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一時的「再來一瓶」活動,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原因很現實

2020-12-06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人們在食物上的花費幾乎總是必要的開支。過去,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再來一瓶的活動。一般來說,一瓶普通飲料的價格是2-3元,如果此時,打開瓶蓋,發現中獎了,會有一絲絲開心。可以說,很多人都能得到獎勵,這可能是人生中最簡單的回報。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用一瓶飲料的錢喝了了5瓶飲料的經歷。

「再來一瓶」的活動可以說是當時學生們的記憶。由於他們還在上學,又不夠富有,他們只好湊錢買飲料,希望能在中幾瓶。然而,近年來,不難發現,「再來一瓶」活動似乎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抽獎等活動。因為操作繁瑣,中獎率低,人們也逐漸失去了興趣,開始懷念過去「再來一瓶」的日子。

「再來一瓶」活動的發起者青島啤酒。當時啤酒市場競爭激烈,青島啤酒的地位並不穩定。為了扭轉局面,青島啤酒發起了「再來一瓶」活動,短短幾個月時間,青島啤酒在杭州成功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使得本土啤酒品牌喜力更加艱難,最終被青島啤酒收購。

但真正讓人們記住「再來一瓶」活動的是康師傅。隨著茶飲料的成功,康師傅在飲料市場上,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牌之一。康師傅的成功讓其他品牌垂涎於茶領域。例如,可口可樂在2008年推出了一種名為生葉茶的飲料,並迅速搶佔了15%的市場份額。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炕師傅在2009年發起了「再來一瓶」活動,共贈送15億瓶,中獎率高達20%。康師傅的消費讓競爭對手眼花繚亂,考慮到當時,其15億瓶(相當於許多飲料品牌多年的銷售額)僅僅是一個獎金。康師傅以其超高的免費飲料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2009年康師傅的飲料收入增長了32%,足以讓人看到「再來一瓶」活動的成功。

這導致了各種各樣的模仿。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再來一瓶」的促銷方式對廠家非常有利。"再來一瓶"幾乎消失的原因,是為了盈利而製造的大量的假瓶蓋。

一般來說,消費者在發現中獎後,會將瓶蓋拿到購買店進行兌換。商店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瓶蓋後,會找經銷商來換,然後廠家統一回收。由於瓶蓋生產技術含量較低,一些不法分子直接生產刻有「再來一瓶」字樣的瓶蓋,再找中間環節兌換或出售,非法獲利數百萬。

簡單地說,一家飲料生產商提前計劃「再來一瓶」,在不同的批次,總共有1000萬個瓶蓋。但最終,這家製造商贏得了超過2000萬個獲獎瓶蓋。究其原因,中獎的封頂是逐漸轉變的,從消費者到零售商再到經銷商,最後是製造商。每一層都積累一定數量,然後再交給下一層,最終導致廠家統計出更多的假瓶蓋。

那麼這些造假者是如何運作和賺錢的呢?當瓶蓋出來後,模仿者會聯繫瓶蓋製造商生產一批瓶蓋。因為瓶蓋的利潤很高,造假者製造瓶蓋的費用將是製造商的兩倍甚至三倍。製造業的利潤是眾所周知的低,所以瓶蓋製造商沒有理由拒絕這個利潤豐厚的訂單。造假者收到「再來一瓶」,然後賣給商店或經銷商。

雖然每一個瓶蓋的利潤很小,但是飲料這個東西的量很大,所以從整體上看是非常有利可圖的,這無疑損害了廠家的利益。為了避免這種風險,製造商不再進行此類活動。或者用新的營銷活動,不容易模仿和假冒的方式做推廣或互動。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包括事物的發展階段、高潮階段、衰落階段,就像目前處於衰落和退卻階段的「再來一瓶」活動一樣。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可以鼓勵廠商拿出新的思路,消費者也會接觸到新的營銷模式。

正是在這種推廣中,人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廠家新的營銷理念,對全社會的參與感會越來越強,也有助於廠家消費者的積累。這是件好事。那麼你對於「再來一瓶」活動有什麼看法嗎?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曾經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何現在沒人喝了?原因很現實
    再加上銳澳雞尾酒打著低酒精的旗號,還是挺讓筆者這種顏狗心動的。 於是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傍晚,筆者就和朋友一起去消費了一瓶,然後找一個小吃店,兩個人一人一瓶就這樣喝了起來。
  • 曾經風靡一時的黑皮西瓜,為何現在「消失了」,原因很現實
    曾經風靡一時的黑皮西瓜,為何現在「消失了」,原因很現實!夏天,天氣炎熱,降雨增多,特別適合瓜果蔬菜的生長,因此在夏天會有大量的瓜果蔬菜上市。說到夏天最受大家歡迎的水果,西瓜肯定是其中之一了。不知道作為一個「吃瓜群眾」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曾經有一種西瓜賣得非常火,但是在最近這幾年的時間卻很少看到它了,如同突然消失了一樣。它就是黑皮西瓜,經常吃西瓜的朋友對這種西瓜肯定有印象。這種黑皮西瓜水分含量大,吃起來非常甜,因此在當時賣得特別火,備受大家的喜歡。
  • 當年風靡一時的「再來一瓶」,為什麼現在很少見到了?
    那個喝飲料「再來一瓶」的年代,買完飲料第一件事不是喝,而是先看看瓶蓋上有沒有"再來一瓶"四個字,有的幸運兒有時能花一瓶的錢,就能喝到10瓶飲料,那種成就感特別好,正是飲料市場通過提供給消費者這種潛在的未知與驚喜,飲料銷量節節攀升,而飲料廠家也賺得盆滿鍋滿。
  • 曾經人手一瓶的「銳澳」雞尾酒,現在沒人再喝了?原因很現實
    戰鬥民族是一個泡在伏特加裡的民族,所以他們喝酒這件事我們再熟悉不過,哪怕再有俄羅斯軍人醉駕坦克和轟炸機,我們也不會感到驚訝新鮮。俄羅斯的年輕人甚至小寶寶都有可能被父母灌進一點酒,可能是為了讓他們提前適應一下這種感覺吧。但是在我們中國,雖然也有酒文化,但是大多數家長都不允許喝酒。
  • 當初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啥如今沒人喝了?原因很現實!
    文/小白當初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啥如今沒人喝了?原因很現實!曾經的銳澳雞尾酒可能是有錢人的標配,出現在各大影視劇中,而現在好像很少看到銳澳雞尾酒贊助了什麼。但是最近銳澳雞尾酒出了不少的新品,我最喜歡微醺系列的蜜桃味雞尾酒,甜甜的喝完之後真的有一種微醺的感覺。那為什麼銳澳雞尾酒不受大家歡迎了呢?
  • 當初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啥如今無人喝了?原因很現實
    文/Dimo當初風靡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啥如今無人喝了?原因很現實!說起雞尾酒,有一個牌子非常的經典,那就是Rio。銳歐雞尾酒顏色比較多,而且在各種派對上或者是日常生活當中,甚至連吃自助餐的時候,都會看見銳歐雞尾酒,可是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喝這種Rio雞尾酒了呢?記得以前在一些影視劇裡面,基本上都會用Rio雞尾酒來烘託氣氛,開派對或者是家庭聚會都會喝,可是現在Rio雞尾酒連廣告出的都非常少了。這是為什麼呢?
  • 還記得曾經的「再來一瓶」嗎?現在的它已經消失,原因竟是這樣!
    在現在眾多商品的促銷形式中,從來沒有像「再來一瓶」這樣的促銷方式,能夠被整個行業長期使用。但是,曾經那個紅極一時的「再來一瓶」在現在已經變得銷聲匿跡,幾乎再也難以尋找到「再來一瓶」的蹤跡。那麼,「再來一瓶」為什麼會消失呢?
  • 「再來一瓶」活動那麼成功,為何廠家不再做了?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過去,每個人都買了飲料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即喝,而是開瓶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一些幸運的人曾經一瓶喝了五瓶飲料,這項記錄非常令人羨慕。
  • 曾經的「再來一瓶」,為何變成「加1元換購」,原因已經正式確認
    曾經的「再來一瓶」,為何變成「加1元換購」,原因已經正式確認以前還在讀書的時候,去買飲料的我們,總會期待瓶蓋裡的小驚喜,那就是「再來一瓶」,用一分錢得到兩份飲料的開心,這就是八零後、九零後的青春記憶。娃哈哈、康師傅、達利園等飲料品牌,都曾推出過「再來一瓶」的營銷手段,並且都收穫了成功。但再後來,很多的飲料商家都差不多是在同一時間,把這種活動撤銷了,取而代之的是「加1元換購」。那麼,曾經的「再來一瓶」,為何變成「加1元換購」,原因已經正式確認,望周知!
  • 曾經很火的「再來一瓶」活動,為何如今卻不常見了?網友:沒想到
    曾經很火的「再來一瓶」活動,為什麼如今卻不常見了?而真正讓「再來一瓶」大火特火的,還是飲料界的大佬康師傅,在2009年,通過這一活動,康師傅直接讓它的競爭者們,徹底傻眼了,本來看上去是虧損的活動,但誰可以想起,「再來一瓶」大大的刺激性了顧客的購買慾望,因而其他的知名品牌,也開始競相開始跟風。
  • 風靡一時的「再來一瓶」為何消失?你中獎時,別人已賺到千萬身家
    —— 愛默生導語:很多年之前,大家買飲料後,第一件事不是立刻喝,而是開瓶看看有沒有「再喝一瓶」,有些幸運兒曾經靠一瓶喝了五瓶,在當時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令人十分羨慕。同時,飲料市場通過提供給消費者這一「潛在的未知」和「驚喜」,使飲料銷售節節攀升,飲料生產廠商也賺得盆滿缽滿。
  • 為什麼曾經很火的一兩元店,現在卻很少看到?幾個原因,很現實!
    導讀:為什麼曾經很火的一兩元店,現在卻很少看到?幾個原因,很現實!當年的一元兩元店那麼火爆,再看卻基本不存在,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一元兩元店倒閉的呢?一元兩元店雖然價格便宜,但質量很差一人兩元店的老闆也不傻,賣這種一元兩元的東西。本來就賣的便宜,那老闆想賺錢的話,只能把進貨價壓的很低很低。可能一元兩元的東西,進貨價就只有那麼一毛兩毛。
  • 為何曾經風靡一時的過橋米線,如今生意慘澹無人吃?
    一說到過橋米線,相信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作為我國的一種特色美食,它在全國各地都非常受歡迎。
  • 曾經流行的「銳澳雞尾酒」,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喝?理由原來如此!
    曾經流行的「銳澳雞尾酒」,為什麼現在沒有人喝?理由非常現實!這一點大家都不陌生哈,可以把雞尾酒當飲料喝,首先興起的雞尾酒就是銳澳雞尾酒,在當時一定有人知道這一品牌,因為當時無論是電視還是網絡都有這一品牌的廣告。
  • 廠家為何不再做「再來一瓶」的活動了?你中獎時,別人已牟利千萬
    在過去,很多人買完飲料,擰開瓶蓋後最先做的往往不是直接喝,而是先看一下瓶蓋上有沒有「再來一瓶」,當時,有的幸運兒買一瓶飲料甚至可以喝到四五瓶飲料,能有如此經歷,無疑令不少人所羨慕。第一個玩「再來一瓶」這一活動的品牌便是青島啤酒,由於當時有著較大的市場競爭,而青島啤酒的局面較為「危險」,在推出了「再來一瓶」的活動之後,其不僅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成功的扭轉局勢,並且在短短數月間,它便佔據了杭州的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這無疑給了紅極一時的西冷當頭一棒,而在之後,青島啤酒甚至還將西冷給收購了。
  • 曾經大火的「再來一瓶」為何少見了?當你中獎時,已有人牟利千萬
    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再來一瓶」,竟然還有這樣的魔力,有的飲料廠家依靠「再來一瓶」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企業依靠「再來一瓶」翻身爆火,這樣一種促銷形式竟然風靡全國,讓幾乎所有的飲料廠家都跟風。不過,現如今「再來一瓶」似乎消失不見了,「再來一瓶」究竟遭遇了什麼樣的命運?
  • 曾經風靡一時的新疆切糕,現在怎麼樣了?
    曾經風靡一時的新疆切糕,現在怎麼樣了?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其中不乏一些特色美食,尤其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更是有著一些獨特的地方美食,比如說在新疆地區就有不少的特色美食,新疆拌麵、新疆烤包子、新疆大盤雞,還有新疆切糕等等。在這幾種新疆美食中,相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新疆切糕了。
  • 曾經紅極一時的銳澳雞尾酒,為什麼現在沒人喝了?原因很現實
    一個就是白酒行業的江小白,靠著文案營銷風靡一時;一個就是雞尾酒行業的銳澳,靠著瘋狂的廣告轟炸成為知名品牌。不過,兩個紅極一時的品牌,如今都過得不怎麼好,年輕人嘗鮮之後,逐漸還是喝回了啤酒。那兩年,銳澳非常瘋狂,熱門電視劇《何以笙簫默》、《杉杉來了》,熱門綜藝《奔跑吧,兄弟》、《中國新歌聲》等等地方到處可以看到銳澳的廣告植入,看多了簡直令人厭煩。電視廣告也是鋪天蓋地,周迅、楊洋、郭採潔等先後代言,迅速將銳澳的知名度打響。
  • 曾經風靡一時的衛星鍋為何會被禁?現在才明白,原來都是為我們好
    而在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由於電視的普及為了增強信號,衛星鍋蓋也是風靡一時。那麼為什麼後來中國慢慢的明令禁止衛星鍋蓋的使用了呢?現在才明白,原來這都是國家為了我們好。首先,衛星鍋蓋由於其體積巨大,需放在高處才能接收到信號。這在平時沒什麼問題,然而一旦當有大風暴雨天氣時,於高處的衛星鍋蓋極易受到大風的影響從而掉落,對下面的人員產生生命的威脅。
  • 穿越火線十二周年:曾經風靡一時的馬來劍為什麼會快速跌下神壇?
    穿越火線十二周年:曾經風靡一時的馬來劍為什麼會快速跌下神壇?CF這款遊戲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遊戲道具,每一件遊戲道具都具備著獨一無二的屬性。曾經被CF玩家稱之為「馬來狗」的近戰武器馬來劍,為什麼會在風靡一時之後快速地跌下神壇呢?眾所周知,馬來劍這件裝備的形狀非常獨特,波浪蛇形的外觀極具辨識度。馬來劍的攻擊距離遠、輕擊速度快、輸出傷害高。「馬來狗,馬來狗,緊按左鍵不放手」這句話用來馬來劍這件近戰武器是最為貼切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