟佔60%,其他朝代洞窟佔10%左右。相傳龍門石窟中有一尊大佛面容是以女皇武則天原型設計。
  •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4-28 該展為免費展覽,將展至2020年8月28日,觀眾前往參觀前需預約粵博門票
  • 龍門石窟傳出重磅消息...
    重磅消息龍門石窟研究院剛剛發布六大重要考古成果200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年來,洛陽市認真履行《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堅守申遺承諾,在遺產保護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 開啟我的石窟之旅第一站-洛陽龍門石窟
    洛陽龍門石窟是開啟我石窟之旅的第一站,也是我中國四大石窟之行的第一站。去龍門石窟在交通上真的很便利,因為有高鐵直達,坐幾個小時的高鐵就到了洛陽龍門,從高鐵站出來有直達龍門石窟的公交車,我選擇了打車去龍門石窟,車費20元直接送到龍門石窟門口。
  • 誰促成了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
    誰促成了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雲岡、龍門,多少遊客為了一睹其風採而千裡跋涉。而10月18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幕的「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讓觀眾得以一站式盡享石窟藝術盛宴。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開展當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洛陽博物館嘗鮮後感慨萬千,「震撼」已經不足以形容,還要加一個詞「神奇」,是變戲法般的神奇。
  • 首次!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聯展在洛陽開幕,有哪些看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敦煌、雲岡、龍門,這是中國石窟藝術的三張璀璨名片,多少遊客為了一睹其風採而千裡跋涉。而10月18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幕的「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讓觀眾得以一站式盡享盛大的石窟藝術盛宴。
  • 把龍門石窟搬到家門口
    2021年5月23日。據悉,這也是龍門石窟首次來深展出。 此次展覽沉浸感強,現場用原木打造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廟,走進展廳,宛若時空倒流,置身千百年前的石窟現場。展覽分為「孝文革新——北魏龍門石窟的開鑿與藝術」「東都政治——唐皇室與龍門石窟造像的鼎盛」「文物歸來——海外流失龍門造像的回歸」3個單元,共展出76件(組)龍門石窟藏品。
  • 十三朝古都 少林寺、重渡溝、老君山、白馬寺、龍門石窟
    遊覽北國水鄉重渡溝,住在風景裡-中國農家賓館第一村;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龍門石窟,組成最美中原秋色!  龍門石窟的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於此。石窟則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餘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  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
  • 龍門石窟景區開放首日秩序井然
    「請依次排隊測量體溫」……2月24日,龍門石窟景區恢復開放。在進門閘口,身著防護服、手戴醫用手套、口罩的景區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詢問、登記,對車輛進行消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開放首日共接待遊客503人。
  • 76套精品文物驚豔亮相!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展走進深圳
    12月30日,「星龕奕奕翠微邊——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展」在深圳博物館開幕。來自龍門石窟的76件(套)院藏精品文物驚豔亮相,這是繼今年4月「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廣東博物館展出之後,龍門石窟舉行的第二次大規模外展。
  • 今年是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
    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分別於1987年、2000年、200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此次在洛陽博物館,相距甚遠的三大石窟難得「齊聚一堂」。  「今年是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袂展覽,充分展示了石窟宏大的規模、豐厚的歷史文化、精美的藝術和數十年來的遺產保護歷程、成果。」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
  • 回歸佛像、3D佛龕、三維雕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
    珍貴藏品讓觀眾流連忘返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通訊員 惠天驕 攝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凌浩翔報導:舒像座菩薩像、力士像、優填王像……28日,「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