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國利用長徵2號F運載火箭發射了一種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太空飛行兩天之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次發射非常神秘,從火箭發射升空到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收回沒有傳出一張照片,對事件的報導也非常簡短。外界普遍推薦,中國此次發射的是與美國X-37B相似的一款無人太空梭,也可能是幾年前曝光的「神龍」空天飛行器。使用長2F火箭發射說明其重量在9噸以下,大小也與X-37B相當,不公開照片說明其執行的任務非常保密,甚至可能使用完全不同的技術方案,X-37B就被俄羅斯人稱為「太空戰鬥機」。
9月8日,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公開了中國空天飛機此次試驗的情況,稱這種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俄羅斯套娃」,在近地點332公裡、遠地點348公裡的位置上放出一個「神秘物體」。美國人還給它一個「NORAD ID 46395」的正式編號,這個飛行器實際上就是一個類似衛星的軌道飛行器。
這一情況顯示,中國發射的無人太空梭主要用途是提供一種更為廉價的天地運輸工具,這次試驗可能是整個計劃的第一步。中國在2017年公開過發展空天飛機的計劃,最終形態是由一架大飛機背著一個軌道飛行器,實現在飛機跑道上起飛,在太空完全任務後再返回地面,可以大幅降低天地運輸成本。此次由火箭發射升空的實際上是軌道飛行器驗證機,目的是掌握太空梭把載荷部署到地球軌道的技術,打破了美國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壟斷。
據悉,使用太空梭在太空投放衛星需要突破空間機械臂技術、開合式貨艙技術、軌道姿態控制技術等。美國人表示,空間機械臂負責把衛星從貨艙裡拿出來投放到軌道,太空梭還要保持一個很好的飛行姿態,才能避免衛星不與太空梭發生碰撞。太空梭的貨艙也需要特殊設計,如何保護內部載荷在起降過程中不損壞也是一大難題。在此次試驗完成之前,美國是唯一掌握上述技術的國家,俄羅斯在「暴風雪」號封存後就沒有繼續發展過太空梭技術。
美國人預測,中國完成「NORAD ID 46395」的投放可能是試驗的一部分,未來還有可能再發射太空梭去把這顆衛星取回地球。中國太空梭能完成衛星的精確投放工作,同樣證明已經掌握了衛星回收和捕獲技術,並不存在技術困難。
從此次試驗的情況來看,中國發展無人太空梭的主要目標就是尋找一種更為廉價的運輸工具,為了更好的開發地月空間經濟。使用火箭把無人太空梭發射升空,返回地球只是項目的第一步,仍然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未來發展子母空天飛機,甚至發展可以載人的空天飛機才是最終目標。
無人太空飛行器本來是擁有軍事用途的,這次試驗讓美國失去了在這項技術領域一家獨大的地位。美軍X-37B一次出動在太空飛行760多天,而且也不公開任何具體信息,充分證明這項技術的重要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此次發射的「神龍」空天飛機為世界各國和平利用外太空做出了突出貢獻。